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解读ppt课件_第1页
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解读ppt课件_第2页
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解读ppt课件_第3页
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解读ppt课件_第4页
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解读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诊断与临床实验诊断科杨道理 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解读杨道理齐鲁医学检验所 1 一 肿瘤标志物 TM 概述二 肿瘤标志物检测基本原则 疗效判断 TM浓度的影响因素解读三 常用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2 一 肿瘤标志物概述 3 一 肿瘤标志物发展的历史1 第一阶段 1846年 1928年 发现本周蛋白 2 第二阶段 1929年 1962年 发现一些激素 酶 同工酶和蛋白 在肿瘤发生时异常 如促性腺激素 碱性磷酸酶等 3 第三阶段 1963年 1975年 发现了一些胚胎蛋白性标志物 如AFP CEA 4 第四阶段 1976年至今 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建立 大量的肿瘤标志物出现出 如CA15 3 CA125 CA19 9以及癌基因类肿瘤标志物等 4 二 肿瘤标志物 TM 的定义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 由肿瘤细胞本身所产生的或者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所产生的 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 包括蛋白质 激素 酶 同工酶 多胺及癌基因产物等 近年来 采用肿瘤早期检测技术 寻找病人血液中肿瘤细胞所分泌 表达的异常蛋白质 肿瘤标志物 是可以早期发现 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肿瘤 5 三 肿瘤标志物的分类肿瘤标志物的分类尚不统一 常用的有两种 按肿瘤标志物的来源以及它的特异性 按肿瘤标志物本身的化学特性 1 按肿瘤标志物的来源以及它的特异性分类 1 肿瘤特异性标志物是一种肿瘤所产生的特异性物质 例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 就是前列腺肿瘤所产生的特异性标志物质 只有患前列腺癌时 PSA显著性升高 6 2 肿瘤辅助标志物 它在正常情况下也可由某种正常组织产生 但在类似组织发生肿瘤时 其含量会急剧升高 如CEA 血清铁蛋白 2 微球蛋白 胃蛋白酶原 PG 等 显而易见 后者在同类组织良性增生时也会升高 只是在发生肿瘤时 其含量变化更明显一些而已 因此 其检测肿瘤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往往不尽如人意 7 2 按肿瘤标志物本身的化学特性分类 1 肿瘤胚胎性抗原标志物AFP 2 糖类 血型类抗原肿瘤标志物CA125 CA19 9 3 酶类标志物PAP 4 激素类标志物HCG 5 蛋白质类标志物 2m 6 基因类标志物C myc P53 8 胚胎类肿瘤标志物 这类蛋白虽然与肿瘤组织不一定都具有特定的相关性 但与肿瘤的发生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故被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肿瘤标志物 9 血型类抗原肿瘤标志物 10 糖类抗原肿瘤标志物 这类标志物可分为为高分子粘蛋白类和血型类抗原两大类 大多以首次建立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编号命名 11 酶类肿瘤标志物 12 激素类肿瘤标志物 13 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 其他肿瘤标志物 如蛋白质肿瘤标志是最早发现的标志物 一般来讲这类标志物特异性稍差 但检测方法相对比较容易 常作常规检测项目 14 常见癌基因类肿瘤标志物 15 常见抑癌基因类肿瘤标志物 抑癌基因 机体中有一类对正常细胞增殖起负调节作用的基因称为抑癌基因 