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优秀教案).doc_第1页
秋天(优秀教案).doc_第2页
秋天(优秀教案).doc_第3页
秋天(优秀教案).doc_第4页
秋天(优秀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4.秋天山亭区实验小学 尹建1、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自然积累并背诵课文。2在课文语境中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采用恰当的方法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体会“打滚”、“ 奔跑”、“ 抓”、“ 涂掉”、“嚷”等词语拟人化的表达,比较“珍藏”和“收藏”的异同,感受语言是有生命的和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4.凭借文字想象并感受秋天的迷人、丰收的美好图景,抒发对秋天的热爱和赞叹之情。二、教学重、难点:1.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之情。2.初步领略诗歌简洁的语言中的意蕴,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说一段话。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上,查看预习单、自由读、同位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落实学困生识、写生字正确率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上,采取默读、抓关键词、讨论、交流、做批注、有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体会拟人化的表达,感受语言是有生命的和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3. 选择诗中所描绘的一种景象,以“走进秋天”为题写一段话,想象诗人所描绘的秋天的迷人、丰收的美好图景,抒发对秋天的热爱和赞叹之情。 4.通过诵读,积累优美语句,感受诗的韵律美。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1)教师: 1.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导课。1.课前诵读:有关“秋天”的古诗。2. 板书课题:秋天3. 同学们,一年四季,季节更替,转眼,又到了秋天,你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呢?谁能用几句话描述一下你心中的秋天?秋天是美丽的,秋天是迷人的,而诗人笔下的秋天更是令人陶醉。(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识、写。(1)认读生字。(2)展示学生的仿写。教师点拨:本课中左窄右宽结构的字特别多,引导学生掌握书写这类字的规律,不仅要注意左窄右宽,还要注意笔画的穿插与避让。(3)学生练写自己写得不满意的生字。2. 出示生词卡片,认读:苹果 紫袍 明丽酿造烦恼羊肠小路 葡萄 照耀梳子 珍藏柔韧井井有条(1)正确读词。(2)采用恰当方法理解词语。羊肠小道 结合图片,说说感受。(曲折而极窄、漫长的路)井井有条 反义词(乱七八糟) 造句3. 分小节朗读,并思考描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1)检查朗读,根据实际进行指导和纠正误读,尤其儿化音。(2)再次自由练读(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些地方的景色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2.具体描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稻穗、向日葵、野菊花、苹果、葡萄、玉米、高粱) 3.如果给这些景物加个修饰词,那么你会填什么呢?( )的稻穗 ( )的向日葵 ( )的野菊花 ( )的苹果 ( )的葡萄 ( )的玉米 ( )的高粱 4.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引导学生概括地说,介绍了秋天的迷人景色和丰收景象。)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四)初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1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朗读第一小节 (2)一首好的诗歌,它的语言是有生命的。我们来看看,这一段中,你认为哪些词语使这一段内容充满着生命力?(3)引导学生交流,(预设:“更红更娇”、“更甜更好”这两个词就用活了,写出了秋天的与众不同)(4)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交流:太阳不仅红而且很娇美,不像夏天那般火热,空气中夹带着甜香,令人陶醉) (4)教师小结并导说:是啊!走进秋天,惬意油然而生,令人神清气爽,下面就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第一小节。练读、个别读、齐读。(五)布置作业 1.细细地读,细细的品味,你会发现这首诗中有很多很多的地方都是这样的。课下自己可以去试着找找,下节课继续交流。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一)复习导入,积淀情感 1、昨天我们学习了秋天,知道了这首诗描写了秋天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的美丽景色和丰收景象,今天,我们就来细细地品味这首诗歌,感受字里行间中的情感。 