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1-3720-2012轿车电线束总成技术条件(归档版).doc_第1页
JT1-3720-2012轿车电线束总成技术条件(归档版).doc_第2页
JT1-3720-2012轿车电线束总成技术条件(归档版).doc_第3页
JT1-3720-2012轿车电线束总成技术条件(归档版).doc_第4页
JT1-3720-2012轿车电线束总成技术条件(归档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轿车电线束总成技术条件JT1-3720-2012共 27 页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11月25日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XX年XX月XX日轿车电线束总成技术条件JT1-3720-2012编制 易 健 校核 毛国军 审定 周成勇 批准 何举刚 更改记录规范编号制定/修订者制定/修订日期批准日期JT1-3703-09-68蔡晓曦2009-6-25何举刚2009-6-25JT1-3720-2012易健2012-11-25何举刚2009-11-25JT1-3720-2012 轿车电线束总成技术条件1 范围本技术条件规定了轿车电线束总成(包括发动机电线束总成)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与质量保证。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标称电压低于50V的各种汽车用电线束(含单根线),以下简称电线束。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8410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GB/T 13527.2 软聚氯乙稀管(电线绝缘用)GB/T 2828.1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JB/T 6313.1 电工铜编织线 一般规定JB/T 6313.2 电工铜编织线 斜纹纺织线JB/T6313.3 电工铜编织线 直纹纺织线QB/T 2423 聚氯乙稀(PVC)电气绝缘压敏粘带QC/T 29106-2004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QC/T 413-2002 汽车电器设备基本技术条件QC/T 29010-1991 汽车用低压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 QC/T 29013-1991 汽车用蓄电池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JT1-3700-2011汽车低压电线技术条件JT1-3703-2011 汽车用线束波纹管技术条件 JT1-3712-2012 汽车线束橡胶件技术条件Q/JD 1920 汽车连接器技术条件Q/JD 1921 汽车继电器技术条件Q/JD 1922 汽车用熔断器技术条件Q/JD 1923 中央电气控制盒技术条件Q/JD 2486 长安汽车零部件标识标注规定SJ-NW-51 长安车内零部件挥发性有害物质技术限值规范SJ-NW-37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及酮类物质测试零部件取样技术规范SJ-NW-39车内零部件/材料挥发性有机物及酮类物质分析技术规范SJ-NW-42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检测分析技术规范SJ-NW-43挥发性有机物热解析气相色谱仪TD-GC-MSD测试分析技术规范SY-DQ-39汽车电子电器部件环境条件及试验标准SY-HB-14长安汽车禁限用物质的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SY-HB-15长安汽车禁限用物质的限值及测量方法(欧盟)3 要求3.1 电线束应符合本技术条件和长安汽车整车电线束总成产品开发技术要求,并按照经规定批准的产品图样与技术文件制造。