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升初中需要注意的.doc_第1页
小学升初中需要注意的.doc_第2页
小学升初中需要注意的.doc_第3页
小学升初中需要注意的.doc_第4页
小学升初中需要注意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升初是一道比高考都还要难迈过的坎儿,几乎所有在小升初获得巨大成功的孩子,其本人和家庭都经过多年的准备。因为家长未雨绸缪的坚守,因为家长对教育和成长务实的作为,因为家长激励和教育孩子的方法到位,孩子才有可能在小升初这场战争中昂然胜出。但孩子小升初了,并不意味着家长的心态、教育价值观、教育方法就小升初了。也不意味着孩子的学习方法、知识观和精神品质也就小升初了。有个朋友的孩子小升初以特等奖身份考入初中,举家欢庆,家长在朋友面前也觉得光彩,在中国社会,孩子的成功往往比我们自己的成功都令人高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嘛。孩子的成功,就意味着良好家风的延续,意味着事业后继有人,意味着孩子将可能走上一条幸福的人生路。但这位朋友的高兴劲儿还没有过去,孩子就已经变成为了令老师甚至同学都头痛的学生了。教育是最怕在既有的光环中度日的事情,教育是最最危机四伏的事情,孩子的成长是最需要精心呵护的事情。于是想起陶渊明的一个故事。有少年向陶渊明求教如何学习,陶渊明带着少年来到农田边,问少年说:“你看这禾苗是不是在长高?”少年看了半天,茫然摇头。陶渊明又说:“那春天的禾苗是怎么变得这么高的呢?”一边说话,一边把少年拉到磨石跟前问少年说说:“这磨石为什么会凹下去呢?”少年说:“那是磨的。”陶渊明又问:“你可曾见过是哪一下被磨损成这样的呢?”少年一脸茫然。这时候,陶渊明对少年说:“禾苗每时每刻都在生长,磨石磨损成凹也非一日之功。读书学习便是这个道理,一点一滴慢慢积累,虽然不易察觉,持之以恒,就能积少成多。”少年大悟,叩首拜师,陶渊明挥笔写道: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知识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习惯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品质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古话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个退,不仅仅是知识,还有习惯和品德。从小学过渡到初中是一个坎儿,这个坎儿如果走得不顺,孩子将失去学习成绩的优势,甚至失去自信,失去自我。下面,请允许我们从传统文化,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与朋友们做一个交流。一、学习方法的过渡(一)国学中的成功学习之道:1、“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译文】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经典启示:日新月异。2、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译文】从最基本的事物延伸开去,用最普通的原则去解释发挥,这样,天地间一切变化都可以概括无遗了。原文反映了从阴阳两爻发展为八卦,再从八卦发展为六十四卦,象微天地万物及其变化。心得:我们常说的“触类旁通”,即是由这里的“触类”一词,和“干”卦中的“六爻发挥,旁通情也”里的“旁通”一词连缀合成,也就是说接触了某一事物或知识后,就可以由此及彼,了解类似的事物或知识。孔子曾言“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如何举一反三呢,那也就是触类旁通了。经典启示:触类旁通。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第二)【译文】孔子说:“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精神倦怠而无所得。”心得:学习的终极目的就是成长,而一个没有学会思想的人,是悲哀的。经典启示:学思结合。(二)结合现实的思考:从学习内容看,小学和初中有很大的不同的,小学阶段的学习科目少,一般以数学、语文为主,学习内容浅显、容量小、难度低,教学注重直观形象思维模式的训练,学生只要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或许能轻而易举地拿出理想的成绩。初中一开始就面临语、数、英、政、史、地、生七门学科,明显地存在“七多一少”。“七多”指的是书多、课多、自习多、实验多、活动多、老师多、教学方法多。“一少”指的“老师盯得少。”教学重点注重培养同学们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实验能力、记忆能力等综合能力。思维方法则从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求异思维、创新思维的训练。记忆方法从机械记忆转向理解记忆。解题方法更是提倡“一题多解”。一个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成理,都是正确的,有独到的见解更值得称赞。一些同学适应不了其间的跨度,跟不上老师的进度,不知所云,茫然应对,结果第一次考试成绩叫学生家长大吃一惊,紧接着惶惶不安。这种现象一点也不足为奇,关健是我们要做好迎接这一挑战的心理准备。不要着急,也不能乱了阵脚,静心反省,学会学习。