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西罗城仫佬族民俗文化任务书_管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doc_第1页
浅谈广西罗城仫佬族民俗文化任务书_管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doc_第2页
浅谈广西罗城仫佬族民俗文化任务书_管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doc_第3页
浅谈广西罗城仫佬族民俗文化任务书_管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doc_第4页
浅谈广西罗城仫佬族民俗文化任务书_管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梧州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名称 浅谈广西罗城仫佬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系 部 工商管理系 专 业 旅游管理 班 级 08旅本(2)班 学 号 200811012235 姓 名 谢丽雪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一、 课题的内容和要求:1 研究前需对罗城仫佬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作一定的调查。2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基本掌握学术界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的现状;3 理论联系实际,推论符合逻辑,研究要较为全面、系统、有一定深度;4 研究结论要经得起推敲,具备科学性、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5 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应按梧州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的各项要求,认真工作,争取优异成绩。二、设计的技术要求与数据(或论文主要内容):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的民间文化,包括饮食、服饰、居住、节日、民间歌舞等各方面的民俗风情。旅游学的理论一般把旅游资源分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就是指能够激发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吸引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风土人情及其载体。罗城县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聚居地,境内山川秀丽,古迹繁多,民风淳朴,文化灿烂,民俗资源十分丰富,民俗文化形式多样。本文以仫佬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取文献阅读、网络搜索等资料收集方式,分析它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以及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系统分析了罗城仫佬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将面临的问题。最后,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罗城仫佬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三、设计(论文)工作起始日期:自 2012年 1 月 17 日起,至 2012年 6 月 3日止。四、进度计划与应完成的工作:第一周至第二周:收集阅读文献第三周至第四周:撰写文献综述第五周:确定研究课题,拟写论文详纲第六周:开题报告第七周至第九周:撰写初稿 第九周至第十二周:修改初稿第十周:完成二稿第十一周至第十二周:完成三稿第十三周至第十四周:形成定稿第十五周:按格式标准整理打印第十六周: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资料:1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wq/luocheng/ 2王旭对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认识贵州日报2007,8.12-273周玉蓉.仫佬山乡广西罗城县大梧屯调查与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30-394何秋,桂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5.12-185蔡静.贵州省民俗生态旅游规划模式研究.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29-346魏小安.中国旅游发展大趋势探讨.旅游管理.2007,8.18-207李伟“京郊民俗旅游第一村”麻峪房.中国农村科技.2008,3.36-398王志非民俗旅游的经济学分析.今日南国2008,2.4-89贾玎.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互动模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6.21-2310罗城县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dtzx/2010-06/01/content_19943048.htm11 罗城县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index/show.php?post_id=253&c=00100100312董建辉.旅游资源开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34-3713安徽省旅游局.安徽导游基础知识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86-8814李小丽.民俗风情展示研究以陕北洛川为例D.陕西师范大学,2007,5.15王衍军.中国民俗文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56-75. 16计长荣等.最美丽的民俗与中国文化.新世界出版社.2008.35-46.17高丙中等.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民俗学的路径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21-2218旅游胜地的民俗与传说编写组.旅游胜地的民俗与传说M.中国旅游出版.2010.108-11219赵西萍等.旅游市场营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0-2620崔玉范关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收益权问题的思考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2.梧州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学号200811012235学生姓名谢丽雪系别工商管理系专业年级08旅本2班指导教师姚磊职称讲师设计(论文)题目浅谈广西罗城仫佬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及意义:一、研究动态背景:民俗旅游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便作为主要的文化旅游项目来开展,进入90年代,各级地方政府、旅游部门纷纷瞄准。“民俗”,争相采取措施挖掘民俗特色,推民俗项目,打民俗牌,做民俗文章。1995年国家旅游局隆重推出“95民俗风情游”,把民俗作为一个主题提出,正式打出了民俗的旗号。民俗旅游的开发,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利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对推动我国旅游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具有重大意义。国外研究动态:上个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旅游业进入了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时期,有意识地将民俗与旅游结合在一起,研究民俗与旅游的关系,探讨民俗如何介入旅游活动并为旅游事业发挥效益,真正成为民俗学与旅游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国内研究动态:“民俗旅游”概念最早是由西敬亭、叶涛于1990年提出的,“顾名思义,民俗旅游是民俗与旅游的结缘,是以民俗事项为主体内容的旅游活动”1995年,刘印其学者提出“民俗旅游是借助民俗来开展的旅游项目,如寻根祭祖、进山朝香、民间艺术表演、民俗展览、节庆活动、风味食品、旧式交通工具、住民房等,一句话,就是到民间去旅游,到民俗氛围里去切身体验。”目前,我国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在我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二、研究的意义: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区域经济效益、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广西罗城县为例,分析探讨仫佬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特性,针对独特的旅游资源采取特定的方式,有效利用资源的独特性,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毕业设计(论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一、研究内容:本文以仫佬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它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以及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阐述罗城仫佬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结合罗城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针对罗城县经济发展落后,旅游基础设施薄弱,旅游宣传力度不够,旅游资源开发缺乏民族特色,旅游商品开发滞后,品牌功能弱,竞争力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毕业设计(论文)研究方法、步骤及措施:1.研究方法:本课题为开创性研究课题。主要采用资料收集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进行。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强调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有机结合,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有机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机结合,以实现理论实际与创新的互动。2.研究步骤:第一周至第二周:收集阅读文献第三周至第四周:撰写文献综述第五周:确定研究课题,拟写论文详纲第六周:开题报告第七周至第九周:撰写初稿 第九周至第十二周:修改初稿第十周:完成二稿第十一周至第十二周:完成三稿第十三周至第十四周:形成定稿第十五周:按格式标准整理打印第十六周:答辩3.研究措施:(1)通过专著和期刊、报纸、网络收集资料; (2)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与选题有关的社会背景,进行相关政策解读,力求把握选题的观点内涵;重阅前人及国内外成果,提炼出自己的观点;阅读有关的理论著作,使论文具有理论根据; (3)正确处理课堂学习、实习、就业等与论文写作的关系,不怕困难,抓紧时间,有序守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写作任务。主要参考文献:1 梁明珠.中国旅游地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 2 雷喻义.巴蜀文化与四川旅游资源开发.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03 3 陶犁 民族民俗风情欣赏.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6,024肖星等.旅游资源与开发.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85王衍军.中国民俗文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06 6计长荣等.最美丽的民俗与中国文化. 新世界出版社. 2008,06 7高丙中等.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民俗学的路径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048旅游胜地的民俗与传说编写组.旅游胜地的民俗与传说.中国旅游出版.2010,019赵西萍等.旅游市场营销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0刘纯.旅游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是否可以进入设计(论文)研究:指导教师签名:年 月 日是否可以进入设计(论文)研究:教研室(系、研究所)主任签名:年 月 日梧州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进展情况记录系: 经管系 专业 旅游管理 年级 08级 姓 名 周 次工 作 情 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