对电线束的二次配套件(如连接器、电气盒、继电器、熔断器等)的材料、性能、供应商、型号等内容,按长安产品图样和附录A中整车电线束总成产品开发技术要求中二次配套件相关规定执行; 电线束中所用的材料和零部件在无特殊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软聚氯乙烯管应符合GB/T 13527.2的规定。接头应符合QC/T 29010-1991和QC/T 29013-1991的规定。连接器应符合Q/JD 1920 汽车连接器技术条件的规定。铜纺织线应分别符合JB/T 6313.1 、JB/T 6313.2、 JB/T 6313.3的规定。聚氯乙烯压敏胶粘带应符合QB/T 2423的规定。橡胶制品材料应符合JT1-3712-2012汽车线束橡胶件技术条件。电气盒应满足符合Q/JD 1923 汽车中央电气控制盒技术条件的规定。波纹管应符合长安公司标准JT1-3703-2011 汽车用线束波纹管技术条件 电线应符合JT1-3700-2011汽车低压电线技术条件的规定。继电器应符合长安公司标准Q/JD 1921 汽车继电器技术条件。熔断器应符合长安公司标准Q/JD 1922汽车用熔断器技术条件。3.2 电线束尺寸3.2.1电线束的干线和支线定义如下:支线:支线表示在线束末端将一束电线(包括接线盒)集中起来,但线束末端不必集中。干线:干线表示将2条或2条以上的电线集中起来的部分,不包括末端的线束连接器。电线束的干线和支线如图1和图2所示:图 1 电线束的干线和支线图 2 有连接盒电线束的干线和支线3.2.2电线束中的尺寸测量点定义如下:电线束分支处尺寸测量点在线束的中线处,如图 3所示。图 3 线束分支尺寸测量点连接器处尺寸测量点在电线装入连接器方向的末端,如图 4所示。如有2根或2根以上电线插入方向且线束图纸上另有标识,则按标识执行。图 4 连接器尺寸测量点带接线柱的连接器处尺寸测量点在接线柱中间点,如图 5所示。如线束图纸上另有标识,则按图示标识执行。图 5 带接线柱的连接器尺寸测量点(X:表示图纸上标注的线束长度)环形端子及蓄电池桩头尺寸测量点在端子中心线上,如图6所示。如线束图纸上另有标识,则按图示标识执行。图 6 环形端子尺寸测量点线束上扎带(或管夹、卡扣)的尺寸测量点在扎带(或管夹、卡扣)的中心线上,如图7所示。如线束图纸上另有标识,则按图示标识执行。图 7 扎带尺寸测量点其他部件尺寸测量点根据线束图纸上标识要求执行。3.2.3 电线束上基本尺寸的长度公差应符合以下要求: 3.2.3.1线束长度公差要求如下: 干线尺寸长度公差应符合QC/T 29106中4.2.5中规定的干线尺寸公差。干线上各支线间长度公差应符合表1所示:表1 支线长度公差长度L (单位:mm)公差 (单位:mm)L200+20,-10200L500+25,-15500L2000+30,-152000L5000+50,-205000L+1.5%,-0.5%电线束每条支线上支线与支线末端处长度公差应符合表2所示:表2 支线与末端的长度公差长度L (单位:mm)公差 (单位:mm)L200+20,0200L500+30,0500L2000+40,0单根电线(由单根电线组成的线束)的尺寸公差应满足以下要求:蓄电池电线尺寸公差应符合表3所示,装在线束上的蓄电池线除外;表3 蓄电池线尺寸公差长度L (单位:mm)公差 (单位:mm)L200+10,0200L1000+20,01000L2000+30,02000L+3%,0蓄电池线以外的单线尺寸公差应符合表4所示;表4 蓄电池线外单线尺寸公差长度L (单位:mm)公差 (单位:mm)L200+10,-5200L500+20,-10500L2000+30,-102000L+3%,-0.5%扎带之间长度公差应符合表5所示;表5 扎带之间尺寸公差长度L (单位:mm)公差 (单位:mm)L1003100L3005300L+10,-5扎带与分支点之间尺寸公差应符合表6所示;表6 扎带与分至点之间尺寸公差长度L (单位:mm)公差 (单位:mm)L1005100L3005300L500+10,-5500L+15,-5扎带与连接器之间尺寸公差应符合表7所示;表7 扎带与连接器之间尺寸公差长度L (单位:mm)公差 (单位:mm)L300+10,0300L500+15,0500L+20,03.2.4电线束尺寸应符合长安公司批准的产品图样规定的尺寸要求,并符合QC/T29106-2004中4.2.14.2.4的规定。