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与控制.ppt_第1页
企业生产与控制.ppt_第2页
企业生产与控制.ppt_第3页
企业生产与控制.ppt_第4页
企业生产与控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企业生产与控制第一节企业生产过程的组织第二节生产计划与控制第三节网络计划技术在企业生产中的运用第四节精益生产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 理解对象专业化和工艺专业化的特点 掌握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的方法 理解流水生产线的特征和组织流水线的条件 理解生产能力的概念和生产计划指标 掌握生产作业计划特点和编制方法 掌握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理解精益生产的特征和主要内容 自学要求 理解生产过程的内涵 构成和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 了解生产类型的划分 理解和掌握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 时间组织方法 了解流水生产的组织方法 理解和掌握生产能力的概念 种类和核定方法 理解和掌握生产计划指标的种类和确定方法 掌握网络计划技术在生产计划编制中的实例运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组织生产过程 对象专业化和工艺专业化 顺序移动 平行移动 平行顺序移动法计算及其应用 组织流水线条件 生产作业计划 网络计划技术计算及其应用 参考书目如下 1 企业管理 叶守礼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 新编企业管理 第五版 陈文安 穆庆贵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3 生产与运营管理 制造业和服务业 龚国华 龚益鸣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4 现代生产管理学 潘家轺 刘丽文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5 生产与运营管理 方爱华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6 生产与运作管理 陈福军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一节企业生产过程的组织 生产管理的对象 生产过程 生产管理 对生产过程进行计划 组织 指挥 协调 控制和考核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 生产组织系统 大型企业 工厂 分厂 车间 工部 班组 工作地中小型企业 工厂 车间 工段 班组 工作地一 生产过程及其构成 一 生产过程的内涵1 从准备生产某种产品开始 直到把它生产出来为止的全部过程 2 生产过程是许多相互联系的劳动过程和自然过程的结合 3 生产过程可以看作是输入 转化 输出的系统过程 4 通过输入人 财 物 资金 信息等生产所需要的各种要素 由劳动者按一定的工艺步骤 利用劳动手段对劳动对象进行制造 加工 使生产要素不断地流动或改变形态 最终输出产品 劳务或信息的过程 二 生产过程的构成1 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指产品在投入生产前所进行的各种生产技术准备工作 2 基本生产过程 指对构成产品实体的劳动对象直接进行工艺加工的过程 3 辅助生产过程 指为保证基本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而从事的各种辅助性生产活动的过程 4 生产服务过程 指为保证生产活动顺利进行而提供的各种服务项工作 工序 是指一个或几个工人在一个工作地上 对一个 或几个 劳动对象连续进行的活动 基本生产过程中的工序 按其性质可分为 1 工艺工序2 检验工序3 运输工序二 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对生产过程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合理的安排 使各个阶段 各道工序间能够相互衔接 密切配合 尽可能缩短生产周期 一 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各阶段 各工序之间的流动 在时间上是紧密衔接而连续的 二 生产过程的比例性 也叫协调性 生产过程的各阶段 各工序之间 在生产能力上要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 三 生产过程的均衡性 企业及各生产环节在相等的一段时间内出产相等或递增数量的产品 四 生产过程的适应性 生产过程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 