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京珠、沪蓉国道主干线武汉绕城公路东北段项目设 计 总 结京珠、沪蓉国道主干线武汉绕城公路东北段项目(路线部分)设计总结一、概况武汉绕城公路是京珠、沪蓉国道主干线在武汉交汇形成的环形高速公路。本项目设计为武汉绕城公路东北段红羽村至豹澥,起点位于京珠国道主干线K132+611.783,终点位于武黄高速公路K16+040处,路线全长93.078297km(不含武汉阳逻长江大桥10km)。1.任务来源及依据本设计项目由武汉绕城公路建设指挥部委托中国公路工程咨询监理总公司承担,双方签订了武汉市绕城公路东北段红羽村至豹澥段施工图勘察设计合同。任务依据是:1)交通部交规发2000406号关于国道主干线武汉绕城公路东北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文件;2)交通部交公路发2001186号关于国道主干线武汉绕城公路东北段初步设计的批复文件;3)湖北省交通厅部交基2001245号关于国道主干线武汉绕城公路东北段施工图设计的批复文件。4)该项目各阶段部、省审查意见及咨询意见。2.沿线自然地理概况武汉绕城公路东北段路线起于东西湖区红羽村,与京珠国道主干线以互通形式相接,经柏泉、天河、横店、黄陂、甘棠、施岗、阳逻、北湖、花山,止于江夏区豹澥镇。1)地形地貌路线跨越三种地貌单元:冲、湖积堆积平原、剥蚀堆积平原及构造剥蚀残丘。冲、湖积堆积平原区,地势平坦开阔,属长江、汉江、级阶地,地面标高一般在1723m之间,局部达25m左右,湖塘密布,河渠纵横,水系较发育。主要分布于东西湖区、后湖湖汊K20+500K23+500路段,西河滠水K33+350K40+500路段,武湖的东部湖汊K49K62之间低洼处及青山北湖区一带。剥蚀堆积平原区;主要分布于几个湖区之间,与冲湖积平原交替排列,地形呈波状起伏,垅岗与坳沟相间分布。高程多在2545m之间,相当于长江级阶地。测设里程桩号为 K16K20、 K23+500K33+350、K40+500K49 及K49K59之间陇岗地、K61阳逻及武昌北源后山鱼池K89苏家墩K96之间局部路段。剥蚀残丘地貌:主要呈零散分布。处于阳逻镇附近及武昌花山局部路段。详测路线通过处,残丘高程约3670m,最大相对高差小于35m。2)工程地质沿线区域地质条件较复杂,出露的新老地层种类较多,局部地层发育不连续。主要地层有第四系松散层,下第三系白垩系砂岩层,石炭、二迭系灰岩及无古代片岩层。根据不同岩性主要可分为如下几个区段。府河K15以西、府河桥头约K16+300至滠水河K40+000、小汤湾约K49处至施岗、施岗到阳逻过江至北湖段地表主要为第四系冲湖积,残积粘性土及砂、砾卵石层,厚度变化较大,最大厚度大于70m(东西湖),低洼路段及几个重点湖区路段有淤泥、淤泥质软土发育,下伏基岩为下第三系白垩系砂、泥岩。部分路段基岩出露,风化差异较大,厚薄不均匀。K15至府河桥头,北湖K82K90路段,地表为第四系冲湖积粘性土及砂砾石层,厚度变化也较大,最大厚度近40m。基底岩层主要为石炭系或二迭系灰岩和白云岩。滠水河K40小汤湾约K49路段,一般第四系上覆盖及风化残积层较薄,多小于12m,基底岩层为片岩,一般工程地质条件较好。K90K102剥蚀堆积垅岗及残丘路段,基底岩层由古生代志留系二叠系和中生代三叠地层所构成。该路段山脊处主要由泥盆系石英砂岩和上二叠统硅质岩组成,山坡下隐伏着志留系泥岩、页岩和石炭系、下二叠统的灰岩,山间平地和山坡覆盖着红色粘土层。在褶皱背斜和向斜交替部位分布着走向断层,有的断层凹陷沉积了中生代白垩系红色砂岩。 这一段地层条件较复杂,基岩起伏较大,局部灰岩地区隐伏有溶洞,但地层强度普遍较高。3)水文地质沿线河流湖泊、沟塘众多,地表水及地下水发育。除长江、府河、滠水外,渡公湖、马家湖、后湖、武湖、北湖等构成本区主要的地表水系。地下水类型主要有孔隙潜水、孔隙承压水及基岩裂隙水,以长江沿岸及较大河流两岸第四系湖积层孔隙潜水为主。其中孔隙潜水主要赋有于表层松散土层中,含水层厚度一般不大,水量有限,埋深较浅,一般与地表水位相近;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地表迳流。孔隙承压水主要存于冲,洪积、砂砾卵石层中,一般水量丰富。基岩裂隙水主要埋藏于基岩砂砾岩层或白云岩层裂隙中,水量贫富不均。根据详勘水质分析资料,沿线地下水对砼均无腐蚀性。4)地震根据建设部震发办(1992)160号文,湖北省地震烈度区划图,武汉市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规定,一般构造物采用简单设防,特大桥提高一级,按7度设防。5)气象本段属中副亚热带过渡的湿热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热量丰富、水源充沛等特征。年平均气温为15.817,极端最低气温-18.1,极端最高气温41.3。历年平均降水量为11001450毫米,降雨量小于蒸发量。