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业测定,2,1 作业测定,1.1 概述1.2 时间研究1.3 工作抽样1.4 预定时间标准法,3,1.1 概述,1.1 作业测定的定义与目的1.2 作业测定的方法及应用1.3 工时消耗分类及标准时间构成,4,1.1 作业测定的定义与目的,工作研究的流程示意图,5,工作研究的过程:利用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和动作研究获得最佳程序和方法,然后在利用作业测定将所有作业制定出标准时间。,6,经验判断法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凭经验估算出工时消耗来制定定额的方法是一种估计法,简便易行,但误差较大 。历史纪录法根据原始记录和统计资料推断出同等内容工作的时间是一种统计分析法,比经验法具有科学性,但不够精确、可靠。 作业测定在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对生产时间和辅助时间加以分析研究,从而制定标准时间的方法 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客观、令人信服。,制定标准时间的方法,7,作业测定的定义运用各种技术来确定合格工人按规定的作业标准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时间。(国际劳工组织)合格工人的含义:具备必要的身体素质、智力水平和教育程度,并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使他所从事的工作在安全、质量和数量方面都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 规定的作业标准经过方法研究后制定的标准工作方法,及其有关设备、材料、负荷、动作等一切规定的标准状态。,8,制造时间的构成,9,作业测定的目的:制定作业系统的标准时间,作为工作计划、指导、管理及评价的依据(无标准则无管理);改善作业,提高机器使用效率(如生产线平衡问题);制定最佳的作业系统。,10,作业测定的应用比较各种工作方法的效果,在相同条件下,工时最短的方法是最理想的方法; 平衡作业组成员之间的工作量; 决定每个作业人员能操纵的机器数; 提供生产计划与进程的基础资料,包括设备劳力; 提供估算标价、销售价格和交货合同的基础数据; 确定机器利用率指标和劳动定额,并可作为制定奖励办法的基础; 提供劳动成本管理的资料。,11,时间研究(秒表时间研究) : 利用秒表或电子计时器,在一定时间内对作业的执行情况做直接的连续观测,最终制定出完成该项工作的时间标准。 工作抽样(样本法):时间研究是在一段时间内利用秒表连续不断地观测操作者作业,而样本法则是在较长时间内,以随机方式分散地观测操作者。这种方法不关心具体动作所耗费的时间,而是估计人或机器在某种行为中所占用的时间比例。因此样本法一般用于研究工时利用效率(工作改善)、合理制定工时定额(制定标准时间)等。,1.2 作业测定的主要方法及应用,12,将构成工作单元的动作分解为若干基本动作,对这些基本动作进行详细观测,然后作成基本动作的标准时间表。当要确定实际工作时间时,只要把工作任务分解成这些基本动作,从基本动作的标准时间表上查出各基本动作的标准时间,将其组合就可得到工作的正常时间,然后加上宽放时间就可得到标准工作时间。PTS法的特点: 利用预先为各种动作制定的时间标准来确定进行各种操作所需要的时间,而不是直接观察或测定。由于能精确地说明动作并加上预定工时值,因而较之其它方法可能提供更大的一致性不需要对操作者的熟练、努力等程度进行评价,能比较客观地确定时间标准PTS为国际公认制定时间标准的先进技术。PTS法共40多种,如方法时间衡量(MTM)、工作因素法(WF)、模特排时法(MOD)等,预定时间标准法(PTS-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s),13,在不同种类的工作中,存在大量相同或相似的工作单元。实际上不同的工作是由若干种工作单元的不同组合,因此对于工作单元所进行的时间研究和建立的工作标准可应用于不同种类工作中的工作单元。而这样的工作单元的标准一经测定即可存入数据库以供调用。