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9040102201、2 课程学分:6学分课程学时:108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普通心理学课程是教育学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方向本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程。二、教学要求普通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树立正确的心理观;了解心理学发展的一般趋势;初步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和应用心理学的热情;为学习心理专业和教育专业的其他课程打下基础。普通心理学的教学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提倡以学生为主,师生互动,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三、教学内容:本教学大纲主要是依据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十七次印刷)等,共有十二章的基本理论的内容,心理的生理机制部分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色、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学科专业要求而作适当的增或减。教学中有些实验可以通过课堂演示或实验室演示学习。第一章 心理学:一门探索人类奥妙的科学一、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及动物行为的科学二、心理学的目标三、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四、心理学的发展简史五、心理学的现状主要流派六、现代心理学的门类第二章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二、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三章 心理的生理基础(选讲)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一、神经元的构造与功能二、突触的传导功能第二节 神经系统一、神经系统的构造二、中枢神经系统 三、周围神经系统第三节 大脑半球的构造与功能一、大脑皮层的构造二、大脑半球的分区与联合功能三、大脑半球的分合功能第四节 内分泌系统一、脑垂腺二、甲状腺三、肾上腺第五节 心理遗传学的研究一、染色体与基因二、心理遗传学的研究第四章 感觉历程第一节 感觉的一般概念一、感觉的概念二、感觉的重要性感觉剥夺实验三、感觉的种类第二节 感觉的基本特征一、感受性和感觉限二、感觉适应三、阈下刺激的感觉效应第三节 几种主要的感觉一、视觉二、听觉三、嗅觉与味觉四、皮肤感觉第五章 知觉历程第一节 知觉概述一、知觉的概念二、感觉与知觉的关系第二节 知觉的基本特征一、知觉的选择性二、知觉的整体性三、知觉的理解性四、知觉的恒常性第三节 知觉的心理历程一、空间知觉二、时间知觉三、 运动知觉(移动知觉)第四节 错觉一、错觉及其种类二、错觉产生的原因和错觉理论第六章 意识状态与注意第一节 意识的性质一、意识与无意识二、意识的不同层面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意识状态一、睡眠二、梦的心理学研究三、催眠第三节 注意一、什么是注意二、注意的种类三、注意的外部表现四、注意的理论第七章 记忆第一节 记忆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记忆 二、记忆类型三、记忆结构以及其加工过程第二节 感觉记忆(sensory menmory)的研究一、感觉记忆的基本概念二、感觉记忆的编码第三节 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的研究一、短时记忆的特征二、短时记忆的编码三、短时记忆的容量四、短时记忆信息的遗忘五、短时记忆信息的提取第四节 长时记忆的研究一、人一生的经验是否都能够维持在记忆中?二、理解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两个记忆系统之间的关系三、长时记忆的编码四、长时记忆的储存五、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六、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第八章 思维与想象第一节 思维概述一、思维的概念与特征二、思维与感知觉的关系三、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四、思维的种类五、思维的过程第二节 想象一、想象与表象二、想象的功能三、想象的种类第三节 概念和推理一、概念及其种类二、概念形成过程的特点三、推理第四节 问题的解决一、问题解决的概念二、问题解决的策略三、影响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第五节 创造思维一、什么是创造思维二、创造思维的过程三、顿悟和灵感第九章 情绪与生活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概述一、情绪和情感概念二、情绪的性质与功能三、情绪与情感的关系四、情绪与需要的关系五、情绪的纬度与两极性第二节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一、情绪的分类二、情感的分类第三节 情绪的表达表情一、情绪表达的心理学研究二、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第四节 情绪的理论一、詹朗二氏情绪理论二、坎巴二氏情绪理论三、斯辛二氏情绪理论四、情绪的相对历程理论第五节 生活压力与情绪一、生活压力的性质与来源二、生活压力下的身心反应三、生活压力与健康第十章 需要、动机与意志行为第一节 概述一、需要二、动机 三、意志第二节 基本需要和需要理论一、生理需要二、探究需要三、交往需要四、成就需要五、自我实现的需要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第三节 动机的种类和动机理论一、动机的种类二、动机理论第四节 意志行动一、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二、意志行动与动机冲突三、意志行动中的挫折四、意志的品质第十一章 能力与能力测验第一节 能力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能力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三、能力的种类第二节 能力理论一、能力的因素说二、能力的结构说三、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第三节 能力发展一、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二、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三、能力发展差异的原因四、能力开发 第四节 