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經】 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權輿,始也。【注】尚書曰:“三月哉,生魄。”詩曰:“令終有俶。”又曰:“俶載南畝。”又曰:“訪予落止。”又曰:“胡不承權輿,胚胎未成,亦物之始也。其餘皆義之常行者耳。”此所以釋古今之異,言通方俗之殊語。 【疏】 此釋始之義也。說文云:“始,女之初也。”釋名云:“始,息也。”言茲息也,按始與治通。書云:“在治忽,史記夏紀作來始滑。”漢書:“律厤志作七始詠。”是始治通也。初者,裁衣之始。哉者,草木之始。基者,築牆之始。肇者,開戶之始。祖者,人之始。胎者,生之始也。每字皆有本義,但具訓始,例得兼通,不必與本義相關也。初既訓始,觀禮及檀弓注。又訓故者。故亦古也,古亦始也,始與治通。故故下文又云:“故,治也。”哉者,才之叚音。說文云:“才,艸木之初也,經典通作哉。尚書大傳云:“儀伯之樂 哉。”詩云:“陳錫哉周,鄭俱以哉為始也。”郭注下文茂勉引大傳“茂哉茂哉”。釋文或作茂才。書云:“往哉汝皆。”張平子碑作“往才汝諧,哉生魄”。晉書-夏侯湛傳作“才生魄,是才哉,古字通,又通作載,陳錫哉周”。左宣十五年傳作“陳錫載周,書載采采”。史記“夏紀作始事事,詩載見辟”。王傳亦云:“哉,始也。是載哉通。”爾雅釋文:“哉亦作裁。”中庸“裁者,培之”。鄭注“裁,讀如文王初載之載。裁或為茲,茲裁哉,古音皆同,字通也。首者,與鼻同意。”方言云:“鼻,始也。嘼之初生謂之鼻,人之初生謂之首,是首鼻其義同。特言此者。人生之始,首鼻居先也。胎者,一切經音義。”一引爾雅書注云:“,胎,始養也。”漢書枚乘傳云:“福生有基,禍生有胎。”服虔注:“基胎,皆始也,通作殆。”詩殆及公子同歸傳“殆,始也”。釋文“殆,始作迨”。爾雅釋文“胎,孫炎大才反。本或作台。是台迨殆俱胎之叚音矣,俶者。說文云:“始也,又土部埱。一曰始也,則其義同。”釋名云:“荊豫人謂。長婦曰孰。孰,祝也,祝,始也。是孰與俶音義又同也。落者,詩訪予落止。逸同書文酌篇云:“物無不落。”毛傳及孔晁注:“竝云落,始也。落本隕墜之義,故云殂落,此訓始者。始終代嬗,榮落互根,易之消長。書之治亂,其道胥然,愚者闇於當前,達人燭以遠覽。落之訓死。訓詁者,又訓始,名若相反,而義實想通矣。”權輿,廣雅疏證以為其萌虇蕍之叚音,則輿才落義皆相近也。詩不承權輿,文酌篇云:“一榦勝權輿。”周月篇云:“日月權輿。”大載禮誥志篇云:“百草權輿,皆以權輿連文。”古書多叚音,今略為標舉,如基肇祖三字俱訓為始。詩夙夜基命。禮孔子僩居,基命作其命。書丕丕基。漢石經作不不其。儀禮士喪禮注,古文基作期,是期其通基也。肇乃肁之叚音。說文“肁始開也”。詩后稷肇祀,禮表記作兆祀,是兆肇通肁也。祖,古金石文字作且。書黎民阻飢,史記集解據今文尚書作祖飢,索隱據古文作阻飢,詩六月伹暑。箋,伹,猶始也。是伹阻通祖矣。凡聲同之字,古多通用。2 【經】林烝天帝皇王后辟公侯,君也。【注】詩曰:“有壬有林。”又曰:“文王烝哉,其餘義皆通。“見詩書 【疏】說文云:“君,尊也。”儀禮喪服傳云:“君,至尊也。”鄭注:“天子諸侯及鄉大夫有地者皆曰君。