标准要素法(或标准资料法)是将直接由秒表时间研究、工作抽样、预定时间标准法所得到的测定值,根据不同的作业内容,分析整理为某项作业的时间标准,以便将该数据应用于同类工作的作业条件上,使其获得标准时间的方法。 标准要素法(或标准资料法)首先建立若干工作单元标准时间数据库(可应用多种作业测定方法),然后根据不同的作业内容将其应用于同类工作的作业条件上。,标准要素法/ 标准资料法,14,第一阶次:动作。作业测定的最小工作阶次,如伸手、握取等。第二阶次:单元。由几个连续动作集合而成,如:伸手抓取零件、放置物件等。第三阶次:作业。通常由两、三个操作集合而成,只能由一人来同时完成。如:伸手抓取工件在夹具上定位,拆卸加工完成品(从伸手到放置为止)。第四阶次:制程。为进行某种活动所必须的作业的串连。如:钻孔、装配、焊接等。,作业测定的层次及应用,工作阶次的划分以研究方便为原则。,作业测定的层次,工作层次,15,作业测定的应用,秒表时间研究应用于第二阶次的工作工作抽样通常用于第三、四阶次的工作预定时间标准法常用于第一阶次的工作标准资料法可用于第二、三、四阶次的工作,16,1.3 工时消耗分类及标准时间构成,17,工时消耗 = 定额时间 + 非定额时间定额时间(T):在正常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工人为完成一定量的工作所必须消耗的时间。T = T作+ T布+ T休+ T准作业时间(T作) = 基本时间(T基) + 辅助时间(T辅 )布置工作地时间(T布) = 组织性布置工作地时间(T组布) + 技术性布置工作地时间(T技布 )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T休)准备与结束时间(T准),18,非定额时间(t):在一个工作班内因停工而损失的时间,或执行非生产性工作所消耗的时间。t = 停工时间(t停) +非生产时间( t非)停工时间:操作者造成的停工时间(t工停)非操作者原因造成的停工时间(t停)非生产时间:工人造成的非生产时间(t非工)非工人造成的非生产时间(t非组),19,大量生产条件下:单位产品工时= T作+ T布+ T休或单位产品工时= T作*(1+布%+休%)布%:布置工作地时间占作业时间的百分比休%: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占作业时间的百分比成批生产或单件生产条件下:单位产品工时= T作+ T布+ T休 + T准 /每批产品数量,传统工时的计算,20,含义: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用最合适的操作方法,以普通熟练工人的正常速度完成标准作业所需的劳动时间。合适的操作条件和最合适的操作方法是指通过方法研究后所确定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条件。普通熟练工人:指中上水平操作者,了解流程,懂得机器操作或工具的使用,做某項工作達到2000次以上.正常速度:在30秒内將一付撲克牌(52張)分成四堆.标准作业是标准时间的依据,标准时间,標准工時(Standard Time),21,标准时间的特性客观性:对应于某一标准化了的作业操作(通过方法研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一个量值。可测性: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对操作进行测定以确定其时间量值。适用性:易于被大多数人所接受。,22,工时定额:对某种作业的工时规定一个额度。即使对同一作业,由于用途不同可能有不同量值的定额,如“现行定额”、“目标定额”、“计划定额”等。标准时间:找出在规定条件下,按标准的操作方法进行工作时所消耗的时间,它对应于某一个标准作业,只有一个唯一的量值。标准时间与工时定额的联系:标准时间是制定工作定额的依据;工时定额是标准时间的结果。,标准时间与工时定额,23,我国与西方工业国家工时消耗的差异,24,标准时间的构成,25,标准时间=正常时间+宽放时间 =正常时间*(1+宽放率) =平均操作时间*评比系数+宽放时间 =平均操作时间* (1+评比系数+宽放率),26,宽放时间,分为私事宽放、疲劳宽放、程序宽放、特别宽放、政策宽放 也可分为作业宽放、管理宽放、生理宽放、疲劳宽放由于宽放时间的绝对值难以直接测出或算出,通常用宽放率来表示作业宽放率和管理宽放率可用瞬间观测法(工作抽样)测得,而生理宽放率和疲劳宽放率通过查阅经验数据得出,27,作业宽放是由材料、零件等操作者涉及到的偶发因素所引起的作业迟延;管理宽放是管理进行各项管理的安排等非作业内容所占用的时间;生理宽放是由于人的生理需要而花费的时间;疲劳宽放是由于某项作业产生的固有疲劳而使作业速度降低、为此给予恢复体力的时间。