当这类基因丢失 失活或变异时 往往会促使细胞失控而呈恶性生长 16 1 理想的肿瘤标志物 其灵敏度 特异性均应达100 能在极早期发现肿瘤 不漏诊 在体液中的浓度应与瘤体大小 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并可据此判断预后 半衰期短 可根据其水平的升降监测治疗效果及肿瘤是否复发或转移 肿瘤标记物的浓度和肿瘤转移 恶性程度相关 可通过定量或定性检测而协助肿瘤的分期和预后的判断 存在于体液特别是血液中 易于检测 目前尚未发现这样的TM 17 2 目前临床应用肿瘤标志物现状 理想形式 特异性100 真阴性100 假阳性0 健康人 临界值 敏感性100 真阳性100 假阴性0 肿瘤患者 实际状况 假阴性 假阳性 临界值 敏感性100 特异性 60 健康人 肿瘤患者 特异性100 敏感性 50 敏感性上升 特异性上升 实际状态 假阴性和假阳性在选择临界值中的作用 特异性越高 敏感性越低 反之亦然 18 19 20 五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原理肿瘤细胞在癌变时都会表达或分泌出肿瘤异常蛋白质 多数肿瘤从癌前病变发展到0 5cm以上的占位性病变需要5 10年的时间 如果能够在这一段时间内运用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来早期发现病人血液中肿瘤所表达的异常蛋白质 就可以达到早期发现 早期治疗的目的 21 肿瘤是细胞单克隆的产物 是由单一肿瘤细胞异常分化而来 根据肿瘤细胞动力学研究结果 大部分肿瘤细胞倍增时间约40天 140天 平均60天 转移瘤生长速度较原发瘤快 2倍 直径1cm的肿瘤 大约含有109个肿瘤细胞 是原始肿瘤细胞倍增30次的结果 一个实体瘤从1个肿瘤细胞到109个细胞约需8 18年 物理仪器的最低检测限是1cm 109个肿瘤细胞 生化技术最低检测限为106 108个细胞 因此 利用该技术能在亚临床期较早地发现肿瘤 22 23 24 虽然病理诊断是肿瘤诊断的 金标准 但是 没有哪个无症状的人会主动去挨一刀查查自己有没有肿瘤 TM检测 仅需要血液或体液就可以检测到早期癌症的踪迹 因此 正确合理使用TM 作为一项辅助诊断与疗效观察指标 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六 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肿瘤诊断中的作用1 关于TM在肿瘤诊断中的作用 医学界认识和评价不一致 由于TM检测中存在假阴性及假阳性结果 给临床带来某种困惑 对TM的应用有 不用 和 滥用 两种情况 25 防治肿瘤的最好办法是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虽然病理诊断是肿瘤诊断的 金标准 但是 没有哪个无症状的人会主动去挨一刀查查自己有没有肿瘤 TM检测 仅需要血液或体液就可以检测到早期癌症的踪迹 因此 TM作为一项辅助诊断与疗效观察指标 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五 TM在肿瘤诊断中的作用关于TM在肿瘤诊断中的作用 医学界认识和评价不一致 由于TM检测中存在假阴性及假阳性结果 给临床带来某种困惑 对TM的应用有 不用 和 滥用 两种情况 正确合理使用TM 仍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26 二 肿瘤标志物检测基本原则 疗效判断 TM浓度的影响因素解读 27 一 临床观测TM的五项基本原则1 TM只能作为辅助诊断指标 也不提倡对无症状人群进行普查 高危人群除外 所谓高危人群是指中老年人群 接触致癌物质的人群 遗传因素造成的高危人群 治疗后的肿瘤患者等 2 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时应遵循的原则 该TM有较高的灵敏度 对无症状患者 筛查发现TM异常升高 必须复查和动态观察 筛查费用经济 合理 28 3 TM阳性不能对肿瘤进行绝对定位 少数TM 如AFP 对器官定位有一定的价值 4 不能根据TM浓度高低 判断肿瘤的大小及进行临床分期 5 患者治疗前后应做相关TM检测 便于观察患者治疗前 中 后各个阶段TM含量的变化 最好画一张TM含量的变化的曲线图 以便综合分析 监测肿瘤治疗效果 判断预后及是否复发 29 二 实验室检测TM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 实验室必须使用国家有关机构 sFDA 批准的仪器和试剂 2 TM检测全程质量控制 分析前 分析中 分析后质量控制 做好室内质控和参加室间质评 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重复性和可比性 