能力测量一、能力测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二、能力测量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三、能力测量的水平四、能力测量的要素五、能力测量的种类第十二章 人格第一节 人格概述一、人格的含义二、人格的特征第二节 人格结构一、气质二、性格三、自我调控系统第三节 人格理论一、人格的特质理论二、类型理论三、多元类型理论 第四节 认知风格一、场独立性场依存性二、冲动沉思第五节 人格测量一、什么是人格测量二、人格测量的种类三、人格测量的方法四、人格测量中存在的问题第六节 人格成因一、遗传因素二、文化因素三、家庭环境四、早期经验四、学时分配与比例章节名 称主 要 内 容课时备注一心理学:一门探索人类奥秘的科学心理学的目标、研究对象、发展简史、主要流派、现代心理学的门类9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6三心理的生理基础神经系统、大脑半球的构造与功能、心理遗传学的研究12四感觉历程感觉概念、基本特性、几种主要的感觉、12五知觉历程知觉概述、基本特征、知觉的历程、错觉9六意识状态与注意意识的性质、睡眠、催眠、梦、注意12七记忆概念、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内隐记忆6八思维与想象思维概述、想象、概念与推理、问题的解决、创造思维6九情绪与生活情绪概述、种类、情绪表达、情绪理论、生活压力与情绪9十需要、动机与意志行为概述、需要的基本理论、动机的种类与理论、意志行动12十一能力与能力测验概念、能力理论、能力的发展、能力测验6十二人格概述、人格结构、人格理论、认知风格、人格测量、人格成因9合计108五、教学参考书1、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十七次印刷)2、(美)理查德格里格 菲利普 津巴多 著: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版3、(美)Dennis Coon著: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第9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4、张春兴编: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1 9 9 7年版六、成绩评定(考试)1、平时成绩:20%(作为参考)包括出勤、课堂提问、讨论作业等。2、笔试成绩:半期考试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60%3、普通心理学在大一开设一学年,第一学年上、下学期各举行一次闭卷考试。教育原理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9040102203 课程学时:72学时课程学分:4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课一、说明1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教育原理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专业(本科)课程计划中专业基础课程。它既是该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该专业的必考课程。本门课程以现代教育理论为理论基础,阐明什么是教育,什么是现代教育,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教育及它们的功能,阐明教育、社会和人特别是现代教育、现代社会和现代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阐明教育在社会和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特别是现代教育在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发展中的作用。本门课程是一门原理性质的课程,它具有宏观性和基础理论性,对学习其他教育课程具有奠基和指导作用,在本专业各门课程中是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2课程目标和要求本门课程设置的总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比较全面和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教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初步了解、分析教育问题和解决教育问题的基本方法;为使考生逐步学会观察教育现象,分析、认识和解决教育问题以及学习其他教育课程打好基础,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培养热爱教师职业的思想提供知识和材料,为做好教育和教学工作做好准备。3适用专业:教育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专业二、本文:教学要点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教育学、教育原理的含义与表述第二节 教育科学的发展阶段及性质、作用第三节 学习、研究教育科学的方法和要求教学重点学习教育学的意义,教育学、教育原理的内涵。教学难点教育学、教育原理的研究对象教学时数:6课时第二章 教育发生论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第二节 教育的存在和发展第三节 当代教育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教学重点教育的发展阶段及特点教学难点中国教育发展趋势教学时数:10学时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一节 社会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第二节 教育与社会要素的关系第三节 教育社会功能的历史演进特征教学重点教育与社会要素的关系教学难点运用教育社会发展功能原理分析教育现象教学时数:12学时第四章 教育的本质第一节 教育的含义、性质及构成要素第二节 教育活动的分类、结构、功能(形态)教学重点理解教育的本质、构成要素及其关系教学难点理解教育构成要素间的关系教学时数:10学时第五章 教育与个体发展第一节 与教育相关的个体发展观综述第二节 几类个体发展理论评介第三节 影响个体发展的基本因素第四节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历史演进教学重点1个体发展阶段及特点2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教学难点1运用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原理分析教育现象2运用实践活动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分析教育问题教学时数:10学时第六章 教育目的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含义和作用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教学重点1理解教育目的及相关概念的内涵2理解教育目的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教学难点1运用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当前教育实践中出现的偏失2运用素质教育的观念分析教育现象教学时数:8学时第七章 