,28,宽放时间的分类,调整作业姿势调整暖气(通风、空调)做工间操上下班清扫修理机器开关窗户领导安排工作吃饭分发原材料作业中间取暖,29,宽放时间的分类,30, 宽放系数,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求得标准时间经过培训并具有丰富经验的IE工程师在观测作业人员的实际速度之后判断实际速度与基准速度的差异并对实测进行修正的系数叫宽放系数作业速度快于基准速度时则宽放系数大否则便小。,宽放系数的计算:宽放系数=实际速度/基准速度,31,宽放系数,32,宽放系数,基准速度基准速度是指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几乎每一个作业人员都可以达到的速度,它有手部基准速度和脚部基准速度二种:,手部基准速度:手部基准速度的测试方法:用30秒钟,将52张扑克牌等到速整齐的发到边长为30正方形的平面4个边角上,此时为手部作业的基准速度。,33,脚部基准速度的测法是:用1小时的时间,无负荷全程等速走完4.8KM的平面水泥路,每秒约1.333M,此时为脚部的基准速度。,34,标准时间正常时间宽放时间 正常时间(1宽放率) 观测时间评比系数(1宽放率),35,增加休息时间可以减少宽放百分比增加休息时间/正常工作时间=应减(疲劳宽放)的百分比Question 1: 原定疲劳宽放为8% ,工作时间8小时,上下午各 休息10分钟则实际疲劳宽放为多少?,=8%-(10*2)/(8*60)3.8%,36,評比係數的確定,.平準化法:將熟練,努力,工作環境和一致性四者作為衡量工作的主要評比因素,每個評比因素再分為超佳優良平均可欠佳六個高低程度的等級.客觀評比a).將操作速度與標準速度相比較,確定兩者正常的比率,作為第一個調整參數.b).利用“工作難度係數”作為第二調整係數再加以調整。.合成評比將每一次實測時間與預定時間相比較,得到該操作的比較係數,再取其平均係數,作為其評比係數。,37,一.熟練係數,評比係數的確定,二.努力係數,三.工作環境係數,四.一致性係數,例如對同一種操作如果每次觀測的時間值都相同,其一致性當然為理想,但往往受材料和工具等因素的影響.,38,舉例說明,例如某工人的操作經評定后,結果如下:,如秒表測時的平均值為10s,則正常時間=10*1.06=10.6s,39,正常时间 = 观测时间评比系数标准工时 = 正常时间 (1+宽放率)Question 1:现测量某站实际工作时间为1.5秒,评比系数为1.1,宽放系数为10%, 问此站标准工时为几何?,=1.5*1.1*(1+10%)1.815 s,40,工時制訂的流程舉例,41,時間研究,42,方法研究,作業測定,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動作分析,工藝程序分析,流程程序分析,線路圖/線圖,目視動作分析,動素分析,影片分析,時間研究,工作抽樣,預定時間標准,人機操作分析,聯合操作分析,雙手操作分析,工作研究,43,課程大綱1. 時間研究的概念2. 時間研究的內容3 几種評比方法簡介,44,(1)合格适当、训练有素的操作者 操作者必须是一个合格的工人,而且该作业必须适合于他做;操作者对该项特定工作的操作方法,必须受过完全的训练;操作者必须在正常速度下工作,不能过度紧张,也不能故意延误,工作时生理状态正常。,时间研究定义,45,时间研究的用途,决定工作时间标准,并用以控制人工成本制定标准时间作为资金制度的依据决定工作日程及工作计划决定标准成本,并作为标准预算的依据决定机器的使用效率,解决生产线平衡,46,时间研究的种类,重复性作业的研究: 将重复性作业中比较有规则的作业事先划分成若干个可测量的单元用秒表逐一测出每个单元的时间最后计算出每个作业周期的平均时间的方法。 非重复性作业的时间研究: 一些不重复缺乏规则的作业可事先将其作业划分成若干作业的独立单位然后用秒表测出每个单位的作业时间的方法。,47,时间研究的种类,简易时间分析: 在有规则的重复作业中先求出“多少时间里完成了多少个完成多少个用了多少时间”然后计算出每个周期的大致作业时间。录像(VTR)分析: 将作业状态记录在相片或录像机上通过播放观测作业时间。具有重复播放一目了然的优点。