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肺复苏及溺水的急救_第1页
儿童心肺复苏及溺水的急救_第2页
儿童心肺复苏及溺水的急救_第3页
儿童心肺复苏及溺水的急救_第4页
儿童心肺复苏及溺水的急救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心肺复苏和溺水的急救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王霞 儿童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质量 2015及2017美国心脏病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更新版 各种意外事件 溺水 触电 创伤重要脏器疾病 心 肺 休克 脑疝 电解质紊乱及MOSF 医源性因素 各种侵入性检查 外科手术 药物过量 中毒或过敏 儿科CPR病因 2015版 2017版 1 确保足够的胸外按压频率 2 确保足够的胸外按压深度 3 两次按压期间胸廓充分回弹 4 尽量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5 避免过度通气 高质量CPR 5大要素 评估院外心脏骤停胸外按压频率与预后的关系2005 12 2007 05 在北美多中心研究纳入大于20岁院外心脏骤停患者3098例 Circulation 2012 125 3004 3012 125恢复自主循环 ROSC 最高 P 0 012 Circulation 2012 125 3004 3012 按压频率与出院生存率的关系 P 0 63 Circulation 2012 125 3004 3012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 C按压A气道B呼吸D除颤 实施合理的复苏程序 快速检查反应及呼吸 同时检查脉搏 时间不应超过10秒 启动急救系统并找到AED 开始心肺复苏并使用AED 病人心跳呼吸停止时的表现 意识突然丧失 无呼吸或仅是喘息 呼吸不正常 大动脉搏动摸不到 面色苍白或转为紫绀 部分病人可有短暂抽搐 伴头眼偏斜 随即全身肌肉松软 判断病人有无意识 呼吸 轻摇病人肩部 高声问 喂 你怎么啦 如认识 可直呼其名 呼吸不正常 无呼吸或仅是喘息 呼救 将病人放置适当体位 复苏体位适用于心跳呼吸停止病人 将病人放置于仰卧位 使病人头 颈 躯干平直无弯曲 双手放于躯干两侧 判断心跳是否停止 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 以缩短开始首次胸部按压的时间 抢救者一手置于病人前额 另一手在靠近抢救者一侧触摸颈动脉可用食指及中指指尖先触及气管正中部位 然后向旁滑移2 3厘米 在胸锁乳突肌内侧轻轻触摸颈动脉搏动 10秒钟内完成 启动急救系统 在不离开患者身边的情况下启动紧急反应 即通过手机 胸外按压 按压部位 成人及儿童 乳头连线水平婴儿 乳头连线下方水平 按压位置 施救者将双手或一只手 对于很小的儿童可用 放在猝倒患儿胸骨的下半部 二名或以上施救者 将双手拇指环绕放在婴儿胸部中央 乳线正下方 若现场仅有1位施救者 则施救者将2根手指放在婴儿胸部中央 乳线正下方 按压方法 将一手之手掌根放在胸骨下半段 另一手置于其上 手掌根重叠 手指互扣翘起 双臂形成一直线 与患者胸部垂直 用上半身重量垂直往下压 手掌根部始终紧贴胸部 放松不离位 胸外按压 频率100 120次 分深度成人按压幅度为5 6厘米 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 胸外按压 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 不可在每次按压后倚靠在患者胸上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10秒 胸外按压在整体心肺复苏中占的比例至少60 开放气道 仰头抬颏法 气道阻塞的常见原因为舌后坠 所以要使呼吸道畅通 关键是解除舌肌对呼吸道的堵塞 口对口人工呼吸 在保持呼吸道畅通和病人口部张开的位置进行 抢救者用按于前额一手的拇指和食指 捏闭病人鼻孔 抢救开始时吹气两口 以扩张萎陷的肺脏 并检查气道开放的效果 人工呼吸 每次人工呼吸均应超过1秒钟 以保证有足量气体进入以使胸廓膨隆 避免过度通气 按压 通气比 在没有呼吸道保护情况下 按压与通气比为30 2婴儿及儿童在双人CPR时 则应用15 2的按压和通气在心肺复苏中使用高级气道进行通气 以每6秒进行1次人工呼吸 每分钟10次 同时进行持续胸部按压 人员轮换 