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 浅析小、中班幼儿说谎的成因及教育对策.doc_第1页
教育教学论文 浅析小、中班幼儿说谎的成因及教育对策.doc_第2页
教育教学论文 浅析小、中班幼儿说谎的成因及教育对策.doc_第3页
教育教学论文 浅析小、中班幼儿说谎的成因及教育对策.doc_第4页
教育教学论文 浅析小、中班幼儿说谎的成因及教育对策.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小、中班幼儿说谎的成因及教育对策鹤城区幼儿园 易斯瑀摘要:本文以幼儿说谎为主题,从说谎的概念界定、原因分析及对策几个方面来展开探讨,认为造成幼儿说谎的原因包括:幼儿为得到某种利益,因害怕训斥、打骂而说谎,模仿成人说谎及为了某种愿望而说谎。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坚持耐心疏导,冷静对待,坚持正面教育,做孩子言行一致的榜样,帮助孩子区分现实和想象。关键词:小班幼儿;说谎;对策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孩子说谎的现象,面对这个现象很多家长和老师都很苦恼。德国教育学家施鲁克教授认为,孩子第一次有意义的说假话是他成长过程的一个重大进步,孩子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孩子渴望独立的一个标志,因此,家长、老师应平静的、坦然的面对孩子的撒谎,正确的引导幼儿摆脱说谎,让孩子在生活中真实的表达自己。一、概念的界定 说谎是指说假话骗人的行为。苏联的一位心理学家(A.B.彼得罗夫斯基.1997)认为说谎是个体的一种心理特点,其表现是有意歪曲实际情况,竭力对事实和事件造成不正确的印象。当前,发展心理学家认为谎言的概念必须具备三个要素:第一,它确实是假话;第二,说的人明确知道它不是真的;第三,说的人希望听的人能够认为它是真的。只有在这三个要素都成立的情况下,我们才能认为某人已说谎。如果所说的事情是假的,但说的人并不知情,这时我们只能说那是一个错误;如果所说的确实是假的,说的人也知道这一情况,同时也不希望别人相信他所说的,此时我们可以认为是一个玩笑或是嘲弄、讽刺、隐语等。二、小、中班幼儿说谎的案例及成因分析 有人从心理理论的范畴考虑认为,说谎或谎言仅属于心理理论系统的初级维度,初级维度系统只关心别人做什么,自己所做的只是想影响别人的行动。对于幼儿来说,“说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性质也各不相同,作为承认不能一概而论。(一)为得到某种利益或是因害怕训斥、打骂而说谎。 案例一: 一次在晚餐时,老师一边巡视,一边对全班幼儿说:“今天吃饭吃得前10名的小朋友,我们就会给他奖励,大家加油哦!”说完后,幼儿都努力吃饭,可是可可采取了与别人不一样的方式,他并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把饭吃到肚子里去了,只吃了几口后就偷偷把饭倒在垃圾桶了,然后跑到老师面前说:“老师,我吃完了,我要奖品。”可可的饭并不是自己吃掉的,他跑到老师面前撒谎说把饭都吃了,为的就是得到老师的奖品。成人有时为了鼓励幼儿上进,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致使有的孩子为了得到这种奖励而采取错误的方式,产生说谎行为。可可就是为了得到奖品而编造谎言,企图蒙混过关,使人相信。案例二:在芭比时装店区域中,嫩嫩一不小心将时装店的布衣服扯坏了,老师走过去后,问布衣服是谁扯烂的,嫩嫩把事情都推给了唐唐,说是唐唐扯烂的。 由此可见,幼儿在做错事后,内心会受到一种压迫,担心受罚,于是他们在权衡说真话还是说谎话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孩子在发现说真话后要吃亏和受惩罚的片面认识影响下,为了逃避责任,进行自我保护而产生说谎行为。这是由于孩子已有一定的是非观念,知道弄坏窗帘是不对的,但又已经把窗帘扯坏了,于是用谎言来逃避老师的批评。面对这种情况,成人要及时教育孩子,使他们认识到说谎是不诚实的表现,做错了事应当敢于承认错误,一定要杜绝责罚、打骂和歧视的做法。如:宝宝为了让妈妈周末带他出去玩,故意夸大自己在幼儿园的良好表现,甚至为了突出自己而贬低别的小朋友。面对这种情况,成人千万别一个劲的盘问幼儿,那样只会使幼儿把谎话变得越来越圆。既不能当众训斥孩子、打骂孩子,也不能放任不管、顺其自然,而应为幼儿创造一种说真话的宽松环境,告诉幼儿人都会犯错误,应当勇敢地承认,使幼儿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及危害性,逐渐形成“知错就改”的良好习惯。