历史2第14课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_第1页
历史2第14课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_第2页
历史2第14课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_第3页
历史2第14课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_第4页
历史2第14课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课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导入新课 一 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 变化的表现 1 衣 中山装 长袍马褂 早期西装 2 食 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也开始出现西餐馆 还有面包房 咖啡店 西式的糖 烟 酒和饮料传入 3 住 4 风俗的变化 称谓上用 先生 同志 取代 老爷 大人 婚嫁 蒋介石与宋美玲 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的客观影响 鸦片战争后 西方国家在侵略中国的同时 把西方生产和生活方式移植了过来 如西方人在租界建洋楼 开西式餐馆 乘西式轿车等 历届政府政策的影响 清政府在济南 武昌等人口众多 交通便利 经济繁荣地区 开办商埠 发展近代工业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改变传统社会风气的政令 如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近代工商业的影响 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城市近代化的基础设施逐步兴起 人们的生活习俗也随之发生改变 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和先进中国人吸收西方文明的结果 2 变化原因 3 变化的特点 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与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密切相关 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深 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城乡间的差别极大 主要发生在大城市 广大农村仍处在落后封闭状态 地区发展极不平横 中国社会生活虽然变化但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 但农村 基本状况 广大农村仍然处在落后 封闭的状态 新变化 只有少量的 洋油 洋火 洋布 等洋货 进入中等生活水平的农民家庭 二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 新中国成立后 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生活得到逐步提高 多数中国人尤其是农民的温饱问题 长期未能得到改善 2 改革开放后 吃 到1987年 中国人民已基本解决了过去几千年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 政府发动的 菜篮子工程 使丰富的蔬菜 肉蛋 海鲜摆上了百姓的餐桌 你知道中国有哪八大菜系吗 苏 浙菜好比清秀素丽的江南美女 鲁 皖菜犹如古拙朴实的北方健汉 粤 闽菜宛如风流典雅的公子 川 湘菜就象内涵丰富充实 才艺满身的名士 鲁 川 粤 闽 苏 浙 湘 徽等菜系 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 八大菜系 作为安徽人 你对徽菜了解多少 你一言我一语 徽菜是安徽菜的简称 又叫皖菜 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 安徽风味 主要由皖南 沿江和沿淮三方菜式组成 其中以皖南菜为代表 皖南菜源于古微州府 即今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黄山脚下歙县一带 沿江菜系指合肥 芜湖 安庆一带的地方菜 而沿淮菜则由蚌埠 宿县 阜阳等地方风味构成 三支徽菜各有千秋 丰富多彩 但归纳起来 它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是就地取材 以鲜制胜 徽地盛产山珍野味河鲜家禽 就地取材使菜肴地方特色突出并保证鲜活 二是善用火候 火功独到 根据不同原料的质地特点 成品菜的风味要求 分别采用大火 中火 小火烹调 三是娴于烧炖 浓淡相宜 除爆 炒 熘 炸 烩 煮 烤 焐等技法各有千秋外 尤以烧 炖及熏 蒸菜品而闻名 四是注重天然 以食养身 徽菜继承了祖国医食同源的传统 讲究食补 这是徽菜的一大特色 穿 衣服的人均拥有量大幅度提高 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 年轻人利用假日逛商场 看时装表演 买时尚服装 已成为一种休闲的方式 住 农民纷纷兴建新房 1995年 国家在城镇启动了 安居工程 沁雅凯旋城 龙湖香都 时代广场 紫荆名流 蚌埠几大住宅区 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 经历了由闭关自守向面向世界 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向近代化 现代化的趋进 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成立由于西方思想 生活方式的传入呈现出中西合璧 洋化的趋势 建国后 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中化 独立化 改革开放以后 由于与世界的联系愈加紧密 逐渐又跟上国际的潮流 课堂小结 1 近代农村社会受西方影响较小的根本原因是 A 农民过着田园牧歌式的幸福生活B 小农经济的落后和封闭C 远离大城市D 西方列强侵略程度较轻 课堂练习 B 2 你的爸爸若生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0年代 你觉得他表述的政府实行的新生活措施内容 下列哪一项不应该有 A 取缔聚众赌博B 改革婚姻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