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史概论论文题目:论玄武湖和南京城市发展与建设的关系学生姓名: 学号:二零一二年二月目录中文摘要.3Abstract.3正文.3一、春秋战国时期.3二、六朝时期.4三、北宋时期.5四、明朝时期.6五、玄武湖的现在和未来.6结语.8参考文献.9论玄武湖和南京城市发展与建设的关系摘 要:历史上,玄武湖与南京关系紧密,在南京人心中占有独特的地位。本文通过文献阅读和现场调研的方法,按照时间顺序,分析了玄武湖与南京古代城市发展的关系,阐述了玄武湖在南京发展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得出了玄武湖与南京城荣辱与共、同进同退的结论,并对玄武湖今后的发展与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玄武湖能突出自身历史底蕴深厚的特点,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关键词:玄武湖 南京 作用 荣辱与共 历史底蕴Abstract: Xuanwu Lake,which occupies a unique place in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of Nanjing ,has been closely connected Nanjing for centurie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Xuanwu Lak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anjing in chronological order, according to literature reading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Xuanwu Lak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part for Nanjings development,even sharing weal and woe.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i share some ideas about construction of Xuanwu Lake in the future, hoping that Xuanwu Lake can highlight its long history and create greater glories.Key words: Xuanwu Lake Nanjing role sharing weal and woe long history南京迄今已有近2 500年的建城史,期间有十个王朝或政权在此建都。有人说,是奔腾不息的长江孕育了长江文明,也催生了南京这座江南城市。然而如此身世显赫的古都必然不是一山一水便能哺育出来的。与长江、秦淮河相比,玄武湖于南京或许只是个乳妈,但她却在南京城漫长的成长历史中尽其所有、竭其所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她又如那句“母因子贵”所说,与南京城荣辱与共,同兴衰,共沉浮,相伴度过了南京古城发展与建设的沧桑岁月。一、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为南京建城初始,南京古城城池小且依秦淮河而建,筑城者主观上也许并未想利用玄武湖,但客观上那时的玄武湖仍然起到了为周边供水及调节南京古城生态的作用。南京最早的名称是“冶城”。相传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南京朝天宫所在地设置冶炼作坊,铸造兵器,其山被称为“冶山”,又叫“冶城”。冶城是南京最早的城池雏形之一。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命令大夫范蠡在秦淮河南岸的长干里筑城,史称“越城”,又名“范蠡城”。越城城周“二里八十步” ,是南京地区有确切年代可考的最早古城,被公认为是南京建城史的开端。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在石头山(今清凉山)上设立金陵邑,标志着南京设置行政管理机构的开始1。从此, “金陵”成为南京最具影响力的别称。再看此时的玄武湖。南朝刘宋时期,有位名叫徐爰的人,写了本徐爰释问。他在这本书中说:“玄武湖本桑泊,晋元帝创为北湖,以隶丹阳”2。由此,我们得知秦以前玄武湖曾叫桑泊。其实,“桑泊”与其说是湖名,不如说是对古代玄武湖的一种形容。因为那时的玄武湖一片荒芜,充其量是个湖沼,远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那么,如此荒凉的玄武湖是不是就与南京古城的形成无丝毫关系呢?我认为不然。早在青铜器时代,南京人的祖先就生活在以湖熟为中心的秦淮河两岸和玄武湖四周。南京也正是首先从这一带发祥和日渐繁荣起来的。玄武湖对南京早期文明的催生功不可没。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春秋战国时期的南京远离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池小需求少,玄武湖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历史也并没有给予此时的玄武湖更多的关注。