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学复习题.doc_第1页
家庭教育学复习题.doc_第2页
家庭教育学复习题.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庭教育学复习题1、家庭教育的概念 家庭教育习惯上指家庭内部的教育,主要指父母对子女实施的教育。家庭教育通常被理解为学校教育的基础,是对学校教育的配合与补充,其最终目的是与学校教育合力将儿童和青少年培养成符合国家教育目标的人才。2、家庭教育的性质、 家庭教育是一种私人教育;家庭教育是非正规教育;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 3、 什么是中小学家长工作家长工作是指各级各类学校面向学生家长开展的,旨在协调各方教育力量,提高家长教育水平,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儿童更健康发展的各种活动,它是现代学校教育工作的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4、 家庭的功能 经济功能:满足家庭成员基本生活的需要,它是家庭发挥其他功能的物质基础。 生育功能:满足人类子孙繁衍的需要。 性爱功能:满足个人生理上的需要。 教育功能:包括父母教育子女和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教育两个方面,其中父母教育子女在家庭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抚养与赡养功能:满足对未成年人的扶养和老人赡养的需要。 感情交流功能:家庭是家庭成员思想感情交流最充分的场所,也是家庭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同时还是家庭生活幸福的基础。感情交流的密切程度是家庭生活幸福与否的标志。 休息与娱乐功能: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及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的休息和娱乐日渐丰富多采,逐渐从单一型向多向型发展,家庭在这方面的功能也日益增强。 5、 人类历史上几种主要的家庭形式(1)血缘家庭(血婚制家庭):这是人类家庭的最初形式,大约出现于170万年前,社会学家称之为血缘家庭或血婚制家庭。这与血亲杂交相比是一个很大的飞跃。这种家庭形式的特点是两性关系是按辈分来划分的,即父母辈与子女辈不得发生两性关系,我们称之为家庭,主要是基于这种规范。(2)普耶路亚式家庭(伙婚制家庭):人类家庭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普耶路亚式家庭。“普耶路亚”一词来源于夏威夷群岛的土著语。丈夫把妻子的姊妹亦作为妻子,并称其妻子姊妹的丈夫为“普耶路亚”,意为亲密的伙伴。所以有人称这种形式为伙婚制家庭。这一阶段的家庭特点是对两性关系作了进一步限制,即排除了兄弟姊妹之间的两性关系,实行了两个集团之间的伙婚。也就是说,在两个集团之间,集团甲的一切女子属于集团乙的一切男子,集团甲的一切男子属于集团乙的一切女子。这种家庭形式直到19世纪还可在美洲、夏威夷群岛见到。 (3)对偶家庭(偶婚制家庭):这是家庭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前面两种家庭形式实际上都是群婚的不同表现形式,只不过是加了一些限制而已。而对偶家庭形式的出现,人们认为已经走到了现代家庭,即一夫一妻制的大门口了。这一形式实际上是从群婚到个体婚的过渡阶段。其特点是一个男子只能和一个女子发生婚姻关系,但并不严格,婚姻关系可以根据夫妻任何一方的意愿而解除,以后双方都有重新结婚的自由。 (4)一夫一妻制家庭:这是家庭发展的第四个阶段。一夫一妻制家庭是与文明时代相适应的一种婚姻家庭形式,其特点表现在夫妻关系比较固定,男子处于统治和主导地位,夫权高于一切,妇女在家庭中处于无权或被统治的地位。由于这一原因,也造成了事实上的一夫多妻。另外一个重要的特征是自从这种家庭形式出现以后,对女子的贞操要求越来越严格。表现出男子的绝对占有地位。在历史上,以一夫一妻为代表的个体婚大致存在过以下几种结合形式,即掠夺婚、买卖婚、聘娶婚、交换婚、服役婚。另外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的结合形式,如强制婚、赠与婚、赘婚、招夫、养媳、典妻、押妻等等。 6、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P94) (1)实施教育的环境不同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不同 (3)教育者自身的条件不同 (4)确定培养目标的依据不同 (5)教育内容不同 (6)教育的方法、途径不同 (7)组织管理不同7、 试述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比较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的不同(P95)8、 家庭教育的优势和局限体现在哪些方面(1) 家庭教育的优势 家庭教育的早期性: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 家庭教育的感染性:感染性指的是人的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的感化作用。一个人的情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影响别人,使之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体验。情感的这种感染性,像是无声的语言,对人起着感动和感化的作用,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在教育工作中有着特殊意义。由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天然感情是无可比拟的,所以,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情感的感染性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的权威性: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是指父母长辈在孩子身上所体现出的权力和威力。家长的权威性,主要体现在:家长的教诲,子女能够听从;家长的批评,子女能够接受;家长的意图,子女能够心领神会;家长所希望的,子女能够努力做到、做好;家长所反对的,子女能自觉地不去做,或是能克制自己的欲望。总之,家长的意志对于子女的言行有较大的制约性。这种制约性,要比其他人对孩于的制约性更大。 家庭教育的针对性:针对性是指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而不是凭想当然,不是一般化的说教。相对来说,家庭教育的针对性更强。