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程八年级(上)期末测试题.doc_第1页
人教新课程八年级(上)期末测试题.doc_第2页
人教新课程八年级(上)期末测试题.doc_第3页
人教新课程八年级(上)期末测试题.doc_第4页
人教新课程八年级(上)期末测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新课程八年级(上)期末测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一、 积累运用。(22分)1.写出本期所学古诗中的一处对偶句,要求写得准确、工整、美观。(2分)2读下面句子,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1)除下帽来,油光可 (jin),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d 之劳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生活是许多文人所向往的。(3)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 )中偷得研制来涂在嘴唇上。(4)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 )无垠的宇宙。3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2分)A绯红 迁徙 深恶痛疾 期期爱爱 依扬顿挫B宽恕 管束 反来覆去 藏污纳苟 物以希为贵C犀利 滞留 颔首低眉 正襟危坐 粗制滥造D炽热 搓捻 落叶缤纷 谈笑风声 再接再励4根据下列提示或要求默写填空。(4分)杜甫春望的颔联是 游山西村一诗中,表明困难中仍然蕴藏有希望哲理的诗句是 使至塞上一诗中,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三峡中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5解释下面文言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6分)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 )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矜、寡、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6名著阅读。(3分)鲁迅唯一的一本散文集是 ,书的原名是 ,用一句话概括这部书的内容就是 。7口语交际。(3分)本报讯 7月2日下午,水利部副部长矫勇在国新办召开的抗震救灾第29次发布会上透露,当前地震灾区已经进入主汛期,随时可能发生大洪水,安全度汛形势十分严峻。(1)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1分) (2)记者问:灾区的人民生命会不会受到威胁?假如你是水利副部长矫勇,你该如何回答?(2分) 二、 综合性学习。(8分)8桥是一条放大的板凳,这是科学家的形象比喻;路断了还有桥,这是文学家表述的哲理。桥是历史的见证,桥是心灵的纽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桥的世界,去欣赏多姿多彩的桥之美,去领略意蕴丰富的桥文化。(1)从同学们搜集的资料中,你会发现我国桥的命名十分有趣,如:A根据所在地命名; B根据形状命名;C根据风俗命名;D以抒情方式命名。请你从下列选项中给ABCD处选填合适的桥名(只填序号2分)选项:放生桥 销魂桥 赵州桥 钥匙桥我会选:A B C D (2)用简洁的语言说一个与桥有关的故事。(2分) (3)请仿照示例,架设两座无形的“桥”。(4分)示例:知识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桥”。 三、 阅读理解。(40分)(一)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3题。(10分)鸟中诸葛乌鸦的名声不好,有人厌恶它,视其为不祥之物,认为“乌鸦叫,祸来到”。其实乌鸦是鸟中诸葛,不过鲜为人知。鸟类学家研究发现,乌鸦的聪明机灵令人吃惊。在欧洲的一些公路两旁,常常可以看到乌鸦,因为每当载重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地面震动往往迫使地下的虫子爬出地面,这样,乌鸦一伸嘴便可把虫子吃掉。乌鸦还会把核桃扔在路上,让汽车替它们把壳压碎,它们再吃壳里的果实。在英国,乌鸦吞食耗子很有趣。乌鸦站在猪背上“值班站岗”,因为它确信,在猪圈干草堆中爬来爬去的耗子,绝不会留意哼哼叫个不停的肥猪,于是乌鸦从猪背上猛然往下跳,便可以把耗子叼到嘴里。乌鸦看到狗在吃东西,往往会有几只飞去啄它的屁股,待狗反身攻击时,另外几只即迅速将它放下的食物抢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渔民常常把鱼竿搁在冰窟窿中钓鱼,乌鸦会利用渔民不在的机会,用嘴叼着钓鱼线,把线绳子拖着,直到鱼钩上出现活蹦乱跳的鱼,美餐一顿后叫几声便飞走了。如果有一只乌鸦在某个地点落入猎人的网中,那么,即使猎人改用其他完全不同的圈套,也不能诱骗第二只乌鸦中计。有许多小鸟都是由亲鸟哺育,长大后便各飞东西。而乌鸦却不同,小乌鸦长大后不但不离娘而去,并且对自己的父母十分孝敬。老乌鸦飞不动了,小乌鸦便到处寻食,衔回来一口一口地喂。老乌鸦一旦病死,小乌鸦还召集亲友为其送葬。有时群集数以千计,众乌鸦哀鸣着盘旋数圈,向遗体告别后将死乌鸦放入深坑。荷兰一位动物学家“领养”了一只18个月的乌鸦,把它饲养到8岁,这只乌鸦视他为“父亲”,他一踏进门,乌鸦便会手舞足蹈向主人鞠躬致意,其亲昵之态令人动情。乌鸦的模仿能力也很强,它能重复各种各样的声音,甚至也能学人说话,有个别乌鸦可掌握百余个词呢!新喀多尼亚岛上的乌鸦还会用树叶和细枝制作捕捉昆虫的“工具”。它们折断一些钩形小枝以脚固定,除去树皮和叶片,用喙把钩部整理成像鱼叉且带有倒钩的工具,然后用这种工具设下陷阱引诱并捉住猎物。 (11)草原上的乌鸦还会衔着充满膻气味的羊粪“空投”于狼爪下,给狼报信和“导航”,饥饿的狼跟踪乌鸦找到羊群,乘牧羊犬疏忽之时叼走小羊。狼饱餐之后,乌鸦再飞来吃“残羹剩饭”。 (12)但有一些人认为,碰见乌鸦是不祥之兆,说它是“报丧之鸟”。其实,乌鸦并非不祥之鸟,报丧之谜已被揭开。乌鸦喜欢吃动物尸体腐烂之物,其嗅觉特别灵敏,能在很远的距离嗅到尸体分解出来的微弱气味,从而竞相飞至,久病垂危的病人临终前会释放腐败气味,人尚未死,乌鸦早已闻息而来,这也许是人们厌恶乌鸦的原因。 (选自智慧背囊第三辑,作者林昌铋,有改动)9用文中的话概括选文说明的内容。(不得超过10个字)(2分)_ 10选文第段画线句子分别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3分) 11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A.选文是一篇消除“乌鸦可恶”的偏见,为乌鸦“正名”的科普文章。B.选文是按照总说分说总说的结构方式说明事理的。C.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告诉人们欧洲的乌鸦是聪明的。D.生动形象是选文语言的主要特点。