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2016届高考生物复习第五章第二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预习案无答案.docx_第1页
山西省忻州市2016届高考生物复习第五章第二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预习案无答案.docx_第2页
山西省忻州市2016届高考生物复习第五章第二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预习案无答案.docx_第3页
山西省忻州市2016届高考生物复习第五章第二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预习案无答案.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一考纲解读掌握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基本规律及应用二本课题相关知识点1能量流动(1)概念(2)起点(3)总能量(4)流动渠道(5)过程(三个流向)(6)最终去向(7)特点(8)意义2物质循环(1)概念(2)特点(3)碳循环 过程 碳平衡 碳失衡的原因、后果、解决措施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4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1)原理 (2)设计实验(3)准确表述实验过程三学生自学部分1能量流动(1)概念:(2)起点:(3)总能量:(4)流动渠道:(5)特点:(6)意义:2物质循环(1)概念:(2)特点:四自主检测1下列关于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量传递的效率总是随着食物链的增加而减少B消费用于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的能量储存于其体内有机物中C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可以用生产者的干重增加量表示D食物链中能量流动就是不同营养级生物体内ATP的合成与分解2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冬季北方人呼吸产生的CO2,能供给南方植物光合作用B大力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CO2的排放量C碳元素和能量都能从植物传递给各种动物D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主要方法是提高人均绿地面积3如图食物网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2/5 来自兔,2/5来自鼠,1/5来自蛇,那么,猫头鹰若要增加20 g体重,最少需要消耗的植物为( )A80 gB900 gC800 gD600 g五课堂预习落实部分1能量流动过程分析每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和去路分析能量传递效率的“最值”计算2碳循环过程:碳平衡:碳失衡的原因、后果、解决措施: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区别与联系(列表比较):六课堂练习1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是绿色植物,丙是肉食动物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C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其中丁所含的能量最少D无机环境中的CO2可以来自细胞呼吸2在人为干预下,某毁损的自然保护区恢复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关系如下图单位为103 kJ/(m2a)。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这场灾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受到的影响越小B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56%C肉食动物由于数量较少即使不补偿输入能量一样能较好的生存D各级消费者同化量中都有一小部分能量通过粪便流给了分解者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的示意图的描述中,正确的( )A在因捕食关系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B甲图中C与A、B最主要的差别为C含较多的蛋白质C乙图中的D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D人体内氧气浓度最高的是甲图中的B4图1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是生态系统内各生物成分,1、2、3、4、5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图2为该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及部分能量流动情况,请分析回答:(1)在图1中,B、C分别属于。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传递是沿实现的。(2)图1中表示呼吸作用过程的是(填序号)。A、C、D为B提供。(3)若图1中的C产生60 mol氧气,则流入D的能量一般不超过相当于 mol葡萄糖的能量。如果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