逸周書謚法篇云:“賞慶刑威曰君,從之成羣曰君。”白虎通云:“君,羣也。羣下之所歸心也。”然則君之言羣,凡羣眾所歸,皆謂之君矣。林烝者,眾也。又訓君者,眾之所歸,斯謂之君,與君羣義同也。林者,詩友壬有林。毛傳用爾雅楚辭天問篇云:“伯林雉經。”王逸注及漢書律厤志竝云:“林,君也。”烝者,釋文云:“本又作蒸,蒸,烝古字通,詩文王烝哉。”毛傳“烝,君也。”釋文引韓詩云:“烝,美也。美與君義亦近。凡臣子於君父以美大之詞言之。故皇謂之大,亦謂之美,亦謂之君;烝謂之眾,亦謂之君,凡有數義而皆通。斯爾雅諸文之例也,不明乎此則窒矣。林亦盛大之詞,與烝桐意,故平都像蔣君碑云:“於穆林烝,以二字連文,其義與單文同也。天與帝亦訓為君者,天帝俱尊大之極稱,故臣以目君焉。”易說卦云:“乾為天為君。”左氏宣四年傳云:“君,天也。” 鶡冠子逍端篇云:“君者,天也。”是皆以君為天之證。古者稱君,或言昊天,或言天王,或言天子。其名異,其實同也。說文云:“帝也,王天下之號也。”風俗通引書大傳云:“帝者,任德設刑以則香之,言其能行天道,舉錯審諦。”諡法篇云:“德象天地曰帝。”是帝本為天之號,又為王者之稱。故詩上帝板板,上帝甚蹈。毛傳皆以上帝為王矣。皇者。說文云:“大也,從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諡法篇云:“靜民則法曰皇。”詩有皇上帝。毛傳“皇,君也。”凡詩之皇尸皇祖,士昏禮之皇舅,士虞禮記之皇祖。鄭皆以皇為君也。王者,說文云:“天下所歸,往也。”風俗通引書大傳同。諡法篇云:“仁義所在曰王。”仁義所在,是卽民所歸往也。王與皇同意。故春秋繁露云:“王者皇也,書建用皇極。“洪範五行傳“作建用王極,皇王其義同也。”后者,說文云:“繼體君也。”周禮“量人營后宮”。禮記內則“后王命冢宰”。鄭注竝云:“后,君也。”釋文引孫炎云:“后王,君王也。”,者,下文云,法也。此訓君者,君為人所法也。人所為君,猶人所歸往為王矣。詩內字,毛鄭多訓為君。書馬鄭注,義亦同也。公侯者,列國之君也。故釋名云:“公,君也。君尊稱也。”周禮“牛人掌公牛,巾車掌公車”。鄭注竝云:“公,猶官也。”史記孝文紀-索隱曰:“官,猶公也。”然則公亦為君,官亦為公,反覆相訓,義得兼通。公官又一聲之轉,故廣雅云:“官,君也。”是官亦稱君也。侯者,詩云:“洵且候,候文王孫子,謹爾候度。”毛鄭注竝:“候,君也。”羔裘釋文引韓詩云:“候,美也。”又訓美者,與烝同義,故烝候毛傳竝云君,韓詩竝云美。臣子於君者,公侯雖臣,於其國稱君也,然則伯子男亦列國之君。此不言者,舉尊以例卑,及卿之地者,亦得兼包焉。3 【經】幠厖,有也。【注】二者又為有也。詩曰:“遂幠大東。”【疏】幠厖既訓大,又訓有者,有大義近,故復為有,有之為言又也,亦言富也。易雜卦云:“大又眾也。”有與大皆豐厚之意,故其義相成也。幠者,覆也,覆者,幠而有之也,通作幠。廣雅云:“幠,有也。”禮記文王世子:“君王其終幠諸。”鄭注“幠。猶有也。”詩則無膴仕。毛傳“膴憮厚有竝聲義近,詩遂荒大東。”郭引作遂幠大東,幠荒聲轉也。厖者,幪亦覆而有之也。玉篇云:“厖,有也,厚也,詩為下國駿厖。”毛傳“厖,厚也”。正義引釋詁文“是厚有其義近,厖通作蒙”。