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钢铁中的金属元素元素存在形式溶解方法实例作用C1、化合碳:Fe3C,Mn3C,Cr3C2,WC,W2C,VC,MoC,TiC。2、游离态:无定形碳、石墨碳、退火碳。高碳钢退火后有游离碳析出,铸铁中以游离碳和化合碳存在。游离碳不和酸起作用,化合碳能溶于酸;Fe3C能溶解各种酸,易被空气氧化,但不溶于冷的稀的非氧化性酸。1、加热情况下,用盐酸或硫酸处理至完全溶解,用硝酸破坏碳化物。2、含稳定碳化物,用硝酸氧化前,先蒸发至冒硫酸烟,然后滴加硝酸。3、含极稳定碳化物时,用热盐酸、硝酸或王水处理后,用高氯酸处理。1、在一定碳含量范围,碳含量增加,钢的硬度和强度提高,其塑性和韧性下降。2、碳的存在,钢才能热处理,调节和改变机械性能。Si主要以固溶体存在,硅化物有MnSi或FeMnSi;少量以硅酸盐及游离SiO2形式成为非金属夹杂;在高碳钢有少量SiC。单质硅与HF作用,与其他酸不起作用,能溶解强碱;硅化物能溶解于酸,难溶硅化物需用HNO3-HF或H2SO4-H3PO4溶解。硅含量高时,溶解过程产生硅酸沉淀,为消除硅酸影响,一是加HF成SiF4其他逸出,二是脱水产生SiO2沉淀滤去。1、作还原剂和脱氧剂。2、增强钢的抗张力、弹性、耐酸性和耐热性。Mn除以固溶体外,形成MnS、Mn3C及少量MnSi和FeMnSi,氧化物(MnO、MnOSiO2)和氮化物。溶于稀酸生成Mn2+,锰化物很活泼易溶解和氧化。锰含量高时,一是在低酸度介质易被氧化产生棕色混浊,二是使溶液中其它元素氧化难于完全,如高锰钢中磷的氧化。1、脱氧剂和脱硫剂。2、锰和硫形成MnS,防止因FeS导致热脆现象,提供钢的可锻性。3、增加钢的硬度和强度。P以固溶体和磷化物(Fe3P, Fe2P)存在,极少数呈磷酸盐夹杂存在。在钢中分布有偏析。绝不大部分磷化物溶于酸,但是非氧化性酸溶解时以PH3逸出,在氧化性酸中,大部分生成正磷酸,也生成焦磷酸和偏磷酸或次磷酸,因此一定要用氧化性酸溶样或强氧化剂氧化,使其全部氧化成磷酸。Fe3P是硬而脆的物质,磷含量高形成Fe3P,增加钢的冷脆敏感性,产生焊接裂纹。钢中磷高于0.1%会发生以上危害。S主要以硫化物存在钢中,有大量锰存在时形成MnS和FeS。在钢中分布有偏析。硫化物一般易溶于酸中,在非氧化性酸中生成硫化氢逸出,在氧化性酸中生成硫酸盐。硫在化学分析中,通常表现在气体容量法定碳时,必须要考虑良好的脱硫剂,否则会使碳含量结果偏高。以熔点低的FeS存在导致钢的热脆现象,对钢的耐蚀性、可焊性也不利。Cr除以固溶体存在,可以形成碳化物、氮化物、硫化物、氧化物、FeCr、Cr3Si。其中铬的碳化物和氮化物较为稳定。在热的盐酸和热的浓硫酸中迅速溶解,在强碱溶液中也能溶解。但与浓硝酸作用形成表面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而钝化,以至不溶解。测定高碳高铬时,不允许长时间冒高氯酸烟,钢必须在王水或盐酸-硝酸混合酸中溶解后,加硫磷混合酸蒸发至冒硫酸烟,再滴加硝酸。有的铬的碳化物在还原性酸中加热可溶解,但在H2O2中易钝化。铬离子有颜色(三价为绿色,六价为黄色),比色时需考虑色泽空白;高价铬离子有氧化性,对某些显色剂有氧化作用,遇到此情况需将其还原到低价。通常采用在高氯酸冒烟时加盐酸(或氯化钠)使铬成氯化铬酰驱除。增强钢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增加钢的淬透性及淬火后的抗变形能力,增加钢的弹性、抗磁性、耐蚀性和耐热性。