(二)成人的教育不当,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起到了负面影响 案例三: 做完早操在散步时,萱萱小朋友在地上捡到了一个一元的硬币,老师恰好也看到了,于是老师对萱萱说:“萱萱,来把钱交给老师,等下我们去买糖给全班小朋友吃。”事后,老师并没有拿钱去买糖,事情就这样悄无声息了。 显然是老师在对幼儿撒谎说会买糖吃,老师自己并没有履行她的诺言。成人的行为是无意的,但的确又是在“骗人”,而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决定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因此这种行为不能不影响到孩子。成人的不诚实行为,不仅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还会在他们的心灵播下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种子。成人对幼儿说的话不兑现,也往往会被孩子视为“骗人”。父母和老师是幼儿心目中的权威人物,如果在孩子面前说了谎,就会使孩子产生“说谎不为过”的错觉。久而久之,孩子也会模仿成人的这种心理,并且将这种心理也渐渐泛化到自己的言行中去了。 英国教育理论家洛克曾说过,说谎在形形色色的人群里很盛行,要使儿童看不到、听不见别人说谎是很困难的。孩子经常看到、听到别人说谎,又怎么不学呢?为此,我们父母、老师应该以身作则,切不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欺骗孩子、对孩子撒谎,遇事应对孩子说真话,耐心讲道理,一定要让孩子学会真实。(三)因某种愿望而说谎 案例四: 老师在上课时问小朋友周末去了哪些好玩的地方。有的幼儿说去了动物园,有的幼儿说去了五溪广场玩。乔乔在旁边听着小朋友众说纷纭,这时,他的声音出来了,“我爸爸妈妈周末带我去了公园。”其实,她的妈妈在深圳教书,周末并没有回来,也没有带乔乔去划船,乔乔就和爸爸呆在家里。其实,乔乔的谎言反映了他期盼妈妈回家、期盼爸爸妈妈一起带她出去划船的愿望,他并非真想说谎骗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成人不能加以责怪,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幼儿的这些行为,不仅是在流露愿望,而且也是在掩饰愿望和克服愿望。现在的幼儿在三、四岁的时候,见闻比较广泛,感情比较丰富,语言能力逐渐发展,容易陷入多姿多彩的幻想中,而且时常把想象和现实混同起来,说出想象的东西来表达自己的渴望。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力的发展过程中,他们往往会即兴、随意地把自己听到的故事、看到的事物经过自己的想象加工套用到现实的人或事上去,出现没有逻辑,不真实的“撒谎”。如:幼儿说我家的电冰箱有房子那么大;我在家里见过大灰狼和熊猫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应该把这些天真幼稚的想象斥责为“说谎”。幼儿分不清想象与现实的关系,自己想象中与真实的事实混淆在一起,把想象当做现实。(四)谎造优越感,满足虚荣心案例五: 甜甜的爸爸是一名人民警察,在一次“开放观摩”活动中,甜甜爸爸来到了班上做老师,自从这一次课后,大部分的孩子在介绍自己的爸爸时,都会自豪的说“我的爸爸是警察”。其实自己的爸爸并非警察。可以看出,幼儿有时也会谎造优越感,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类说谎在幼儿中是多见的,如见别人有一件好玩具,便谎说自己家中那件更好;见别人的爸爸是一个警察,也谎说自己的爸爸是个“大警察”,还捉住了很多大坏蛋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常与家庭教育不当有关。如有的家长为使孩子“幸福”,过多地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人为滋长了孩子过强的优越感。但不论物质还是精神追求,都是无穷无尽的,一旦某一方面比上不别人,孩子便可能以说谎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面对这类说谎,不应当简单地采用批评的方法,而应采用耐心说服、讲明道理的方法,指出好孩子不能说谎,从而引导孩子切实认识到说谎是无用的、不光彩的。同时注意与家长多交流,促进家庭教育的优化。幼儿说谎现象,形形色色,原因种种,性质也各不相同。