夏季雨量最多430530毫米,春季为330490毫米,秋季较少,为180240毫米,冬季最少,为90160毫米。本区最大风速29.6米/秒,风向西北,最大风力可达10级。大风以四月最多,九、十月为最少,风向除六、七月偏南风较多外,其余季节为偏北居多。每年六、七月常有一段时间的南洋风,其特点是风速大、风向偏南、持续时间长,最多的长达16天。自然区划3区,潮湿系数为1.251.75。本地区全年均可施工,但雨季对施工存在一定的影响,特别是路基土的晾晒处理。3.主要技术指标的运用情况武汉绕城公路东北段,采用全封闭、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计算行车速度120km/h,路基宽28m,沥青混凝土路面,其主要技术指标,均按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执行。路线平曲线最小半径3000m/1处,平曲线长度占路线总长的71.9%,其中最大直线长度2396m;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17000m/1处,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12000m/1处,最大纵坡3%/2处,竖曲线长度占路线总长的65.28%;全线路基土石方1733万方;特大桥9座共15893m,大桥10座2598m,中小桥21座共计1086m,涵洞326道,渡槽6座;互通立交9处,分离式立交41处,通道124道,人行天桥3座。主要技术指标公路等级高速计算行车速度(km/h)120车道数4行车道宽度(m)27.5路基宽度(m)28中央分隔带宽度(m)3左侧路缘带宽度(m)0.75计算荷载汽车-超20验算荷载挂-120平曲线最小半径(m)3000标准一般半径1000m平曲线占路线总长(%)71.9最大纵坡(%)3标准最大纵坡3%凸形竖曲线半径(m)17000标准一般值为17000m凹形竖曲线半径(m)12000标准一般值为6000m二、设计要点1.路线设计本路段系用全封闭、全立交、完全控制出入口的高速公路标准,双向四车道路基(含全部结构物)一次建成,设计中尽量少占良田好地,少拆迁建筑物和高压输电线路、电缆,妥善处理公路与沿线各城镇规划的关系,尽量减少公路对沿线原有自然景观的破坏。施工图设计遵照初步设计审核意见所确定的推荐路线方案,在沿线所经区域水系复杂、已建和规划交叉道路多、大型设施多、村庄密集等多种制约条件下,充分结合地形地貌,经反复勘测比较、征询地方政府的意见,反复优化完善以确定最合理的路线方案。设计采用在电子地图上动态定线方法,合理、灵活应用技术标准,达到平纵横的最佳配合。平纵线形均以大曲率半经曲线为主,舒顺流畅,避免高填深挖,尽量保护自然环境,在设计中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国内外最新路线设计应用软件,采用模拟驾驶员动态路线透视图对线形进行综合检验,选出最优方案。2.路基路面及防护工程设计本路段标准路基宽度28m,其中:中央分隔带3.0m,左侧路缘带20.75m,行车道宽27.5m,紧急停车带宽23.5m,土路肩宽20.75m。填土路堤边坡高度小于8.0m时,其边坡率采用1:1.5;边坡高度大于8m时,其上部边坡率采用1:1.5,以下采用1:1.75;受水浸淹的路基在常水位以下的路堤边坡采用1:2;护坡道宽度采用2米,于坡脚处设置排水沟,并采用7.5号浆砌片石防护。土质和全风化岩石地段的路堑边坡率采用1:11:1.5,强风化岩石地段采1:0.751:1,弱风化微风化岩石地段采用1:0.51:0.75。全线采用沥青砼路面,路面设计依据部颁公路沥青砼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进行,路面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根据交通量、车型比例及增长系数,以设计弯沉值作为整体强度的控制指标,并对沥青砼面层、基层进行层底拉应力验算,主线面层厚度采用4+6+8cm,基层厚度60cm;匝道面层厚度为4+5。互通匝道收费站处的路面采用钢筋砼路面。根据路堤高度、路堑深度、路基是否浸水及边坡地质条件等情况,分别采用植草皮、三维土工网植草、人字形截水骨架植草。六边形格网植草及浆砌片石护面墙等形式进行路基防护。填方路段于坡脚以外设排水沟;在上方有汇水的路堑边坡坡顶设置截水沟。排水沟、边沟、截水沟的出口处,根据地形情况,设置急流槽或跌水,以防水土流失和保护路基免受冲刷破坏。路面排水统一采用散排方式。为利于植树防眩,中央分隔带采用突出式,培土绿化,以下设置渗沟,并通过横向排水管将渗水排出路基。道路排水自成体系,杜绝了将路面水直接排入饮用水源。本项目的软土地段主要分布于东西湖、后湖、西河、武湖及北湖一带,根据软土厚度、层位、性质及填土高度等高度因素的不同,在不同路段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清淤换填、砂垫层等(超)载预压、砂垫层加塑料排水板等(超)载预压、粉喷桩。