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一 概述 生产环境中与健康有关的物理因素气象条件 气温 气湿 气流 气压 噪声和振动 电离辐射 X 射线 射线 非电离辐射 紫外线 可见光 红外线 激光 微波和射频辐射 物理因素的特点 1 大部分在自然界存在 正常情况下对人无害 有益于健康 2 每一种物理因素都具有特定的物理参数 能否对人体造成危害以及危害程度由这些参数决定 3 作业场所的物理因素有明确的 源 源 处于工作状态 该物理因素就存在 反之则否 4 以 源 为中心 向四周传播 强度随距离增加呈指数衰减 在传播途径中遇障碍 可产生反射 折射 绕射等 改变其在空间的分布特点 5 同种物理因素可以有连续波和脉冲波两种存在形式 对人体危害程度不同 物理因素的特点 6 许多情况下 对人体危害程度与物理参数不呈直线相关关系 即在某一范围内无害 高于或低于这一范围有害 而且影响部位和表现可能完全不同 所以存在正常或 适宜 范围 7 控制时将其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不能取代 更不是越低越好 8 除某些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后在完全排出和衰变前有 连续 作用外 大部分在脱离接触后没有残留 9 在物理因素产生和传播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行 有效的方法 尤其是加强 源 控制 阻拦传播 并可采用个人防护措施 二 不良气象条件 气象条件 气温气湿气流气压热辐射 一 高温作业的定义 WBGT指数 wetbulbglobetemperatureindex 又称湿球黑球温度 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 单位为 高温作业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 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 25 的作业 一 高温生产环境中的气象条件及其特点 1 气温 大气温度 太阳辐射 生产性热源 人体散热 热的传播方式 传导 对流 辐射 加热四周物体后可形成二次热源 2 气湿 相对湿度超过80 为高气湿 低于30 为低气湿 3 气流 生产环境中的气流受外界风力影响 还与车间内热源有关 4 热辐射 主要指红外线及一部分可见光的辐射 一 高温作业 二 高温作业类型 1 高温 强热辐射作业 干热环境冶金工业 炼焦 炼铁 轧钢等车间 机械制造工业 铸造 锻造 热处理等车间 陶瓷 玻璃 搪瓷 砖瓦等工业 炉窑车间 火力发电厂和轮船的锅炉间等 高温作业类型 2 高温 高湿作业 湿热环境印染 缫丝 造纸等工业中液体加热或蒸煮时 车间气温可达35 以上 相对湿度常达90 以上 潮湿的深矿井内气温可达30 以上 相对湿度达95 以上 高温作业类型 3 夏季露天作业 高温 热辐射联合作用夏季的农田劳动 建筑 搬运等露天作业 除受太阳的辐射作用外 还受被加热的地面和周围物体放出的热辐射作用 三 高温作业对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 1 体温调节 2 水盐代谢 失水失盐水盐代谢紊乱 渗透压改变 血液浓缩 心脏 肾脏负担加重失钾 骨骼肌兴奋性 工作效率 失维生素 水溶性 缺乏 高温出汗 3 循环系统 表皮血管扩张 末梢循环血量 回心血量 出汗 血液浓缩 血液粘稠度 有效循环血量 保障工作肌的活动 向工作肌输送足够的血液 上述情况可导致心跳 心肌代偿性肥大病理改变 高温作业还可出现收缩压 而舒张压相对稳定 出现脉压差 高温 4 消化系统 血液重新分配 消化道供血不足消化酶活性 淀粉酶活性 大量出汗氯化物丧失 胃液酸度 大量饮水 胃液稀释食欲下降消化不良 高温 5 神经系统高温 热辐射 注意力不集中 肌肉的工作能力 动作的准确性 反应迟钝 工伤事故 6 泌尿系统高温大量出汗 肾小球和肾血流量 抗利尿素分泌 尿液减少 肾负荷加重 尿中出现蛋白 管型 四 热适应 指人在热环境工作一段时间后对热负荷产生适应的现象 出汗量增加 汗液中无机盐减少 皮肤和中心体温降低 心率下降 细胞在机体热适应后可产生热应激蛋白 保护机体免受高温的致死性损伤 热适应有一定限度 并可脱适应 五 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 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 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 四 高温所致疾病 1 致病因素高温高湿风速小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 2 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热射病 heatstroke 热痉挛 heatcramp 热衰竭 heatexhaustion 四 高温所致疾病 三种类型中暑比较 3 中暑的诊断 1 先兆中暑 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 出现大量出汗 口渴 头昏 耳鸣 胸闷 心悸 恶心 全身疲乏 四肢无力 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不超过37 5 尚能坚持工作者 中暑的诊断 2 轻度中暑 头昏胸闷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伤 有呼吸和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 大量出汗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而快 肛温升高达38 5 以上 3 重度中暑 凡出现前述热射病热痉挛或热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者 可诊断为重症中暑 4 急救和治疗 1 先兆中暑与轻症中暑 患者应立即离开高温作业环境 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 补充清凉含盐饮料 并可选服 人丹 十滴水 避瘟丹 解暑片 藿香正气丸 一般可逐渐恢复 轻症中暑或有循环衰竭倾向时 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并可注射升压中枢兴奋剂如新福林等 2 重症中暑 必须紧急抢救 主要是纠正水 电解质平衡及防治休克 脑水肿 应适当补充维生素B1 C及钙 高热昏迷者 应迅速降低体温至38 40 以下 1 物理降温2 药物降温3 