12用选文中的语句解释乌鸦“报丧之谜”。(2分) 13乌鸦是一种飞禽,却很有人情味,请你从选文中找出相应的语段,说说它给你的启示。(2分)(1)语段(写出段落序号): (2)启示:_(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8题。(11分)木 笛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有一名木笛手。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招考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轮。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房门开处,室中探出一个头来。探身者说:“木笛。有请朱丹先生。”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官正襟危坐、不苟言笑,那个态势,与其说是艺术检测,倒不如说是法律裁决。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威名远扬的丹麦大师。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那种神色,仿佛罗丹打量雕塑。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并回头望了一下坐在身后的助手。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谦恭地从台上走下来,把那张卡片递到朱丹手中。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四小天鹅舞。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席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请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一时,主考席有些茫然失措起来。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大师问:“为什么?”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大师问:“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朱丹说:“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久久 ,久久,一片沉寂。大师说:“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朱丹答:“没有忘记。”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前途应当懂得珍惜。”朱丹说:“请原谅。”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顽强果决而又深感惋惜地说:“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小心谨慎地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没有目的,也无需目的,朱丹追随雪片又超越雪片,开始他孤独悲壮的石头城之别。朱丹鬼使神差一般走到鼓楼广场。穿过广场,他又走向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临近石碑是一片莹莹辉光,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彩墨在宣纸上的无声晕染。走近一看,竟然是一支孩子的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明显是一个自发的群体而不是一支组织的队伍。坚忍是童稚的坚忍,缄默是天真的缄默,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座雪松森林。一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红宝石般的泪。纪念碑呈横卧状,像天坛回音壁,又像巴黎公社墙。石墙班驳陆离,像是胸膛经历乱枪。顷刻之间,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宽阔,仿佛纷纷丝巾在为记忆擦拭锈迹。伫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取出木笛,轻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翩然回旋。孩子们没有出声,孩子们在倾听。他们懂得,对于心语,只能报以倾听。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大师也一身白雪,手中也擎着一支燃烧的红烛。朱丹十分意外,他回身向大师鞠躬。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应该是我向你鞠躬。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朱丹问:“为什么”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敬地说:“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精神。”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14用简要的语句概括文章内容。(2分) 15文中主人公出场时写到了“梅”,又几次写了入夜的“雪”,请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就写“梅”或写“雪”的作用作简要的分析。(2分) 16联系上下文,说说“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这个句子在文中的具体含义。(2分) 17文中大师的言行前后判若两人,请概括说说他有怎样的心理和性格。(2分) 18“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怎样的一种精神?为什么又说它“正在流失”呢?请联系现实生活作一点阐述。(3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3题。(10分)地震中的父与子年,在美国洛杉矶一带发生了大地震。在几分钟的时间里,房倒屋塌,成千上万的人受到伤害。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此刻,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经变成一片废墟。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他一边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一边跪在地上大哭起来。