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ppt课件_第1页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ppt课件_第2页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ppt课件_第3页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ppt课件_第4页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1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路波主任医师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2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与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导致的 以人体代谢障碍 血糖增高为共同特征的慢性全身性代谢内分泌疾病 致病原因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各占50 致病条件 长期作用基本病理 血糖增高 其他代谢紊乱主要问题 胰岛素分泌不足 抵抗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3 细胞 胰岛素 细胞膜 葡萄糖转运 介导与 或磷酸化作用 细胞内酶 蛋白质 RNA DNA的合成 胰岛素的作用机制 KruszynskaY OlefskyJM JInvestMed 1996 44 413 428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4 如 米饭 饼干 水果 鱼 肉 牛奶 高血糖的机理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社会动荡 血中有高糖 细胞缺能量 糖尿病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5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2010年ADA糖尿病诊疗指南 糖尿病天地 临床刊2010年2月第4卷第2期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6 中国人的糖尿病患病率 患病率 粗标准化的 中国人的糖尿病患病率杨文英等中国医学论坛报2010325 男 女 总体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7 中国糖尿病的现状 在中国普通成年人群中 糖尿病已达到流行性的比例 总体上 9420万 20岁的成年人 9 7 的成年人口 有糖尿病 并且在这些病例中的60 7 糖尿病未得到诊断 此外 1 482亿成年人 15 5 处于糖尿病前期 这是发生显性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中国人的糖尿病患病率杨文英等中国医学论坛报2010325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8 20至 3030至 4040至 5050至 6060至 70 70 患病率 年龄 岁 总糖尿病 中国人的年龄与糖尿病患病率 中国人的糖尿病患病率杨文英等中国医学论坛报2010325 这项研究使用了一个有全国代表性的样本 其中包括来自中国14个省市 年龄 20岁的46239名成年人 男 女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9 我国糖尿病呈迅猛增长之势 中国人的糖尿病患病率杨文英等中国医学论坛报2010325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10 危害巨大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11 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12 慢性并发症 大血管并发症 高血压 脑卒中 冠心病 糖尿病足微血管并发症 眼底病 肾病神经并发症 感觉神经 运动神经 自主神经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13 糖尿病的分型 1型糖尿病 9 2型糖尿病 90 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1 妊娠糖尿病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14 2型糖尿病的概念 由于胰岛素抵抗和 或胰岛素缺陷而引起 以糖 脂 蛋白代谢紊乱为特征 并能引起多种并发症的一种疾病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15 2型糖尿病发病的致病因素 遗传易感性体力活动减少及 或能量摄入增多肥胖病 总体脂增多或腹内体脂相对或者绝对增多 低体重出生儿中老年吸烟 药物及应激 可能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16 患病率剧增的遗传因素 中国人为好发人群 现在病人多 富裕国家华人在10 以上节约基因学说 基因改变慢于环境因素的改变 千万年 几百年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17 患病率剧增的环境因素 生活水平提高 热量密集型食品增多平均寿命延长 老龄化医疗条件改善 警惕性及发现率提高 20至 3030至 4040至 5050至 6060至 70 70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18 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模式 对糖尿病的无知热量摄取过多体力活动减少而导致肥胖心理应激增多 患病率剧增的环境因素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19 顺道者生 素问 上古天真论 上古之人 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20 逆道者衰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以耗散其真 不知持满 不时御神 务快其心 逆于生乐 起居无节 故半百而衰也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21 2型糖尿病发病机理 胰岛素 效应 抵抗胰岛素 分泌 缺陷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22 在2型糖尿病中 胰岛素抵抗和 细胞功能障碍导致葡萄糖和脂质代谢异常 胰岛素抵抗 胰腺 细胞受损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23 2型糖尿病的阶段 细胞功能 餐后高血糖 糖耐量异常 型糖尿病第一阶段 型糖尿病第二阶段 型糖尿病第三阶段 25 100 75 0 50 12 10 6 2 0 2 6 10 14 离确诊时间 年 LebovitzH DiabetesReview1999 7 139 