,48,时间研究的工具,1秒表(停表、马表) 2观测板3时间研究表格4铅笔 5计算器6测量距离及速度的仪器等,49,1.秒表:电子型和机械型 时间研究用以计时的工具多为1/100的分秒表,表面有100个小格,长针每分钟转1周,1小格即代表(1/100)分钟。短针表面分30格,每半小时转1周,1格代表1分钟。,正常画面显示:时.分.秒.星期 按B制1次:画面出现0:00 00 按C制开始计时、暂停; 按A制可作周期计时及调校回0:00 00,50,2.观察板 观察板主要用来安放秒表和时间研究表格,51,(1)能迅速识别研究内容的资料1)研究号码2)页数与总页数3)研究者的姓名 4)研究日期 5)研究批准者的姓名,第一步骤:收集资料,52,(2)能正确识别制造的产品或零件的资料1)产品或零件的名称;2)图样或规格的号码;3)材料; 4)品质要求,第一步骤:收集资料,53,(3)能正确识别制造程序、方法、工厂或机器的资料1)操作的部门或地点; 2)操作或动作的说明;3)“方法研究单”或“标准操作单”的号码: 4)机器的制造厂名称、型式、大小或能量:5)工具、夹具及量规; 6)工作现场的布置图、零件表面加工图:,第一步骤:收集资料,54,(4)能识别操作者的资料 1) 操作者姓名2) 性别3) 操作者所具有操作经验程度(技术水平),第一步骤:收集资料,55,(5)研究的期间 1) 研究开始时间 2) 研究完成时间 3) 研究经过的时间,第一步骤:收集资料,56,(6)有关工作环境的资料 温度、湿度、照明、噪声以及其它影响操作者生理与心理的资料,第一步骤:收集资料,57,第一步骤:收集资料,58,第一步骤:收集资料,59,為什么要划分操作 1如果测量整個操作,那么动作的數量多性质复杂,所以很难评比其快慢。,第二步骤:划分操作(单元),60,2可以将操作分为若干单元則每一单元的动作数量减少性质相同評比每一单元的快慢要容易而准确3这些个别单元的时间加起来同样等于整个操作的总时数。,第二步骤:划分操作(单元),61,第二步骤:划分操作(单元),(1)检查现行操作方法 测量时間前应先将方法标准化,方法不同,时间亦不同。 如果方法尚未标准化,則时间研究毫无意义。,62,第二步骤:划分操作(单元),(2)划分操作单元的目的1) 區分操作内生产工作(有效)与非生产工作(无效)2) 各单元分别评比,使标准时间更为精确 3) 每单元予以详细说明,则产生详细的操作规则4) 综合每个单元的标准时间,即为整个操作的标准时间,63,第二步骤:划分操作(单元),3)划分操作单元的原则 1)每一单元有明显的起点和终点,明确分解点2)单元时间愈短愈好。(一般以23S)3)人工操作单元应与机器单元分开,64,第二步骤:划分操作(单元),3)划分操作单元的原则 4) 不变单元与可变单元应分开5) 规则单元、间歇性单元和外来单元应分开。 规则单元是加工每个工件都有规则性地出现的单元, 间歇单元是加工过中偶尔出现的单元,外来单元为偶发事件,且将来不需列入标准时间以内 6) 每一单元应有完整而详细的说明,65,操作单元类型 重复型单元 临时型单元 不变单元 可变单元 手工型单元 机械型单元 外来单元,第二步骤:划分操作(单元),66,(1)测时的方法,第三步骤:测时,归零法(每段測量完歸零)累积记时法(兩個秒表一停一開)周程记时法(測量整體減一的部分)连续测时法(秒表不停中間讀值),67,右手握住秒表,母指按A键(Start & Stop),食指按B键(Split&LAP),A,B,A,B,如何操作秒表,A,B,68,归零法:第一单元开始,开动秒表,第一单元结束时,即按停秒表。读取表上读数,然后使表针回复到零位。次一单元开始,再开动秒表,如此不断记录每一单元时间。 现场记录时,因为要归零,所以费时,且易漏记。,第三步骤:测时,69,A,B,归零法:第一单元开始时,母指按下A键开动码表,第一单元结束时即按A键停表,记下时间后按B键归零.,如何操作秒表,70,累积测时法:用两个秒表,由一连杆机构连结。一表开动,另一表即停止;一表停止,另一表即开动,停止表上的时间,读取后立即归回零位。 此法最大缺点是携带不便。,第三步骤:测时,71,2. 累积测试法:用两个秒表, 一表开动,另一表即 停止,一表停止则另一表开动,分段 记录停止表上的时间后即归零,B,按 键归零,A,A,开始,停止,按 键,按 键,A,A,开始,停止,按 键,按 键,(0),(a),c,(c),a,b,(b),(0),(0),停止,开始,注意: 马表的开动点与停止点必须一致以减少量测误差,如何操作秒表,72,周程测时法 单元小周程短的操作; 用每次去掉一个单元的办法来测时。