无数事实证明,只要同学们学会听课,学会课前预习、学会课后复习、学会归纳总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一定能跟上中学的学习步伐。学会学习的重要方法:学思结合、触类旁通、日新月异。二、自我管理的过渡(一)国学中的成功学习之道1、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译文】孔子说:“君子在自己身上找问题,小人在别人身上找问题。” 经典的启示:要自新就要学会自我反省。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第一)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多次反省我自己:替人家做事是否忠诚?和朋友交往是否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和学问是否做到了经常温习?”经典的启示:自新应似长江水,日夜奔流无歇时。反省自己、检点自己、控制自己,让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合符环境和自身信念的要求。这样的教育我们就把它叫做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又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关于自我教育,魏书生表达得更形象一些:“抽打自己的鞭子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在漫长的人生道路的每一步,都要经常鞭策自警,万不可以为有过一两次抽打就可以沿途平安了。自我教育是我们每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石,是日新月异的不竭动力。3、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子张第十九) 【译文】子夏说:“每天学到一些过去所不曾知道的东西,每月都不忘记已经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叫做好学了。”经典的启示:知道自己的不足,也要知道自己的优势。不是要你一味地否定自己,而是要你不断地盘点自己,记住:盘点自己!4、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论语雍也第六)【译文】鲁哀公问:“你学生中,哪一个最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好学,他不迁怒于他人,不第二次犯同样的错误,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啦,没有听说哪个学生好学了。”经典的启示:“不迁怒,不贰过”很难做到,但不这样去做就没有办法摆正自己的位置。(二)结合现实的思考:同学们在小学得到的往往是“保姆”式的管理,在校期间的大小事情均有老师过问,犯点小错误,班主任及任课教师都会及时指出,督促改正。进入初中,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我们各方面才能的全面发展。但是,对于缺少自觉性的同学来说,这相对宽松的环境使他们在学什么不学什么、学多学少、学深学浅方面有机会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而一旦发现自己没有有同学做得好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在小学期间,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能在同学们学习的时候“陪读”,满足同学们的一般性要求,能够做到有求必应,有应必能。进入初中,学科多了,每个学科的知识更新换代又很快,多数家长的“老皇历”已经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现实需求了,当不了“陪读”了,辅导更是谈不上了。这从好处说,给同学们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从坏处说,这“自主”二字又让同学们面临考验,只有那种能够充分利用边角时间,能够拒绝诱惑,能够有序地去学习的人,才可能是真正的成功者。其实反省自己盘点自己的方法,最简单最便捷的就是两记:一是听课笔记,你必须学会做笔记,习惯做笔记,笔记是学习成绩的半壁江山。二是学会写成长日记,每天能够拿起笔盘点一下自己的一天,能够为自己写几句属于自己的话,这是最好的“三省吾身”手段。一个会记日记的人,一定是一个善于思考善和反省自己的人。自我管理的重要方法:作好“二记”。三、生活能力的过渡(一)国学里的学习成功之道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心胸开阔、意志坚强,因为责任重大,道路遥远。”经典的启示:学习也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事情,我们需要心胸开阔、意志坚强。2、刚健之气(坤)(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译文】像天体不断刚健地运行一样,君子一直奋发图强,永不休止。(2)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 【译文】像大地敞开广阔的胸怀一样,君子用深厚的德泽把一切可以包容的东西都吸收进来。经典的启示:奋发刚健者方能有为,厚德载物者方能伟岸。