学校教育制度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第二节 教育制度的历史沿革教学重点1理解学制及相关概念2理解学制的特征教学难点理解学制发展趋势教学时数:8学时第八章 教育与社会、人的和谐发展第一节 教育、人、社会三者的关系第二节 教育的本体功能及其两个基本属性第三节 教育两大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第四节 教育、社会、人的发展的和谐教学重点与人、社会的和谐发展教学难点两大基本功能的实现及关系教学时数:8学时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编写组,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3、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4、厉以贤主编,现代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5、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6、成有信主编,现代教育引论,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7、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8、孙喜亭著,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9、陈桂生著,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10、郑金洲著,教育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1、王守恒、查晓虎主编,教育学教程,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2、瞿葆奎主编,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13、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14、金一鸣主编,教育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15、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16、袁振国主编,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7、郑金洲著,教育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8、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19、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20、斯宾塞著,胡毅译,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学前心理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9040102204 课程学分:4课程学时:72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旨在使学习者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掌握运用学前心理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在教育幼儿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热爱幼儿,对幼儿教育工作有浓厚兴趣,进而树立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学前心理学属于理论课程,但同时也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应紧密联系实践,有条件的学习者最好能结合到幼儿园的见习来学习本课程。一方面,生动鲜活的儿童形象有助于学习者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与实践紧密联系也有助于学习者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二、教学要求(一)本课程要求学习者初步掌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包括: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幼儿的认识、情感、个性和社会性等各个方面发展的规律和特征;关于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幼儿心理和教育有关的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知识。(二)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课程的重点:一是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二是要注意把所学理论与生活和工作实践中所遇到的幼儿心理表现及教育问题结合起来。课程的难点是对幼儿心理研究方法的掌握及对幼儿思维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理解。三、教学内容第一章 学前心理学概述第一节 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一、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学前心理学的任务第二节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一、幼儿心理发展的动力二、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三、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性第三节研究学前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一、研究幼儿心理的基本原则二、研究幼儿心理的基本方式三、研究幼儿心理的常用方法第二章幼儿心理学研究的概况第一节国外幼儿心理学的研究一、西方幼儿心理学的研究p24二、前苏联幼儿心理学的研究p27第二节我国幼儿心理学的研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幼儿心理学研究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幼儿心理学研究第三章游戏与幼儿的心理发展第一节游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p35一、游戏适应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二、游戏