三 生产类型 一 按接受生产任务的方式划分1 订货生产方式2 存货生产方式 二 按生产的连续程度区分1 连续生产方式流水线 一种或几种产品 长期连续不断生产2 间歇生产方式产品种类比较多 产量较少 原材料间断投入 三 按生产任务的重复程度和工作地的专业化程度区分1 大量生产品种少 同种产品产量大 生产条件稳定 专业化程度较高 流水线生产2 成批生产大批生产 中批生产 小批生产3 单件生产四 生产过程的组织1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 生产单位按哪种原则进行专业化分工 2 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 一批零件在加工过程中 采用何种移动方式 一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 企业根据生产需要 设置一定的空间场所 建立相应的生产单位 车间 工段 小组 和其他设施 仓库 运输路线 管道 办公室等 进行生产活动 1 目标 从空间组织中获得最大的效益 1 最短的路线 2 最大的灵活性 3 最有效的面积利用 4 最良好的工作环境 5 最合理的发展余地2 要求 1 符合加工过程的要求 2 靠近布置原则 密切联系的 同类性质的 尽可能紧凑 3 发展原则 适应生产变化的需要 4 有利于安全与健康 5 充分利用外部环境的便利条件 3 原则 1 工艺专业化原则 按生产工艺性质的不同来设置生产单位 在工艺专业化的生产单位里 集中着同种类型的设备和同工种的工人 对企业生产的各种产品进行相同工艺的加工 例如 机械制造类企业工厂铸造厂 锻造厂 热处理厂 电镀厂 车间 分厂 铸造厂 锻压车间 冷却车间 机械加工车间 焊接车间 热处理车间 装配车间等 工段 分部 优点 适应力强 设备利用率高 生产系统的可靠性较高 便于技术管理和技术交流 缺点 运输路线长 运输工作量大 运输费用高 生产周期长 资金占用大 生产率低 管理工作复杂 2 对象专业化 按照产品的不同来设置生产单位 工厂 车间 工段 小组 在对象专业化的生产单位里 集中着为制造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和各工种的工人 能独立地完成产品生产 是封闭式的生产单位 形式 以产品或零部件为对象 如 发动机等 以同类零件为对象 如 轴承 齿轮等 例如 工厂 汽车制造厂 电机制造厂 机床制造厂车间 发动机分厂 底盘分厂 直流电动机车间等工段 曲轴工段 连杆工段 齿轮工段实际工作中 两种形式结合使用 优点 缩短运输路线提高连续性 缩短周期 减少在制品专业化水平高有利于按期 按量 按质 成套的完成生产便于生产管理缺点 适应性差 工艺设备管理复杂 4 确定 对象专业化设置生产单位的基本条件 1 企业的专业方向已经确定 2 产品的结构 产量 品种较稳定 3 工种和设备比较齐全和配套 4 生产类型是大量大批或成批生产工艺专业化设置生产单位的基本条件 1 企业的专业方向尚未确定 2 生产的产品不稳定 3 专业化程度较低 4 生产类型是单件小批生产 二 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涵义 研究劳动对象在车间之间 工段之间及工作地之间的运动 在时间上如何配合与衔接目的 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节奏性 达到提高生产率 降低成本 缩短生产周期说明 为了突出三种移动方式的差异 在计算加工周期时均未计入工序间的运输 检验等时间 1 顺序移动方式一批零件在上道工序全部完工以后 才送到下道工序去进行加工 特点 整批移动 1 零件在工序之间是按次序连续地整批运送 2 生产周期长 3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没有停歇 管理与组织比较简单 4 加工时间长 加工周期的计算公式 例 m 工序数n 零件批量t顺 一批零件顺序移动的加工周期ti 第i道工序的加工时间t顺 n ti 2 平行移动方式一批零件中的每一个零件在前一道工序加工完毕之后 立即转入下一道工序进行加工 零件在工作地之间是一个一个的运输的 特点 单件移动 1 零件在各工序之间是逐件运送 并在不同工序上平行加工 2 生产周期短 3 设备的利用和人力的利用不够充分 有停歇时间 4 在相邻工序中 当后工序单件时间较短时会出现设备停歇时间 其周期时间比顺序移动的周期时间短 t平 ti n 1 t最长t最长 最长工序的单件时间 3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一批零件或产品在每一道工序都必须保持连续 又与其它工序平行地进行作业的一种移动方式 一批零件在前一道工序尚未全部加工完毕 将已加工好的一部分零件转送到下一道工序加工 并使下一道工序能连续地加工完该批零件 特点 两者结合 扬长避短 如何保证既连续又平行 a 当前道工序的加工时间大于后道工序时 t1 t2 零件逐个移动 1 为了保证后一道工序生产的连续性 2 后道工序 较短工序 是在前道工序 较长时间 所有零件加工完毕后 才开始加工最后一个零件 以此反推可以求得该工序的开工时间 以保证较短工序的连续性 b 当前道工序的加工时间小于或者等于后道工序的加工时间时 t1 t2 1 为了使后一道工序及早开工 以提高平行性 2 