153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24 口服葡萄糖测试后的血浆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25 RiddleMC DiabetesCare1990 13 676 686 3002001000 血浆葡萄糖浓度 mg dl 时间 小时 餐后高血糖空腹高血糖正常 06001200180024000600 2型糖尿病高血糖的构成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26 胰岛素抵抗 肝糖生成 内源性胰岛素 餐后血糖 空腹血糖 内源性胰岛素 IGT 4 7年 诊断糖尿病 ClinicalDiabetesVolume18 Number2 2000 显性糖尿病 2型糖尿病糖尿病的自然病程 微血管 大血管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27 2型糖尿病的发展 2型糖尿病 IGT 糖代谢受损 正常血糖代谢 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分泌大血管疾病30 50 100 50 50 70 150 40 70 150 10 100 100 Adaptedfrom Groop Etiologyofnon insulin dependentdiabetesmellitus HormoneRes 1997 22 131 156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28 急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血管 神经感染 冰山 糖尿病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29 中医对2型糖尿病的认识简介 黄帝内经 奇病论 此肥美之所发也 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 肥者 令人内热 甘者令人中满 故其气上溢 转为消渴 景岳全书 消渴病 其为病之肇端 皆膏粱肥甘之变 酒色劳伤之过 皆富贵人病之而贫贱者少有也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30 中医对2型糖尿病的认识简介 中医认为糖尿病属 消渴病 范畴 内生燥热耗伤阴精 口渴多饮 消谷善饥 尿多而甜 形体消瘦 大便干结 乏困无力 皮肤燥痒 易生疖肿 饮食不节积热伤津情志失调郁火伤阴先天不足水火失衡 症见 津亏 气虚 阳虚 寒凝 瘀血 痰湿 气滞 热毒 外感邪气 消渴本证 胸痹 冠心病 中风 脑血管意外 眩晕 高血压 麻木 痹证 周围神经病变 水肿 糖尿病肾病 消渴变证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31 瘀血贯穿消渴全病程 阴虚内燥 初期 气阴两虚 中期 阴损及阳 晚期 津虚血浓内生瘀血 推动无力内生瘀血 阳虚寒凝内生瘀血 消渴变证 消渴本证 胸痹 冠心病 中风 脑血管意外 眩晕 高血压 麻木 痹证 周围神经病变 水肿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32 发生致死性脑卒中的危险增加2 3倍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情况 发生致死性心脏病的危险增加2 4倍 高血压 截肢的危险增加15倍 7 18 35 4 5 患病率 脑血管疾病 心电图异常 间歇性跛行 与普通人群相比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33 视网膜病变 21 糖尿病肾病 18 1 勃起功能障碍 20 足背动脉搏动无法触及 13 足部皮肤缺血性改变 6 足部振动感受阈异常 7 糖尿病诊断时合并微血管病变的情况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34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一级防治 非糖尿病者不得糖尿病二级防治 糖尿病病人不得并发症三级防治 有并发症的糖尿病病人不残废或早亡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35 糖尿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的需求和优势 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 多层面 多网络 多器官损伤的疾病 对付这种疾病 一种方法很难解决问题 所以 我们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36 教育心理饮食疗法体育疗法药物疗法病情监测 糖尿病的治疗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37 先贤智慧 人情真理 灵枢 师传 人之情 莫不恶死而乐生 告之以其败 语之以其善 导之以其所便 开之以其所苦 虽有无道之人 恶有不听者乎 糖尿病教育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38 饮食疗法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39 糖尿病饮食量计算法 主食量 两 标准体重 10 1肉食 瘦肉2 4 两 蔬菜 绿叶蔬菜1斤蛋奶 鸡蛋1个 牛奶250ml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40 运动疗法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41 糖尿病监测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42 指南临床监测方案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43 血糖谱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44 综合治疗 全面达标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45 监测糖尿病的五项达标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46 体重达标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47 血压达标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48 血脂达标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49 血液流变学指标达标 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不高血沉不快纤维蛋白原不浓红细胞压积 变形性 聚集指数正常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50 适可而止 过犹不及 体重不宜过低 否则血糖波动 抵抗力下降血糖不宜低于3 9毫摩尔 升 70毫克 分升 否则升糖 升压激素过多 导致心脑血管病血压不宜低于100 60毫米汞柱 否则血管梗塞血脂不宜过低 否则可造成内皮和血管损害血黏不宜过低 