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部公房的棒的多重解读218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第2期安部公房的棒的多重解读章明内容提要:深受卡夫卡,海德格尔等存在主义影响的安部公房,作品中多次以”变形”为题材,用独特的寓意和幽默,描述了现代社会人们孤独的实存现状.棒发表于昭和三十年,作品延续了超现实主义文风,注重人物内部世界的描写;同时作品又向共产主义的思想靠近,将焦点对准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通工薪阶层的异化现状和人的变形,力求从中探究真正的实存.关键词:异化逃离外部现实内部世界惩罚作者简介:章明,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语言与文学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近代日本文学.Title:AlookintoKoBoAbeSStickAbstract:GreatlyinfluencedbyFranzKafka,MartinHeidegger,KoBoAbeusedtransformationasthethemeinmayofhisworks.Inexploring”humanexistence”intherealsense.hedescribedpeopleSlonelystatuswithauniquemoralandhumor.Thisnovelwaspublishedinthe30thyearofZhaoheDynasty,withhisusualthemeofhumanexistence.Writteninasurrealstyle,itattachesgreatemphasistothedescriptionofpeopleSinternalworld.Meanwhile,itisacommunistwork,focusingonthealienationandtransformationofcommonworkersinacapitalistsocietytoexploreatruerealism.Keywords:alienationrunawayexternalrealityinternalworldpunishmentAuthor:ZhangMingispostgraduatestudentattheCollegeofForeignLanguages,LiaoningUniversity(Shenyang110034,China),majoringinJapa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ConductingresearchonModemJapaneseLiterature.20世纪5O年代初,受到里尔克,海德格尔,卡夫卡等存在主义代表人物的影响,初人文坛的安部公房,发表了带有存在主义哲学色彩的处女座终道标.昭和二十三年,深受花田清辉影响的安部,参加了作为战后超现实主义文学艺术运动的据点夜之会.昭和二十五年,凭借带有超现实主义文风的赤茧获第二届战后文学奖,翌年,又凭借壁一S?卡尔玛氏的犯罪获芥川奖,随着1951年加入共产党,思想上慢慢向共产主义靠近的安部,不久又创作了R62号的发明,变形的记录,棒,饥饿同盟等等.关于这一时期思想的变化,安部曾在最初的评论集中这样说道:”这十年间,无论是年龄,还是时代,都是变化异常激烈十年.我自身,无论是思想上还是写作方法上,也经历了从存在主义,到超现实主义,再到共产主义的三次巨大的转变”(安部公房,猛猷心二算器手老12).从昭和二十年到昭和三十年前期,安部的短篇小说中,很多都以”变形”为题材,如赤茧,壁一s?卡尔玛氏的犯罪,魔法粉笔,饥饿的皮肤,棒,变形的记录,铅卵等等.对于这一时期安部变形作品的研究,一部分学者从安部作品中的”异化”,”疏离”等存在主义文学特征上进行分析,或从比较文学的角度与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卡夫卡进行比较,因而安部一直有着”13本的卡夫卡”之称.佐佐木基一评价安部,”着眼于现代疏离状况的形象”,”虽然深受卡夫卡影响的安部,却并不亚于卡夫卡.安部公房有着自己的独创性,若将安部的作品与卡夫卡的相比,一眼便能看出其中的轻重以及明暗的差异”(佐佐木基一263).”