“茍子榮辱篇引詩為“下國駿蒙”。楊倞注“蒙讀為厖,厚也”。是其字通之證。4 【經】迄臻極到赴來弔艐格戾懷摧詹,至也。【注】齊楚之會郊曰懷,宋曰屆,詩曰先祖于摧,又曰六日,不詹,詹摧皆楚語方言云。【疏】說文云:“至,鳥飛从高下至地也。从一,一猶地。”文選長笛賦注引字林曰:“至,到也。”禮記注“至,來也。”儀禮及國語注“竝云至極也,互相訓也,至通致”。禮器篇及莊子外物篇“竝云致本作至,有通作砥”。聘禮記注:“今文至為砥。”詩柏舟傳“之,至也”。冸水傳“至也,止之與至,竝聲相轉也“。迄者,訖之叚音也。說文云:“訖,止也,亦至也,通作迄,書聲教訖于四海。”漢書藝文志“訖作迄,詩以迄于今,迄用有成,迄用康年。”及楚辭天問云:“吳獲迄古,其義皆為至也。又通作汔,可小康。”漢書元帝紀“作迄可小康,臻者,義詳下文薦摯臻也。”極者,玉篇云:“棟也,中也,又至也,盡也,遠也,高也。”按極字凡有數義,皆錄棟而生,棟居屋之中至為高絕,故爾雅訓至極,又竟也,窮也,終夜,終窮竟三義。又緣至而生也。魯語云:“齊朝駕則夕極於魯國。”章昭注“極,致也“。文選東京賦云:“是廓是極。”薛綜注:“極,致也,致亦至也。”漢書成帝紀注“極,止也,詩鴇羽箋。極,已也,已止亦俱為至矣。”赴者,說文云:“趨也。”儀禮注云:“赴,走告也,走趨相告義皆為至,通作計。”聘禮既夕記注:“竝云今文赴作計,聲又與傳近,詩亦傳于天。”鄭箋“傅,至也”。卷阿箋“傅,猶戾也,戾亦至矣”。來者,釋名云:“來,哀也,使來入己哀之,故其言之低頭以招之也。”詩采薇傳“來。至也”。呂覽不侵篇注:“來,猶也,來亦為戾,戾亦為來,二字古音同之證也。”下文又云:“戾,止也,止亦至矣。” 弔 者,之叚音也。說文云:“,至也,通作弔,詩神之弔來,不弔昊天,不弔不詳。”傳箋竝云弔至也。書云:“弔由靈。”逸周書祭公篇云:“予維敬省不弔,其義皆為至也。”詩不弔昊天,書無敢不弔。鄭箋及注:“竝云至猶善也,考工記弓人云覆之而至。”鄭注以至為善,是至有善義,故兼善訓矣。艐者,說文云:“船著而不行也。”方言云:“艐,至也。”史記司馬相如傳云:“蹋以艐路兮。”徐廣注“本艐至也”。漢書張揖注“本艐著也,著與至義亦近”。郭本孫炎以艐為屆,注竟作屆,屆字誤也。郭注據方言宋曰艐,今誤作屆,證以釋文艐,郭音屆,孫云古屆字,可知孫郭本竝非該艐為屆矣。釋言云:“屆,極也。極至義同。”張參五經文字以為艐,爾雅或作屆,蓋自唐本已誤也。格者,徦之叚音也。說文云:“徦,至也,通作。“方言云:“,至也。”郭注“古字格字”。爾雅釋文亦云“格字,或作,又通作假”。說文引虞書曰:“假于上下。今書作格于上下。凡書之來格格王格人格于皇天之格。”史記漢書俱作假,儀禮又通作假。士冠禮注“今文格為嘏,又通作恪”。周書小開武篇云:“非時罔有恪言,恪古格字。格既訓至。”釋言又云:“格來也。”小爾雅又云:“格止也,止來亦至矣。”懷者,下文云懷止也。釋言云:“懷,來也。來止義俱為至。”釋名云:“懷,回也,本有去同意囘來就已也,亦言歸也,來歸已也,歸回義亦為至矣。摧者,詩先祖于摧。”文選東京賦云:“五精帥而來摧。”毛傳及薛綜注“竝云摧至也。摧近察又近摵,摵讀若。”尚書大傳云:“察者,至也。”方言云:“摵,到也,摧察摵竝一聲之轉也。”詹者,方言云:“至也。”