软土路基主要控制路基沉降和稳定性。采用工后沉降标准:一般路段工后沉降S30cm,与构造物衔接处工后沉降S10cm,路基稳定性验算采用安全系数Fs1.25。对于本路段的膨胀土路基采用的是掺灰处理并加强压实的方法。3.桥梁、涵洞、通道设计桥涵的设置以满足沿线河流及沟渠排、灌要求为原则,少数桥涵兼顾行车行人。沿线特大桥、大桥上部构造采用30m、25 m预应力砼连续T梁(预制安装,先简支后连续)及20m预应力砼空心板(简支桥面连续);中、小桥上部构造采用20m、16m、13m、10 m预应力砼空心板;桥梁下部构造采用柱式墩、柱式台、肋板台、桩基础及扩大基础。涵洞孔径采用64、63.5、43、42.5、32.5、32、22m箱涵或盖板涵,主线圆管涵采用1.5m管径,匝道圆管涵采用1.0m管径。鉴于地形限制及纵坡影响,设置了少量倒虹吸及渡槽。桥梁和明涵(通)均设搭板;大、中桥设钢筋砼防撞墙,小桥涵设波形防撞护栏。为沟通高速公路两侧地方交通,设置了汽车、机耕、人行等通道。通道净高:汽车通道不小于3.2m,机耕通道不小于2.7m,人行通道不小于2.2m,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通道净高就高不就低。通道结构型式,根据地质情况,分别采用钢筋砼箱式和盖板式通道。4隧道设计本段公路无隧道。5.立体交叉工程设计本项目设有互通9处,分别是东西湖互通、柏泉互通、机场互通、黄陂互通、甘棠互通、施岗互通、北湖互通、花山互通、豹澥互通。其中,东西湖互通、豹獬互通为半定向Y形(组合式),机场互通、黄陂互通、施岗互通为双喇叭形,柏泉互通、甘棠互通、北湖互通、花山互通为单喇叭形。一般互通匝道的设计车速采用40Km/h,枢纽互通匝道设计车速采用60Km/h。本项目多处与铁路及地方道路交叉,全线共设通道100道,分离式立交46处,人行天桥6处,有7处与光缆相交。其中与铁路相交的分离式立交有2处:横店京广铁路分离式立交桥、苏家墩铁路分离式立交桥。上跨高速公路的立交桥,选用钢筋砼连续箱梁(包括等截面、变截面)、钢筋砼连续刚构、板肋拱、中承式拱、下承式系杆拱、斜腿刚构等多种形式,力求一桥一景。6环保、景观等工程设计不在本设计合同内。7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详见“武汉绕城公路东北段交通工程设计总结”。8房建等其他工程设计详见“武汉绕城公路东北段房建工程设计总结”。三、施工期间设计服务情况1现场派驻设计代表处在施工单位进驻工地前,公司抽调技术人员12人(其中高级工程6人,工程师5人,后勤1人),成立中咨总公司驻武汉绕城公路设计代表组,配备汽车一辆,以及电脑、复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设备,随着施工的进展和工作任务的情况,分阶段逐渐撤离部分人员。2现场的施工配合工程施工期间,对承包商方面反馈施工图纸中存在的错、漏、碰、缺问题,及时给予书面回复,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天。3做好设计变更积极配合业主做好设计变更工作,对业主和承包商提出的变更要求,都深入实地调查,反复研究,对有利于提高技术标准和质量、降低造价的合理建议,都予以采纳,及时提供变更设计图纸,报业主审批。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因设计变更而影响施工。设代组成立后为加强管理,对设代人员进行了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的质量培训。工程过程中公司领导多次深入工地一线听取施工单位意见,重点工程跟踪服务。工作中我们与业主、监理及施工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工作人员勤政廉洁、团结奉献,工作认真负责、吃苦耐劳。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保证了设计质量及施工进度,为精品工程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证。四、设计变更情况1.重大设计变更理由本项目由于线路布设合理,平纵配合得当,大型构造物结构选型实用经济,故没有重大设计变更。2.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变更1)K92+980K93+460路段的填土路堤,将原有排水兼引水灌溉的渠道占用,经过实地勘察并征求当地政府和村民意见,在路线左侧红线外新挖一条水渠,即满足泄洪又引湖水至泵房抽水灌溉,因而取消了原设计一座316m空心板桥。2)K94+480K94+720段,路线通过父子山哑口,路堑边坡最高达30m,原设计为石质边坡,采用1:0.75坡比和砼护面墙。在施工开挖过程中,发现边坡为强风化岩,遇水软化,并夹有膨胀土,塌方严重。现将边坡率变更为1:1.5,进行植草绿化,效果良好。