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政协力推转型跨越.doc_第1页
贵州政协力推转型跨越.doc_第2页
贵州政协力推转型跨越.doc_第3页
贵州政协力推转型跨越.doc_第4页
贵州政协力推转型跨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政协力推转型跨越(协商民主新探索)袁建达 赵 品 人民日报 ( 2012年08月29日 22 版)生态之城,她的名字叫“贵阳”。贵州省政协提供少数民族青年男女“玩山”“赶坳”,邀约相会,互诉衷肠,真情流露。 贵州省政协提供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是地理海拔的相对“高地”,但在发展上却长期处于相对“洼地”,是我国老少边穷问题较为突出的省份。2010年,贵州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主战略。今年年初,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趁此机遇,贵州省各级政协不断摸索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经验,建言献策、身体力行,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扶贫开发,催生新型产业【新闻背景】受发展基础薄弱、文化教育落后等因素影响,长期以来,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落后位置。近年来,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该省各级政协深入开展视察调研活动,建诤言、献良策。省政协的调研报告多次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要批示,仅2010年就达22次,2011年上升到40余次。【记者见闻】辞赋作家刘长焕在多彩贵州赋中写道:“茅台佳酿,玉液醉倒仙人;从江奇豕,荣珍国宴。”所谓的“从江奇豕”即指因“一小、二香、三纯、四净”而闻名的从江香猪,能与茅台相提并论,可见“中国香猪之乡”美誉的名副其实。从江香猪主产于贵州省与广西接壤的月亮山区,当地自古就有养殖香猪的习惯和基础,但由于交通不便、粗放养殖、市场营销体系不配套等因素,香猪养殖难以形成一定的规模。2010年以前,香猪数量一直保持在1万头左右,全县只有3家企业,年加工量只有4万头左右。香猪养殖的华丽转身源于2011年10月,当时,省政协主席王正福到从江调研,系统分析了从江香猪养殖的可行性,提出把香猪产业作为月亮山区57万人口的脱贫之路。他建议:“香猪产业的推动要以从江县为主,从江先走一步,具备一定基础后逐步向周边县推开。”这项建议得到省委、省政府资金和项目上的支持。月亮山区群众积极性高涨,在从江掀起了新一轮的香猪养殖高潮。截至目前,从江香猪养殖存栏从2011年末的3.6万头增加到了5.52万头。今年上半年累计新增养殖户2306户,养殖企业2个。“中国香猪之乡”正在带动当地扶贫攻坚、蓬勃发展。其实,为了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省政协已组织实施了一批扶贫开发项目,项目资金达3000余万元,从江香猪产业只是其中之一。与此相类似的还有“金石产业园”。贵州虽素有“喀斯特王国”之称,但其地形地貌在阻碍交通的同时,也加剧了当地的贫穷。在金石产业园项目开发之前,人们几乎是望石兴叹。直到2010年9月,时任省委书记栗战书在贵阳市调研后提出:“要把贵阳石材做出特色,做成精品,做成产业。”这一现状才有了根本的改变。项目启动前,贵阳市政协通过对石板镇石材加工的历史、现状、市场供应量,以及全国和全省石材加工的市场前景、资源分布、加工能力水平等深入调研,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了关于在花溪区石板镇发展贵阳市石材产业的几点思考,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2010年11月,市委、市政府决定组建由市政协主席陈石牵头的第四服务工作队,全面负责园区的建设。担此重任,市政协把园区建设当成了履行职能的重要平台。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市场化运作”的运行机制,干字当头,敢字为先,狠抓项目落实,形成了以石材生产加工为主,商贸、生态旅游为辅的新兴产业带,创造了贵州之最最大的石材加工销售基地、最大的二手车及商用车市场、最大的五金机电市场和最大的农产品物流交易市场。园区的建设不仅促进了工业的发展,也破解了农民“失地即失业”的难题。农民通过土地入股,转身为园区的主人,拓宽了农民收入渠道,实现了农民与企业的互利互赢。今年以来,省政协多次认真开展调研,就工业园区建设、民族自治区地方“三化”建设等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常务副省长谌贻琴表示,贵州虽然起步晚,但凭借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重视,贵州自身能源、矿产、旅游资源等丰富的优势,以及贵州人民艰苦奋斗、永不退缩的精神,贵州完全有信心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保护环境,免遭污染破坏【新闻背景】贵阳一年中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95%,森林覆盖率达42.3%,是世界上喀斯特地区植被保持最好的中心城市。为了促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几年来,贵阳市政协先后以“生态文明建设与百姓生活”等为主题,就环境卫生、城市管理等话题,组织了23次主席与市民约谈会,集中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近200条,提出意见建议120余条。