加工完的每一零件应立即转入后道工序c 生产周期等于顺序移动的周期减去重合加工时间 t平顺 ti n 1 t较长 t较短 t平顺 n ti n 1 min tj tj 1 重合加工时间是每相邻工序中较短工序时间之和乘以批量减1 即n 1 t较长 较长工序 是指某一道工序的单件加工时间比前道工序长 比后道工序也长 t较短 较短工序 是指某一道工序的单件加工时间比前道工序短 比后道工序也短 注意 在找t较长 t较短时间之前 应在首道工序之前和末道工序时间之后加一个零数 020406080100120140160 m1m2m3m4 t平顺 n 4 t1 10 t2 5 t3 15 t4 10t顺 n ti n 1 min tj tj 1 4 10 5 15 10 4 1 5 5 10 100 图示 4 三种移动方式的比较 五 流水生产的组织案例 10秒钟诞生一部汽车福特创立汽车装配流水线说到那些改变了我们生活的人 我们不能忽略亨利 福特 更不能忽略1913年10月7日这天 福特汽车创立了汽车装配流水线 在海兰园设立了第一条总装线 几乎使装配速度提高了8倍 第一次实现每10秒钟诞生一部汽车的神话 这种新方法对世界各地的制造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今天 在机器人和其他自动化形式的协助下 从烤箱到香水每一样东西都是在流水线上完成的 说来也怪 这种方法起源于屠宰场 在20世纪最初的年代 屠宰场就已采用了这种所谓的装配线 福特把这个过程倒过来使用 看是否能加快汽车引擎中那部分称作磁电机的生产速度 不是让每个工人组装一台完整的磁电机 而是将磁电机的一个部件放在传送带上 在它经过时 每个工人都装配一个部件 特拉华大学的教授是研究工业发展的专家 他讲述了这一发展过程 先前 要完成整个过程 平均每个工人装配一个需20分钟 但采用装配线后 流水线上的人每人平均每13分10秒装配一个 一年之内 时间就缩短到5分钟 1913年福特将此方法贯彻于汽车装配的全过程 部分装配的汽车用绳子吊起 拉着经过工人 他们就在一个时间里完成一个部分的装配工作 不久之后 福特就可以在一年之中生产几十万辆汽车 成绩斐然 这个新的系统既有效又经济 结果他把汽车的价格削减了一半 降至每辆260美元 使得此前一直买不起汽车的人都能担负得起了 很快全世界的汽车制造商都仿照他这样做 一 流水线的特征和分类1 流水生产线的基本特征 1 工作地高度专业化 2 流水生产具有封闭性和顺序性 3 生产具有明显的节奏性 流水线按规定的节拍进行生产 节拍 流水线上前后生产两件相同制品之间的时间间隔 流水线上各道工序的单件加工时间必须等于节拍或节拍的整数倍 4 流水线上各工序之间的生产能力是平衡的 成比例的 即各道工序的作业地 设备 数同各道工序单件加工时间的比例相一致 比例性和平行性 5 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连续性2 流水生产线的分类 1 按生产对象移动方式不同 分 固定和移动流水线 2 按生产对象数目不同 分 单一对象和多对象流水线 3 按生产对象轮换方式不同 分 不变和可变流水线 4 按生产过程连续程度不同 分 连续和间断流水线 5 按流水线节奏性不同 分 强制节拍和自由节拍流水线 6 按流水线的机械化程度不同 分 手工 机械和自动流水线 二 组织流水线生产的条件 1 产品结构和工艺要相对稳定 2 产品结构比较先进 设计基本定型 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 3 原材料 协作件必须是标准的 规格的 并能按质 按时供应 4 产品必须是长期大量需要的 形成一定数量 品种多产量不大的企业中 在运用流水线生产时 可通过成组工艺来增大同种零件的产量 5 制品应以最小单位移动 第二节生产计划与控制 一 生产能力的核定 一 生产能力的概念和种类生产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 通常指一年 企业直接参与生产过程中的固定资产 机器设备 厂房 生产性建筑物 在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 可能生产一定种类和一定质量产品的最大数量 或者能够加工处理一定原材料的最大能力 设计能力 企业设计任务书和技术文件中所规定的生产能力 查定能力 老企业没有设计能力 或原有设计能力已被突破情况下 经过重新调查核定的生产能力 技术改造 计划能力 企业在计划年度内实际能够达到的生产能力 企业生产能力是生产中固定资产数量 固定资产工作时间总数和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三个基本因素所决定的 2 多品种条件下生产能力的核定方法 1 按代表产品法计算生产能力 代表产品法换算表 2 按比例系数法计算生产能力 比例系数法换算表 二 生产计划指标的确定 一 生产计划指标的种类1 产品品种指标2 产品质量指标 国际标准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企业标准 合同规定的技术要求质量指标分两大类 反映产品本身质量的指标反映生产过程工作质量的指标 如合格率 废品率 返修率3 产品产量指标4 产值指标 产量的货币表现 二 生产计划指标的确定1 搞好调查研究 企业内外部情况2 采用定量分析方法 寻求最佳方案 线形规划 