3)软土地基处理的变更A.K86+530K86+780、K87+980K88+170、K88+310K88+480三段软基,原设计采用塑料排水板,填土超载预压,由于工期短,变更为喷粉桩处理。B.K86+780K87+060、北湖互通匝道AK0+000AK0+125、BK0+240BK0+360、DK0+133DK0+309、EK0+000EK0+165.6、EK0+285.6EK0+720等路段软基。根据地质资料淤泥层厚度为11.5m,原设计采用清淤换填处理,经过重新钻探,实际淤泥层厚度33.5m,因此变更为喷粉桩进行处理。4)施岗互通被交道路(汉施)为一级公路,原设计在互通范围内将其改造为全封闭的一级公路标准断面,设1.5m中央分隔带,跨越汉施公路的主线桥梁和E匝道桥,在现有公路中心设桥墩。考虑到汉施公路现交通量较大,改造汉施路难度较大,以不改变汉施公路现状,取消跨线桥的中间墩,一孔跨路,主线跨线桥变更为斜腿刚构,E匝道桥变更为连续刚构。5)豹澥互通E匝道二号桥,是上跨已建成的A、B两匝交汇点,原设计在A、B匝道之间设桥墩,由于桥墩离汇合点较近,影响美观,现变更为40+62+40连续钢箱梁桥。6)豹澥互通H匝道桥,原设计为3-16m空心板桥,由于终点桥头距离已建成的D匝道只有60m,不便于使用机械进行填土路基施工,路基压实度达不利设计要求,现变更为16.5+325+16.5m钢筋砼连续箱梁,桥长108m,与老路相接。7)由于灌溉和方便行人通过,根据当地政府要求,增设圆管涵19道、盖板涵8道、倒虹吸2道、通道3道,同时采取合并,水田改旱地给予补偿和变更涵洞形式等,共减少圆管涵2道,盖板涵5道、箱涵1道、倒虹吸2道、渡槽2道、通道4道。8)K50+002.25分离式立交桥,原设计为12+218+12连续箱梁,由于该路段2公里范围内,有三座相同形式的分离式立交桥,给人们视觉感到单调,应业主要求变更为下承式系杆拱桥。3.设计变更一览表绕城公路东北段(K0+000K49+000)设计变更一览表 第1页共3页合同段号变更事项编号变更事项变更原因通用部分1SFP-120伸缩缝变更为伸缩量为160mm模数式伸缩缝。各方现场协调结果2改性沥青封层变为浠浆封层。各方现场协调结果第一合同段1在京珠路堤两侧设置反压护道。京珠指挥部要求2CK1+340CK1+397段原设计塑料排水板预压处理变更为粉喷桩处理。各方现场协调结果3因伸缩缝变更而在伸缩缝端箱梁增设托梁。各方现场协调结果4九支沟桥上部结构由先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变更为后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满足现场施工条件第二合同段10#-3桩桩长变更,设计孔深由45m变更为43.5m。满足现场施工条件第三合同段1桥墩系梁标高调整。满足现场施工条件第五合同段1杜公湖高架桥桩顶标高调整。满足现场施工条件2杜公湖高架桥16#、17#、18#墩墩顶标高调整。设计文件错误3杜公湖高架桥0#台承台、18#台台帽钢筋更正。设计文件错误4杜公湖高架桥1#17#墩取消墩帽5*5cm倒角。满足现场施工条件5K8+105小桥上部结构由先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变更为钢筋砼空心板。满足现场施工条件6K8+305盖板涵基础由分离式改为整体式。根据现场地质条件变更7K7+157K7+260路基右侧边沟标高提高1m。满足现场施工条件8杜公湖段改路设计。各方现场协调结果第六合同段1府河东西湖大堤改路变更。各方现场协调结果2中跨合龙段劲性骨架由内设改为外置。满足现场施工条件339#、42#墩承台桩基横桥向间距调整。设计文件错误439#42#墩承台标高调整。满足现场施工条件554#-3、54#-4桩底标高调整。满足现场施工条件绕城公路东北段(K0+000K49+000)设计变更一览表 第2页共3页第七合同段1K16+695盖板通道(1-4.0*2.2m)变更。各方现场协调结果2K17+650K17+940增设砼预制块砌沟。各方现场协调结果3K23+255盖板涵改移至K23+181处。满足现场施工条件4机场互通区K20+135处、A匝道、I匝道水系调整。满足现场施工条件5K17+665增设倒虹吸。各方现场协调结果6机场互通2#桥墩柱直径由1.1m调整为1.2m。满足现场施工条件7机场互通1#桥1#、2#拱片实腹段长度及受力钢筋直径调整。根据现场条件变更第八合同段1K25+558大教湾小桥上部结构由先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变更为钢筋砼空心板。满足现场施工条件2K25+559大教湾小桥墩柱直径由0.8m调整为1.0m。满足现场施工条件3K27+225港沟中桥上部结构由先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变更为后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满足现场施工条件4K30+280分离式立交上部结构由先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变更为钢筋砼空心板。