【记者见闻】贵阳自然生态虽有优势,但也十分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很难修复,甚至会引发自然灾害。在7月28日闭幕的2012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上,100余名与会嘉宾围绕“全球变局下的绿色转型和包容性增长”主题进行了深刻的研讨,并达成了贵阳共识。“注重培养绿色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代要求”便是与会者的共识之一。近几年来,政协在水源、森林、空气、土地等环保方面也是做足了功夫。水是生命之源。一段时间以来,由于贵阳市“两湖一库”(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周边村寨的生活垃圾全部倒进饮用水库中,造成水质直接被污染,严重影响了贵阳市民的饮用“水缸”。2009年,市政协在进行深入调研后,把“两湖一库”水源保护工作作为重点问题进行监督,促使政府采取了组建两湖一库管理局、成立全国首家环保法庭和环保审判庭、设立两湖一库环境保护基金会等措施进行专项治理。如今“两湖一库”周边村寨的垃圾已由专人负责每天清运,“两湖一库”的水质目前稳定在二类、三类。“森林是城市之肺”,但2010年初,百年不遇的干旱天气使各地森林防火工作频频告急。为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保护好宝贵的森林资源,贵阳市政协响应市委号召,向全社会发出了“全市人民行动起来,保护我们宝贵的森林资源”的倡议,得到全社会及有关部门的积极响应。在市政协牵头下,全市开展了“十万森林保护志愿者行动”,先后组织了近13万人参与到这场声势浩大的“森林保卫战”行动中,通过到森林防火点巡查、参加义务植树等活动,使森林火灾得到了有效遏制。湿地是“地球之肾”,为协助推进花溪十里河滩湿地公园建设,2011年3月贵阳市两会上,市政协发起了“认种一棵树,认养一片林,共建十里河滩湿地公园”大型公益活动,激发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热爱家乡、共建美好家园的热情,共收到捐款1000余万元,保障了贵阳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贵阳市政协主席陈石指出,无论怎样发展,贵州都必须“坚持保护与发展相统一,把环保摆在首位”。文化传承,展示民族之魂【新闻背景】贵州少数民族人口达1255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36.11%,少数民族绝对人口数居全国第三。2011年,贵州省政协把“文化建设”作为工作重点之一,为文化的发展繁荣积极献策。省政协已完成了苗族百年实录、水族百年实录的编辑出版工作;创办了文史天地杂志,成为全国政协系统的重要文史刊物和传承贵州历史的重要载体。【记者见闻】一座座吊脚楼拔地而起、连成一片;妇女的头上梳着高高的发髻,插着鲜艳的大花;小伙姑娘吹起芦笙跳起舞,展示美丽的形象这就是“用美丽回答一切”的西江千户苗寨。它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苗族聚居区,全寨有1000多户,5300多人。因较为完整地保留了苗族原生态文化和传统建筑,被誉为“苗族的建筑博物馆和民俗博物馆”,是研究苗族历史与文化的活化石。在黔东南3.0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苗、侗、布依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2%,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自治州。这里的民族文化普天难寻:侗族大歌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9项51个保护点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量居全国同级别地区首位;有世界级乡村旅游村寨30个,是全球18个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圈之一;是世界十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旅游胜地之一,被誉为“人类疲惫心灵栖息的家园”。作为文化大州和文物大州,黔东南州政协特别注意挖掘、整理和发展当地民族文化。在“旅游活州”战略带动下,100余家银饰、刺绣等传统工艺生产企业被催生,民族节庆文化经济成为当地文化产业的一大特色,“苗乡侗寨”等一批文化品牌叫响中国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大多数年轻人倾向走出村寨的趋势,如何在开发中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越来越成为州政协重视的工作。近年来,州政协组织实施了100个重点民族文化旅游村寨保护工程、100个原生态民族文化典型建筑保护工程、100个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拔尖人才扶助工程、100名原生态民族文化高级人才培养工程,成功申报一批世界级、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传承和弘扬原生态民族文化,黔东南州大力推行民族文化进校园、在大中专院校开设原生态民族文化专业,并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评定职称级别,建立生态文化博物馆等,使原生态苗侗民族文化得以代代相传。此外,州政协还为民族民间工艺的传承和保护积极建言。连续举办五届的“两赛一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