否则可加重出血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51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52 药物的分类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53 2型糖尿病治疗原则1 尽早治疗2 联合治疗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54 1 尽早治疗如患者有非常严重的症状或有非常高的血糖水平 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很难使血糖的控制水平达标 在这种情况下 应及时采用药物治疗 当前一级方案治疗效差时 应尽早启用下一级方案 2型糖尿病实用目标与治疗 第三版 亚洲 太平洋地区2型糖尿病政策组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55 胰岛素分泌曲线和2型糖尿病的理性治疗 MatthaeiS etal EndocrRev2000 1 585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56 双胍类 二甲双胍 主要作用 提高胰岛素敏感 抑制肝糖过多输出 抑制肠葡萄糖吸收 不刺激 细胞分泌胰岛素 重要缺点乳酸性酸中毒 肾损害禁用 老年人慎用消化道副作用与多种药物有相互作用依从性差 44 治疗一年后中断 二甲双胍250 750mg 次餐后即服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57 双胍药适用对象 各型糖尿病 食欲较为旺盛者体重较重者 空腹血糖较高者年龄不太大 无乳酸增高之虞者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58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59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适用对象 各型糖尿病餐后血糖较高者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60 糖苷酶抑制剂 主要作用 抑制小肠a 糖苷酶活性 延缓葡萄糖吸收 降低餐后高血糖 不兴奋胰岛素分泌 主要缺点 常有消化道副作用 与食物同服 顺从性差 51 一年后中断 同第一口食物嚼服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61 胰岛素刺激剂 磺脲类药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62 磺脲药适用对象 2型糖尿病 有胰岛素分泌者血糖升高 尤其是空腹血糖较高者体重较轻或正常者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63 磺脲类主要作用和缺点 主要作用 主要兴奋 细胞分泌胰岛素 改善胰岛素相对不足状态 兼有胰外作用 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主要缺点 低血糖 肝 肾毒性 促使胰岛素抵抗者 细胞功能衰竭 餐时服用 顺从性差 长期服用可失效 与多种药物有相互作用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64 常用磺脲类药物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65 胰岛素刺激剂 格列奈类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66 格列奈类适用对象 2型糖尿病 有胰岛素分泌但对磺脲药效果不佳者血糖 尤其是餐后血糖较高者体重较轻或正常者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67 苯甲酸的衍生物 诺和龙 主要作用 主要兴奋 细胞分泌胰岛素 改善胰岛素相对不足状态 作用快 短暂 餐时血糖调节剂 肝脏代谢95 有效剂量小 有肾脏保护作用 主要缺点 依从性受到多次服用的影响 于多种药物有相互作用 可引起低血糖 诺和龙0 5 4 0mg每餐前15分钟服用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68 格列酮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69 格列酮适用对象 各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者胰岛素抵抗较重者经济条件较好者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70 胰岛素增敏剂 主要作用结合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物受体 PPAR 使之活化 进而增加多种蛋白质合成 这些蛋白质参加葡萄糖的转运和利用 并能促进脂代谢 通过增加葡萄糖转运GLUT 4的作用 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 降低血糖 主要缺点罕见的肝功损害有加重水肿 心衰的可能低血糖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71 口服药治疗原则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72 胰岛素作用示意图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73 基础和进餐时的胰岛素分泌模式 10 8 6 0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A M P M 早餐 午餐 晚餐 75 50 25 0 基础胰岛素 基础血糖 胰岛素 mu L 血糖 mmol L 时间 餐后血糖 餐时胰岛素分泌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74 胰岛素 主要作用 直接降低血糖 解除高血糖毒性而改善 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 不兴奋内源性胰岛素释放 主要缺点 低血糖 对胰岛素抵抗为主者作用差 顺应性差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75 适应症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76 常用胰岛素制剂和作用特点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 77 晚期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替代治疗 注 RI 普通 常规 短效 胰岛素 NPH 中效胰岛素 PZI 精蛋白锌胰岛素 IA 胰岛素类似物 超短效 速效胰岛素 当胰岛素联合口服药治疗效果仍差时 可完全停用口服药 而采用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或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 胰岛素泵治疗 此时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