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具备分析和评判幼儿说谎现象的能力。对于幼儿是否在说谎,首先要认真分析当时的背景,如幼儿年龄、一贯表现、能力水平、说话动机等。其次要分析幼儿谈吐表情、话语内容与实际是否相互矛盾等。有时不妨让幼儿实践一下自己所说的,如把所夸耀拥有的东西带到幼儿园来让大家看看,把夸耀能干的事表演一下等。只有判断准确,才有利于进一步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 三、幼儿说谎行为的教育对策 对于幼儿的说谎行为我们成人应该如何对症下药呢?心理学家说,对于幼儿的无意说谎,成人不必过分紧张,严加训斥,只要在生活和学习上多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分清想象和现实,巧妙引导和教育,加可以纠正。不过,对于有意说谎,父母和老师要引起注意,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改掉说谎的毛病呢?(一)坚持耐心疏导,冷静对待 因此要为孩子创造一个民主、愉悦的心理气氛。在对待孩子的错误时,我们要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孩子错误的具体情况,并给以适当的教育批评,做到爱而不溺,教而有方。当幼儿做错了事,我们不应该勃然大怒、打骂。这样不但不能使孩子孩子心悦诚服,还会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为其说谎埋下种子。所以成人一定要查找原因,否则,当他下次做错事后,就会产生恐惧心理,又不得不出现说谎行为。 正确引导和谅解幼儿的过失行为。如:孩子把菜里的葱扔在桌子上了,但他却声称:“不是我扔的!”这时,我们成人不应该特别关注他说谎的事,而是要努力解决眼前的事,可以告诉他葱要扔在碟子里。这种方式能避免直接与孩子就谁扔葱在桌子上发生争执,也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应该放在碟子里的事情上去。我们应鼓励他说实话,可以用语言告诉他:“不吃葱没关系,我们可以拿出来放在碟子里,但你要说实话,不论你做错什么事我们都爱你。”这样,孩子才会勇敢承认错误,成人也一定要及时为他能鼓起勇气说真话表扬他,这对激励孩子坚持说真话有很好的效果。(二)帮助孩子区分现实和想象 小班幼儿经常会将现实与想象混在一起,明明是自己的愿望,却说得像真的一样。对于这种情况,成人应该满足孩子想象力方面的表现欲,鼓励孩子自编一些故事,或者经常与孩子玩做假扮游戏,使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充分释放,并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不应该一味地批评、指责,这会损伤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意识,或者对孩子的表现听之任之,会使孩子习惯性地将想象的事情当做现实的事物,导致孩子缺乏理智感,为成长埋下了隐患。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成人要注意告诉孩子什么事发生的、什么是想象的,应该充实幼儿的生活经验,借着参观、旅游、阅读等实际操作的机会,带领幼儿多看、多听、多接触不同的人、事、物。让孩子逐渐把现实与想象区分开来,并引导孩子如何来表达自己的想象。总之,在纠正幼儿说谎过程中,应当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从关心、爱护幼儿出发。区别对待,耐心引导,决不能简单粗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纠正幼儿说谎的不良行为。(三)坚持正面教育,做孩子言行一致的榜样 成人在要求孩子言行一致的同时,自己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做到言行一致,诚实守信。对孩子或他人的承诺要认真履行,不能哄骗孩子,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能答应孩子。如果成人真的是有事而不能履行对孩子的诺言,那么就要及时的跟孩子解释原因并道歉,以挽回不良的行为。参考文献:1赵尚松.幼儿撒谎性行为探析J.世界心理学.2002.92客小翔.孩子说谎大多有理由J.家庭教育2005(10)3王小英.幼儿说谎的类型及其对策J.现代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