3 合理组合4 价格合理5 加强与临床的沟通 30 1 评价一 Beastall等提出的方案 无效 TM浓度与治疗前比下降 50 改善 TM浓度与治疗前比下降 50 有效 TM浓度与治疗前比下降 90 显效 TM浓度下降至临界值以下 0123456月 2 评价二 用于治疗中或治疗后的观察 TM浓度下降但仍持续在参考范围以上 提示有肿瘤残留和 或肿瘤转移 TM浓度下降到参考范围一段时间后 又重新升高 提示肿瘤复发或转移 TM浓度下降到参考值范围内 持续 提示肿瘤治疗有效 治疗 肿瘤残留 或肿瘤转移 复发或转移 有效 三 TM浓度变化对肿瘤疗效判断价值 31 四 肿瘤标志物浓度影响因素1 影响血液和体液中TM浓度的因素 1 肿瘤越大细胞越多 TM的浓度越高 2 肿瘤细胞合成和分泌TM的速度越快 血液循环中TM的浓度越高 3 肿瘤组织的血液供应越差 血液循环中TM的浓度越低 4 肿瘤细胞坏死后 释放出大量TM 血液中TM的浓度高 5 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越差 恶性程度越高 产生的TM越多 6 肿瘤细胞不表达 不携带TM 则在血液和体液中就检测不到 7 患者肝 肾功能差 TM排泄速度慢 血液中TM浓度高 32 2 引起假阳性的因素 1 在良性疾病时 如炎症 特别是慢性炎症 会使一些TM表达增加 肝炎时AFP CA19 9 CEA及肾功能衰竭时 2 微球蛋白 CA15 3 CA19 9 CEA和PSA水平均会升高 2 生理变化如妊娠时AFP CA125 HCG升高 月经时CA125升高 3 肿瘤患者化疗及放疗过程中 由于肿瘤组织受到破坏 某些TM产生增加 造成假阳性 3 引起假阴性的因素 1 产生TM的肿瘤细胞数目少 2 肿瘤细胞表面被封闭 3 体内一些抗体与肿瘤标志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 4 肿瘤组织本身血循环差 所产生TM不能分泌到外周血中 33 五 TM的半寿期 TM半寿期是指肿瘤组织被完全切除后 在血循环中 TM下降到50 的时间 不同的TM半寿期不同 了解TM的半寿期 对临床疗效判断有重要意义 若过早复检TM 则时间太短 将误认为肿瘤未完全切除 若过晚复检TM 则间隔时间太长 将无法区别是肿瘤复发 还是疗效欠佳 一般应在治疗结束后 5个半寿期再采血为好 因为这时原有的TM约97 已被清除 这时检测TM如果TM升高 有可能是肿瘤复发或转移 34 主要肿瘤标志物经手术后半寿期 35 六 肿瘤标志物的合理组合1 TM联合应用的理由 1 一种肿瘤可分泌多种TM 不同的肿瘤可有相同的TM 但是 浓度差别很大 2 肿瘤患者体内TM的质和量变化也较大 所以 单独检测一种TM 可能会因为测定方法的灵敏度不够而出现假阴性 选择特异性较高可以互补的TM联合测定 可提高检出率 36 2 常用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肿瘤首选标志物补充标志物肺癌CEA NSE CYFRA21 1TPA SCC ACTH 降钙素 TSA肝癌AFPAFU GT CEA ALP乳腺癌CA15 3 CEACA549 hCG 降钙素 铁蛋白胃癌CA72 4CEA CA19 9 CA242前列腺癌PSA f PSAPAP结肠直肠癌CEACA19 9 CA50胰腺癌CA19 9CA50 CEA CA125卵巢癌CA125CEA hCG CA19 9睾丸肿瘤AFP hCG宫颈癌SCCCA125 CEA TPA膀胱癌无TPA CEA骨髓瘤本 周蛋白 2 M 例如 结肠癌 首选CEA 加上CA19 9阳性率达80 以上 胰腺癌 首选CA19 9 加上CA125 CA50阳性率达90 37 三 常用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38 一 甲胎蛋白 AFP 检测 AFP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敏感 最特异的指标 适用于大规模普查 1 AFP升高的因素 1 生理状况下 AFP在卵黄囊的内胚层细胞和胚肝 新生儿肝细胞中高度表达 在胃肠道粘膜上皮细胞中也有见表达 2 病理状况下 肝细胞被破坏后的再生 急 慢性肝炎 重症肝炎恢复期 肝硬化 先天性胆管闭塞 畸形胎儿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畸胎瘤或部分胃肠道肿瘤 39 2 AFP检测结果解读 1 在我国60 70 的肝癌病人存在AFP增高 2 正常人血清AFP值为10 30 g L 3 凡AFP 500 g L持续1个月或AFP 200 g L持续2个月 应高度怀疑肝癌 同时应结合医学影像学等综合诊断 4 低浓度 50 200 g L 持续时间超过2个月的患者 应视为肝癌的高危人群 40 5 当谷丙转氨酶 