3.2.5 双绞线要求应满足附件C要求;3.2.6 屏蔽线端子前端距离屏蔽线剖线口应小于150mm,如图8所示: 图 8 屏蔽线尺寸要求3.2.7连接器后部无保护线束长度应满足:L 等于 L1(公差为+10,0mm),如图9所示。L1L包裹图 9 连接器后部线束尺寸要求3.3电线束外观应满足附表B 电线束外观要求。3.4端子与电线的连接:3.4.1端子与电线连接采用压接方法,应符合QC/T 29106-2004中4.4.1、4.4.2、4.4.3的规定。3.4.2 端子与电线连接应牢固,在规定的拉力下不应损伤和脱开,其拉力值应不小于表2的规定。表8 拉力值导体公称截面积,m拉力,N导体公称截面积,m拉力,N0.58064500.750.8512081050011.51801615002325025190043503522005400501202700注:接点或一个端子同时连接两根及两根以上的电线时,选择截面积较大的电线测量拉力3.4.3 电线与端子压接后,电线与端子之间的电压降,应符合表9的规定。 表9 电线与端子的电压降导体公称截面积mm2试验电流A电压降mV导体公称截面积mm2试验电流A电压降mV0.55381050250.750.8510516601511.251582570181.520113580202.533016509023453518701002564020注:一个端子同时连接两根及两根以上的电线时,各根电线分别测量电压降。3.5接点与电线的连接:接点应符合QC/T 29106-2004中4.5.1、4.5.4、4.5.5、4.5.6的规定。3.6密封塞压接:密封塞在压接时不应损伤,电线与密封塞之间、密封塞与护套之间不应有目视可见的间隙,应符合QC/T 29106-2004中4.6的规定;密封塞装配后应保证连接器防水可靠,应符合Q/JD 1920连接器防水测试的要求。3.7 插头电流过热温度采用表10规定的试验电流,对线束中适配不同公称截面导线的端子进行持续负载试验时,连接器的升温温度不能超过40。升温温度等于插头温度减去环境温度。表10 试验电流导体公称截面积m试验电流 A导体公称截面积m试验电流 A0.50.7542.54200.7516462511.5106321.52.5163.8线路导通、短路、错路电线束中线路导通率为100%,无短路、错路现象。3.9耐电压线束的耐电压性能应满足QC/T 413-2002中3.8的规定。3.10耐温试验电线束的耐温性能应符合QC/T 29106-2004中4.11的规定;同时按整车电线束总成产品开发技术要求所规定的温度进行耐高温性能试验后,应符合QC/T 29106-2004中4.7、4.8、4.10的要求;装在发动机上的线束也可按机舱热场实验结果来做,上限工作温度为机舱热场试验最高温度,上限贮存温度为上限工作温度+20度。3.11耐湿度、温度循环变化试验电线束经QC/T 413-2002中3.11规定耐温度、湿度循环变化性能试验后,应符合QC/T 29106-2004中4.12的规定。3.12 振动试验电线束经受QC/T 413-2002中3.12规定的耐振动性能试验后,应无任何损伤,扎带、卡子、连接器等无松脱现象,并能满足本标准中3.6、3.9、3.11、3.12、3.13、3.14的规定。试验样品可为长安线束工程师认可的电线束试样或单体,也可线束总成。3.13 盐雾试验电线束的耐盐雾试验,按照QC/T 29106-2004中5.15的规定进行,试验后电线束应符合QC/T 29106-2004中4.14的要求。3.14 耐工业溶剂电线束宜进行耐工业溶剂性能试验,其溶剂种类采用玻璃清洗剂、车用无铅汽油、汽油机油和制动液,以及整车电线束总成产品开发技术要求另行要求的工业溶剂。试验后应符合QC/T 29106-2004中4.15的要求。3.15 阻燃性线束产品的阻燃性应满足GB 8410中第3章的要求。