安部公房和大江健三郎将日本当代存在主义文学推向一个新的阶章明:安部公房棒的多重解读219段.”“在以墙壁为主题的系列小说第三篇赤茧中,作者以夸张荒诞的奇思妙想,大胆借鉴存在主义的手法,以独特的视角和坐标找出新角度,摘取人性深处很少触及的复杂现象,拓宽了自己的感知世界和心里空间”(李德纯1l53一l154).另外,也有相当一部分学者从超现实主义的艺术理论角度对安部的作品进行分析.13本战后现代主义作家埴谷雄高在谈到安部作品时曾说:“安部公房从海德格尔出发,但容我斗胆的说,文学方面则是从椎名麟三和埴谷雄高出发.他将追求物体的内部法则的方法论用于小说中.这既是安部与日本文学的最初的交汇点,也是最后的交汇点”(埴谷雄高1).小林治在谈到安部初期的变形作品时也曾这样说道:”作为这一理论(超现实主义)最大的实践者安部,昭和二十年以来,其短篇小说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变形这一主题,而变形的一个重要的动因,即莫名的饥饿感以及由此产生的强烈的憎恶感例如,赤茧中所写到的那样,无家可归的我的背影里充满了对家的渴望,这种饥饿感以及似乎被逼的无路可走而产生莫名的憎恶感充斥着我的身体,当这种感觉到达顶点时,变身也就开始了”(小林治188).渡边广士在谈到安部这一时期的作品时,也指出从厂,/口力力lJJ开始,安部的作品受到了花田清辉的超现实主义理论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安部作品中将观念上的姓名,影子等非现实的事物物化,赋予非现实事物的现实性,从而暴露出现实的非现实性.正如安部自己所说的,昭和二十年到昭和三十年前期这十多年间,思想上经历了从存在主义到超现实主义再到共产主义的三重转变,因而从时间上来看,发表于昭和三十年的棒这部小说,是思想上向共产主义思想靠近时期的一部作品.但思想之间的转变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思想的转变是渐进的,缓慢的.换言之,思想的转变往往都是在前一个阶段的基础上发展转变而来的,所以安部的这三个阶段的思想转变也并不是孤立存在或完全对立的,而是互相联系辩证发展的.例如,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就吸收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论以及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思想上发展的.由此可见,任何一种思想的形成,都不可能绝对的孤立存在,总会或多或少受到其他思想的影响.因而棒这篇作品中也一定沉淀了安部三次思想转变过程中碰撞交融的精华,而不是单一的存在主义,超现实主义或共产主义思想.笔者在此以文本解读为基础,从大众的异化,主人公的变形,以及对变形物的惩罚三个方面,尝试从多种思想的角度和视野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透过作品中安部复杂的思想交错,来探究作品的主题所在.一,大众的异化棒发表于昭和三十年,经历了战后最初的贫困饥饿的状态,5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开始进人高速发展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同时,精神世界日渐空虚,浮躁,迷失在生活中.基于制度固定化的官僚时代来临,人们曾经的精神以及肉体上的渴望,都被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推进所带来的安定感所吞噬,达到一种疑似的安定状态.每天高负荷的工作,疏离的人际关系以及快速生活节奏带来的压力,使普通大众的精神世界也变得异常复杂.小说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围绕极其普通的一名工薪族变成棒展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六月的一个闷热的星期日,主人公带着两个孩子,在人潮汹涌的百货公司的屋顶上,在看到有空隙的时候,便迅速插了进去.就在这样一个闷热而又嘈杂的环境中,通畅会大汗淋漓难以忍受,然而,主人公却似乎充耳不闻,反倒全神贯注看着这样的风景,看着看着就入迷了,不仅仅是主人公,周围的大人们大都发呆得望着远方.