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药物性肝损.ppt_第1页
[临床医学]药物性肝损.ppt_第2页
[临床医学]药物性肝损.ppt_第3页
[临床医学]药物性肝损.ppt_第4页
[临床医学]药物性肝损.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物性肝病的诊治研究进展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李雷 药物性肝损 drug inducedliverinjury dili 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细胞损害 可以发生在原来没有肝脏疾病的人群或以往就有肝脏疾病的病人 在使用某种药物后发生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损害 随着新药不断的研发和应用于临床 药物性肝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 概述 肝脏是药物代谢主要脏器 也是药物损伤的主要靶器官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肝脏浓度较高 各种途径摄入的药物肝 首次通过作用 有毒物质无毒物质无毒母体药物有毒反应性中间代谢产物肝增毒作用肝损害 概述 肝脏药物代谢与影响因素进入21世纪 药品 保健品 3万种加上食品添加剂和环境污染物人类暴露于6万种以上化学物质威胁中影响药物代谢因素个体差异 最高血浆浓度 达cmax时间 半减期饮食 酒 吸烟 牛乳 ca 茶 鞣酸 药物互相作用 肠道 肝代谢 脏器分布 肾排泄 概述 在全球所有药物不良反应中 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10 15 暴发性肝衰竭5 美国 老年人黄疸中 20 是由药物引起 暴发性肝衰竭者中 25 由于药物所致 特别是扑热息痛过量病死率达50 以上 日本 1964年 1973年 发生率增加10倍 法国 药物性肝病占肝炎患者的10 其中40 肝损伤患者年龄超过50岁 概述 国外报导药源性肝损害的发生率占所有药物反应病例的10 15 仅次于皮肤粘膜损害和药物热 概述 美国15 25 的爆发性肝功能衰竭由药物不良反应引起 病死率高达50 50 死亡 药物性15 25 概述 203例药物性肝损害的相关药物 概述 9 近年我国药物性肝损伤发病率逐年上升 中华医学会消化协会肝胆学组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监测的共识意见 06年 流行病学 肝毒性药物 细胞结构破坏 细胞膜破坏 膜流动性下降 胆盐摄取下降 谷胱甘肽合成下降 肝细胞 发病基础 脂溶性 水溶性 第一相反应 p450 氧化 还原 水解加入 oh cooh nh2 sh 水溶性化合物 第二相反应 结合反应 氧化反应 葡萄糖醛酸酶 硫酸 甲基 乙酰基 硫基 谷胱甘肽 gsh 甘氨酸 谷氨酰胺 高水溶性化合物 胆汁排泄 原形 肾脏排泄 原形 分子量 300 第三相反应 转运反应 转运蛋白 药物 药物肝内代谢 半抗原 t淋巴细胞 直接肝损害 特发性肝损害 转运反应 第三相反应 药物或其代谢产物直接损伤肝脏特异体质性或免疫介导肝损伤过敏 免疫 性 多伴过敏症状 1 8周 甚至停药后3 4周出现 代谢性 与药酶遗传多态性相关 最长可达1年 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机制 一 免疫特异质 临床依据 1 用药后 出现发热 关节痛 皮疹等肝外表现 2 嗜酸性细胞增多 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 药物相关非器官特异性的自身抗体阳性 3 肝组织学有嗜酸性细胞浸润 肉芽肿形成等试图针对某药物 药物代谢产物寻找其相应特异抗体或致敏t细胞 多未获结果 可能未知半抗原 药物代谢中间产物仅短暂存在 二 代谢特异质 药酶遗传多态性造成代谢能力低下 中间代谢产物蓄积多数给药时间较长 不伴过敏症药物代谢酶一直是dili研究的重要靶点 1 第一相cyp的遗传多态性cyp亚族遗传多态性 a cyp1a2不明cyp2a6有 cyp2a6 1 cyp2a6 3 cyp2c9有 cyp2c9 1 cyp2c9 3 cyp2c19有 cyp2c19 1 cyp2c19 6 cyp2d6有 cyp2d6 1 cyp2d6 21 cyp2e1不明cyp3a4不明 2 第二相药物代谢酶遗传多态性尿核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ugt 为葡萄糖醛酸结合的催化酶gilbert和crigler najjar综合征 均是由于ugtiai基因异常 结合障害而形成黄疸n 乙酰基转移酶2 nat2 活性低下 异烟异肝损害发生率非常高 且有重症化倾向谷胱甘肽s转移酶 gsts gstt1 gstm1基因变异 dili患者发生风险的几率显著增加 