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加油站(4).doc_第1页
早读加油站(4).doc_第2页
早读加油站(4).doc_第3页
早读加油站(4).doc_第4页
早读加油站(4).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力积累,给力高考 惠州市第一中学2011年语文高考百日冲刺早读加油站(4) 语言积分卡一、成语误用规律探寻(二)(四)、不明语境 谦敬错位例10 你尽管放心,你的困难,也就是我的困难,今后,你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或是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鼎力相助:鼎力,大力 。大力相助。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词,多用于求人相助时的客气话。此处应用“倾力相助 ”例11:刘厂长的开场白可谓抛砖引玉,引导我们提出了许多建议。 抛砖引玉: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用于“刘厂长” 有失恭敬。 此处可用敬词“字字珠玑”例12: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01年全国) 蓬荜生辉:表示由于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别人的字画挂在自己室内而使自己非常荣耀。用作谦词,只能对己。随堂演练:指出下列句中成语是否运用得当,为什么?1、大年夜,我们在暖暖融融的屋里,说说笑笑正热闹,叫我冲黑冒寒送他,算是一个不情之请吧。 不情之请:不合情理的请求,称自己提出请求时的客气话。2、在这里,我就不吝赐教,谈点看法,跟你商榷。 不吝赐教:用于请教别人指教自己的客套话,是敬辞,误用为谦辞了。3、既然你这么热情,那么改天我一定光临寒舍。 谦辞,只能用于自己。4、我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了海纳百川,虚怀若谷。 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人的敬意,只能对人。像这种类型的成语还有谦辞:(1)雕虫小技,雕:刻;虫:鸟虫书,古代的字体;技:技能。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2)信笔涂鸦,信:听凭,随意;信笔:随意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涂乱画。形容字写得很潦草。也常用作自谦之词。(3)狗尾续貂,续:连接。晋代皇帝的侍从官员用作帽子的装饰。指封官太滥。亦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面,前后两部分非常不相称。(4)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不明达,不才。为推脱做某事的婉词。(5)才疏学浅:见识不广,学问浅薄。多用作谦词。(6)班门弄斧:在鲁班门前摆弄斧子。鲁班即公输班,古代巧匠。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7)敝帚自珍:敝,破的,坏的;珍:爱惜。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8)姑妄言之:姑且随便说说。(9)一孔之见 :孔,小窟窿。从一个小窟窿里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也用作自谦之词。(10)千虑一得:愚笨人的细致考虑也会有可取的地方。 后常用为发表意见时的自谦之词。(11)问道于盲 :向瞎子问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请教,不解决问题。(12)恭敬不如从命 :客套话。多用在对方对自己客气,虽不敢当,但不好违命。敬辞:(13)贻笑大方:贻,遗留;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14)高朋满座:高贵的宾客坐满了席位。形容来宾很多。(15)大材小用:大的材料用于小处。比喻人才使用不当,不能尽其才。(五)、画蛇添足 前后重复例13:(1)一些莘莘学子为保留农籍付出失学的代价 (文摘报1994年4月24日1版)(2)1944年深秋,在北碚bi复旦大学登辉堂前,一位穿着褪色米黄风雨衣的莘莘学子,腋下夹着本书,迎着飒飒江风向图书馆匆匆走去。( 编辑之友1993年第1期第45页) “莘莘”表示“众多”的含义。“学子”即学生,本来是个集合名词,可作单数理解,也可作复数理解, 但“学子”加上“莘莘”,意思成为“众多的学生”,就不能再加“一些”“一位”这类词了。 例14:某些学生的语文水平实在低劣,被人贻笑大方,影响学校的声誉。 贻笑大方:让有见识的内行人笑话。该词本身含有被动义。例15:少年时就到关外谋生的四爷,老大归来还是孑然一身的单身汉。 孑然一身:指孤孤单单的一个人,与 “单身汉”重复。随堂演练:指出下列句中成语是否运用得当,为什么?1、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 生灵涂炭:“生灵”是“百姓”之意,与 “人民”重复。 2、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忍俊不禁”就是“笑起来”之意3、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自惭形秽:指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成语里已经隐含有“感到”之意。故该句在语意上显得重复赘余。4、领导应当在出现问题之前就未雨绸缪,不应在问题出现之后才惊慌失措。“出现问题之前”与“未雨绸缪”语意重复。5、在玩具店里挂满了各种形形色色的玩具,像轮船、飞机、坦克等。 形形色色:指各种各样种类很多,与句子“各种”重复。这类错误还可列举一些,如:(1)浑身遍体鳞伤。遍体鳞伤,满身的伤痕像鱼鳞一样密,形容伤势很重。遍体,全身,与“浑身”重复。(2)到处漫山遍野。漫山遍野,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形容很多。“漫”与“遍”有满是、到处的意思,与“到处”重复。(3)广大灾民哀鸿遍野。