每2分钟或每5个周期CPR更换按压者施救者应在5秒内完成转换 每个周期CPR包括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 除颤 先给予电击还是先进行心肺复苏 对于有目击的成人心脏骤停 当可以立即取得AED时 应尽快使用除颤器 若成人在无目击的情况下发生心脏骤停 或不能立即取得AED时 应该在他人前往获取以及准备AED的时候开始心肺复苏 而且视患者情况 应在设备可供使用后尽快尝试进行除颤 2015更新 除颤 对于有心电监护的院内心脏骤停患者 从心室颤动到给予电击的时间不应超过3分钟 并且应在等待除颤器就绪时进行心肺复苏 儿童溺水的急救 2016淹溺专家共识 概述 青少年意外伤害致死的事故中 淹溺事故 头号杀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的统计 全球每年约有372000人死于淹溺 意味着每天每小时有40人因淹溺而丧失性命 在美国 每年有4000人因淹溺死亡 发生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是1 4岁的儿童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7000人因淹溺死亡第一目击者和专业急救人员迅速而有效的抢救可以改变预后 淹溺定义 为一种于液态介质中而导致呼吸障碍的过程 淹溺并非时间上某一点的概念 其含义是气道入口形成一道液 气界面 它可阻止人进一步呼吸 病理生理 当患者被水淹没时之后 淹溺者起初会屏住呼吸 在这一过程中 淹溺者会反复吞水 随着屏气的进行 淹溺者会出现缺氧和高碳酸血症 喉痉挛反射可能会暂时地防止水进入到肺内 然而最终这些反射会逐渐减弱 水被吸入肺内 研究显示 无论肺内水量多少 亦或是吸人海水还是淡水 从临床的角度并没有实质性区别 这几种情况共同之处都是缺氧 此时逆转缺氧可以防止心搏骤停 溺水系列过程 湖南省小学教材 急诊医学 急诊医学 淹溺现场急救的关键 通过有效的人工通气迅速纠正缺氧 初始复苏时都应该首先从清理患者口腔异物 开放气道 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开始 淹溺患者出现心搏骤停不推荐单纯的胸外按压 控水 控水危害 控水 由于淹溺患者的核心病理是缺氧 尽早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优先于胸外按压 大多数淹溺患者吸人的水分并不多 而且很快会进入到血液循环 没有必要清除气道中的水 有些患者由于发生了喉痉挛或呼吸暂停 breathholding 气道内并没有吸入水分 用吸引以外的任何去除气道内水分的方法 如海姆立克氏手法 是没有必要的 并可能存在潜在危险 如胃内容物返流造成气道异物 争分夺秒 大量实践证明 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 可能一半人被救活 4 6分钟内进行复苏者 10 被救活 超过6分钟存活率仅4 超过10分钟存活率几乎为0 心肺复苏 基础生命支持 应遵循A B C D顺序 即开放气道 人工通气 胸外按压 早期除颤 上岸后立即清理患者口鼻的泥沙和水草 用常规手法开放气道 不应为患者实施各种方法的控水措施 包括倒置躯体或海姆立克氏手法 Heimliehmaneuver 开放气道后应尽快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体位 应将患者置于平卧位 头高足低位会降低脑血流灌注 头低足高位则会导致颅内压增高 如患者存在自主有效呼吸 应置于稳定的侧卧位 恢复体位 口部朝下 以免发生气道窒息 人工通气 有临床循证研究证明 将最初的2次人工呼吸增加到5次人工呼吸 可以在第一时间为患者提供充足的氧合 欧洲复苏协会推荐首次给予5次人工呼吸 美国心脏协会和国际复苏指南仍为2次人工呼吸 中国2016指南推荐意见 淹溺患者上岸后应首先开放气道 口鼻内的泥沙水草要及时清理 用5 10S观察胸腹部是否有呼吸起伏 如没有呼吸或仅有濒死呼吸应尽快给予2 5次人工通气 每次吹气1S 确保能看到胸廓有效的起伏运动 在人工通气时 患者口鼻可涌出大量泡沫状物质 此时无需浪费时间去擦抹 应抓紧时间进行复苏 胸外按压 不建议在水中实施胸外按压 不建议实施不做通气的单纯胸外按压 注意提高胸外按压的质量 如有可能 尽量让体力充沛的人员实施胸外按压 2015年国际复苏指南推荐成人按压深度5 6CM 但需警惕目前没有中国人合理按压深度的可信数据 在初始按压时要根据胸骨弹性调节到胸壁可完全回弹的最大可接受深度 避免肋骨骨折 胸外按压 如果患者出现呕吐应立即将其翻转至一侧 用手指 吸引器等清除呕吐物防止窒息 怀疑脊椎损伤者应整体翻转 