3 肝脏转运蛋白基因变异与药物性胆汁淤积 相 图1主要药物转运体位置 红色表示主要药物转运体 黑色圆圈示atp依赖的转运体 bsep 胆盐输出泵 mrp 多耐药蛋白 ntcp 钠依赖牛磺胆酸共转运体 oatps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 mdr 多耐药蛋白 mate 多药及毒素输出转运体 ba 胆汁酸 ba g 胆汁酸葡萄糖醛酸苷 ba s 胆汁酸硫酸盐 cnt 浓缩核苷转运体 ent 平衡核苷转运体 gsh 谷胱甘肽 oa 有机阴离子 oc 有机阳离子 pc 磷脂 4 线粒体酶遗传多态性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2 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px 参与线粒体氧应激反应该两基因变异与特异质性dili发生有关185例dili患者及270例匹配对照组 dili组同时存在sod2ala和gpx1leu p 0 0006 线粒体毒性药物p 0 02醌类物质或环氧化物p 0 0008s 氧化物或亚胺离子p 0 009 hepatology2010 52 303 312 5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s 遗传多态性免疫反应与6号染色体上高变异的hla系统密切相关 在药物基因学的研究中具有特殊意义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肝损伤与hla drb1 1501 drb5 0101 dqb1 0602单体型强相关hla drb1 1501位点与胆汁淤积型dili强相关 新dili概念发病机制的 上 下游事件 和3个主要连续的步骤 上游 事件 强调药物引起初始肝细胞损伤 1 药物及其代谢产物首先引起直接的细胞应激 内源性途径 2 触发免疫反应 外源性途径 环境因素 免疫致敏 炎症 gsh耗竭等基因因素 hla 药物代谢酶 转运蛋白等 下游 事件 泛指发生在线粒体中非特异的细胞损伤途径和细胞保护途径间的失衡 3 直接损伤线粒体 触发细胞凋亡或坏死决定损伤因素 是否发展至线粒体通透性改变 是否导致细胞凋亡或坏死 过程包含细胞因子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caspases 氧化化应激和继发免疫反应 初始打击 也可直接损伤线粒体 分类典型表现肝炎样改变急性 有或无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炎症以碎屑样坏死为特征融合坏死带状坏死 多小叶坏死胆汁淤积急性 有或无胆管病变 慢性脂肪变性巨泡型 微泡型 混合性肉芽肿纤维化或肝硬化血管病变budd chari综合症 肝内肝静脉硬化症肝紫斑病 肝窦扩张 肝静脉闭塞症新生物肝细胞腺病 肝细胞癌 胆管细胞癌血管肉瘤其他毛玻璃样肝细胞 色素沉着 病理改变 dili病理半定量评分系统 dilipathologicsemiquantitativescoringsystem dili pss 脂肪变性 0 3 大泡性1微泡性2胆汁淤积 0 1 1炎症 0 4 细胞凋亡1嗜酸性粒细胞浸润2肉芽肿1铁沉积 0 1 1dili pss分数5个可信度8 9明确7高度可能5 6很可能3 4可能1 2不太可能胡锡琪 药物性肝炎组织病理学评分探讨 肝脏 2010 5 317 319胡锡琪 药物性肝损伤组织病理学评分探讨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2 3 176 178 前驱期症状乏力 发热 皮疹 瘙痒等 黄疸 肝脾肿大 肝区疼痛 叩击痛 肝功能不全甚至发生肝性脑病药物致慢性肝损害者部分可有肝外表现如关节痛 关节炎 皮肤粘膜病变等少数可并发亚急性肝坏死 肝硬化 门脉高压弥漫性肝脂肪变性可导致肝衰竭长期大量服用雄激素 硫唑嘌呤 6 巯嘌呤和避孕药可引起紫斑病或肝脏良 恶性肿瘤 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表现 药物性肝损害类型 根据临床分型 肝炎型 主要表现为肝细胞变性 坏死 门脉区炎症细胞浸润 血清转氨酶明显升高 大多数停药后上述变化在短期内消失 也有少数可出现门脉区纤维化 坏死后肝硬化 急性肝萎缩 胆汁郁滞型 主要表现为毛细胆管扩张和胆栓 肝细胞内有胆汁沉着 血清内结合型胆红素 碱性磷酸酶 胆固醇及转氨酶均升高 混合型 兼有两者改变 分类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 约90 在4周内发病 重型4周后多 平均潜伏期81天 瘦身和保健药平均为83天 药肝潜伏期最长可350天 全身表现有关药物过敏反应发热 皮疹 嗜酸细胞增多氨苯砜 苏灵大 苯妥英假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对氨基水杨酸 苯妥英 苏灵大淋巴结增生 淋巴细胞增多和异形淋巴细胞抗核抗体甲基多巴 