然而,玄武湖却默默地哺育着南京城,守候着金陵大地第一个春天的到来。二、六朝时期 东吴,东晋,以及南朝的宋、齐、梁、陈,先后在南京建都,史称“六朝”。政治上成为中心之后,南京的经济和文化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呈现出一片繁荣兴盛的景象。玄武湖也在六朝进入了一段鼎盛时期,一方面南京在建设过程中对玄武湖进行了改造,使其水量更大、景色更美;另一方面,玄武湖也在政治、军事等方面为南京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12年,孙权改“秣陵”为“建业”,并于金陵邑故址筑石头城,加强防御。229年,孙权迁都建业,开始大规模都城建设。建业城分宫城和都城两重。宫城在都城中间偏北。主体为太极宫,还有南宫、苑城等;孙皓时期增筑昭明宫。都城“周二十里一十九步”,城墙用夯土修筑,城南辟有宣阳门。宣阳门至朱雀门之间为长约五里的御道,是建业城的中轴线。南京主城区西北临大江,北依覆舟山、鸡笼山和玄武湖,东起钟山,西抵石头城,南至秦淮河,周围的山川构成了一道天然的防御屏障3。东吴宝鼎二年(267年),孙皓开城北渠,引后湖水流入新宫,水流巡绕殿堂,沿宫墙而下,这是“后湖”一名第一次见诸史籍4。 东晋建立后,展开了建康都城的重建工作,奠定了以后都城发展的基础。建康城由内之外分为宫城、都城、外郭三重。咸和五年(330年)九月,东晋开始在东吴苑城的基础上建造宫城,历时两年有余。在宫城建设中,第一次使用城砖。此后,又在东吴都城的基础上,将城门由一个扩建到六个。同时,在都城周围设置篱门56所,作为建康城的外郭。东晋建康城奠定了六朝都城三重城垣的基本规模和框架。东晋大兴三年(320年),晋元帝疏浚玄武湖湖床,筑了一条东自覆舟山,西至宣武城,长达6里多的长堤,以阻挡北面的来水,玄武湖的蓄水量增加,后湖面貌改变,晋元帝改湖名为“北湖”。 南朝宋、齐、梁、陈的南京城沿袭了东吴都城旧址,掀起了城市建设的第一个高峰,造就了六代繁华的建康都城。在东吴、东晋、宋、齐的不断扩充修建下,建康城在梁武帝统治时期达到高峰。梁朝将宫城的两重城墙增建到三重,为历代都城之特例,这主要是为了防护。梁朝在城的周围修建了一系列城堡,如金城、白马城、冶城等,拱卫都城。建康台城经过不断修缮,规模宏大,内外殿宇数千间,其中正殿为太极殿,有13间,象征着1年12个月加1个闰月。这种讲究正殿间数的做法对后世宫殿制度有深远影响。陈朝建立后,开始有计划地修复建康。宫城建设与往日豪华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至德二年(584年),陈后主兴建临春、结绮、望仙三阁。木材选用沉檀香木,并以珠翠、金玉缀饰,奇珍异宝,香闻数里5。陈朝灭亡后,建康城邑宫室被夷为平地。 在六朝时期,玄武湖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也为南京城的发展与建设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政治方面,玄武湖满足了帝王都“四神布局”的需要,巩固了南京的都城地位。刘宋元嘉年间,宋文帝更改湖名,将“北湖”改为“玄武湖”,完成了建康都城的四神布局东钟阜、西石城、南朱雀桥、北玄武湖,即形成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镇护的都城建设格局。军事方面,玄武湖是训练和检阅水军的中心基地。早在东吴时期,便有“周瑜玄武湖练兵”的传说,后虽被史学家否定,但玄武湖亦不能排除有小规模训练水师的可能。东晋大兴三年(320年),晋元帝“是岁创北湖、筑长堤,以壅北山之水;东自覆舟山,西至玄武湖六里余,以习舟师”。玄武湖练水军第一次有了明确的记载,南朝以后,练兵、阅兵于玄武湖的记载更是屡见不鲜。在这些阅兵中,最值得一提的有两次,一次是南朝宋大明七年(463年),宋孝武帝下诏:“克日于玄武湖阅水师,号湖曰昆明池”。还有一次,是在陈太建十一年(579年)。这一年的8月,陈宣帝集中10万步骑和500艘楼船,于玄武湖列开阵势。后人有诗叹道:“五百楼船十万兵,登高阅武阵云生。定知战舰横瓜步,应有牙军拥石城。湖上秋空丝竹会,江头潮涌鼓鼙声”6。当然,陈朝偏安江左的阅兵并没有改变它覆灭的命运。随着隋、唐的建立,都城的北移,玄武湖逐渐冷落下来。直到南唐时,才又将玄武湖恢复作水军的场所。但这时候的阅兵活动已是强弩之末,无论次数与规模都赶不上六朝时期了。 六朝时,玄武湖还是封建帝王的游乐之地。宋大明三年曾在湖上设立上林苑,南岸还设立乐游苑、华林苑。齐大明年间,武帝常半夜出猎,或到钟山,或到幕府山,上万宫女严装陪同,天亮时回来刚刚听到鸡叫,“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之句源出于此,至今武庙闸附近还有鸡鸣埭的地名7。 六朝时期,南京成为国家的中心,在南北文化的碰撞融合下,城市的发展与建设迎来了一个高潮。此时的玄武湖也焕然一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在其漫漫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三、北宋时期 在南京的版图上,玄武湖曾有过200多年的“消失”历史。这就是北宋王安石的“泄湖为田”之举。 