针对性的前提条件是充分了解教育对象。人们常说:“知子莫如父。”最了解自己孩子的是家长,是父母。这种说法不无道理。父母之所以能如此了解子女,并不仅仅是由于长期共同生活,更重要的是由于父母和子女有特殊的关系血缘关系和根本利益一致的关系。 家庭教育的及时性: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行为。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的细微变化,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父母通过对孩子言行举止的及时掌握,发现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以做到及时教育,及时纠偏,不让问题过夜,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家庭教育的连续性: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孩子,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2) 家庭教育的局限性 家庭教育的条件不平衡: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具备教育子女的有利条件。有的家庭有良好的家庭生活气氛和生活方式,家庭成员关系融洽、和谐。家长文化素养高,有教育能力,并且重视子女教育,也有充裕的时间。有的家庭则关系紧张,父母经常吵架,文化素养不高,对子女教育不重视,不负责任,缺乏教育子女的能力和时间等等。 家庭教育易感情用事:在教育孩子时,家长往往缺乏应有的理智,遇事感情用事。这是家庭教育最容易也是最经常发生的偏向,是家庭教育最不容易突破的难点。大部分家庭教育的失败,都是由于这一原因。父母感情用事主要有表现为行为易走极端,或者娇惯溺爱,或者简单粗暴。 家庭教育比较封闭:家庭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单元。家庭教育是由家长对自己的子女在家庭范围内进行的教育。教什么、如何教,用什么思想作指导,主要取决于家长的意志、兴趣、爱好、思想水平、教育能力等。而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家长的素质和能力,总是有局限性的,这势必会影响到家庭教育的成效。 9、 家庭生活方式与家庭结构(1)家庭生活方式是一个回答人们在家庭中如何生活的概念,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下和价值观念的指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2)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相互间的亲属关系以及家庭成员人数的多少。10、“完整型”家庭与“缺损型”家庭(1)“完整型”家庭结构,实际上是指双亲家庭,即父亲和母亲共同承担抚养未成年孩子的家庭。这一家庭结构又可以区分为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两种类型。 (2)“缺损型”家庭结构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死亡,或因离异、分居、遗弃等原因,使父母的一方或双方不存在,家庭的完整性、稳定性遭到破坏一种家庭情况。这一家庭结构又可分为离异家庭与丧亲家庭两种。11、教养观念与教养方式(1)教养观念指家长在教育和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对儿童的发展、教育儿童的方法和途径以及儿童的可塑性等问题所持有的观点或看法。教养观念是家长教育素质的核心,对家庭教育的目的和方向以及家长的教育行为起着很大的制约和指导作用。(2)家长的教养方式指家长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家长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12、试述经济生活状况对家庭教育的影响(P150)13、独生子女家庭生活环境的特点有哪些(P325) (1)没有兄弟姐妹 (2)生活条件比较好 (3)受到父母之爱强烈而集中 (4)生活上受到的照顾更周到14、 没有兄弟姐妹对独生子女的教育有何弊端(P327)(1) 没有兄弟姐妹,孩子成为家里的珍宝,成为家庭关注的中心人物被摆在特殊的地位上,孩子容易滋长特殊的思想、心理、性格;(2) 没有兄弟姐妹,独生女在家里没有一个“儿童的世界”,孩子很容易变得任性、孤僻,成为利己主义者;(3) 没有兄弟姐妹,没有“比照者”,孩子难以正确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15、 试述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P335) (1)把孩子摆在恰当的位置 (2)对孩子的期望要实事求是 (3)要全面关心独生子女16、 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应需要哪些知识和能力(P376)(1) 知识:优生知识,儿童青少年生理学知识,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各种文化科学知识,社会生活知识。(2) 能力:要有了解子女的能力;要有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有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7、 中小学家长工作的原则有哪些 (1)尊重家长的原则 (2)区别对待的原则 (3)要求适度的原则 (4)双向反馈的原则18、 中小学家长工作有哪些方法(1) 家庭访问:家访是进行个别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方式。按家访的目的,可分为了解性访问、宣传性访问、商讨性访问、通报性访问、警告性访问等。(2) 家庭联系本:通常用来向家长通报情况,征询意见。家庭联系本填写的内容、次数可以因人而异。家长也可通过联系本向教师反映情况或询问儿童在校的信息、品德表现。(3) 接待家长咨询与个别谈话:组织有经验的老教师或专业工作人员对家长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给予解答。(4) 家长开放日:学校定期邀请家长来校参观和参加活动,以增进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感性认识,增强教育的责任感,体验教师工作的辛勤与艰巨。(5) 家长学校和家教报告会:家长学校是对父母和其他家庭长者进行教育、训练的学校,一般定期进行。家教报告会则是不定期的活动。家长学校和家教报告会,应事先订出计划,征求家长意见,内容应生动、易懂,深入浅出,能吸引广大家长踊跃参加。(6)家长座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