满足现场施工条件5K31+160附近增设军用油库专用公路连接G318。应95942部队要求6K31+200跨G318分离式立交改线。各方现场协调结果7K26+267.17跨线桥变更设计。各方现场协调结果8K32+063分离式立交接线B改线。增设养护工区9K24+595.2增设盖板通道(1-4.0*2.2m)保护航空油料输送管10K24+309增设砼预制块砌沟。各方现场协调结果11K26+284增设倒虹吸。各方现场协调结果12K31+400增设圆管涵。各方现场协调结果13K26+823、K28+520、K28+650、K28+800等构造物平移。各方现场协调结果第九合同段1K33+788.08K36+361段设计纵坡调整。各方现场协调结果2K35+525K38+073段路基左侧边沟断面尺寸调整。各方现场协调结果绕城公路东北段(K0+000K49+000)设计变更一览表 第3页共3页第九合同段3K33+020增设3.0*2.5m盖板涵。各方现场协调结果4K33+645桥台身材料由10#浆砌块石变更为20#片石砼。满足现场施工条件5黄陂互通H匝道排水沟变更。满足现场施工条件6K34+355增设4.0*3.0m箱涵。各方现场协调结果7K32+596、黄陂互通CK0+215增设4.0*2.7m通道。各方现场协调结果8黄陂互通AK0+235增设3.0*2.5m盖板涵。各方现场协调结果9K35+881等构造物平移。各方现场协调结果第十合同段1根据上构箱梁合龙后实际标高进行成桥标高调整。2主桥箱梁横向预应力索导线调整。横向索与纵向索有干扰3黄陂滠水河大桥东西大堤防汛通道。各方现场协调结果4引桥桩基系梁标高调整。满足现场施工条件5主桥箱梁0#块隔墙增设防裂钢筋。第十一合同段1小汤湾高架桥4#、5#墩系梁标高调整。满足现场施工条件2K40+608分离式立交上部结构由先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变更为后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满足现场施工条件3K41+134分离式立交上部结构由先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变更为后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满足现场施工条件4K42+204叶家桥中桥上部结构由先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变更为后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满足现场施工条件5K42+888分离式立交上部结构由先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变更为后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满足现场施工条件6K46+924分离式立交上部结构由先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变更为后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满足现场施工条件7K41+336构造物变更(由1.5m圆管涵变更为4.0*2.2m通道)。各方现场协调结果8鲁台停车区设计变更。各方现场协调结果9K44+080增设1.5m圆管涵、取消K44+199倒虹吸。各方现场协调结果10K47+788增设1.5m圆管涵。各方现场协调结果11K46+024.5分离式立交桥平移。各方现场协调结果大、中桥及分离立交桥(K49+000K103+476.087)设计变更一览表序号中心桩号或桥名原设计变更后备注孔数及孔径(孔-米)结构类型桥长(米)造价(万元)孔数及孔径(孔-米)结构类型桥长(米)造价(万元)1K50+002.2512+218+12钢筋砼连续箱梁65.012+36+12钢筋砼系杆拱64.0分离立交2K71+716.0814-22预应力砼空心板94.51-35预应力砼斜腿刚构62.343施工互通匝道EK0+916.8654-20预应力砼空心板86.522.47+40+22.47预应力砼连续刚构84.944K93+4163-16预应力砼空心板54.5取消5豹澥互通E匝道2号桥4-30预应力砼连续箱梁12742+62+42连续钢筋梁1496豹澥互通H匝道桥3-16预应力砼空心板54.516.5+325+16.5钢筋砼连续箱梁114.5涵洞、通道(K49+000K103+476.087)设计变更一览表第1页共3页序号中心桩号结构类型孔数-跨径(孔-米)增加减少变更理由涵长(米)造价(万元)涵长(米)造价(万元)1K49+510钢筋砼圆管涵1-1.536.5灌溉用2K54+703钢筋砼盖板涵1-43.532.7灌溉用3EK0+680