哭着哭着,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于是,他坚定地站起来,向那片废墟走去。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教学楼一层的拐角处,便疾步走到那里,开始动手清理、挖掘。这时,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他们一个个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看这些好心人,又埋头挖了起来。救火队长挡住他:“这里太危险了,随时可能起火爆炸,请你快点儿离开!”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难以控制自己,可以理解。但这样干很危险,请马上回家去吧!”这位父亲依然在不停地挖着。人们摇头叹息,都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三十六小时他不停地挖着,没人再来阻止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的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到第三十八小时,他突然听见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我们这里有十四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成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十四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哪!”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来帮忙。五十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出来了。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的,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经历了这场巨大的灾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19父亲感到眼前一阵漆黑的原因是什么?(2分) 20父亲需要帮助时,为什么人们都“摇头叹息”,没人帮他?(2分) 21在地震中,父子俩都想起了“不论发生什么,我(你)总会跟你(我)在一起”,这句话除了体现父子之间的真挚的爱,还体现出父亲对儿子的 ,儿子对父亲的 。(1分)22文中划线句子对描写父亲起到什么作用?(2分) 23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涌现出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请你简述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故事,谈谈你对人世间的爱有什么深切的认识。(3分) (四)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24-27题。(9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之用者也。(李渔芙蕖有删节)【注】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菡萏(hn dn):未开的荷花。异馥(f):异香。24将甲文中空缺的补充完整,并翻译。(2分)予独爱莲之 , 译文: 2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陶后鲜有闻 (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3)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 ( )(4)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 )26翻译下面句子。(2分)(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27甲乙两个文段,都是写荷花,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赞美和喜爱之情,但赞美和喜爱的原因却有所不同,请你简析二者的不同之处。(3分) 四、 作文。(50分)28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1)当你站在镜子前端详自己的时候,你想过二十年后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吗?你会从事怎样的工作?会有一个怎样的家庭?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拿起想象的彩笔去尽情描绘自己的明天吧。请以“二十年后的我”为题目,写一篇作文。(2)张爱玲说:“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一个人都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路。”因为年轻,我们总是看不清前进的方向,我们摔跟头,碰壁,一路磕磕绊绊,走过许多弯路。有的弯路曲径通幽,让我们发现了别样的风景;有的弯路漆黑一片,只能摸索到悔恨和痛苦;有的弯路看似花团锦簇,盛开的却是罂粟;有的弯路荆棘密布,却能练就我们的钢铁筋骨正是这些弯路,让我们一点点收获人生的智慧,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坦途。请以“弯路”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600字左右,体裁不限。诗歌则不少于20行。 (曹公奇 田 玲)参考答案:一、1、示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2、鉴 牍 lin mo3、C4、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4)有时朝发白帝,暮宿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5、连续马交错相通老而无妻的人选拔高高的帽子6、朝花夕拾 旧事重提 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7、(1)地震灾区随时可能发生重大洪水灾害。(2)言之成理即可。二、8、(1)A B C D (2)故事示例: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红军飞夺泸定桥 许仙白娘娘情定断桥 (3)语言是沟通心灵的“桥”。网络是联系世界的“桥”。三、(一)9、乌鸦是鸟中诸葛。10、第段打比方第段作比较第段列数字(列数据)11、C 12、乌鸦喜欢吃动物尸体腐烂之物;乌鸦嗅觉特别灵敏,能在很远的距离嗅到尸体分解出来的气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