假设某工序有a、b、c、d、e 5个操作单元,第三步骤:测时,73,每次只记录4个单元的时间值:,第三步骤:测时,A=a+b+c+d=28sB=b+c+d+e=30sC=a+c+d+e=29sB=a+b+d+e=23sD=a+b+c+e=23s,A,74,第三步骤:测时,设 X=(a+b+c+d+e), 则 4X=4(a+b+c+d+e)=133s,X=33.25s所以 a=X-B=33.25-30=3.25s b=X-C=33.25-29=4.25s c=X-D=33.25-23=10.25s d=X-E=33.25-23=10.25s e=X-A=33.25-28=5.25s,A,75,连续测时法: 当第1单元开始时,开动秒表,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不使秒表指针回零,而任其继续走动。仅当每一单元完毕时看指针并记录其表面上显示的时间(R值) 。待全部记录完毕,再将相邻单元的表面时间相减,从而求得每一单元的时间(T值) 。,第三步骤:测时,76,A,B,B,按 键归零,A,B,开始,停止,按 键,按 键,B,B,开始,停止,按 键,按 键,4.连续测时法: 观测的第一单元开始按A键至整 个观测期间只按B键记录每一单元 或动素时间,观测结束时方归零,(0),a,(a+b),(a),b,(a+b+c),c,A,按 键停,如何操作秒表,77,EG: 假设某工序有a,b,c,d,e五个操作单元,每次只记录4 个单元的时间值:,第三步骤:测时,R連續記錄時間的秒表讀值 T本單元的時間,78,第三步骤:测时,79,第三步骤:测时,(3)剔除异常值,某一操作单元,观测20次,其中漏记一次,记为M.其余19次观测数据如下: 20、 20、 2l、 20、 22、 20、 19、 21、 20、 22 19、21、20、28、2l、20、20、22、 M、20 则:,80,第三步骤:测时,(3)剔除异常值,19次观测数据如下: 20、 20、 2l、 20、 22、 20、 19、 21、 20、 22 、 19、21、20、28、2l、20、20、22、 M、20 则:,上限 UCL=21+(32)= 27 下限 LCL=21-(32) = 15,81,第三步骤:测时,决定每一单元的平均操作时间:,剔除了异常值后,每一操作单元所有时间值的算术平均数,即为该单元的平均操作时间。即: 每一单元的平均操作时间=,82,第四步骤:正常时间,83,第四步骤:正常时间,(4) 化观测时间为正常时间:,评比举例:,60分法观测时间18s,你的评比为80,60分法观测时间16s,你的评比为90,84,第四步骤:正常时间,(4) 化观测时间为正常时间:,评比举例:,100分法观测时间18s,你的评比为133,100分法观测时间16s,你的评比为150,85,第四步骤:正常时间,决定正常时间的代表值:,整个操作的正常时间为每个操作单元的观测时间乘以每个单元的评比百分率(时间研究人员的评比/正常评比)相加,并除以观测次数:,86,第五步骤:宽放时间,87,第六步骤:制定标准时间,标准时间=正常时间+(正常时间宽放百分数) =正常时间(1+宽放率),标准时间是由最初用秒表测得的时间,经评比率修正为正常时间,再加入宽放时间构成。,88,第六步骤:制定标准时间,标准时间=正常时间+宽放时间 =正常时间(1+宽放率) =平均操作时间评比系数+宽放时间 =平均操作时间(1+评比系数+宽放率),观测时间,正常时间,标准时间,评 比,宽 放,89,第六步骤:标准时间,某一单元观测时间为0.8min, 评比为110,宽放为 5正常时间=觀測時間*評比系數 =0.8*110% =0.88min标准时间=正常時間(1+寬放率) =0.88*(1+0.05) =0.924min,90,几种评比方法简介,一、平准化法(Leveling) 1熟 练对某一既定工作方法掌握程度的反映2努 力指操作者工作时对提高效率在主观意志 上的表现3工作环境工作环境因素虽不直接影响操作4一 致 性操作者在同种操作的周期上时值的差异,四个因素,分级:超佳(或理想)、优、良、平均、可、欠佳,91,对于熟练程度的评价标准有:犹豫程度、动作的正确性、失败,不适当的动作或作业中断、动作的节奏性和对工作的熟练程度等六项对于努力程度的评价标准有:动作的速率、工作的责任心和兴趣、工作时间的浪费程度、工作场所的整洁、工作的计划性和使用适当的工具等。