在一些特殊转运情况下的转运过程中 如海滩 山地 绞车悬吊等 推荐使用自动体外按压设备进行移动中的复苏 早期除颤 在CPR开始后尽快使用AED 将患者胸壁擦干 连上AED电极片 打开AED 按照AED提示进行电击 如果患者在水中 使用AED时应将患者脱离水源 但当患者躺在雪中或冰上时仍可以常规使用AED 基础生命支持流程 1判断意识 如果没有 2呼叫援助并启动EMS 3判断呼吸 脉搏 仅限专业人员 4开放气道 5给予2 5次人工呼吸 如有可能连接氧气 6开始30 2的心肺复苏 7尽快连接AED依照提示操作 高级生命支持 气道与呼吸 有条件应尽快气管插管 减少胃反流在尝试气管插管前应给予充分的预给氧 确认气管插管位置后 调节吸入氧浓度使SpO 维持在94 99 之间 建议以血气分析结果确认氧合与通气是否足够 设置呼吸末正压 positivebreathpressurePEEP 5 10cmH2O 如果严重缺氧则可能需要15 20cmH2O的PEEP 高级生命支持 循环与除颤 如果淹溺者处于心脏骤停 遵循高级生命支持标准流程抢救 如果淹溺者低体温 则按照目标体温管理流程进行处理 院前治疗首选外周大静脉 如肘正中 颈外静脉 紧急骨髓腔内注射可作为替代方法 此时不推荐气管内给药不管是海水淹溺还是淡水淹溺 如果低血压不能被纠正 均应给予快速的生理盐水补液 无论是海水淹溺还是淡水淹溺 其对人的的电解质的影响很小 通常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 高级生命支持 循环与除颤 无论淹溺患者是否伴有严重的低体温 低于30摄氏度 只要出现室颤就应立即除颤 推荐给予标准剂量的肾上腺素 成人 1mg IV IO 儿童及婴儿 0 01mg Kg IV IO 每3 5min重复 对于在治疗 过程中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的患者 需要警惕药物蓄积的问题 复苏后生命支持 肺损伤 肺表面活性物质被冲洗且功能紊乱 导致肺泡塌陷 肺不张和肺内分流 多重的肺损伤机制导致难治性的低氧血症 淹溺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 ARDS 的风险很高 有证据显示淹溺后早期实施保护性通气可改善ARDS患者的存活率淹溺后肺炎较为常见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并没有显现出临床益处 复苏后生命支持 肺损伤 无论病情轻重 所有经历过淹溺的病人均应常规到医院观察或治疗 危重患者一旦气管插管成功 应予妥善固定 及时吸引 维持气道通畅 根据临床情况给予保护性通气预防ARDS 放置胃管减压 常规检查胸片 心电图 血气分析等 大多数患者会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此时应首先通过改变呼吸参数予以调节 不推荐常规使用碳酸氢钠 如果患者淹没于污水中则考虑预防性使用抗菌素 如果明确有感染则应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 复苏后生命支持 循环系统 大多数淹溺患者的循环会在充分给氧 快速晶体注入 恢复正常体温之后变得稳定 早期发生的心功能障碍可加重肺水肿症状 没有证据支持和反对使用特定的液体 利尿剂或限制入量等疗法的临床效益 当考虑伴有心功能不全时 液体复苏不能稳定循环时 超声心动结果可指导临床决定如何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和缩血管药物 复苏后生命支持 神经系统 神经预后主要取决于缺氧的时间 淹溺后有报道尝试使用巴比妥类 颅内压监测 类固醇激素等 但都没有被发现可改善患者预后 早期积极进行评估和治疗神经功能恶化 复苏后生命支持 神经系统 常规治疗的目标是实现正常的血糖值 动脉血氧饱和度 二氧化碳分压 避免任何情况下增加大脑新陈代谢 处于严重低体温的淹溺病人在早期复苏时往往需要实施积极的复温措施 但自主呼吸和循环恢复后 为了改善神经预后则可能受益于主动性的诱导低温推荐诱导体温的核心温度保持32 36 之间至少24h 对于伴有脑水肿 抽搐的患者 首选较低温度 而对于伴有严重出血创伤的病人应首选较高温度推荐检查临床症状 电生理 影像 血液标志物进行积极的神经学评测 淹溺复苏后患者要积极预防和处理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被水淹没的时间与死亡概率直接相关 研究显示 5min死亡率为10 10min为56 25min为88 25min接近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