自强之精神,载物之德行,乃是我们成就人生的精神指南。3、清代书画大师郑板桥临终前给儿子的遗言: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汉。(二)结合现实的思考:小升初了,父母和孩子都面临着精神的断奶。父母要对孩子放手,需要心理上的自我调试。我们要知道,孩子是要长大的,学习的过程就是让孩子学会自立自强的过程,你不是让孩子学习的吗?让孩子自立不正是你所追求的吗?所以要舍得放,要学会尊重和“围观”,现在“围观”已经成为一种美德了。其次是“孩子呀你要大胆地往前走,莫回头。”迈入中学校园,正是我们初一新同学逐渐离开父母保护而取得个人自立的第一步,也是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从小学迈入中学的初一新同学,学习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住校的同学将离开父母,“思亲恋家”之情不可避免地产生。巧渡这一关,最好的办法是把全部精力用到学习生活中去。一方面,积极参加学校、班级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同学之间互帮互助,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初一新同学就能很快很好地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环境了。如果不住校,你也得渐渐脱离父母的关照,从早晨起床开始,尽快地学会自己料理自己。四、青春期的过渡(一)国学里的成功之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道德经)【译文】能够清楚地认识他人的人是智慧的,能自知的人是明智的,能超过他人的人是有力的,能战胜自己的人是强大的。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古希腊的戴尔菲神殿)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译文】孟子说:“促尼是一个不做过份的事情的人。”三句经典的启示:分寸,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无比重要的。(二)结合成长现实的思考:1、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心理学家斯朗认为,当个体进入青春期以后,其心理变化为:“自我发现”;“产生对未来生活的设想”;“开始逐步跨入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青春期也就是“人的第二次诞生”。心理学家霍林活斯认为,青春期到来之后的生理、心理变化相似于幼儿的断乳现象。幼儿断乳意味着与母亲身体的完全脱离联系。由于急剧而彻底地断绝母乳喂养,儿童陷入欲求而得不到满足的不安。这是人生的“第一次危机”。儿童进入青春期,意味着要从心理上摆脱对双亲的依赖。这种急剧而彻底的心理“断乳”,也同样会给我们带来突如其来的不安,产生情绪上的波动,这便是人生的“第二次危机”。经过“第二次危机”之后,人们就可以逐渐步入脱离父母的监护,走向一个独立、完整的人。因此我们把青春期称为人生的“第二次危机”。心理学家汤姆利兹说,由于性本能的起动,使我们逐渐地将注意力转向自己的内部。青春初期,我们常常会因自己不能掌握这种变化而烦恼,昔日儿童时期平静的心田被搅乱了而陷于以反抗、冷淡、横蛮、怠慢、多变等表现为特征的否定与不安情绪之中。我们不仅对外界,就是对自己也都采取了“否定”的态度。因此我们把青春期称为“否定期”或“反抗期”。“人的第二次诞生”、“人的第二次危机”、“反抗期”这些提法都叫人心惊胆战的。对于孩子本人,对于家长,这都是考验!2、看清了就不用害怕了一,身心发展时差错位 在青春期,生理发育迅速成熟,而心理发育则相对迟缓,从而造成人的心理成熟水平、社会阅历积累与急剧的生理成熟不相适应,出现了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脱离的现象。从而会产生许多心理矛盾:个人要求与依赖关系,自我设计与师长要求,理想目标与现实可能,个人消费与经济能力,性爱意识与社会行为,这种主观上欲求与客观上可能的心理矛盾,引起内心的烦恼与不安。因此青春期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和身心功能障碍。 第二,智力发展迅猛活跃 智力,一般说来,是指人的心理特征,包括观察、记忆、思维、想象以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总是在年轻的时期最有活力。不少事实证明,有很多人在他们未成年时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而成年之后却反而平淡了。这说明,青少年时期在一个人智力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青春期的思维发生了质变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主要地位,也必然会影响和制约其他心理现象发生质的变化。第三,情绪发展强烈多变心理学认为,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会引起对事物的好恶态度,从而产生肯定或否定的情绪体验。我国古人称这为,人有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情绪。