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水平,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最好的条件第二节主要的游戏理论一、经典的游戏理论二、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三、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四、前苏联的游戏理论p44第三节游戏的本质和特征一、游戏是儿童有目的、有意识、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具有社会性二、游戏是一种具有多种心理成分组成的综合性的活动,具有虚构性、兴趣性、愉悦性和具体性第四节幼儿游戏的发展一、从认知发展的角度分二、从社会性发展的角度分三、从游戏各类发展的角度分p55四、从游戏的具体成分五、从游戏的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分第五节促进幼儿游戏发展应注意的问题一、把游戏列入整个教育工作计划之内二、为幼儿开展创造条件三、正确理解游戏中成人的主导作用第四章幼儿语言的发展第一节语言获得的理论一、环境决定论二、先天决定论三、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论第二节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一、幼儿言语的准备(01岁)二、幼儿言语的形成三、幼儿语言形式的发展四、幼儿语义的发展五、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第三节幼儿语言能力的评价和培养一、幼儿语言能力的评价角度二、幼儿言语能力的培养第五章幼儿注意的发展第一节幼儿注意的发生、发展一、注意的发生二、注意的发展第二节幼儿注意与幼儿园教育活动一、易于引起幼儿注意的外部因素,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二、充分运用注意的主观因素,保持幼儿注意的稳定三、关于引导两种注意的转换第三节幼儿注意力的评价和培养一、幼儿注意的评价p113二、幼儿注意的培养第六章幼儿感知觉的发展第一节幼儿感知发展的特点一、听觉的发展二、视觉的发展三、触觉的发展四、痛觉的发展第二节幼儿感知觉规律与幼儿教育活动一、适应现象二、对比现象三、知觉的选择性第三节幼儿观察力的发展、评价和培养一、观察力的发展二、观察力的评价p141三、幼儿观察力的培养p145第七章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第一节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一、幼儿记忆的发生二、幼儿记忆在量方面的发展三、幼儿记忆在质方面的发展第二节幼儿记忆与幼儿园教育活动一、帮助幼儿进行及时、合理的复习二、给幼儿记忆的材料要形象,方法要有趣三、帮助幼儿理解记忆的材料四、让幼儿使用多种感官参与记忆过程五、正确对待幼儿“说谎”的问题第三节幼儿记忆力的评价和培养一、幼儿记忆力的评价二、幼儿记忆力的培养第八章幼儿思维的发展第一节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一、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二、幼儿思维形式的发展三、幼儿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第二节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一、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理论观点二、皮亚杰论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第三节幼儿思维与幼儿园教育活动一、向幼儿提供各种直接感知和动手操作的机会二、注意教学的具体性、形象性三、发展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第四节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测量和培养一、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二、幼儿创造必思维能力的测量三、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第五节幼儿思维力发展的评价和培养一、幼儿思维力评价二、幼儿思维力的培养第九章幼儿情绪的发展第一节情绪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情绪对幼儿行为的动机作用二、情绪对幼儿心理活动的组织作用三、情绪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四、情绪对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第二节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一、情绪的发生二、关于情绪发展的几种理论三、幼儿情绪的发展趋势和特点第三节幼儿几种基本情绪的发展一、哭二、笑三、恐惧四、依恋第四节幼儿良好情绪的培养一、合理的生活制度、丰富的生活内容,能让幼儿处于愉快的情绪之中二、和谐的家庭生活、良好的情绪示范和教养态度对幼儿良好情绪的发展作用极大三、通过文学艺术作品培养幼儿高级情感四、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第十章幼儿个性的发展第一节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一、幼儿自我认识的发展二、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三、幼儿自我调节的发展四、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理论p251五、研究自我意识的方法p253六、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p253第二节幼儿气质的发展一、气质的类型二、幼儿气质的稳定性与变化 第三节幼儿性格的发展一、性格的概念二、婴儿性格的萌芽三、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p266四、学前期是儿童性格的初步形成期五、幼儿性格发展的趋势和特点第四节幼儿能力的发展一、能力及其结构二、幼儿能力发展的特点第十一章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第一节幼儿亲子关系的发展一、概念二、依恋的类型和影响依恋的因素三、父婴交往的特点与作用四、教养方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五、亲子交往的影响因素第二节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一、有关概念的界定二、幼儿同伴交往的意义三、幼儿同伴交往的发生发展四、幼儿同伴交往的类型五、同伴交往的影响因素第三节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一、社会性行为的概述二、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三、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