盈亏平衡点分析法 质量与成本 价格 的函数曲线 三 全年生产任务的合理安排 1 大量大批生产企业产品出产进度的安排 主要是确定全年任务的每季 每月的平均日产量 2 多品种成批生产企业产品出产进度的安排 不仅要解决产量的分配 而且要考虑产品品种的搭配 3 单件小批量生产企业产品出产进度的安排 一般按订货合同组织生产 第三节网络计划技术在企业生产中的运用 案例 做一件晚礼服a服装设计7天b买布料4天c裁料5天d拼装6天e烫平2天f上纽扣3天g包装1天h托运1天i买花边4天j烫平花边2天k买纽扣5天 案例 阿波罗登月计划 1958 1969年 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全部任务分别由地面 空间和登月三部分组成 是一项复杂庞大的工程项目 它不仅涉及到火箭技术 电力技术 冶金和化工等多种技术 为把人安全地送上月球 还需要了解宇宙空间的物理环境以及月球本身的构造和形状 它耗资300亿美圆 研制零件有几百万种 共有二万家企业参与 涉及42万人 历时11年之久 为完成这项工作 除了考虑每个部门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工作外 还要估计各种未知因素可能带来的种种影响 面对这些千头万绪的工作 千变万化的情况 就要求有一个总体规划部门运用一种科学的组织管理方法 综合考虑 统筹安排来解决 飞行中控制误差精度达到极高程度 时间上比原计划相差一分钟 一 网络计划技术及其原理网络计划技术是一种运用运筹学 图论的理论组织生产和进行计划控制的科学管理方法 基本原理 利用网络图表示一项计划任务的进度安排和其中各项工作 工序 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此基础上进行网络分析 计算网络时间 确定关键路线 并利用时差 不断改进网络计划 求得工期 资源和成本的优化方案 在计划执行过程中 通过信息反馈 进行监督与控制 以保证预期计划目标的实现 它特别适用于一次性的大项目 如电站 高速公路 桥梁 隧道 机场的建造和施工 工程项目越大 协作关系越多 生产组织越复杂 网络计划技术的优点就越突出 二 网络图的构成要素1 活动 一项作业或一道工序 有些活动虽然不消耗资源 但需要占用一定时间 如 铸铁的时效处理 油漆的干燥 在箭线式网络图中 活动用 表示 虚活动 没有活动名称 不消耗资源 不占用时间或空间 但却对其他活动 起约束作用的活动 用 表示 2 事项 一项活动的开始或结束 一般用 表示的 在网络图中 圆圈是两条或两条以上箭线的交接点 故又称结点 结点不消耗资源 也不占用时间和空间 在网路图中有始点事项 中间事项和终点事项之分 3 线路 从网络的始点事项开始 顺着箭线方向连续不断地到达网络终点事项为止的一条通道 在一个网络图中均有多条路线 其中作业时间之和最长的那一条路线称为关键路线 可用粗实线或双线表示 三 绘制网络图的规则 1 在网络图中不能出现循环路线 2 箭线的首尾都必须有结点 不能从一条箭线的中间引出另一条箭线来 3 进入某一结点的箭线可以有很多条 但在两个相邻结点之间只能有一条箭线 如果在两个相邻结点之间 有好几项活动需平行进行的话 则除一项以外 其余活动均应增加结点 引用虚箭线予以分开 4 每个网络图中只能有一个始点事项和一个终点事项 如果在实际工作中发生了这种情况 应将没有先行作业的结点用虚箭线同网络终点事项连接起来 四 网络时间的计算 一 作业时间 完成某一项工作或一道工序所需要的时间 作业时间有确定时间和不确定时间之分 不确定时间可以用下式计算 作业时间 最乐观完工时间 4 有把握完工时间 最悲观完工时间 6 二 结点时间结点本身不占用时间 它只表示某项活动应在某一时刻开始或结束 因此 结点时间有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结束时间 1 结点最早开始时间 是指从始点事项到该结点的最长路线的时间 用te表示 其数值记入内 并标在网络图上 网络图始点事项的最早开始时间为零 终点事项因无后续作业 它的最早开始时间也是它的结束时间 2 结点最迟结束时间 是指以本结点为结束点的各项活动 最迟必须完成的时间 用tl表示 其数值记入内 并标在网络图上 网络结点事项的最迟结束时间等于它的最早开始时间 三 工序时间的计算 工序最早开始时间 工序最早结束时间 工序最迟开始时间 工序最迟结束时间 1 工序最早开始时间等于代表该工序的箭尾所触结点的最早开始时间 2 工序最早结束时间等于该工序最早开始时间加上该工序的作业时间之和 3 工序最迟结束时间等于该工序箭头结点最迟结束时间 4 工序最迟开始时间等于该工序最迟结束时间减该工序的作业时间之差 四 时差某道工序的最迟开始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的差数 它表明某道工序可利用的机动时间的多少 某项活动 工序 的时差 该项活动最迟结束时间 该项活动最早开始时间 该项活动的作业时间五 绘制网络图例1 已知某项工程的作业程序及作业时间如下表所示 绘制网络图 并根据关键路线确定工程周期 进行工序时差计算 网络图 例2 某项工程的作业程序及所需时间如下 求 1 根据资料绘制网络图 2 计算事项最早开工时间和最迟完工时间 3 计算工序时差 确定关键路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