“老实说,趴在栏杆上的,大人比孩子多.孩子大都很快就厌腻,吵着说要回去,却像妨害了工作似的,受到斥责;茫然得把手搁在栏杆上支着脸颊看着的都是大人”(安部公房,”棒”275).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发生,大家却不约而同地倚杆而望.什么也不用想,只是望着街道发呆,大人们似乎很享受这样一种失神的状态,与孩子们的厌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为什么大人们会沉醉于这样的茫然状态呢?“这根棒似乎生前受到相当粗野的对待,伤痕累累”(安部公房,”棒”275).从文中的描述可知,主人公生前长期处于超负荷疲惫状态,疲于工作生活,疲于复杂的人际交往.然而,主人公的这种状态并不特殊,相反大多数人都和主人公的状态一样.正如洪水中描述的劳动者一样,“那小小的脑袋中除了疲劳什么都没有,空220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第2期空如也”(安部公房,壁231).难得的周末,为了摆脱平日的疲惫,大人们不约而同倚栏远眺,一脸茫然的表情,此时的脑子里什么都无须想,无须工作,也无须应对平日复杂的人际关系.在拥挤不堪的环境中,大家都只是发着呆,彼此都没有交流,似乎更愿意活在自我封闭的环境中.真可谓是”谨慎小心的小市民的周末”(安部公房,”棒”108)啊.面对激烈转型期的异样的外部现实,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为了获得某种安定感,改变自身去迎合外部的社会,以求获得与外部社会的一致感.无论激烈巨变的外部社会有多异常,为了追求一种表象的安定,人们迫使自身内部慢慢习惯这种异常,久而久之便麻木了,在自己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内部也被悄然无息地同化异常了.高强度的工作生活,疏离的人际关系,对于这样的社会现实,包括主人公在内的大人们,与其说是毫不排斥的接受,倒不如说在已经习惯了的这样的异常中,慢慢地自身也就变得异常了.由此可见,日常生活中表象的安定化其实并非真正的安定.就如同安部的杂文”莫斯科和纽约”中叙述的:”大城市的人们,就如同永远的旅行者一般,只靠极微小的接点与社会联系着,就如同是漂浮在水上的乒乓球一般,只能随风漂浮”(安部公房,”莫斯科和纽约”381).大人们沉浸于独自倚栏而望的失神状态,这一看似安定的日常状态下,安部却用其敏锐的视角观察到了其中的”异常”即人的异化.异化一词始见于黑格尔的着作,后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异化,这样说道”物对人的统治,死的劳动对活的劳动的统治,产品对于生产者的统治”(转引自王时中135).而存在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萨特,在辩证理性批判中,也提出了”匮乏异化”的理论结构,”已定型物通过它自身的矛盾,为了人并且通过人而成为了历史的基本动力”(转引自王时中169).由此可见,异化是物对人的宰制.文中描写的人们,一直处于高强负荷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之下,对于这样”异常”的生活状态,人们并没有反抗,而是慢慢地溶人这种状态,将其作为正常的”日常生活”来看待,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被社会制度,社会劳动,伦理道德等”日常生活”所宰制.包括主人公在内的大多数人,通过强制自身适应外部的社会的一切,并将此作为正常的日常生活来看待,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的被异化.将”异常的生活状态”作为”正常的生活状态”来接受,这就是人内部被异化的过程.安部曾在”用橡皮擦写作”一文中说道:”日常生活之所以看上去很安定,其实无非是表象和现实间的一致感罢了.而当这种一致感破裂的时候,作为作家就应当发挥他的创作本能了,如同蜘蛛织网一般,紧追着从表象中逃离的现实,吐出新的丝.我绝不是个现实无关心派,恰恰相反,真正的作家,应该如同穿梭于现实与表象的裂缝中的一只蜘蛛般,面对着隐藏起来的现实吐丝”(安部公房,”用橡皮擦写作”470).