试验样品可为长安线束工程师认可的电线束试样或单体,也可线束总成。3.16 禁限用物质电线束中材料中禁限用物质的管控应遵照SY-HB-14长安汽车禁限用物质的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的要求执行。整车电线束总成产品开发技术要求另行规定产品出口欧盟指令区计划时,材料中禁限用物质应符合 SY-HB-15长安汽车禁限用物质的限值及测量方法(欧盟)的要求。3.17 挥发性有害物质电线束(整车电线束总成)中释放的挥发性有害物质的限量值满足SJ-NW-51-2012长安车内零部件挥发性有害物质技术限值规范中以下要求:表11 挥发性有害物质的限量值序号总称名称挥发性有机物及醛酮类物质及浓度限量值(ug/m3)甲醛乙醛丙烯醛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TVOC1线束30020010050400801506030004 试验方法4.1 试验条件如无其它规定,试验在下述条件下稳定2h后进行:a) 环境温度:1828b) 空气相对湿度:45%75%c) 大气压力:86kPa106kPa4.2 电线束尺寸电线束尺寸用通用量具检验,应符合3.2的规定。4.3 电线束外观线束的外观质量检查用目视法进行检查,应符合3.3的规定。4.4 端子与电线的连接:4.4.1 端子与电线压接端子压接外观用目视法在放大设备上进行检查; 绝缘层压接部位弯折试验,按照QC/T 29106-2004中5.4的规定进行;端子与电线压接处横断面检验应按QC/T 29106-2004中5.6的规定进行;上述测试后,样品应符合3.4.1的规定。4.4.2电线与端子连接的拉力电线与端子连接的拉力按QC/T 29106-2004中5.5的规定进行,试验后电线束应符合3.4.2的规定。4.4.3电线与端子之间的电压降电线与端子之间的电压降按照QC/T 29106-2004中5.7的规定进行,试验后样品应符合3.4.3要求。4.5 接点与电线的连接接点与电线压接处横断面检验应按QC/T 29106-2004中5.6的规定进行;接点与电线拉力按照QC/T 29106-2004中5.5的规定进行;接点防水试验按照QC/T 29106-2004中5.8的规定进行。上述试验后,样品应符合3.5的规定。4.6 密封塞压接密封塞压接用目视法进行检查,防水性检查用气密设备检查,应符合3.6要求;4.7 插头电流过热温度插头接头应通过表12中规定的试验电流载荷,持续1h,试验后应符合3.7的规定;表12试验电流导体公称截面积m试验电流 A导体公称截面积m试验电流 A0.50.7542.54200.7516462511.5106321.52.5164.8 线束的导通、短路、错路线束的导通、短路、错路的检查在线束导通台上进行,应符合3.8的规定。4.9 耐电压力线束的耐电压性能应满足QC/T 413-2002中3.9的规定。4.10 耐温试验 电线束的耐高温、耐低温、耐温度变化试验按照QC/T 29106-2004中5.10、5.11、5.12的规定进行,最高温度满足3.10规定所示,试验后电线束应符合3.10的规定。4.11 耐湿度、温度循环变化试验 电线束的耐湿度、温度循环变化试验,按照QC/T 29106-2004中5.13的规定进行,试验后电线束应符合3.11的规定。4.12 振动试验 电线束的耐振动试验,按照QC/T 29106-2004中5.14的规定进行,试验后电线束应符合3.12的规定。4.13 盐雾试验 电线束的耐盐雾试验,按照QC/T 29106-2004中5.15的规定进行,试验后电线束应符合3.13的规定。4.14 耐工业溶剂试验 电线束的耐工业溶剂试验,按照SY-DQ-39汽车电子电器部件环境条件及试验标准中5.4的规定进行,试验后电线束应符合3.14的规定。4.15 阻燃性试验 阻燃性试验方法按GB 8410第4章的方法进行,试验后应符合3.15的规定。4.16 禁限用物质电线束中材料中禁限用物质测量按SY-HB-14长安汽车禁限用物质的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的要求进行,试验后应符合3.16的规定。