倒虹吸1-1.620.0灌溉用4EK3+770钢筋砼圆管涵1-1.016.0灌溉用5EK4+054钢筋砼圆管涵1-1.016.5灌溉用6EK5+168钢筋砼圆管涵1-1.015.0灌溉用7K57+976钢筋砼圆管涵1-1.536.32移位至K57+978变更为钢筋砼盖板涵8K57+978钢筋砼盖板涵1-43.531.679K61+740钢筋砼盖板涵1-43.530.010K61+767钢筋砼箱涵1-63.531.78移位至K61+740,改为盖板涵11K61+978倒虹吸1-1.642.5水田改旱地12K61+840钢筋砼圆管涵1-1.534灌溉用13K62+460渡槽6+218+652.0水田改旱地14K65+592.5钢筋砼箱式通道1-63.528.0移至K65+621,改为盖板通道15K65+621钢筋砼盖板通道1-43.528.016K67+375倒虹吸1-1.636.0水田改旱地17K69+832钢筋圆管涵1-1.546.0灌溉用涵洞、通道(K49+000K103+476.087)设计变更一览表第2页共3页序号中心桩号结构类型孔数-跨径(孔-米)增加减少变更理由涵长(米)造价(万元)涵长(米)造价(万元)18K70+125渡槽8+218+856.019K70+941.5钢筋砼盖板通道1-43.048.0方便人行20K71+748.2钢筋砼圆管涵1-1.547.0灌溉用21K71+880钢筋砼圆管涵1-1.550.022EK0+830钢筋砼圆管涵1-1.538.0灌溉用23HK0+257.5钢筋砼圆管涵1-1.517.5灌溉用24HK0+275钢筋砼空心板人通1-132.28.5取消M辅道25HK0+308.651钢筋砼盖板涵1-1.51.532.0保护输油管道26JK0+321.841钢筋砼盖板涵1-1.51.571.0保护输油管道27JK0+330钢筋砼箱式人通1-62.217.68取消M辅道28K90+205钢筋砼圆管涵1-1.538.0灌溉用29K92+500钢筋砼圆管涵1-1.532.0灌溉用30K93+164钢筋砼盖板涵1-43.050.2该涵与K93+241涵取消用K93+200涵代替31K93+200钢筋砼盖板涵1-43.046.0灌溉用32K93+241钢筋砼盖板涵1-22.059.4433K93+340钢筋砼圆管涵1-1.540.5排水34K93+401.64钢筋砼圆管涵1-1.561.0自来水厂引水用涵洞、通道(K49+000K103+476.087)设计变更一览表第3页共3页序号中心桩号结构类型孔数-跨径(孔-米)增加减少变更理由涵长(米)造价(万元)涵长(米)造价(万元)35K94+315钢筋砼圆管涵1-1.536.0灌溉用36K94+341钢筋砼盖板涵1-43.036.36移位至K94+36037K94+360钢筋砼盖板人通1-43.030.0人通兼排水38K94+427.3钢筋砼盖板涵1-22.034.98并入K94+360涵39K94+645渡槽5-1894.040EK0+360钢筋砼圆管涵1-1.524.0灌溉用41EK0+510钢筋砼盖板人通1-43.023.0方便行人42K96+900钢筋砼盖板机通1-43.039.6改走K97+220箱通43K97+130钢筋砼圆管涵1-1.540.33水扩内连通管44K98+440钢筋砼圆管涵1-1.534.0灌溉用45K100+880钢筋砼圆管涵1-1.543.5灌溉用46K100+953钢筋砼圆管涵1-1.541.5灌溉用47K100+983钢筋砼盖板涵1-42.535.048EK0+134钢筋砼盖板涵3-44.558.97排水及光缆通道49EK0+137钢筋砼盖板涵1-44.549.88并入EK0+134涵50EK0+350倒虹吸1-1.630.0灌溉用五、设计体会武汉绕城公路东北段工程已基本完工,从施工过程及工程效果看,本设计是成功的,达到了建“精品工程”的设计目标,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但亦有不足之处。1主要经验 (1)勘察设计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应严格执行行业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应充分遵循上阶段设计批复意见,应认真研究落实各阶段审查意见和咨询意见。 (2)一个成功的设计其工程前期应充分进行方案比选及优化。合理的方案可以节省大量的工程投资,且对后续相关工程及景观、环保等产生长期影响。本项目路线的平、纵面设计,由于在初步设计阶段,有了多方案比较,施工图设计选用了最佳方案,所以在施工期间,没有变动,使工程得以顺利进行。(3)路线选线不仅是单纯的地形选线,应引入地质、环保选线理念,更新设计思路,提高设计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4)平原水网区路线布设,应尽可能减小跨越水体长度并宜正交,避免改河改渠。(5)绕城公路的路线设计指标,应较郊区高速公路选取较大值,平、纵曲线半径一般不采用一般值。