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及强夯置换施工工艺(新).doc_第1页
强夯及强夯置换施工工艺(新).doc_第2页
强夯及强夯置换施工工艺(新).doc_第3页
强夯及强夯置换施工工艺(新).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强夯及强夯置换施工工艺强夯及强夯置换施工应该在每个工点施工前作工艺试验,验证达到设计要求和标准的各项施工工艺参数后,方可大面积展开施工,地质条件条件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进行工艺试验,以取得参数。结合设计要求和试验结果,简述本局管段强夯置换碎石的施工工艺如下。一、核对与检测设计的地质条件强夯地段地基土的设计地质条件的核对方法与内容,应满足验标规定和武广工200684号文的要求,核对地点应有代表性,重点加强对地势低洼地段的地质核对。当核对的地质条件与设计不符时,应进行变更设计。二、客运专线强夯地基适应性评判1. 对客运专线无碴轨道路基,强夯地段其地下水位位于地面以下2.0m左右时,下列地基条件可以采用强夯措施:(1)碎石土,砂、卵、砾石土等粗粒土地基;(2)低含水量与低饱和度黏性土(硬塑以上)和粉质土地基;(3)素填土与杂填土地基。2. 当存在下列情况,不得采用强夯措施,需进行变更设计:(1)地下水高于地表以下2m的粉土、粉砂及黏性土地基;(2)存在软土、松软土地基地段;(3)当强夯场区周边存在震动敏感的建筑场或设备时,或当强夯所产生的震动对附近既有建筑物或设备会产生有害影响的地段。3. 当新建桥、涵等结构物附近需进行强夯时,应尽量先完成强夯后再施工附近的结构物。三、强夯处理与检测标准强夯或强夯置换后应符合武广工 2006112号文的要求。1. 强夯点夯单击夯击能应根据加固地层性质、厚度、地下水位等综合确定,施工前应通过现场工艺性试验确定:(1)一般情况下,强夯加固黏性土地基厚度不超过6m、其他土类地基厚度不超过10m;黏性土地基强夯夯击能一般情况下加固深度小于6m时为1000KN.m-4000KN.m,试夯时单点夯击能可按“强夯有效加固深度” 表值选用:强夯有效加固深度(m)单点夯击能(KN.m)碎石土、砂土等粗粒土粉土、黏性土10004-52-320005-63-430006-75-640007-86-750008-9(2)低能量满夯的能量不低于1500KN.m,且锤印搭接。2. 单点夯击次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关系确定,并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1)最后2击的平均夯沉量小于50mm(强夯能量4000KN.m-6000KN.m则为100mm);(2)夯坑周围不应发生过大隆起;(3)不应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3. 强夯置换(1)强夯夯坑深度大于20cm小于50cm时,夯坑采用碎石土回填,并采用低能量满夯不少于3遍。(2)夯坑深50cm时,可采用碎石土回填或小片石,分层夯击,单层回填厚不超过50cm。采用单点夯击能夯击,直至最后2击的平均夯沉量小于50mm,最后采用低能量满夯不少于3遍,且锤印搭接。4. 强夯施工强夯施工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路基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等规程规范要求。5. 强夯检测(1)地基加固处理效果检测强夯或强夯置换地基处理加固效果检测按下表执行。其中强夯检测部位为夯坑以下地基加固有效范围和夯坑间土体;强夯置换检测部位主要为碎石墩体。强夯加固效果检测表地基类型粉砂、粉土、黏性土砂类土碎石土(置换碎石墩)(D5050mm)碎石土(置换碎石墩)(D5050mm)备 注标准贯入试验值(N63.5)符合设计要求25击重型动力触探值(N63.5)15击超重型动力触探值(N120)9击静力触探Ps值符合设计要求载荷试验符合设计要求注:1.当碎石土平均粒径D5050mm,且最大粒径小于100mm,采用重型动力触探(N63.5)进行检测;当碎石土平均粒径D5050mm,或最大粒径大于100mm,采用超重型动力触探(N63.5)进行检测。2.标准贯入试验和动力触探试验自地表以下0.5m开始,每隔1m进行一次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取连续贯入30cm的击数,动力触探取连续贯入30cm击数每10cm的击数平均值。检测数量、频度A、粉砂、粉土、黏性土地基:采用强夯,每3000m2加固范围不少于12处,其中标准贯入试验6处、静力触探3处、载荷试验3处;且单个工点加固范围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和载荷试验各不小于3处。对采用碎石或片石墩进行强夯置换处理的,对置换墩体每3000m2(超)重型动静力触探试验不少于6处,且单个工点加固范围的(超)重型动静力触探试验不少于3处。B、砂类土地基:采用强夯,每3000m2加固范围的标准贯入试验不少于6处,且单个工点加固范围的标准贯入试验不少于3处。对采用碎石或片石墩进行强夯置换处理的,对置换墩体每3000m2(超)重型动静力触探试验不少于6处,且单个工点加固范围的(超)重型动静力触探试验不少于3处。C、碎砾石类土地基:每3000m2加固范围的(超)重型动静力触探试验不少于6处,且单个工点加固范围的(超)重型动静力触探试验不少于3处。(2)强夯处理夯击点布置应满足设计要求。(3)低能量满夯的搭接不得小于1/4夯锤直径。(4)强夯夯坑中心偏差应不大于0.1倍夯锤直径。(5)强夯处理范围、横坡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表4.18.8的规定。(6)除特别规定外,强夯各项别检测数量、频度应按照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执行。 四、机械设备30吨以上履带式起重机1台,1825吨锤2个,推土机1台,25吨振动压路机1台。五、施工过程简述基底满铺碎石、分两遍进行点夯,点夯夯击能符合设计或不小于3000KN.m、每点59击、置换成50100cm深碎石墩、推土机整平置换层后、采用6001000KN.m的低能量满夯2遍、最后25吨压路机碾压24遍。1、首先按照设计或暂行标准要求进行原地面处理,路堑地段开挖到设计标高,进行地质资料核查并符合设计要求后,测量基底标高。在场地上满铺符合设计厚度的碎石并整平。如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应及时通知监理和设计人员。2、按布点图放好点位,布点按两遍布设(见示意图),第一遍按正方形布点、夯点间距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设计不明确时采用2.3d(d为夯锤直径,强夯置换的施工规范要求夯点间距2d3d,但注意强夯和强夯置换的夯锤直径d不同,静压力取值不同),第二遍在第一遍内插1点,要求第一遍点间净距不大于3.3米,两遍夯点点间净距不大于1.6米, 3、夯击能设计有规定时,按设计的夯击能,设计无规定时,采用不小于3000KN.m夯击能点夯置换碎。低能量夯采用6001000KN.m的夯击能。4、强夯设备就位,施工顺序为先夯击第一遍正方形的四周点(点点),第二遍夯击内插点。每个夯点采用设计的夯击能或不小于3000KN.m的夯能,夯击次数一般57击,检测N63.5重型动力触探值20击10时终夯,纪录动力触探值、最后两击的夯沉量差及夯坑总夯沉量。5、用推土机回填夯坑并整平场地上的碎石并测量碎石顶标高,采用6001000KN.m低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