安部用其敏锐的观察力,紧追着埋藏在安定表象下大众内部的”异化”,吐出新的丝.当发现了大众”异化”的内部特征后,安部又吐出了什么样的蛛丝呢?为什么那么多被异化的人中,只有主人公在落下的瞬间变成了棒呢?异化和主人公的变形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呢?二,主人公的变形“也许因为周围空气潮湿,我竟然焦躁异常,对孩子发脾气.大孩子用愤怒般的声音叫喊:爸爸.我仿佛想逃离这声音似的,不由得探出了上半身”(安部公房,”棒”274).处于异化状态的主人公,莫名地被一种焦躁感所驱使.关于这种”病态的焦躁感”,安部曾这样解释道:”在我的印象中,这种焦躁感,并非来自于城市计划的缺陷,落后,或交通难等等外界因素引起的,而是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异常化的一种产物.并且,将这样的异常的,不幸的状态当做一种病态的话,则会增加这种焦躁感”(安部公房,“莫斯科和纽约”382).由此可知,主人公的这种强烈的焦躁感,正是长期被异化的一种产物.渐渐无法忍受这种焦躁感的主人公,选择了逃离.主人公只想要逃离这一切,下意识地探出上半身,就如同是条件反射般地发出,完全无意识的行为.仅仅凭借心的感觉做出的反应,此时的主人公思想上陷人了空白,陷入了无意识的状态,在下落的过程中身体轻浮在空中,完全没有觉得一丝危险抑或害怕,反倒沉浸于这样的感觉中.在别人眼中的跳楼自杀的行为,主人公却从中似乎获得了解脱.从焦躁异常到下落过程中的意识空白,安部用其精湛的笔法勾勒出了主人公内部世界的变化.章明:安部公房棒的多重解读221而对主人公”茫然”,”焦躁感”到”并不觉得危险的无意识”的情绪描写,体现了安部深厚的存在主义文学底蕴.存在主义美学的根本立足点是关注人的”情绪体悟”,因为正是情绪性体悟使“存在”成为可能,情绪性体悟正是一种消泯主客界分,具有当下性和无限具体可能性的”活动”.20世纪中后期,由存在主义者演绎出来的存在主义文学则把自己的关注投向了人的”情绪”,认为人正是凭借”情绪”而与世界发生联系,产生”体悟”,从而呈现出万象纷坛的”存在”的.主人公从最初的”茫然”,”焦躁感”的消极情绪与世界发生联系,只是他无法忍受想要逃离.从逃离瞬间开始,主人公陷入了”无情绪”,已无法与外部世界联系,无法产生体悟,因而既不觉得危险,也不觉得害怕,甚至都无法意识到自己当下的行为的真正含义.没有了情绪体悟的主人公,也就没有了任何互动的”存在”,无法再作为人而存在,因而变形在所难免.同时,深受花田清辉关于”外部现实与内部感性的统一”的超现实主义理论影响的安部公房,也多次将这理论延伸到了自己的作品中.安部说道:”人类精神的历史,是内部与外部的函数复杂化的历史.一?社会的复杂化,在增大外部的同时,也使其内部相应地成长.内部与外部紧张的保持,才是作为现代人的资格,也是现代人的标记”(安部公房,”实验美学笔记本”71).安部主张内部世界与外部现实的统一.最初,这样的内外的对应是简单朴素的,但随着社会的复杂化,内外部的函数关系也会相应的复杂.如果自身放弃了与外部现实的对决,也就放弃了作为人的资格.从文中可以看出,正是主人公的逃离直接导致了变形.主人公逃离这一举动,则是主动放弃了与外部现实的抗衡.没有了与他人,与外部社会的对决,主人公在逃离的那刻开始,内部世界就开始逐步丧失.无意识的下落过程,也是主人公内部丧失的开始.下落过程中,对孩子呼声以及周围一切没有了反应的主人公,内部感性世界渐渐消失.一个内部丧失的主人公,失去了作为人的资格,自然也就无法再以人的形态而存在,于是发生了变形的那一幕.因而,逃离导致的内部丧失才是变形的真正原因.同时也可以看出,一个变形,同时溶人了”存在主义美学”与”超现实主义的艺术理论”,这也很好地印证了安部思想转变的连续性.然而主人公为什么又会偏偏变成了”棒”呢?对于这一变形物的选择,是作者的一时兴起还是必然结果呢?要回答这个疑问,就必须结合主人公的特征和”棒”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安部曾在”古地图的修理”中提到:”人,无论是淮,肯定都有自己的内部(地图)和外部(现实),日常生活中,并不会刻意地一一区分,大多把内外作为一个整体来接受.外部的现实中一旦发生了变化,自身就察觉内部与外部间的错位,无论如何都要保持之前的一致感,就开始慌忙地修改地图,然而一旦外部的变化过于激烈的话,内部力不从心的话,就容易产生虚无,抑郁等等“(安部公房,”古地图的修理”111)为了保持和外部现实的一致,一个劲地修改内部地图,总有力不从心的那一天.