Ni主要以固溶体存在,在钢种不形成稳定的化合物,所以大多数含镍钢和合金都溶于酸中。浓硝酸对铁有钝化作用,所以在溶解镍钢时,镍含量低用硝酸(1+3)或盐酸(1+1);含镍高的用硝酸(1+3)。主要是离子有色对比色有影响。镍的隐蔽剂除氰化物外,很少有与之络合能减少镍离子的颜色隐蔽剂。因此需考虑试样空白或通过分离镍而消除其影响。使钢具有韧性、防腐抗酸性、高导磁性,使晶粒细化提高淬透性、增加硬度。元素存在形式溶解方法实例作用Mo除以固溶体存在,主要形成碳化物(Mo2C、MoC、(Fe Mo)3C、(FeMo)6C),还有氮化物(MoN)及硼化物等钼钢能溶于稀硫酸和盐酸中,低合金钢中钼主要以碳化物存在不溶于稀硫酸和盐酸,但溶于硝酸。对稳定的钼碳化物加热至冒硫酸烟才能分解(有时尚需在冒烟时滴加浓硝酸)。增强钢的强度而不减塑性和韧性,使钢在高温下有足够强度,改善钢的耐腐蚀、冷脆性等。V除以固溶体存在,可形成VC,V2CVN,FeV2O4,V2O3, VO, V2O5,其中VC中往往形成缺碳的V4C3,因此钢种钒的碳化物常呈V4C3和V2C形态。除了和HF作用外,不和其他非氧化性酸作用,能溶于硝酸或硝酸-盐酸的混合酸。钒的碳化物很稳定,用硫酸或盐酸处理几乎不溶解,只有以硝酸(或H2O2)氧化并经硫酸冒烟处理后才能溶解。钒离子是有色的(5价呈黄色,4价呈蓝色),比色时需考虑色泽空白,5价钒是氧化剂,不稳定,易被还原,对某些显色剂有氧化作用。另外5价钒能与磷、钼一起生成络合物,使磷的测定结果偏低,故常用亚铁将其还原成低价以消除其干扰。提高钢的抗拉强度和屈服点,尤其提高钢的高温强度,提高工具钢寿命。V与S、N、O有强的亲和力,是炼钢的细化晶粒脱氧剂。Cu退火钢中主要以固溶体或极微细的金属夹杂物存在,铜大于0.8%以游离形态。铜不溶于稀盐酸和稀硫酸,溶于硝酸或热的浓硫酸比色分析时铜含量有色泽影响铜含量在0.02%以下,是钢中有害杂质,降低机械性能,加热导致金属表面氧化。Ti除以固溶钛以外,还有化合物极其复杂,形成TiC、TiN、TiS、TiO、TiO2等。它们对酸的溶解性质有差异,因此测定方法有总钛、化合钛和金属钛区别(即酸溶钛和酸不溶钛的区别)。钛能溶于热浓盐酸,更易溶解于HF+HCl(H2SO4)中,同时F-与Ti4+络合促进钛分解。在HF+HNO3中,所有钛化物都是可溶的。4价钛在低酸情况下很容易水解形成白色偏钛酸沉淀或胶体,所以水解过程需要保持一定酸度防止水解,或采用络合剂掩蔽钛;3价钛离子呈紫色,不稳定,易被空气和氧化剂氧化成4价。较为活泼的元素,和氮、氧、碳有极强的亲和力,是良好的脱氧去气剂,是固定碳和氮的有效元素。能提高钢的机械性能,提高耐热钢的抗氧化性、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对钢焊接性能有利。W主要以化合碳存在,如Fe3W3C、Fe21W2C、WC、W2C等,部分钨能溶于基体形成固溶体,此外还形成Fe2W、W2N。钨钢仅溶于氧化性酸中,易溶于盐酸(1+1)或硫酸(1+4)中。当用盐酸和硫酸处理钢样时,金属钨以及碳化物以重质黑色粉末沉于容器底部,需缓慢滴加硝酸氧化,使其转化为钨酸,否则会使较多的铁、铬、钒、钼等夹杂存在钨酸中。钨高时极易水解产生混浊,将其分离较困难,用钨酸形式分离还会有吸附,消除此影响方法有:一是加磷酸、酒石酸或柠檬酸掩蔽,二是冒硫酸或高氯酸烟时钨酸脱水后过滤,三是强碱使钨酸转变为可溶性的钨酸钠。增加钢的回火稳定性、红硬性、热强性,增加耐磨性。Al主要以金属固溶体存在,可以形成AlN, Al2O3,(FeMn)OAl2O3,CaOAl2O3和AlOxNy夹杂物。