呋喃妥因 酚丁 二甲胺四环素le因子抗微粒体抗体氯塞苯氧酸 双肼苯哒嗪 氟烷造血系统保泰松 苯妥英骨髓损伤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溶血性贫血肾损伤甲氧氟烷 苏灵大 苯茚二酮胃肠道 溃疡 胰腺炎 保泰松 四环素 分类 慢性药物性肝炎 上世纪70年代认识到药物可诱导自身免疫性肝炎 aih 相彷的肝损伤现已知大多药物性慢性肝炎与aih相关不明原因的慢性肝炎应考虑药物诱导的aih 所服用的任何药物都应怀疑药物撤除后仍有6 可发生慢性肝病 1 药物治疗与症状出现的时间关系 1 初次治疗5 90天 后续治疗1 15天 2 初次治疗90天 后续治疗 15天 3 停药时间 15天2 病程特点 1 停药后8天内alt从峰值下降 50 2 停药后30天内alt从峰值下降 50 3 持续用药alt下降水平不确定3 危险因素 1 饮酒或妊娠 2 无饮酒及妊娠 3 年龄 55岁 4 年龄 55岁4 伴随用药 1 伴随用药与发病时间符合 2 已知伴随用药的肝毒性且与发病时间符合 3 有伴随用药导致肝损伤的证据 如再用药反应等 2 1 1 3 20 10 10 1 2 3 指标5 除外其他非药物因素6个主要因素 甲型 乙型或丙型病毒性肝炎 胆道阻塞 酒精性肝病 ast alt 2 近期高血压病或心脏病发作史 其他因素 潜在其他疾病 cmv ebv或hsv感染 1 除外以上所有因素 2 可除外4 5个因素 3 可除外1 4个因素 4 高度可能为非药物因素6 药物肝毒性的已知情况 1 在说明书中已注明 2 曾有报道但未在说明书中注明 3 无相关报告7 再用药反应 1 阳性 单纯用药后alt升高 2倍正常值 2 可疑阳性 alt 2倍正常值 但同时伴有其他因素 3 阴性 alt升高 2倍正常值 4 未再用药 2 1 2 3 2 10 2 1 20 8 高度可能 6 8 可能性大 3 5 可能 1 2 不大可能 0 可除外 指标 评分 药物性肝炎诊断标准 2004ddwjapan 判断标准 8 非常可能 6 8 很可能 3 5 可能 1 2 不象 0 无关 发病时间差异太大临床表现与用药关系隐蔽大多数肝病医师兴奋点为病毒性肝炎所谓病因未定肝炎 非甲 戊肝炎忽视药物性肝炎无很好确诊方法和诊断标准 药物性肝病的诊断难点 药物性肝炎的防治原则 立即停用有关药物和可疑药物 药物性肝病的治疗原则 一 内在毒性迅速促进药物排泄和代谢 保护肝机能大量服用可洗胃 血透或血浆置换 二 过敏特异性最初可有瘙痒和皮疹 嗜酸细胞 6 症状重者用糖皮质激素黄疸患者可用udca 三 代谢特异性可选用抗氧化剂 1 立即停用相关药物或可疑药物 轻型病例可在停药后迅速恢复 病情不严重或不能停药者 也可减量使用 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 2 促进肝毒性药物的清除及应用解毒剂 可采用血液透析 腹腔透析 血液灌流 血浆置换等方法快速去除体内的药物 1 非特异性 gsh n 乙酰半胱氨酸 硫代硫酸纳 甾体类激素 udca 腺苷蛋氨酸 多烯磷脂酰胆碱 异甘草酸镁等 2 特异性 螯合剂 二巯丙醇 青霉胺 巯丁二酸 巯乙胺 喷替酸钙钠 依地酸钙钠 3 应用抗炎 抗氧化和肝细胞保护剂可常规应用抗炎 保肝药物 如甘草酸类 水飞蓟类 多烯磷脂酰胆碱 硫普罗宁 门冬氨酸钾镁 维生素c e及临床有效的中成药保肝药 1 仔细询问药物过敏史 2 选择性用药 3 药物配伍艺术 4 减少同时使用的药物的种类 5 必要时应用保肝药 能够预防吗 如何预防 1 抗肿瘤化疗 尤其是大剂量使用化疗药物 2 抗结核化疗 尤其是多个品种联合使用 3 器官移植后使用抗排异药物 4 长期使用降糖药 5 长期使用治疗甲亢的药物 6 有基础肝脏病史的患者抗菌药 镇静安眠药 解热镇痛药 预防性使用 保肝 药的几个特殊情况 常用保肝药物及其作用机制 水飞蓟素对药物所致动物肝损模型的保护作用 苯肼叔丁基氢过氧化物四氯化碳 ccl4 乙醇氟烷硫代乙酰胺半乳糖胺扑热息痛依托红霉素阿米替林去甲替林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 anupdatedsystematicreviewofthepharmacologyofsilymarin forschkomplement rmed2007 14 70 80 水飞蓟素对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预防作用 84例肺结核初治患者 既往无肝损害及肝炎病史a治疗组42例 b对照组42例治疗组水飞蓟宾胶囊140mg bid 对照组不用 3 4213 42 p 0 05 徐红李睁 肝脏2007年12卷6期 药物性肝炎发生率 有肝脏疾病者更容易发生药物性肝病 药物吸收 分布 代谢 排泄均异常 业已用于治疗肝病的药物很多 中晚期肝病患者功能肝细胞减少 重型肝炎患者肝细胞所剩无几 致肝病因子影响药酶活性酒精 自身免疫 病毒 一个不被重视的问题 肝病基础 肝脏细胞色素p450 3a4 药物可的松阿霉素雌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