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与“灾民”重复。(4)一览无余地看到。一览无余,形容事物很简单,一下子就看得清清楚楚,“看到”已含在其中。(5)三令五申地强调。三令五申,再三地命令告诫,“强调”已含在其中。(6)口若悬河地说个不停。口若悬河,形容能言善辩,“说”已含在其中。(7)显得相形见绌。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些不足之处,“显得”已含在其中。(8)一天天日臻完善。日臻完善,一天天达到完善。日,一天天,与“一天天”重复。(9)现在当务之急。“当务”已经含有“现在”的意思,不必前缀“现在”。(10)耿耿于怀,至今难忘。耿耿于怀指心事牵萦回绕,不能释怀,“至今难忘”已含在其中。(11)他们一起收拾一番,就各自分道扬镳了。去掉“各自”。(六)、功能混乱,搭配不当(不合语法)成语依据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则容易出错,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有的本身就不能带宾语等等。(1)不带宾语例16、 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例17、同学们不要妄自菲薄自己的语文成绩。 “漠不关心”、“妄自菲薄”等成语后面均不能带宾语。 另外:“求全责备自己”、“视而不见这些事情”等表达也是错误的。 随堂演练:指出下列句中成语是否运用得当,为什么?1、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司空见惯:形容经常看到,不足为奇的事物。后面不能带宾语。2、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发扬光大“五讲四美”活动的成果。 发扬光大:不及物动词。句中误作及物动词使用,使之带上了宾语,造成错误。3、折扇和信封上面,龙飞凤舞着文艺界几十名委员风采各异的签名。 龙飞凤舞:不及物动词。句中误作及物动词使用,使之带上了宾语,造成错误。(2)注意修饰语和中心语的搭配例18、公园里有许多姹紫嫣红的杜鹃花,鲜艳极了。 姹紫嫣红,姹:美丽;嫣:美好,常指笑容。形容各色娇艳的花,不能单用于某一种单一的花。另外,此处也不能作定语修饰限制中心语“杜鹃花”。例19、他家院子里有几棵行将就木的松树,今天早晨,他把它们全部刨掉了。 行将就木,意为人之将死,而不能用来修饰“松树”。例20、今年冬天,山东有些地区出现了难能可贵的雾凇奇观。 难能可贵,指难做的事居然能做好,值得表扬肯定,只能用于人。随堂演练:指出下列句中成语是否运用得当,为什么?1、想用化妆品使自己更加花容月貌,谁知脸上却长出一大片小痘痘。 花容月貌:如花似月的容貌。 前面不能加“更加”。2、我用笑容迎接他老人家那和颜悦色的目光。 和颜悦色:是形容脸色的,怎能修饰“目光”呢? 3、当登上黄山天都峰的鲫鱼背时,人们都常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那种恐惧之感。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表示小心、谨慎、不能修辞 “恐惧”这一中心语(3)注意固定的搭配方式例21、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注意“置之度外”“置之不理”“置若罔闻”的区别 :置之度外常常和介词“把”搭配 ;置之不理、置若罔闻常常和介词“对”搭配。因此,要么把句中的“对”改为“把”,要么把“置之度外”改为“置若罔闻” 。例22、小明的妈妈一进来,我们寝室的人就不谋而合地站了起来。例23、你的主张和我的主张完全一致,这真是不约而同。 不谋而合:指主张、意见、计划等相同,一般作谓语。 不约而同:多指具体行动相同,一般作状语。 因此,这两句成语应该互换一下才准确。例24、包围圈越缩越小,这群罪大恶极的歹徒已成了瓮中捉鳖。 瓮中捉鳖:是一个动词性成语,在句中应充当谓语,应改为“瓮中之鳖”。文言充电器二、高考文言阅读材料中高频词语归类整理(二)(四)古代常见官名【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于宰相通称,简称“相”。 一般只设一个丞相,俗称大丞相,有时分为左右两个丞相,右丞相专门管理国事,左丞相是皇帝的“私人顾问”。不需要管理国事。【太师】指官职又名太宰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太子太师】太子太师属“东宫三师”为名义上的太子老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称三孤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奉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雍正帝建造的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 【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指县长。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极地方长官,总揽一省的军事、吏治、刑狱等事,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 【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鸿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冏卿】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因之”是吴默的字。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如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红楼梦第四回:“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 【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如梅花岭记“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洪承畴降清后曾任七省经略,驻扎江宁。