2、指名一位学生朗读课文。 (二)品词析句感受语言之美 1.秋天一到,秋风习习,那么秋风到过哪些地方呢?他们在那儿干什么?你能用诗一样的语言来说一说吗?秋风来到_ _,在那儿_ 秋风飘到_,在那儿_ 。2.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读读第2小节,你觉得秋风怎么样?(1)自由朗读。(2)交流:你觉得这是怎样的秋风呢? (顽皮、可爱)(3)你认为哪些词写出了秋风的顽皮可爱?预设:打滚 奔跑 抓 涂掉“打滚”、“奔跑”写出了秋风的顽皮、可爱,从中体会到作者对秋风的喜爱,对秋天的喜爱。 “抓一把香气轻轻涂掉”写出了秋风的顽皮、可爱,体会到夏秋之交空气的清香,也可以看出作者对秋天的喜爱。 师小结:这些都是人的动作啊!在诗人眼里,这哪是秋风,分明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嘛!(4)这几个字词使诗的语言富有生命的。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顽皮、可爱的秋风。3.下面请同学默读35小节,体会还有哪些字词使诗充满着生命力?标出来,在相应位置写出你的体会。(1)默读,写批注。(2)小组内交流。(3)共同交流。(教师注意对学生的批注进行评价,并根据具体情况适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朗读、深入体会)举例:(低头弯腰、香、嚷、穿红袄、披紫袍、乐、笑、梳等)一个“嚷”让我们看到果园一派丰收热闹的样子。“穿红袄”、“披紫袍”写出了果园丰收的景象,也蕴藏着作者心中丰收的喜悦,和对秋天的喜爱之情。这些动词采用拟人的手法,把原本静止的画面写活了,写出了秋天丰收的喜悦之情,让我们对秋天充满了喜爱之情。(4)学生选择其中任意一段朗读并想象画面,读出秋天丰收的喜悦之情。(5)指名学生分小节朗读。4. 放眼望去,整个田野是一派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来读第六小节。(1)指名朗读。(2)我们会发现这一小节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说你的理解。(3)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了秋天田野美景。这两句让我们看到怎样的场景?(注意引导学生从“发亮的汗珠”、“闪耀”等词语联象劳动场面,并体会人们虽然洒下辛劳的汗水,但内心却是充满了丰收喜悦之情)(三)深入体会,感受秋思 作者把对秋天的千般情,万般爱,都写进了最后一节里,那就是秋天的思绪秋思。那么是什么东西才可以承载作者的秋思呢?1.读第七节,划出最能表现作者感情的一句话。2.再从这句话里找一找最能浓缩作者情思的一个词。3.比较珍藏和收藏的异同。(从情感上说,珍藏含有收藏人非常珍惜,非常喜爱,视为宝贵的意味。而收藏,只含有保存,保管的意思,没有更多的情感在里边)4.作者珍藏的是什么?(黄叶)为什么珍藏黄叶?(因为黄叶是秋天的象征)5.从作者珍藏黄叶你悟出了什么?(作者喜爱秋天这迷人的景色,更爱这丰收的景象,珍藏黄叶想让这醉人的景色永留心间) 6.让我们带着对秋天的喜爱和依恋再次朗读最后一节。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四)想象描绘,赞美秋天。1.诗人是多么喜欢秋天啊!你们喜欢秋天吗?你打算用什么方式珍藏秋天?(画画、拍照、采几片枫叶或几朵菊花)2.同学们的想法都很有创意。其实把喜爱的秋景写下来也是一种不错的珍藏方式。(1)老师读了这首诗特别喜欢“成熟的向日葵低头弯腰”,就写了这样一段话:出示:向日葵成熟了,金灿灿的花盘里满是鼓鼓的籽儿,沉甸甸的,好像一位位低头沉思的诗人,又像一个个含羞的姑娘。(2)你最喜爱哪一处秋景,能不能像老师一样具体生动描绘出来请选择诗中所描绘的一种景象,以“走进秋天”为题写一段话。 3.回归整体,再次感受秋的美秋天,硕果累累,花儿飘香,秋天就是一首诗,让我们陶醉,让我们带着对秋天的喜爱,再次朗读这首诗,感受秋的美。 (五)课后延伸,唤醒诗情。 1.有感情地背诵全文。2.阅读一组儿童诗:风雪蝴蝶飞春天。板书: 小路旁 迷人景色秋天 果园里 赞美 喜悦 丰收景象 田野里秋天预习单活动一:我会识1.认读生字。2.描红仿写。在教材上描红,然后在下面的田字格里仿写一个,看谁能做到正确、规范。正确规范 把不满意的字再写一个:活动二:我会读,并用加点词造句。苹果 紫袍 明丽酿造烦恼羊肠小路葡萄 照耀梳子 珍藏柔韧井井有条 学完了生字,把它们送进课文中,看是不是读得更顺畅了?自己放声读读,在难理解的词语旁边,打上一个小小的问号。然后联系课文或查字(词)典尝试理解;自己不能解决的还可以和同伴交流。 你做到了吗?活动三:我会思考再次朗读课文,思考:1.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些地方的景色呢? 2.具体描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 这里还可以记下你读书时的疑问。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教学中,一努力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二交还学生阅读交流的时空,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和感悟;三创设范例,引领学生学会学习。难点与重点都在第二个教学环节,即诗意的品味。教学中对重点词的理解,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都自然融入在学生自主感悟后的交流之中,然后不遗余力地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心灵世界,感受诗人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为了让学生能有效地入情入境,教学设计中努力做到读思结合、读议结合,努力让学生“读”进去然后“读”出来,读进诗心,读进文心。不足之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