第十二章独生子女的心理与教育第一节独生子女研究的历史回顾第二节独生子女的生长发育一、国外的研究二、国内的研究第三节独生子女的智力一、国外的研究二、国内的研究第四节独生子女的性格一、国外的研究二、国内的研究第五节独生子女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坚持“以儿童教育儿童”,创设良好的儿童集体环境二、坚持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教养态度三、坚持教育的一致性第十三章幼儿期的问题行为及其矫治第一节幼儿行为的鉴别一、与同年龄的大多数孩子相比二、与孩子本身的发展史相比三、与孩子所处的周围环境相比第二节幼儿问题行为的表现及矫治一、多动症二、自闭症三、攻击性行为四、嫉妒行为五、退缩性行为六、破坏性行为七、残忍行为八、欺骗行为九、性别倒错十、口吃四、学时分配课程内容学时1、第一章幼儿心理学概述52、第二章幼儿心理研究的概况13、第三章游戏与幼儿心理的发展74、第四章幼儿语言的发展55、第五章幼儿注意的发展46、第六章幼儿感知觉的发展67、第七章幼儿记忆的发展48、第八章幼儿思维的发展89、第九章幼儿情绪的发展610、第十章幼儿个性的发展611、第十一章幼儿社会性的发展612、第十二章独生子女的心理与教育413、第十三章幼儿期的问题行为及其矫治414、复习2见习4合 计72五、教学参考书高月梅,张泓,幼儿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10月和第1版,1999年12月第6次印刷陈帼眉主编,学前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杨丽珠编著,儿童心理学纳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朱智贤著,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六、成绩评定(考试、考查)学前心理学课程是考试课,考核方式包括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形成性考核的重点考察学生平时作业、到课率、课堂表现、课外调研、阶段测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等,反映学生学习过程方面情况,占总成绩的30%。终结性考核即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期末考试试卷为标准化试卷,命题原则是:(1)紧扣教学大纲要求范围和教材包括的知识范围;(2)既要考察学生对学前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程度,又要考察学生运用学前心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命题形式灵活多样,包括选择题、概念解释题、判断题、利用学前教育学知识原理解释分析实践活动题、设计实践活动题、简述题和论述题;(4)难度、区分度适中。学前教育史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9040102205 课程学分:4 课程学时:72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学前教育史是学前教育专业四年制本科培养中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阐述了中外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学前教育实践活动(包括制度)和学前教育思想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进程,探讨学前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学生将来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提供启示与借鉴。具体而言,其内容包括三大部分:古代学前教育史、近代学前教育史和现代学前教育史,其中每一部分都是从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国家(或地区)的学前教育实践及影响较大的学前教育理论两方面进行介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一些必要的基本知识,开阔眼界,了解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历史规律,并从中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以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鉴往知来;同时,通过学习,学生能从历史上许多优秀教育家献身教育事业的感人事迹中受到启发和鼓舞,增强和激励其投身幼教事业的信心。二、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第一编古代学前教育第一章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2学时)一、前氏族社会时期的学前教育二、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学前教育三、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学前教育四、军事民主制时期的学前教育第二章古代东方的学前教育(4学时)第一节古代埃及一、学前教育的内容二、学前教育的形式和方法第二节古代希伯来一、家庭教育时期二、会堂教育时期第三节古代印度一、婆罗门教的学前教育二、佛教的学前教育第四节古代中国一、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和特点二、古代的胎教三、古代的家庭教育四、古代学前教材第三章古代西方的学前教育(10学时)第一节古代希腊一、斯达的学前教育二、雅典的学前教育第二节古代罗马一、共和时期的学前教育二、共和后期的学前教育三、帝国时期的学前教育第三节中世纪西欧一、基督教会领域的学前教育二、世俗封建贵族的学前教育第四章古代的学前教育思想(10学时)第一节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一、生平活动与著作二、论教育从幼年开始三、论儿童优生优育四、论儿童心灵教育和体育教育第二节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一、生平和教育活动二、论教育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三、论教育的年龄分段四、论幼儿教育第三节昆体良的学前教育思想一、生平和教育活动二、论雄辩家的培养三、论幼儿教育第四节西方人文主义教育家的教学前育思想一、威尼斯的儿童教育论二、伊拉斯谟的幼儿教育论三、莫尔的乌托邦四、康帕内拉的太阳城第五节中国古代的教学前育思想一、论早期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二、论学前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三、论婴幼儿保育的原则和方法第二编近代学前教育第五章近代的学前教育概况(4学时)第一节英国一、幼儿学校运动的开展二、英国政府的幼儿学校政策第二节法国一、奥柏林的纺织学校二、柯夏的“托儿所”三、马尔波的“婴儿托儿所”四、法国政府的托儿所政策第三节德国一、巴乌利美的保育所