如产品出口欧盟指令区计划,电线束中材料中禁限用物质测量按SY-HB-15长安汽车禁限用物质的限值及测量方法(欧盟)的要求进行,试验后应符合3.16的规定。4.17 挥发性有害物质根据规范SJ-NW-37对受控零部件进行取样,按规范SJ-NW-38进行预处理及挥发性有害物质采样,结合SJ-NW-39、SJ-NW-43和SJ-NW-42三大规范对挥发性有害物质进行定量分析,试验后应符合3.17的规定。5 检验规则(判定规则)5.1 基本规则 线束须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后方能出厂。5.2 出厂检验5.2.1 出厂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应符合表13的规定。表13 出厂检验内容序号检测内容技术要求条号试验方法条号检验方法备注1电线束尺寸3.24.2全检有 的检验内容在没有特殊要求时宜在生产过程中检验2电线束外观3.34.3全检3端子与电线连接3.44.4全检4接点与电线连接3.54.5全检5密封塞压接3.64.6全检6线路导通、短路、错路3.84.8全检全检项目必须全部合格。抽检项目按GB/T 2828.1规定,特殊检查水平S-3,合格质量水平AQL 1.5,采用一次正常检查抽样方案。5.2.2 出厂检验的抽样与判定 出厂检验为随机抽样,其抽样数为交货数的3%,但不得少于3车副,出厂检验中若有一项不合格可就该不合格项加倍抽样复验,如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5.3 型式检验5.3.1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试验:a) 新产品试制,老产品转厂生产的定型鉴定时;b)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而可能影响产品性能;c) 成批或大量生产的产品中:对于发动机线束、ASB线束、安全气囊线束每1年不少于一次;对于其他线束每2年不少于一次;d) 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f) 国家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5.3.2 型式试验的项目为第3章的全部内容。5.3.3 型式检验的产品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同一批线束中抽取,先作电线束外观、电线束尺寸、线路导通、短路、错路检查,合格后再将线束等分成三组。第1组和第2组各为2个样本 ,第3组为6个样本,第4组样本每组样本数根据具体测试项目样品需求确定,检验项目和检验顺序应符合表14的规定。阻燃性测试、禁限用物质检测和挥发性有害物质检测提交长安公司认可的第三方测试机构认可的试验报告。表14 型式检验项目和顺序组别检验顺序检验项目技术要求条号试验方法条号11耐振动性能3.124.122耐盐雾性能3.134.133电线与端子的连接3.4.14.4.14接点与电线的连接3.5.14.5.15密封塞的压接3.64.621电压降3.4.24.4.22耐工业溶剂性能3.144.1431耐温性能3.104.102耐温度、湿度循环变化性能3.114.113耐电压3.94.94插头电流过热温度3.74.741阻燃性3.154.152禁限用物质3.164.163挥发性有害物质3.174.175.3.4 端子与导体压接横断面检验数量,压接接点横断面检验数量,端子与导体压接的电压降检验数量,均按每个样本中端子或接点总数的10%随机抽取,但最少不得少于6个,如果端子或接点总数不足6个则全检。检验宜最大限度地包括各种类型的端子或接点。5.3.5 线束的型式检验必须全部合格,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允许重新抽取加倍数量的产品,对该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如仍不合格,则代表的产品判为不合格。