对于这种一致感的追求,一味地通过修改内部来实现,内部世界总有崩溃的一天.经过第一部分的分析,已经得知包括人们被”异化”这一内部特征.借用安部在”古地图的修理”中的观点,”异化”其实就是安部所说的”修改地图”;是现代人应对外部现实的一种极度消极的内部状态;是人的内部世界在面对强大的外部世界时,通过一味地强制改变内部世界,使自身接受适应外部现实的一切的一种被动状态;是内部世界应对外部世界时的一种扭曲的反映.长约1米左右,不粗不细,适于拿在手中的根直直的棒,朝那空隙旋转着直落下去,发出于枯尖锐的声响,反弹起来,碰到路旁的树木,插在人行道与车道间的水沟底下.没有人注意它,终于被一个学生注意到了.于是师徒三人围绕棒展开了讨论.这两个外表相似的学生,针对棒提出了看似不同的两种观点,但细细研究起来,这两种观点反映的却是同一个本质.“之所以这根棒一直物尽其用,可能是因为生前有一颗诚实而单纯的心吧.”“这根棒是完全没用的东西.它是不是太单纯了点,仅仅是一根棒子,作为人类的道具,太下等了.就连猴子都会用棒”(安部公房,”棒”277).右边的学生认为棒”诚实而单纯”,与此相对,左边的学生则认为棒是一个”下等的人类道具”.乍一看,两种说法一褒一贬,正好相对.仔细分析一下,棒之所以单纯诚实,是因为它从不掺222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第2期杂自身意志,如实的跟随使用者的意图;而棒之所以下等,也是因为它完全不带自身意志,无条件服从使用者的想法,如果没有使用者,棒也就成了废物.即使受到了使用者的粗暴对待,满身伤痕,棒依旧不可能有任何反抗.当然,没有生命的棒作为单纯的物质,不可能拥有和人类一样的精神世界,因而棒在和包括使用者在内的外部现实对决中,绝对服从于外部现实是毋庸置疑的,由此可知,两个学生的分析,只不过是棒的”无意志性”的两种表现.通过特征分析,棒的”无意志性”与主人公内部世界的”异化”相重合,共同表现为对外部现实的屈从,被异化的主人公的内部有着”棒”的特征.从而得知,安部选择棒这一”变形物”并非偶然,而是必然的选择.结合主人公生前的”异化”特征,安部选取了”棒”这一变形物作为其死后存在的形式,笔法堪称精妙.虽然”异化”和变形物”棒”的特征相重合,但文中并非所有被异化的人都在外形上变成了棒,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异化”并不代表”内部丧失”.异化虽然是内部世界对应外部世界的一种屈从的状态,但内部世界仍然存在.尽管一味地修改内部世界的抗衡方式是极其消极的,但至少没有完全放弃与外部世界的抗衡,所以没有内部丧失的人们仍得以人的形态存在于世上.然而,“逃离”则彻底的放弃了与外部世界的抗衡,没有了内部感性世界,就如同物品一般,无法再以人的身份继续存在,而只能以人之外的某种形式存在.“异化”并不等于”逃离”.异化是人内部世界中”棒”的特征,而”逃离”则是主动宣告了内部世界的消失.如果没有”逃离”,棒的特征会一直隐藏在众人的内部,难以察觉.安部巧妙地借用了主人公的逃离,将主人公生前异化的内部世界棒的特征,展现在我们面前.综上所述,逃离是主人公发生变形的根本原因,异化是选择变形物棒的主要依据.三,对变形物的惩罚三人对棒进行一番分析之后,又围绕对棒的惩罚以及惩罚方法进行了讨论.在安部以往的变形小说中,提出对变形物的惩罚方法,这还是第一次,接下来就惩罚的必要以及惩罚的方法两方面进行分析.文中对变形物的惩罚,看似荒诞无理,但却可以从中体会安部的意图.主人公生前处于异化的状态,因越来越无法忍受异化带来的焦躁感,而选择了逃离.但逃离并没有给主人公带来解脱,死后的主人公将继续以棒的形式存在于世上.生前无法主宰自己命运,受到粗暴对待;死后依旧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接受残酷的惩罚,宣告了主人公逃离的彻底失败.同时暗示,无论是人还是棒,都无法逃离这个外部世界,逃离不是最终的出路.面对复杂动荡的外部社会,安部一直主张积极的观点直视现实.“我喜欢将这些非实在物搬上舞台,只是为了想要直面现实而已”(安部公房,”死人登场”32).“我并不认为这种孤独是病理学的现象,只不过是我们常识中的正确人际关系的方法陈旧了,或者是我们的尺寸已经不适合那样的方法了我们需要的并不是回到孤独,而是把孤独作为理所当然的状态来积极地接受,从而展开对新的道路的探索的精神”(安部公房,”纽约与莫斯科”383).50年代中期日本社会经历了激烈变化,在这样的社会中,安部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疏离等人的异化并不是可怕的事情,不用慌张地从中逃离.