二、幼儿学校和托儿所运动第四节俄国一、教养院教育二、孤儿院教育三、幼儿园教育第五节美国一、福禄倍尔幼儿园的传入二、慈善幼儿园的发展三、公立幼儿园的兴起第六节中国一、清末幼儿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实施二、中华民国时期幼儿教育的演进三、老解放区的幼儿教育第六章近代的学前教育理论(16学时)第一节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理论一、生平活动与著作二、论儿童的本质三、论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四、论幼儿的健康教育五、论幼儿的智育和德育六、论幼儿教育方法七、论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第二节洛克的教学前育理论一、生平活动与著作二、论幼儿的体育三、论幼儿的德育四、论幼儿的智育第三节卢梭的教学前育理论一、生平活动与著作二、论自然教育三、论教育年龄分期四、论幼儿教育的原则与方法第四节裴斯泰洛齐的学前教育理论一、生平活动与著作二、论爱的教育三、论教育心理化四、论儿童早期教育第五节福禄倍尔的幼儿教育理论一、生平活动与幼儿园的创立二、论教育的一般原理三、论幼儿园的作用和任务四、论“恩物”五、论游戏与作业第六节霍儿的幼儿教育理论一、生平活动与著作二、论儿童发展与教育三、问卷法与儿童研究四、游戏理论第七节中国近代的学前教育理论一、陶行知的学前教育理论二、张雪门的学前教育理论三、陈鹤琴的学前教育理论四、张宗麟的学前教育理论第三编现代学前教育第七章现代的学前教育概况(8学时)第一节美国一、20世纪前半期的学前教育二、20世纪后半期的学前教育三、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第二节苏联一、苏联学前教育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二、苏联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第三节英国一、20世纪前半期的幼儿教育二、20世纪后半期的幼儿教育三、英国幼儿教育机构的类型第四节法国一、第三共和国时期的幼儿教育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幼儿教育三、法国幼儿教育机构的类型第五节德国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幼儿教育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幼儿教育三、德国幼儿教育机构的类型第六节中国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幼儿教育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二、中国幼儿教育机构的类型第八章现代的学前教育理论(16学时)第一节杜威的幼儿教育理论一、生平活动与著作二、实用主义经验论三、儿童观四、论幼儿教育第二节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理论一、生平活动与儿童之家的创立二、儿童观三、幼儿教育的原则及环境四、幼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五、论教师第三节皮亚杰的幼儿教育理论一、生平活动与著作二、论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三、论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第九章当代学前教育发展综述(2学时)一、当代学前教育发展的特点二、当代学前教育发展的新措施三、当代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三、教材和参考书目1单中惠、刘传德著:外国幼儿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2唐淑、何小夏主编:学前教育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喻本伐编著:中国幼儿教育史,大象出版社,19984杨汉麟、周采著:外国幼儿教育史,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5何晓夏主编: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6唐淑、钟昭华主编:中国学前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7杨汉麟、周采主编:外国学前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9040102206 课程学分:4课程学时:72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偏重于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宏观问题及其一般活动规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学前教育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及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与价值、掌握学前教育的先进思想及基本理论、领会科学的教育观念、认识学前教育活动的基本特点等,以增强学员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职业素质,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二、教学要求(一)本课程要求学员初步掌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包括: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认识到游戏在幼儿成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具备初步的幼儿教育课程设计及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的能力;理解幼儿教师工作的特点,把握与家长沟通合作的形式和策略等。(二)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一是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二是要注意把所学理论与生活和工作实践中所遇到的学前教育问题结合起来。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 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应理解学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了解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理解著名幼儿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观点。