(6)路线通过深厚软土路基地段,宜优先选择桥梁方式,确保常效工程质量,减少后期养护难度和投入。(7)在大城市周边的高速公路,对于分离式立交和通道应站在发展的高度统筹考虑,在增加不大工程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预留较大净空和数量。(8)路线通过滞洪区,宜最好在初步设计之前作好有关专题研究论证工作,为以后设计奠定基础。(9)路线跨越铁路、河流、高压线等重要设施,应充分征求其意见,作好协调工作,减小后期实施难度。(10)路线控制测量应严把验收关,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坚决纠正。2主要教训(1)外业测量资料有所遗漏或欠精确,导致施工时与实际情况不符。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外业测量资料的控制力度。(2)定测阶段应进一步加强地质勘探工作,以确保施工图设计更合理,更符合实际。(3)应进一步加强职工的工作责任感、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以提高测设质量和工作效率,真正做到让用户满意。(4)加大对新技术、新材料的吸收和利用力度,进一步提高绿化、环保、水土保持、景观设计等方面的技术水平。3设计建议(1)由于设计周期短,设计人员对所设计内容很难做到有所创新和优化;同时,图纸的复核、审核工作难以过细,因而出现不少前后矛盾的地方。为了保证设计质量,应充分保证测量、设计周期。(2)设计评审和批复周期尽可能压缩,以便设计有章可循,较好地与上级意见保持一致。附件一武汉绕城公路东北段交通工程设计总结一、概况(一)设计任务略任务来源交通工程包含以下阶段的设计工作:1、交通工程初步设计:包括运营管理、安全设施、监控系统、通信系统和通信管道、收费系统、收费土建、供电照明系统、房建及以上系统的概算。2、施工图设计:包括通信管道、安全设施、收费土建以及预算3、招标文件编制:安全设施招标文件,监控、收费、通信、供电照明系统标书编制。4、机电系统联合设计审查及后期施工配合。(二)各阶段设计工作过程-交通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我公司于2000年8月完成了京珠、沪蓉国道主干线武汉绕城公路东北段交通工程初步设计。于2003年7月完成了京珠、沪蓉国道主干线武汉绕城公路东北段交通工程初步设计修改。-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2003年7月完成了武汉绕城公路东北段红羽村至豹澥段通信管道施工图。2002年3月完成了武汉绕城公路东北段红羽村至豹澥段安全设施施工图,并于2004年2月进行了修编。2004年2月完成了武汉绕城公路东北段红羽村至豹澥段收费土建施工图。-招标文件编制工作2004年2月完成了武汉绕城公路东北段交通安全设施招标文件。机电招标文件在修改初步设计的基础上,于2004年1月完成了京珠、沪蓉国道主干线武汉绕城公路东北段交通工程机电项目招标文件。-机电系统联合设计审查工作武汉绕城高速公路东北段机电系统施工过程中,设计单位还多次参加了联合设计文件的讨论和审查工作。在各阶段设计中,设计人员严格按照交通部部颁标准、国家标准、相关行业的标准及国际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同时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多次到现场调查,并参考了大量资料,确保本路段采用的技术的先进性。在施工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我单位设计人员随叫随到,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配合监理工程师及施工单位,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确保武汉绕城高速公路东北段成为国内的优良工程。二、设计要点由于本路段线路较长,地理位置重要,设计时间跨度较大。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业主管理模式的变化,新的政策的出现,联网收费概念的提出等,使交通工程各系统的方案变化较大。总体情况介绍京珠、沪蓉国道主干线武汉绕城公路东北段(以下简称武汉绕城公路东北段)是武汉绕城公路的一段,起点(K0+000)通过东西湖互通与京珠国道主干线湖北段(北段)高速公路相接,在施岗互通终点(K72+900)接阳逻长江大桥项目(此项目不属本工程范围,其中包括阳逻互通一座)起点,过拟建的阳逻长江公路大桥,阳逻长江公路大桥项目终点接北湖互通起点(K81+250),终点(K103+477)通过豹澥互通与沪蓉高速公路武汉至黄石段、武汉绕城公路西南段相接。