,几种评比方法简介,92,几种评比方法简介,93,例如: 针对某一次观测,经判断 熟练度为C1(+0.06) 努力程度为B2(+0.08) 工作条件为E(-0.03) 一致性为E(-0.02),则,评定系数 = 1+0.06+0.08-0.03-0.02 = 1.09,94,二、客观评比(Objective Rating) 第一步:将某一操作观测的速度同标准速度、正常速度相比较,确定两者适当的比率, 作为第一个调整系数。第二步:利用“工作难度调整系数”作为第二个调整系数再加以调整。 正常时间=实测单元的平均值速度标准评比系数工作难度调整系数,几种评比方法简介,95,Eg: 某操作單元秒表測時的平均時間為10S 第一次调整系数(速度评比)为60% 第二次调整系数(工作难度)为,身体使用部位 E (8%) 足踏情況 G (5%) 两手工作 H (0%) 眼與手的配合 J (2%) 搬运条件 P (2%) 重量 W (22%),正常时间=实测单元的平均值速度标准评比系数工作 难度调整系数 =10 0.6 1.39 =8.34 S,正常时间?,96,三、合成评比(Synthetic leveling),将操作单元的实测时间值与预定时间相比较,得到该操作的比较系数,再取其平均系数,作为该观测周期中所有操作单元的评比系数评比系数(P)=预定时间标准(F)/相同操作单元实测平均时间(T),97,合成评比应用举例:,第一操作单元实测时间值为 0.12 min第三操作单元实测时间值为 0.17 min第一操作单元预定时间值为 0.13 min第三操作单元预定时间值为 0.19 min 则根据评比系数P= Ft/ T P= 0.13/0.12 = 108 (第一操作单元) P= 0.19/0.17 = 112 (第三操作单元) 平均评比系数: P =(108+112)/2 = 110 (%),98,合成评比应用举例:,P= 0.13/0.12 = 108 (第一操作单元) P= 0.19/0.17 = 112 (第三操作单元) 平均评比系数 P =(108+112)/2 = 110 (%),99,课堂讨论题,计算正常时间和标准时间(宽放率为20%),100,案例:套筒包装的时间研究,运用时间研究对“套筒包装”操作过程进行作业测定:将一套6个套筒装入纸盒、封口、码放。,101,在上述套筒包装事例中,通过资料收集与分析,可将这一工作分解为4个工作单元: 取两个纸盒;将衬垫放入纸盒; 将套筒放入纸盒;纸盒封口、码放。划分操作单元时应注意:每一个工作单元都应该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标志; 工作单元的划分不应是不到3秒就可完成的动作,因为这种动作难以用秒表测量; 如果某项工作已经有约定俗成的工作方法,则动作单元的划分应与这样的工作方法保持一致。人工操作单元应与机器单元分开不变单元与可变单元应分开规则单元、间歇性单元和外来单元应分开每一单元应有完整而详细的说明,(1) 划分操作单元,1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智能制造合作合同
- 2025短期合同工聘用合同范本
-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预防
- 传染病防治工作培训会
- 脊柱围手术期护理
- 2025年植物遗传综合试题
- 审计处工作总结模版
- 僵人综合征的临床护理
- 船厂班组年终总结模版
- 电力设备行业深度报告:欧洲电车趋势已起-从欧洲车企2025Q1财报看电动化趋势151mb
- 2025湖北水发集团园招聘4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社会心理学第六讲爱情课件
- 河北省秦皇岛市市药品零售药店企业药房名单目录
- 紧急填仓换刀及破除孤石技术
- 南瑞科技220kv断路器辅助保护nsr-322an型保护装置调试手册
- 滚筒冷渣机技术协议
- 氨基转移酶检测临床意义和评价注意点
- 中债收益率曲线和中债估值编制方法及使用说明
- 国家开放大学《行政组织学》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什么是标准工时如何得到标准工时
- 牛津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下册8B——单词默写(表格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