(二)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一、教育与学前教育二、教育学与学前教育学三、学前教育及其年龄划分四、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五、学前教育学的特点第二节 学前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一、孕育阶段二、萌芽阶段三、初创阶段四、发展阶段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应掌握学前教育与社会诸因素的关系,社会环境的变迁对学前教育的影响,认识到学前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学前教育的实施又影响着社会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正确把握现代社会学前教育发展的总趋势。(二)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分析一、社会政治与学前教育二、社会经济与学前教育三、社会文化与学前教育第二节 社会变迁与学前教育问题一、现代社会变迁与人的发展二、高度科技化与学前教育三、高度工业化与学前教育四、高度城市化与学前教育五、住宅高层化、独户化与学前教育六、食品精细化与学前教育第三节 现代社会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一、 国际化二、 多样化三、 科学化四、 整体化五、 规范化第三章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儿童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掌握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各个因素以及相关的理论派别,在此基础上正确理解儿童观、发展观和教育观,以自觉地运用于学前教育实践。(二)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儿童发展的诸因素一、 儿童的发展二、 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第二节关于儿童发展的理论一、 柏拉图的先天理念说二、 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三、 洛克的白板说四、 华生的环境决定论五、 安娜斯塔西的遗传环境交互作用论六、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七、 赞可夫的教学结构作用论八、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九、 戈特利伯的教育职能模式理论第三节儿童观的发展与教育一、 关于儿童期的基本理论二、 儿童观的演变第四节学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一、 出生至1岁儿童的发展与教育二、 1岁至2岁儿童的发展和教育三、 3岁儿童的发展和教育四、 4岁儿童的发展和教育五、 5、6岁儿童的发展和教育第四章学前教育的任务(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理解学前教育的目的、任务,把握学前教育任务的特殊性;应理解幼儿园四育教育的含义、内容及幼儿园如何实施四育。(二)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教育目的与学前教育任务一、 教育目的的含义与作用二、 托儿所的教育任务三、 幼儿园教育任务四、 对学前教育任务认识的发展第二节学前儿童体育一、 体育的意义二、 体育的作用三、 体育的实施第三节 学前儿童智育一、智育的意义二、智育的作用与特点三、智育的实施第四节 学前儿童德育一、德育的意义二、德育的作用与内容三、德育的实施第五节 学前儿童美育一、美育的意义二、美感发展的特点三、美育的实施第五章幼儿园课程 (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幼儿园课程的含义和特点及幼儿园课程组织的一般过程;了解幼儿园的各种活动;了解游戏的含义和特点,理解游戏对于幼儿发展的价值以及幼儿游戏指导的基本原则,初步掌握游戏组织与指导的一般方法。(二)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及其设置一、课程的定义二、课程的结构三、 课程的要素四、 幼儿园课程设置的依据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的发展一、我国幼儿园课程的演变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国际展望三、我国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第三节 幼儿园活动及其理论一、活动的基本要素二、活动的类型三、教育过程中的活动理论四、活动在幼儿发展中的教育价值第四节幼儿园的生活活动一、 生活活动的意义和作用二、 生活活动的内容与要求三、 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四、 生活活动的指导方法五、 实例和评析第五节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一、 游戏的含义和特点二、 关于游戏的理论三、 游戏对儿童发展的意义四、 游戏的分类与指导第六节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一、 幼儿园教学的含义二、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三、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四、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方法五、 教学活动的设计第六章 幼儿园环境(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幼儿园环境的含义和特点;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及老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作用。(二)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 学前儿童的成长与环境转换一、 从胎内到胎外二、 从吸乳到断乳三、 从家庭到托儿所四、 从托儿所到幼儿园五、 从幼儿园到小学六、 环境转换与“危机期”的教育第二节对学前儿童的教育作用一、 制约作用二、 启迪作用三、 激励作用四、 平衡作用五、 磨炼作用六、 补偿作用第三节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发展一、幼儿园环境的含义与功能二、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意义与任务三、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目标四、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类型五、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六、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发展趋势第四节 学前儿童对环境的认识与介入一、正确认识儿童的环境二、儿童对环境的认识三、儿童对环境的介入第五节 幼儿园环境与幼儿行为一、幼儿园空间环境与幼儿行为二、幼儿园活动材料的提供与幼儿行为三、 幼儿园的教育方案与幼儿行为四、 幼儿行对幼儿园环境的影响第七章学前教育的衔接(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理解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必要性,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问题,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方法。