ALT 正常 AFP升高诊断肝癌的可能性极高 6 进行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诊断时 应排除由妊娠 活动性肝炎 生殖腺胚胎癌 继发性肝癌等引起的AFP升高 一般都不会高于400 g L 7 80 以上的肝母细胞癌和70 左右的生殖性畸胎瘤及胰腺癌 肺癌 肾癌和白血病患者也可出现AFP低浓度的异常升高 41 3 疗效观察和预后的评估 1 若AFP及胆红素同时明显升高 病人存活期很短 2 原发性肝癌在治疗过程中 如AFP含量保持在术后水平 示病情稳定 下降示病情好转 持续不降说明疗效不佳 4 良性病变中的AFP升高 一般是散在的和暂时的 肝炎病人有10 升高 水平 50 g L 肝硬化病人有30 升高 水平 500 g L 42 5 AFP检测存在的问题 1 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只有70 左右 2 对转移性肝癌的诊断效果就更差 3 对AFP指标阴性 临床可疑的患者应结合其他检查资料或多项指标联合检测 以期优势互补 减少漏诊 6 AFP临床诊断路径图临床上可根据AFP升高这条线索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全面的体格检查 寻找诊断方向 结合影像学 血清学 细胞学 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最后作出明确诊断 AFP临床诊断路径如下图 43 AFP升高的临床诊断思路 胎儿畸形 原发性肝癌 卵巢内胚窦癌 胃癌 大肠癌 肺癌 胰腺癌 PET DCBE B超检查 结肠镜 粪便隐血 CT MRI 纵膈镜检查 细胞学或病理检查 SPECTFDG PET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CT MRI 胸部X线检查 MRCP 超声内镜 选择性A造影 双期螺旋CT X线钡餐造影 痰脱落细胞 PET B超检查 脊柱裂 无脑畸形 肝穿刺活检 放射性核素肝显像 细胞学组织学检查 腹腔镜检查 影像学检查CT MRI 超声检查 内镜检查 粪便隐血 X线钡餐检查 CT MRI 免疫学检查 HBVHCV 超声显像 肝功能检查 CTVC MRVC ERCP 肝穿血管造影 44 二 癌胚抗原 CEA 检测1 CEA在中晚期肿瘤中的阳性率 胰腺癌88 91 肺癌76 结肠癌73 乳腺癌和卵巢癌73 膀胱癌 宫颈癌也有升高2 CEA检测的优势CEA是一个结肠癌标志物 与CA242联合应用 被认为是对结肠癌的最佳标志物的搭配 对直肠癌的治疗 CEA是一个有效的监视指标 是发现复发的理想指标 其敏感性高于X线和直肠镜 45 3 CEA检测对疾病预后的评估 1 术前CEA水平正常的患者手术治愈率高 术后不易复发 2 若术前CEA已升高者 则大多数已有血管壁 淋巴系统和周围神经的侵犯和转移 预后较差 3 术后若癌症有转移或复发者 在临床症状出现前10周 13个月 CEA就有可能开始升高 CEA浓度变化随病情进展而升高 46 4 伴CEA升高的良性疾病 吸烟者 溃疡性结肠炎 胰腺炎 结肠息肉 5 CEA检测的局限性 1 只在肿瘤的中晚期才有较显著的升高 也不只局限于某一类肿瘤 因此CEA对多数肿瘤的早期发现与鉴别诊断并无帮助 2 CEA具有较高的假阳性和假阴性 并不适合用于肿瘤的普查 6 CEA临床诊断路径图CEA是从结肠癌和胎儿肠组织中提取的一种酸性糖蛋白 最初仅用于大肠癌的诊断 进一步研究发现CEA为非器官特异性抗原 一旦发现血清CEA升高 应进一步进行检查 CEA临床诊断路径如下图 47 CEA升高的临床诊断思路 大肠癌 胃癌 胆管癌 肺癌 卵巢癌 乳腺癌 肛门指检 大便隐血 DCBE CT MRI CTVC MRVC 结肠镜检查 X线检查 活组织检查 纤维支气管镜 MRCP 纵膈镜 乳腺近红外线扫描 PET SPECT PET 病理诊断 B超检查 大便隐血试验 内镜检查 X线钡餐检查 EUS IDUS US检查 痰细胞检查 CT MRI AG PTC ERCP 病理诊断 CT MRI 乳腺X线摄影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 病理诊断 腹腔镜 剖腹检查 B超检查 CT MRI 48 三 糖类抗原 CA19 9 检测临床意义及临床诊断路径 CA19 9是胰腺癌 胃癌 结 直肠癌 胆囊癌的相关标志物 是至今报道的对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标志物 CA19 9测定有助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和病情监测 肿瘤切除后CA19 9浓度会下降 如再上升 则可表示复发 胃癌 结直肠癌 胆囊癌 胆管癌 肝癌的阳性率也会很高 