詩六日不詹,魯邦所詹,毛訓俱至。文選思玄賦云:“黃靈詹而訪命兮。”舊注:詹,至也。5 【經】如適之嫁徂逝,往也。【注】方言云:“自家而出謂之嫁,猶女出為嫁。”【疏】釋名云:“往,暀也。歸往於彼也,故其言之。卭頭以指遠也。”說文云:“,之也,互相訓也。通作迋。”說文云:“,往也,按古文作,此迋字之省。”故左氏襄廿八年傳云:“君使子展迋勞於東門之外。”漢書五行志“迋作彺是矣”。如者,小爾雅云:“如,適也,亦互相訓也。”春秋經凡書如晉如齊如盟如會之類,皆以如為往也,通作于。詩言于歸于仕于狩于邁之類,皆以為往也。適者,之也,亦互相訓,其義又皆為往也。嫁者,說文云:“女適人也。”儀禮喪服注云:“凡女行於大夫以上曰假,行於士庶人曰適。”按此亦對文耳。若散文則嫁亦為適,適亦為嫁,嫁適俱訓為往,故方言云:“嫁,往也。”列子天瑞篇云:“子列子居鄭圃,將嫁於衛。”趙策云:“韓之所以內趙者,欲家其禍也,是皆以嫁為往也。” 徂者,說文云:“,往也,或作徂。”方言云:“徂,往也,通作且,詩士曰既且。”釋文云:“且音徂,往也,又通,且,往也。”玉篇作同,是且俱徂之叚音矣。逝者,之也,通作遰。說文云:“遰去也。”夏小正云:“遰鴻。”傳云:“遰往也。”易大有釋文云:“皙鄭本作遰,陸本作逝。”史記屈原賈生傳云:“鳳漂漂其高遰兮。”索隱曰:“遰音逝。”漢書賈誼傳“遰正作逝,滯通。”6 【經】賚貢錫畀予貺,賜也。【注】皆賜與也。【疏】說文云:“賜予也。”周禮大府云:“幣餘之賦,以待賜予。”此賜予連文,若單文。則賜亦為予,予亦為賜。賜予互訓,其義俱通。賜之言施也,施亦賜也,予亦與也。賚者,說文云:“賜也。”賜也,引周書曰:“賚爾。”今洛誥作予以,是賚為賜,又為予,故此云賚賜,下云賚予,予賜其義同也。賚通作來,詩賚我思成,鄭箋讀如往來之來。爾雅釋文云:“賚又力臺反,此賚讀為來也。“少牢饋食禮云:“來女孝孫。”鄭注“來讀曰,賜也。按來古音聲。故又通。”玉篇引倉頡曰:“,賜也。詩爾生瓚。”毛傳同。又通作理,書予其大賚女。史記殷紀作予其大理女。書序云:“帝下土方。“釋文引馬融注“賜也,理也,是理來竝音同字通。”貢者,贛之子叚音也。說文云:“贛,賜也。”淮南要略篇云:“一朝用三千鐘贛。”高誘注“贛,賜也。”按古人名字多依雅訓。孔子弟子名賜,字子贛,亦其證也。通作貢,今經典贛字多借作貢矣。畀者,予也,予亦畀也。竝見下文。貺者,詩中心貺之。毛傳及禮記注“竝云貺賜也,通作況,使臣以大禮”。晉語云:“閒父之愛而嘉其況。”韋昭注竝云“況,賜也”漢書武帝紀云:“遭天地況施。”禮樂志云:“寒暑不忒,況皇章。”應劭及晉灼注“竝云況賜也”。左氏僖十五年釋文及爾雅釋文“竝云貺本作況,按況从兄聲。古止作兄,漢尹翁歸字子兄,兄則況也”。故詩常棣出車篇作況,而桑柔召旻篇作兄。傳箋釋云:“茲者,滋茲皆訓盆,與賜箋義近。”故經典古作兄通作況,今作貺。宜據詩之古文訂正焉。乃常棣釋文既云況或作兄,而又非之,蓋唐人陸德明已不知古音古義。故妄加非議。今為辨正於此。又見釋言短矧況下。7 【經】舒業順,敍也。 【注】皆謂次敘。【經】舒業順敍,緒也。 【注】四者又為端緒【疏】說文云:“敍次第也,書惇敍九族。”鄭注“敍,次序也,敍字。”經典敍皆童祖平序也。舒者,釋言云:“緩也,舒緩與次第義近。