铝不与浓硝酸和浓硫酸发生作用,在稀硝酸中反应缓慢,易溶于盐酸。铝的氧化物性质很稳定,但AlN很活泼,易溶于酸。即“酸溶铝”指金属铝和AlN,“酸不溶铝”指铝的氧化物。但铝的氧化物不是绝对不溶于酸。在盐酸介质中,AlCl3过热易蒸发损失,铝与铁、铬、钛等元素常常伴随在一起,加之铝是两性元素,因此在分离和测定铝时,较复杂。脱氧剂,去气剂。作为合金元素可提高钢的抗氧化性,改善钢的电磁性,在渗氮钢中促使形成坚硬耐磨、耐腐蚀的渗氮层。元素存在形式溶解方法实例作用Nb主要以铌化物存在如NbC,Fe2Nb,还有NbN,Nb2O2, Nb2O5等。铌化物对稀酸较稳定,Fe2Nb溶于氧化性酸,NbC和NbN可溶于HNO3+HF,HF+ H2O2, NbC可在饱和草酸+ H2O2中。用酸分解钢样时,铌极易水解成铌酸析出沉淀,但在酒石酸、柠檬酸、草酸、H2O2、HF 存在下,铌能形成可溶的络合物。显著提高钢的强度和抗腐蚀性,改善钢的焊接性能。B除固溶体外,还有硼化物如Fe3(CB), Fe23(CB)6,氮化物如BN和氧化物B2O3等。全硼指固溶硼和化合硼总量,酸溶硼指能溶于2.5mol/l硫酸的一些硼化物,主要是BN和B2O3。酸不溶硼不是指不溶解于酸,是溶解过程是否加氧化剂而不同。提高钢的淬透性,提高钢高温强度,蠕变强度。稀土半数以上进入碳化物中,小部分进入夹杂物中,其余存在固溶体中。不易相互分离,一般测其总量。稀土易溶于酸,Ce+4具有氧化性,对氧化还原反应有影响。与O、N、S、P、H等亲和力强,和砷、锑、铅、铋、锡等形成熔点高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脱气,脱硫和其他有害杂质作用。具有提高钢的流动性,改善钢表面质量,显著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业质量测评卷(含答案)
- 第六单元提优测试卷(含答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 农业市场风险预测-洞察及研究
- 2025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附答案ab卷
- 社区党务笔试题及答案
- 中心厨房安全管理办法
- 警械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 产品品牌评估管理办法
- 专项小组工作管理办法
- 中央外事接待管理办法
- 2024年出租车网约车司机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模拟题】
- “1+X”幼儿照护技能等级证书(中级)考试题库(多选、判断题)
- 摩托车的行车灯光与警示信号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油气田站场目视化设计规定
- 核医学医学影像医技科室质量评估细则
- 观看《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观后感600字三篇
- 体育与健康(水平二)《投掷(18课时)》大单元教学计划
- 培训记录表(模板)
- 大学生创新创业(微课版 第3版)教学大纲
- 外来器械清洗消毒操作流程要点
- 初中物理“秒表的读数”专项练习题-专题同类题【含答案;详细解释,word版;可编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