(二)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教育衔接的概述一、 教育衔接的含义二、 学前教育衔接的类型第二节幼儿园与家庭的教育衔接一、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同特点二、 幼儿园与家庭教育衔接的意义三、 幼儿园的家长工作第三节幼儿园与社区的教育衔接一、 幼儿园与社区教育衔接的内容二、 我国学前教育社区化的发展第四节幼儿园与托儿所的教育衔接一、 幼儿园与托儿所教育衔接存在的问题二、 幼儿园与托儿所教育衔接的内容第五节幼儿园与小学的教育衔接一、 幼儿园与小学的教育衔接的任务二、 幼儿园与小学的教育衔接的现状分析三、 学前儿童的入学准备教育四、 我国幼小教育衔接研究简介五、 国外幼小教育衔接简介第八章幼儿教师(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与作用,幼儿与教师的相互作用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幼儿与教师在相互作用中的地位。(二)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与作用一、幼儿教师二、幼儿教师的职责三、幼儿教师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第二节 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一、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二、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三、 幼儿教师的能力结构四、 幼儿教师的心理品质第三节幼儿教师的教育管理工作一、教育管理的作用与任务二、教育管理的基本内容第九章学前儿童与家庭教育(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家庭教育的含义、作用与特征;理解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二)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家庭教育的概述一、 家庭教育的含义二、 家庭教育的作用三、 家庭教育的特征第二节家庭教育与学前儿童发展一、 家长的心理障碍与教育问题二、 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第三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对策一、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二、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三、 正确处理家庭教育中的基本关系第十章独生子女问题与学前教育(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关于独生子女问题的研究;我国独生子女人格问题的表现特征及成因;初步掌握独生子女教育的方法。(二)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独生子女问题研究的国际化一、 关于人格的含义二、 对独生子女人格特征的分析第二节我国独生子女人格问题的表现特征一、 独生子女的依赖性二、 独生子女的反抗性三、 独生子女的利已性四、 独生子女的孤独性五、 独生子女的任性第三节我国独生子女人格问题的成因分析一、 对独生子女政策认同的心理反差二、 “家”观念的根深蒂固三、 “四二一”综合症的家庭模式四、 超前消费导致过度的物质欲望五、 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化第四节独生子女人格问题的社会化延伸一、 从家庭向幼儿园延伸二、 从个体向群体延伸三、 从生活向学习延伸四、 从行为向心理延伸五、 从物质向精神延伸六、 从独生子女向非独生子女延伸第五节独生子女人格构建的教育对策一、 优化初始的教育环境二、 加强社会化教育三、 适度开展逆境教育四、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四、学时分配与比例 学前教育学的教学进度及教学手段、方法与实践要求,见下列:周次 内容 课时 教法提示 第一周第一章 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4 教授、讨论 第二周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4 教授、讨论 第三周第三章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4 讨论、录像 第四周第三章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2 讲授、讨论 第四周第四章 学前教育的任务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铅山县葛仙山景区旅游公路开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提高药品生产企业环保达标率
- 技术试题及答案百度
- 防汛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中学纪念九一八事变活动方案5篇
- 礼仪服务公司合同付款管理办法
- 智慧管廊运维管理平台
- 防暑降温防护知识培训课件
- 广告策划品牌整合与传播
- 金融工程行业技术规范与标准研究
- 初中物理“秒表的读数”专项练习题-专题同类题【含答案;详细解释,word版;可编辑】
- 口腔医院院感工作指导手册2022版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 MySQL数据库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2023年浙江台州温岭市禁毒办招聘禁毒社工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3主题学习教育知识点总结归纳(应知应会手册)
- 铜陵市绿阳建材有限责任公司《60 万吨-年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检验标本的采集
-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培训
- 生理学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 五年级上册美术课件-15 造型别致的椅子|人美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