舒之言徐也,徐與敍聲同。故毛傳“舒,徐也”。常武釋文“舒,序也”。一本作舒,徐也,是徐序通。序敍也。蓋陸德明本作舒序,孔穎達本作舒徐。陸據爾雅,其義為長。正義乃據舒徐之本,而以定本作舒序為非,謬矣。舒通作荼。考工記弓人云:“目必荼。”鄭眾注云:“荼讀為舒,徐也,徐亦敍矣。”業者大版,又篇卷也,版作鋸齒,捷業相承,篇有部居,侯先相次,皆有敍義。孟子云:“有業屨。”趙崎注“業,次業也。”蓋謂之有次敍矣。順者,說文云:“理也。”釋名云:“順,循也,循其理也。通作循。”大射儀云:“順左右隈。”鄭注“今文順為循,又通作訓,書于帝其訓。”史記宋世家“作于帝其順”。法言問神篇云:“事得其序之為訓,訓順也。”緒者,與敍聲義同。說文云:“緒,絲耑也。”蓋有耑緒可以次敍,故敍又訓緒也。緒敍古通用。莊子山水篇云:“食不敢先嘗,必取其緒。”釋文“緒,次緒也。”次緒次敍,是其字通矣。舒業順皆可以義求。下文云:“緒業事也,順嘗陳也。徐訓抽絲,與緒義相成。緒業皆訓事,事有耑緒可陳敍,又與敍義合也。8 【經】怡懌悅欣衎喜愉豫愷康妉般,樂也。【注】皆見詩9 【經】遹遵率循由從,自也。 【注】自,猶從也。【經】遹遵率,循也。 【注】三者又為循行【疏】說文云:“自,始也。”又云:“鼻亦始也。人生從鼻始,百體由之。故借為自此至彼之義。”自訓從也。由也,率也。從亦為由,由亦為率,率亦為自。展轉相詢,其義俱通也。遹者,釋言云:“述也,述與率俱義近,故皆訓自。”釋文引孫炎云:“遹古通月。”詩遹追來孝。禮記禮器,作聿追來孝,又聿來胥字。鄭箋“聿,自也”。正義亦為釋詁文是聿遹通,又通作欥,詩遹求厥寧。說文引韓詩劉向作聿消,是其證矣。孫炎亦為古述字者,蓋遹有述音。匡謬正俗引逸禮記曰:“知天文者冠字音聿,亦有術音。”故禮之衣服圖及蔡笆邕獨斷,謂為術氏冠,亦音轉位術字耳,非道術之謂也。據顏此說,證以遹俱从矞聲,可知遹之音為述也。遹音為述,其訓亦述,故詩遹駿有聲。鄭箋“遹,述也,遹音為聿,聿亦訓述,故詩聿修厥德”。毛傳“聿,述也,率者,之叚音也”。說文“逵,先道也,通作”。玉篇“術,循也,導也,又通作率”。左氏宣公十二年傳“今鄭不率”。杜預注“率。遵也,率有律音”。釋言“律,述也”。廣雅“寧,述也”。是是率律音義同。率之音為律,亦猶遹之音為聿也。率之訓為述,亦猶遹之訓為述也。方言“龍律始也”。廣雅“作龍始也”。律率俱字異音義同。然則率訓始也,又訓自也。自亦始也,始亦自也。其義又通矣。由者,易由頤。虞翻注“竝云由自從也”。由又用也,行業,行用與自義亦近。遹遵率三者,又俱為循。循者,說文云:“行順也,通作順”詩江漢箋“循流而下”。釋文“循流本亦作順流,又通作修”。易擊辭云:“損,德之修也。”釋文“修,馬作循”。莊子大宗師篇云:“以德為循。”釋文“循,本亦作修,一聲之轉也。遹者通作述”。說文云:“述,循也。詩報我不述。”毛傳同。漢書藝文志注及後漢書曹傳注“竝云述修也,又通作聿”。後漢書傅毅傳注“聿,循也,遵也”,說文及謚法“竝云遵循也”。詩遵養時晦傳“遵,率也,率亦循也。率者,詩禮內率訓循者非一,書罔不率俾”。鄭注“率,循也,率又行業,用也”。詩帝命率育傳“率,用也,用行義亦為循”。易擊辭云:“初率其辭。”集解引候果曰:“率,循也,率又音律,律訓為述,述亦循矣。