胃肠道和肝的多种良性和炎症病变 如胰腺炎 轻微的胆汁郁积和黄疸 CA19 9浓度也可增高 但往往呈 一过性 必须加以鉴别 CA19 9临床诊断路径如下图 49 四 糖类抗原125 CA125 检测临床意义及临床诊断路径 CA125是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标志物 迄今为止是用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 疗效观察 预后判断 监测复发及转移的最重要指标 CA125升高也可见于多种妇科良性疾病 如卵巢囊肿 子宫内膜病 宫颈炎及子宫肌瘤 胃肠道癌 肝硬化 肝炎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CA125临床诊断路径如下图 50 CA125临床诊断路径 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巢癌 宫颈癌 肺癌 恶性淋巴癌 CT MRI 纵膈镜检查 胸部X线检查 B超检查 活体组织检查 细胞学 组织病理学检查 PET CT MRI 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阴道镜检查 CT MRI 痰脱落细胞检查 TIRS TVS 腹腔镜检查 SPECT PET B超检查 病理活检 骨髓及外周血检查 淋巴结活检 淋巴造影 体腔镜 CT MRI PET 51 五 糖类抗原153 CA153 检测临床意义及临床诊断路径 CA15 3是乳腺癌的最重要的特异性标志物 30 50 的乳腺癌患者的CA15 3明显升高 是乳腺癌患者诊断和监测术后复发 观察疗效的最佳指标 CA15 3动态测定有助于II期和III期乳腺癌病人治疗后复发的早期发现 肺癌 胃肠癌 卵巢癌及宫颈癌患者的血清CA15 3也可升高 CA15 3诊断思路如下图 52 CA15 3诊断思路 乳腺癌 卵巢癌 胰腺癌 肺癌 脑胶质癌 乳腺X线摄影 细胞学 组织学 影像学 乳腺近红外线扫描 CT B超检查 放射性核素扫描 乳腺活检 痰脱落细胞 胸部X线 CT MRI 纤维支气管镜 纵膈镜 SPECT PET 超声检查 超声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活检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胰管造影 ERCP MRCP CT MRI 选择性A造影 电生理检查 放射性核素 CT MRI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 肿瘤定向穿刺活检 53 六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FPSA 单项的血清总PSA TPSA 测定不能明确鉴别前列腺癌和良性的前列腺增生 通过FPSA TPSA比值达到鉴别前列腺癌或良性的前列腺增生的目的 前列腺癌患者的FPSA TPSA比值明显偏低 良性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FPSA TPSA比值显著增高 一般癌症患者F T 20 七 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TPSA PSA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 也是目前公认的唯一具有器官特异性肿瘤标志物 血清TPSA升高一般提示前列腺存在病变 前列腺炎 良性增生或癌症 血清PSA是检测和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前列腺癌的诊断特异性达90 97 TPSA也可用于高危人群前列腺癌的筛选与早期诊断 是第一个由美国癌症协会推荐用于筛查50岁以上男性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临床诊断思路如下图 54 FPSA TPSA临床诊断思路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炎 DRE检查 TRUS检查 CT MRI 18F FDG PET 前列腺组织检查 DRE检查 TRUS检查 CT MRI 前列腺组织检查 DRE检查 TRUS检查 CT MRI 前列腺组织检查 前列腺液细胞检查 55 八 糖类抗原724 CA724 CA72 4是目前诊断胃癌的最佳肿瘤标志物之一 对胃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其敏感性可达28 80 CA72 4水平在术后可迅速下降至正常 在70 的复发病例中 CA72 4浓度首先升高 与其它标志物相比 CA72 