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4 防治休克 脉细弱者立即注射中枢兴奋剂 如可拉明 洛贝林等 血压下降者给予升压药物 4 急救和治疗 5 热致疾病的预防 1 高温作业卫生标准 高温生产环境卫生标准 ISO7243 1989 设置系统式局部送风时 工作地点的温度和平均风速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工作地点的温度和平均风速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 2010 工艺上以湿度为主要要求的空气调节车间 不同湿度条件下的空气温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空气调节厂房内不同湿度下的温度要求 上限值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 2010 高温作业分级 GB T4200 2008 按照工作地点WBGT指数和接触高温作业的时间将高温作业分为四级 级别越高表示热强度越大 见下表 高温作业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 GB T4200 2008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2 2 2007 工作场所不同体力劳动强度WBGT限值 5 热致疾病的预防 1 技术措施 1 合理设计和改革工艺过程 尽量实现机械化 自动化 遥控操作 以减少工人接触高气温 热辐射的机会 这是防暑降温的一项治本措施 5 热致疾病的预防 2 隔热 heatisolation 是防止热辐射的一项重要措施 隔热可分为热绝缘和热屏挡两类 1 热绝缘 在发热体外直接包复一层导热性能差的材料 由于热阻的增加 发热体向外放散的热量减少 常用石棉 炉渣 草灰 硅藻土 玻璃纤维等包盖热气管道 工业炉壁 2 热屏挡 利用水或导水屏挡 石棉屏挡等的隔热能力而隔热 常用的方法有瀑布水幕 铁纱水幕 循环水炉门等 5 热致疾病的预防 3 通风降温 ventilation 是排除对流热的重要措施 也是创造良好气象条件的途径 1 自然通风 利用风压和热压差的作用使室内外空气交流换气 有热源的车间空气温度通常高于室外 即车间内空气的比重小于室外空气的比重而形成压力差 称为热压或温压 热压越大 自然通风的效果越好 当风吹向厂房时 作用于厂房迎风面的压力高于大气压 称为正压 背风面的压力低于大气压 称为负压 这种由风力与厂房建筑结构所形成的正 负压差 称为风压 风压越大 通风效果越好 如 挡风天窗 5 热致疾病的预防 2 机械通风 mechanicalventilation 在自然通风不能满足降温的需要或生产上要求一定的温湿度的情况下 应考虑采用机械通风 其设备主要有风扇 喷雾风扇 sprin klingfan 和空气淋浴 airshower 5 热致疾病的预防 2 保健措施 1 供应含盐饮料 高温作业时一般每人每日应供水3 5L 盐20g左右 如三餐膳食已供盐12 15g 则饮料中只需补充供盐8 10g 补充供盐可配制成0 15 0 2 的盐开水 盐茶 含盐汽水等 2 高温作业保健食品 蛋白质供应要比一般作业增加10 20 其中动物蛋白质应占1 2 维生素的供给量应每日维生素C150 200mg 维生素B14 5mg 维生素B22 5 3mg 热量应较一般作业工人增加10 5 热致疾病的预防 3 个人防护 工作服应以耐热 透气性能良好 导热系数小的织物制成 宜宽大便于操作 防止辐射热的铝反射防热服较白帆布服为优 还应佩戴防热面罩 帽 手套 鞋盖 护腿等个人防护用品 特殊情况下可穿冷风衣 5 热致疾病的预防 4 医疗预防工作 对高温作业人员应进行就业前和入暑前的健康检查 凡有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病 高血压 低血压 溃疡病 活动性肺结核 肺气肿 肝肾疾病 严重贫血 明显内分泌病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 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及病后体质衰弱者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炎热季节医务人员要进行现场巡回医疗 作好卫生宣教 积极开展群防工作 5 热致疾病的预防 3 组织措施 1 认真贯彻执行有关防暑降温法令 各地卫生 劳动保护 安技 生产部门均应根据国家卫生标准和 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 推行厂矿的防暑降温工作 每年入暑前要作好防暑降温的设备检修 安装 检查等准备工作 2 开展卫生宣传教育 卫生人员必须深入车间矿井等现场 开展群众性防暑保健工作 利用各种方式宣传防暑降温知识 教育工人遵守高温作业的安全规则和保健制度 5 热致疾病的预防 3 制订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 各地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适当调正夏季高温作业劳动休息制度 尽可能缩短劳动持续时间 如实行小换班 增加工间休息次数 延长工休时间 特别是午休时间等 我国法律 法规 标准对高温作业的相关规定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心理压力释放规定
- 品牌服饰全球市场拓展实施方案
- 医疗机构再注册申请表
- 离婚协议书范本与子女抚养及财产分割法律效力
-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支付及生活费用分担协议
- 专业评估机构参与下的精装修二手房买卖合同详规
- 精装修住宅租赁附加服务协议书
- 生态住宅区物业权益转让与生态保护协议
- 精准离婚协议书:婚后存款及财产分割操作指南
- 离婚赡养协议书(父母赡养金支付模板)
- 充电站运营管理制度(参考模板)
- 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手倒立前滚翻》
- NISP一级考前模拟训练题库200题(含答案)
- JJG 20-2001标准玻璃量器
- 2024外研版初中英语单词表汇总(七-九年级)中考复习必背
- 《大数据平台部署与运维》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 英语中的时间表达(示范课例)
- 脊柱外科进修汇报
- 《史记》上册注音版
- 苏州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纲要课程笔记
- 危重症患者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