解决”异化”正确的途径不在于从外部现实的逃离,而在于积极勇敢地直面现实,而在于继续努力探索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新的道路.因而,对于变成了棒的主人公,安部坚决的采取了惩罚的态度.由此可见,安部对于”逃离”的坚决否定的态度.同时,文中提出的惩罚的方法,也很新奇.“像这样置之不理,就是最好的惩罚.大概有人会捡起来,跟生前一样当作棒,用在许多方面”(安部公房,”棒”279).这样的惩罚方式蕴含了两层深意,一方面针对主人公而言,这样的惩罚进一步将死后的主人公抛人更加残酷的境地.”有个人踩到了我.我便有一半陷在被雨淋湿的松软的地面下”(安部公房,”棒”279).死后变成棒的主人公,甚至连逃离的机会都没有了.与生前相比,棒对于外部现实更加无条件屈从.然而,也正是通过这样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方法,才能重新唤醒人内部世界的新生.另一方面,也给了被异化的大众一个启示.与主人公生前一样异化的人们,虽然没有发生外在的变形,但内部世界有着”棒”的特章明:安部公房棒的多重解读223征,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如果人们继续以异化的状态生活下去的话,那么和死后受到惩罚的棒又有什么区别呢.只不过是以两种不同的外在形态存在于世上,但遭受的却是一样被摧残的命运.暗示着被异化的大众,其实也处于被惩罚的状态中.由此不得不佩服安部的深厚的写作功力,一箭双雕的惩罚方式.然而,惩罚只是一种手段,并非安部最终的目的.故事的结尾,成千的孩子在拥挤的人潮中呼喊着”爸爸”.这一声声的呼喊中,正包含了安部的心声.人与棒终究是不同的,是生前与死后的区别.即使被异化的人们,也还有希望来拯救自己的命运.只要人们勇于面对异常的外部现实,从正面向外部现实发出挑战,积极探索处于激烈转型期的人与人,人与社会新的道路,便可重获内部世界的新生.然而,死后变成棒的主人公却永远失去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只能永远作为一根棒被使用.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死都成了一种奢侈.无处可逃,也无力可逃的棒,将永远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因而,这一声声呼喊,也算是安部对异化的人们发出的内心的呼喊,希望把他们从“非人”的状态中唤醒.通过对棒这部小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绩效管理实务 习题及答案 5绩效沟通与绩效信息收集
- 2025年新能源行业质量认证技术挑战与机遇报告
- 2025年金融衍生品市场创新与风险防范策略案例分析
- 防水工培训考试题
- 高处作业安全考试题
- 美容护肤知识竞赛试题
- 2025年南昌二模试卷及答案
- 平板课件使用说明书
- 2025年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与数字化转型未来展望报告
- 中专基础乐理试题及答案
- 人才画像管理制度
- 胖东来导购管理制度
- 房屋合同暂不过户协议书
- 学校聘请校医协议书
- 探究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的引发机制、过程建模与防控策略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昌平一中教育集团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房屋产权转赠合同协议模板
- 揽投员管理制度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疗指南(2025年版)解读
- 乐都路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意外伤害应急预案
- 2025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