4最主要的优势是其对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极高的特异性 在众多的良性胃病患者中 其检出率仅0 7 CA72 4对其他胃肠道癌 乳腺癌 肺癌 卵巢癌也有不同程度的检出率 CA72 4与CA125联合检测 作为诊断原发性及复发性卵巢肿瘤的标志 特异性可达100 56 九 糖类抗原50 CA50 CA50因其广泛存在胰腺 胆囊 肝 胃 结直肠 膀胱 子宫 它的肿瘤识别谱比CA199广 因此它又是一种普遍的肿瘤标志相关抗原 CA50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可检出不同的阳性率 对胰腺癌和胆囊癌的阳性检出率居首位 占94 4 其它依次为肝癌 88 卵巢与子宫癌 88 和恶性胸水 80 等 有报导萎缩性胃炎患者胃液CA50的浓度与正常人比较有显著改变 通常认为萎缩性胃炎是癌前高危期 因此CA50可作为癌前诊断指标之一 在胰腺炎 结肠炎和肺炎发病时 CA50也会升高 但随炎症消除而下降 57 十 糖类抗原242 CA242 CA242是一种新的肿瘤相关抗原 当消化道发生肿瘤时 其含量升高 对胰腺癌 结直肠癌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分别有86 和62 的阳性检出率 对肺癌 乳腺癌也有一定的阳性检出率 用于胰腺癌和良性肝胆疾病的鉴别诊断及预后 也用于结直肠癌病人术前预后及复发鉴别 58 十一 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 CYFRA21 1 CYFRA21 1是非小细胞肺癌最有价值的血清肿瘤标志物 尤其对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早期诊断 疗效观察 预后监测有重要意义 CYFRA21 1也可用于监测横纹肌浸润性膀胱癌的病程 特别是对预计膀胱癌的复发具有较大价值 如果肿瘤治疗效果好 CYFRA21 1的水平会很快下降或恢复到正常水平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 CYFRA21 1值的变化常常早于临床症状和影像检查 59 十二 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 NSE被认为是监测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志物 60 80 的小细胞肺癌患者NSE升高 在缓解期 80 96 的患者NSE含量正常 如NSE升高 提示复发 小细胞肺癌患者首轮化疗后24 72小时内 由于肿瘤细胞的分解 NSE呈一过性升高 因此 NSE是监测小细胞肺癌疗效与病程的有效标志物 并能提供有价值的预后信息 NSE也可作为神经母细胞瘤的标志物 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血清NSE水平的测定对于神经母细胞瘤的监测疗效和预报复发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比测定尿液中儿茶酚胺的代谢物更有意义 对胺前体摄取脱羧细胞瘤 精原细胞瘤及其它脑肿瘤的诊断也有重要意义 60 十三 鳞状细胞癌抗原 SCC SCC是一种特异性很好而且是最早用于诊断鳞癌的肿瘤标志物 SCC在正常的鳞状上皮细胞中抑制细胞调亡和参与鳞状上皮层的分化 在肿瘤细胞中参与肿瘤的生长 它有助于所有鳞状上皮细胞起源癌的诊断和监测 例如 子宫颈癌 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头颈部癌 食管癌 鼻咽癌以及外阴部鳞状细胞癌等 对子宫颈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在宫颈癌根治术后SCC浓度显著下降 可及早提示复发 50 患者的SCC浓度升高先于临床诊断复发2 5个月 它可以作为独立风险因子加以应用 61 十四 2 微球蛋白 2 MG 2 MG是恶性肿瘤的辅助标志物 也是一些肿瘤细胞上的肿瘤相关抗原 在淋巴系统肿瘤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淋巴细胞肉瘤 多发性骨髓瘤等中尤为明显 在肺癌 乳腺癌 胃肠道癌及子宫颈癌等中也可见增高 由于在肿瘤早期 血清 2 MG可明显高于正常值 故有助于鉴别良 恶性肿瘤 血清 2 MG不但可以在肾功能衰竭 多种血液系统疾病及炎症时升高 而且在多种疾病中均可增高 故应排除由于某些炎症性疾病或肾小球滤过功能减低所致的血清 2 MG增高 62 十五 组织多肽抗原 TPA TPA是肿瘤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