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绪虽与人体的生理唤醒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也受社会生活所影响,受人的认知过程的特点所制约。青春期情绪发展的特征是:(1)易于波动并潜藏不安,表现为寂寞与孤独,忧虑与不安,以及苦闷与忧郁;(2)憧憬未来并富于幻想;(3)情绪多样并反应强烈。 可以认为,人到了青春期,既像一轮冉冉升起的朝阳,充满无限的生命力,又象一艘航行在变幻莫测大海里的航船,随时都有遭到风暴袭击的危险。这种难以驾驶的情绪和由于生理上的迅速发展变化所带来的恼闷心情,就构成了青春期男女情绪和情感的典型特征。 第四,个性发展可变可塑 所谓个性,是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的总和,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心理学认为,在青春期,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对形成独特的个性起着重大的作用。青春期的个性特征表现为:(1)认同感逐渐扩大;(2)价值取向开始形成;(3)闭锁心理开始出现;(4)兴趣范围逐渐扩大;(5)评价能力不断发展;(6)行为方式发生变化。第五,自我发展突出高涨 人的自我发展受到自我意识的影响与制约。而自我意识则是人们对人生对自己逐渐形成一定型式的自我价值观、自我认识能力,能按照自己的需要不断去探求人生道路和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具体表现为:企图和要求摆脱父母和教师的管束,自行其事:不承认自己是小孩,要求长者平等相待,希望父母和教师充分理解和尊重他们的人格。 总之,到了青春期,我们开始注视自我、关心自我、发现自我、突出自我、独立自我。 六,情爱发展单纯幼稚 在青春期,情爱包括友情、育情、爱情等多个方面。 友情,反映为对同学、同志的情爱。青春期与儿童期相比,有了很大的专注性和稳定性。到了后期,友情甚至会具有一定的神秘性和浪漫性,讲“义气”,较“虔诚”。 育情,反映为对父母、师长和抚养、教育过他们的人的情爱。青春期,表现为有一定的感恩性和真诚性。 爱情,反映为对异性的情爱。这是人类特殊的感情,是复杂的精神表现之一,是青春期男女追求和探索人生的一个重要领域。由于性意识的出现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在正式初恋之前,往往会有一个爱情发展的早恋阶段,具有性的痴情性、轻信性和幻想性。在青春期,由于他们尚不能正确理解什么是爱情,正确的恋爱观还没有形成,双方的社会地位又不很稳定,节操观念与法制观念较为缺乏,只是凭借着单纯的对异性追求和满足自己一时的欲求,因而早恋乃至初恋往往是不成功的,甚至是痛苦的。 第七,交际发展自主自锁 在青春期,交际逐渐扩大。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自我价值观的逐步形成,他们开始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来评判与自己交往的人,选择与自己投合的朋友,且常常会排斥旁人的议论、影响与干预。因此带有明显的自主性、自锁性。 一般说来,青春期的交际发展中,起作用的是兴趣相同、性情相投、思想共鸣、甘苦共享等思想感情因素。 第八,理想发展起伏不定 所谓理想,是指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事物的想象和希望。富于幻想、探索人生、憧憬未来是青春期的心理特征之一。他们渴望走向社会,确立个人和社会的理想,勇于开拓创造,敢于冲锋陷阵。 理想受到人生的制约。理想的产生有赖于个人生理的成熟、社会的要求和个人认识水平的发展这三个基本条件。生理是一种前提条件,后两者才是有决定意识意义的因素。在青春期,由于他们的认识水平不高,对社会要求的理解比较粗浅,加上情感不够稳定,意志力比较薄弱,因而他们的理想往往带有更多的一时冲动与情境激励,个人色彩较浓,起伏波动较大,容易受境遇影响而变化不定。总的来说,初一正处在从童年期向青年期发展的一个重要过渡期,也是心理和生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变期。表现得最为明显的是,初一新同学身体逐渐增高,自我意识开始萌芽,第二性特征越来越显著。处于“半幼稚,半成熟”时期,既想独立自主,又离不开大人的关照,既渴望别人理解,但又蒙着层层面纱,不愿完全暴露自己;理想远大,好胜心强,但又意志薄弱,承受不了相应的压力。一遇到学习的障碍、人际关系的障碍,不能有效排解内心的压力,很容易产生程度不同的心理疾患:暴躁、任性、孤僻、自卑、妒忌、疑神疑鬼等。一些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给我们压力过大,使我们找不到生活的平衡点,常常处于苦恼之中。另外,不可抗拒的文化传媒,在我们还不能完全辩别是非对错的年龄,使我们过早地遭受了超前、流行文化的冲击,享乐、消费、刺激、过把瘾等“时尚观念”迷惑了我们的心志。在这样的情况下,多向父母或自己的亲人倾诉,用传统的文化经典来武装我们的心灵,就显得尤其重要。(三)把复杂的事情变简单,这才是能耐:我们不是专家,我们在孩子心理变化及其应对上没有那么多的大道理。我坚信,一个人如果道德修养到位了,如果知识能力足够了,他不会动不动就心理失衡,不会动不动就产生伤人自伤的行为。所以,回归到文化修养上来,好好去读一些,背一些使我们的身心健康的文本,这不仅有利于我们的考试,从考试中找到自信,更有利于我们形成健康的道德和人格,这才是归本固元的做法,是有长远意义的做法。让我们来体验一下下边两则经典对于我们心灵建设的意义吧: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