6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6.1 标志 产品上须标注长安公司名称和商标,供应商代码等信息(要求见产品图中的具体规定)。产品标志应符合Q/JD 2486 长安汽车零部件标识标注规定。6.2 包装、运输和储存 包装、运输和储存应符合QC/T 29106-2004中第7章的规定。7 质量保证线束设计寿命10年15万公里,有特殊要求时,按长安线束技术开发要求执行。其中:产品质量保证期4年或10万公里,如确因制造质量不良,不能正常使用的,制造厂应负责免费维修或更换。线束满足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三包)规定。质量三包期如低于国家强制规定时,执行国家规定内容。JT1-3720-2012附 录 A(规范性附录)整车电线束技术开发要求请按长安其最新版本执行。附 录 B(规范性附录)电线束外观要求B.1: 胶带的外观及包裹要求检测方式示例胶带的外观及包裹1、胶带类型/规格使用与产品图纸要求一致,胶带缠绕方式与产品图纸要求一致(花缠、密缠、点缠)2、应紧密、均匀、不松散,不得有松脱和飞边现象 3、针对波纹管的胶带缠绕,胶带收尾在波纹管上固定2-3圈,无破损;针对波纹管直径较大里面电线较小,波纹管口结尾的胶带与电线交缠处无脱节、露线。目视4、花缠: 缠绕无重叠量,且缠绕间隙应不大于胶带宽度(特殊包扎方式除外).被缠绕物(导线、波纹管、套管等)应平顺不应突出目视,卷尺A胶带宽度5、密缠:密缠是以胶带全幅包扎并作1/2重叠。在包扎后线束处于弯曲的状态下亦不得有电线外露的现象,被缠绕物(导线、波纹管、套管等)应平顺不应突出。目视,卷尺A二分之一胶带宽度6、点缠:无漏缠、颜色、位置与产品图纸要求一致,缠绕2-3圈。目视,卷尺7、主干上的分支点区域D,此段线束的直径小于主干A和C段直径。目视,卷尺8、卡子处包扎:缠绕卡子,胶带的缠绕圈数至少三圈,应保证每一圈对齐,不得斜绕(特殊工艺规定除外),最后一圈的胶带不得翘起。目视9、反向出现连接器尾部包扎方式,胶带的缠绕圈数至少三圈,应保证每一圈对齐,不得斜绕(特殊工艺规定除外),最后一圈的胶带不得翘起。胶带不应盖住解锁机构。目视10、橡胶套包扎方式,胶带的缠绕圈数至少三圈,应保证每一圈对齐,不得斜绕(特殊工艺规定除外),最后一圈的胶带不得翘起,不得露胶套管口。目视B.2: 热缩管的外观及装配热缩管的外观及装配要求检测方式示例1、不得出现裂痕、松动,不能有长角、变焦、弯曲、间隙。2、环眼的使用部分不能有胶,焊锡残留物(颗粒,如果锡焊)目视3、针对环形端子处的热缩管:不能包覆在端子外周圆直径以内的部位,铜丝不能露出热缩管(平视) 4、针对其它类型端子处的热缩管:铜丝不得露出热缩管(平视)。 目视5、热缩管收缩公差: +1,-1mm热缩管.使用范围公差B.3:接点的外观及装配接点的外观及装配要求检测方式示例1、需包覆,包覆物不得出现松脱、滑动、脱胶; 2、铜丝不得露出或刺破包覆物;3、卡钉处于包覆物中心位置目视B.4:波纹管PVC套管的外观及装配波纹管、PVC套管的外观及装配要求检测方式示例1、 无位移、脱开现象,波纹管不应出现折痕、发白; 2、 波纹管不可出现裂痕,破损;3、 波纹管破口处不能有导线外露;4、 类型规格与产品图纸要求一致。目视B.5:扎带的的外观及装配扎带的的外观及装配要求检测方式示例1、扎带修剪平整,扎带尾部需留3-4格 2、扎带的位置、规格、方向与产品图纸要求一致 3、扎带不能脱落,不能左右移动(图纸特殊要求除外),不能漏扎,可转动。目视 B.6:护线盒的外观及装配护线盒的外观及装配要求检测方式示例固定牢固,与线束接触处光滑,不得出现尖角锐边及刺伤线束现象,表面无明显伤痕、流痕、飞边、毛刺。目视 B.7:橡胶塑料件的外观及装配橡胶塑料件的外观及装配要求检测方式示例1、光洁,色泽均匀,不发白,外观不能变形,不得有飞边、凹凸、裂纹、流痕等影响使用性能的缺陷; 2、装配位置与产品图纸要求一致,不得有漏装、规格用错、方向错误。 3、装配后应固定住,不能松脱、松动。目视 B.8:线束分支方向和线束内导线走向线束分支方向和线束内导线走向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