【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如水浒传中的鲁提辖鲁智深。【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赤壁之战:“晶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太守】 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刺史】 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京兆尹】 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北京市市长。【太尉】 秦至宋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相当于国防部部长。【廷尉】 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相对最高法院院长。【吏部尚书】 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相当于人事部部长。【光禄大夫】 皇帝身边顾问之臣。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中书令】 掌管皇帝命令发布。相当于“两办”秘书长。【尚书令】 参议大政,综观政务,百官之长。相当于行政院长。【车骑大将军】 地位尊崇,相当于元帅军衔。【都察院御史】 古代最高的监察机构。相当于监察部长。【知府】 地方行政长官,总官州、县事务。相当于省长。【知州【 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省辖市市长。【知县】 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县长。【通判】 府之副职。相当于副省长。【县丞】 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相当于副县长。【主薄】 掌钱粮、户籍。相当于粮食局长或户籍局长。【教授】 府掌训导考核学生。相当于省教育厅厅长。【游击】 位参将之下,掌率兵防御。负责防御工作的师级军官。【侍郎】 宿卫侍从皇帝的官员。中央警卫局官员(一说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五)表人物生活相关的词汇1.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2.表主管的:知、典、主3.表人物地位:贵、卑、官绅、豪4表人物个性的:埂、鲠、耿、(仁)厚、(仁)矜、耿介、静悫、刚毅、周密、宽厚、骨鲠、正直、恺悌、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诈、狡猾、危坐(俨然)、阿谀、献媚、谄谗、谲5.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11.表受到诬陷的:中、谮、诬6表敬重的:敬、重、尊、恭7.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8.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9.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10.表宽容的:容、贷、恕、宽11.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蹈舞12.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切厉、骂、责、罹、戾、诟、谩13.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仗、流、赭衣、械、14.表监狱的:囹圄、狱15.表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16.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17.表食物的:糗、馔、肴、膳、羞(馐)、蔬、果、脂膏18.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馑19.表容器的:石、斛、觞、樽20.表暗中的:阴、间、密21.表穿戴的:纨绔、布衣、结、履、印、绶、冠、冕、巾、弁、弱冠、笄礼、免冠、带22.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庑、屋23.表桌床的:案、几、床、塌24.表走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25.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26.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渝、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27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28.跟马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29.表害怕的:畏、惧、惮、骇、患、遽30.表揭发的:劾、讦、揭31.跟皇帝有关的: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膳、对策、轮对、奏、表、疏、32.表朝见的:朝、觐33.表死亡的:(驾)崩、山陵崩、薨、卒、不禄、死、没(殁)、终、圆寂34.跟京城有关的:禁、阙、畿、京、京畿、35.表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幸、往、经36.表离开某地的:去、迁、徙37.表拜访的:造、过、访、谒(见)、顾38.表告别的:辞、别、谢(六)古代的表刑罚的词汇 (1)黥刑:又叫“墨刑”,额颊上刺字涂墨。 (2)劓刑:割鼻子 (3)笞刑:又叫“杖刑”,打板子(背、腿、臀) (4)刖刑:将脚砍掉(和氏璧) (5)宫刑:又叫“腐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