宋熙宁八年(1075年),时任江宁府尹的王安石奏请宋神宗批准,泄去玄武湖水,得田200余顷,分给“贫田饥人”耕种。直到元大德五年(1301年)、元至正三年(1343年)两次开浚后湖河道,玄武湖才基本恢复。 王安石的“泄湖为田”之举极大地改变了玄武湖的命运,影响了南京城的发展。在当时看,王安石似乎救助了周围的贫民,但从长远角度看,泄湖为田不利于生态平衡,不利于金陵的防旱防洪,致使南京城遇雨成灾的恶梦从此挥之不去。玄武湖的大小也因此发生巨大变化,即使元朝重新浚复,至明朝玄武湖的面积也只有六朝的三分之一左右。有“母因子贵”之说,当然就有“母因子卑”之理,北宋时南京远离东京开封,地位不及前朝,玄武湖便也受到冷落,竟遭“泄湖为田”之祸,与南京城一同度过了一段黯淡的历史。四、明朝时期明朝,国家政治中心重回南京,玄武湖也成为了皇家禁地,存放黄册,扮演起从未尝试过的新角色。1366年,朱元璋在南京开始了长达28年的筑城工程。明南京城从里到外有四重城垣:宫城、皇城、都城、外郭。今御道街即是明朝南京城的中轴线。明南京城墙以独特的不规则城市布局在中国都城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现存南京城墙是明朝南京都城城墙,总长度为35.267公里。其中地面遗存部分(含恢复修建)25.091公里,为世界现存最长、规模最大的砖石城墙8。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亲自选定“形式天造地设”的玄武湖,作为存放国家级档案黄册的处所,时称“后湖黄册库”。后湖黄册库自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9,一直是存放黄册的重要之地。“为贮版图人罕到,只余楼阁夕阳低”。在二百五十多年里,玄武湖成为一代禁地。 玄武湖成为皇家禁地,不能向世人展示她的美丽景色,或许是一种遗憾,但是在游玩价值之外,玄武湖能多一份责任和担当,不能不说也是一种难得的荣耀。五、玄武湖的现在和未来 几经沉浮,历经沧桑,南京玄武湖现已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接待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玄武湖正面临着旅游市场不可多得的契机。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玄武湖只有及时调整改进,突出自身特色,才能从日益增多的公园中脱颖而出。在我看来,玄武湖的特点莫过于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在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古都背景之下,突出玄武湖的历史底蕴,让人们在不经意间走进历史,感受扑面而来的古色古香,应当成为玄武湖的建设方向。在这样一个方向下,结合实地调研,我想提出以下几点具体措施:1 整合利用已有的旅游资源,修缮历史古迹,改造配套设施,舍弃与自然环境和历史氛围不相合的人造景观。例如明城墙,一方面在保护城墙的基础上让游客接触城墙,登上城墙,另一方面,可以在城楼或者周围合适的地方布置展览,介绍明城墙的历史。2 结合历史典故,景区内可以定期进行一些还原历史的表演。例如古阅武台附近可以进行模仿六朝时期盛大阅兵的表演。3 可以模仿明朝黄册的外观制作一些景区导游资料,方便游客了解美丽景色背后的历史故事,让游客陶醉在历史氛围中。“黄册”于入口处分发,出口处收集,并配套相关分发、收集制度。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了玄武湖在南京发展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玄武湖与南京荣辱与共的紧密关系。相信在妥善的规划和建设下,未来的玄武湖一定会成为南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街舞演出合同范本模板
- 美术版权购买合同范本
- 租房存放物品合同范本
- 续签物业服务合同范本
- 租凭合同作废协议范本
- 灯具电料安装合同范本
- 老人护工雇佣合同范本
-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4.圆周运动教案设计
- 药企对外合作合同协议
- 物业秩序维护合同范本
- 2025年党建纪检岗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下半年招聘工作人员150人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宠物摄影项目执行总结报告
- 通信卫星热控系统仿真修正与轨道验证研究
- 《红岩》第07章+带读课(课件)
- 车载饮水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国开2025年《资源与运营管理》形考任务1-4答案
- 氨水泄漏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大型医院巡查自查报告
- 纪念抗战胜利 坚定民族信念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贵阳市写字楼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