率通作帥,詩率時農夫。”文選東都賦注引韓詩作率時農夫。周禮注注故書帥為率。儀禮注“古文帥為率”。禮記注“帥,循也”。漢書循吏傳注“帥,遵也,遵亦循矣”。然則由從二字,亦當訓循,此不言者,可以意求之。由亦從也,從亦順也,順循也,其義又通矣。10 【經】靖惟漠圖詢度咨諏究如慮謨猷肇基訪,謀也。【注】國語曰:“詢于八虞,咨于二虢,度于閎夭,謀于南宮,諏于蔡原,訪于辛尹,通謂謀議耳。如肇所未詳,餘皆見詩。【疏】釋言云:“謀心也。”郭注:“謀慮以心。”說文云:“慮難曰謀,按難讀難易之難。”故毛詩傳云:“咨事之難易為謀。”蓋本左傳之文而申食其義也。謀本在心而从言者,凡事謀之於心,宣之於口,故周禮大卜四曰謀。鄭眾注又“謀,謂謀議也。”蓋亦以計議為謀也。通作謨,謨謀聲相轉也。靖者,方言云:“思也。”靖思與謀心義近。下文又云:“靖,治也。”說文云:“靖,細貎。”精細理治,與謀議又近也。詩靖共爾位,俾予靖之。實靖夷我邦,日靖四方。毛鄭竝云:“靖,謀也,通作靖,書靖言庸遠。”漢書王尊傳作靖言庸遠。菅字侈靡篇云:“曲靖之言,不可以為道。”尹知章注“靜謀也”。惟者,下文云:“思也。”魯語注云:“陳也。”思虞陳敍,竝與謀議義近,通作維,維訓度也。念也。念亦思也,度亦謀也。謨者,莫之叚音也,詩聖人莫之。毛傳“莫,謀也。莫訓謀者。“莫本訓無,無古讀若謨,讀亦謀也,通作漠。釋文“漠,孫者音莫”。舍人云:“心之謀也,詩巧言。”釋文莫,又作漠。一本作謨,抑釋文謨,本亦作漠,是漠謨互通。莫之與,漠,又音同字通,爾雅多叚借。毛詩本古文,此則爾雅之漠,當依毛詩作莫矣。圍者,畫之謀也。說文云:“圍計畫難也。詩是究是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旅游景点参观合作协议
- 陨石同位素示踪-第1篇-洞察及研究
- 视觉系统神经调控-洞察及研究
- 2025专业评估合同样本模板
- 商业特许经营加盟协议
- 2025版权许可合同的有效期限
- 2025年反担保(机动车)抵押合同
- 2025网络竞价资源销售合同
- 企业人员岗位培训记录标准化表单
- 发票知识培训课件
- 农民工工资表(模板)
- 艰苦地区服役申请书范文
- 反比例函数 单元作业设计
-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教学课件合集
- 病机中医学基础课件
- 沁园春雪 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
- 2022年四川雅安综合类事业单位招聘39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读书笔记 -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
- 10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500道
- GB/T 5272-2002梅花形弹性联轴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