武汉绕城公路东北段路线全长93.0783公里,按一次建成设计成全封闭、全立交的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设计车速120km/h,整体路基宽度为28米,桥梁宽度28米。全线设有9座互通立交(东西湖、柏泉、机场路、黄陂、甘棠、施岗、北湖、花山、豹澥);超过一公里的特大桥5座:东西湖高架桥、府河特大桥、滠水河特大桥、武湖4号高架桥、北湖大桥。本路管理体制分为二级:第一级为武汉绕城高速公路东北段监控收费通信分中心(设在施岗服务区),归属省中心统一管理,负责本路的建设、管理、养护等业务;第二级为沿线的收费站、服务区和养护工区。全线设置了施岗服务区。全线还在黄陂设置了养护工区。 监控系统本路监控分中心设在本路施岗服务区。监控分中心内设置有计算机、地图板、投影机、闭路电视监视系统等设备,其中计算机系统采用总线型局域网结构,投影采用背投方式。监控系统具有以下功能:1、信息采集功能:收集路段交通量、平均车速、车道占有率等交通数据;收集高速公路各出入口数据;收集互通立交、收费站等图像信息;收集各外场设备工作状况信息;收集沿线事故、车辆故障信息;接听紧急电话报警求救信息2、信息处理、显示功能:对包括路段和高速公路出入口的交通数据进行统计;全线交通运行状况进行模拟显示;对各种数据、大型可变情报板和小型可变情报板显示内容进行显示;对所有设备工作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显示工作状况,并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自动报警;实时显示紧急电话呼叫信息3控制功能:可根据系统采集的信息,分析处理,对系统自动提出的控制方案;对大型可变情报板、小型可变情报板的内容进行人工编辑与发布;控制道路沿线设置的遥控摄像机。4告警处理功能5报表统计与打印功能:系统能按预先规定的格式和内容,定时进行日、周或旬、月、季、年报表的统计处理,并且进行自动打印。6查询功能7自动数据备份和系统恢复功能8系统具有自诊断功能9安全功能沿线在各互通立交两侧设检测线圈、在各互通立交设置遥控摄像机、在黄陂收费站入口处设置小型可变情报板;在道路的起终点处设置大型可变情报板。监控外场设备通过电缆传至就近的通信站,通过通信系统综合业务接入网提供的低速传输通道传至路段监控分中心;监控外场图像通过光缆传至就近的通信站,图像在收费站进行图像的数字化,通过通信系统综合业务接入网提供的10/100Mb/s传输通道传至本路分中心。 收费系统武汉绕城高速公路东北段的起点与京珠国道主干线湖北段(北段)高速公路相接,终点与沪蓉高速公路武汉至黄石段、武汉绕城公路西南段相接。采用封闭式收费系统,起终点不设收费站,全线设柏泉、机场路、黄陂、甘棠、施岗、北湖、花山共7个匝道收费站。在施岗服务区设置本路收费分中心。入口收费车道14条,出口收费车道22条,总计37条车道。收费按湖北省全省“一卡通”联网收费的要求进行设计,收费系统的数据结构及编码规则须严格按照交通部交公路发200043号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暂行技术要求,并满足湖北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的要求。收费方式采用人工判型,人工收费,计算机管理,闭路电视监视,检测器校核”的半自动方式,通行卡采用非接触式IC卡。入口收费车道设备包括:车道控制机、收费员终端、IC卡读写器、车辆检测器、手动栏杆、通行信号灯、安全报警踏板、雾灯、雨棚信号灯、车道摄像机、内部对讲分机;出口收费车道设备包括:车道控制机、收费员终端、IC卡读卡器、车辆检测器、自动栏杆、费额显示器、票据打印机、手动栏杆、通行信号灯、安全报警踏板、雾灯、雨棚信号灯、车道摄像机、内部对讲分机;收费系统计算机管理分为四级:收费总中心计算机收费分中心计算机系统收费站计算机系统车道控制机。收费分中心和收费站采用计算机局域网技术,其中收费分中心为总线型结构,收费站为星型+总线型结构,收费站局域网之间禁止通信,数据流向主要为由低向高。收费分中心配备双服务器和磁盘阵列。各收费站与收费分中心之间通过通信系统提供的10/100Mb/s传输通道实现数据传输。收费站设收费站级监控室,收费录像采用数字硬盘录像机。收费站与监控分中心之间的图像传输采用数字化传输,收费图像在收费站经过视频编码后,通过通信系统提供的10M/100M传输通道传至本路收费分中心。 通信系统通信系统在施岗服务区设通信分中心,在沿线服务区、停车场、收费站设无人光通信站。光传输系统采用SDH 同步系统传输设备和综合业务接入网相结合的通信方式。干线传输系统根据湖北省京珠高速公路通信规划,采用STM-16等级的传输系统;接入网采用STM-4等级的传输系统。由于阳逻大桥及相关路段项目完成时间要晚于武汉绕城东北段约23年时间,因此初期长江南岸的北湖和花山二无人通信站不能直接纳入全线的接入网和施岗通信分中心进行通信。通信系统设计了经过京珠国道主干线的过渡方案。在通信分中心设500线的数字程控交换机,负责业务电话交换和通信总中心交换系统的汇接,同时构成指令电话系统。在监控分中心设紧急电话控制台,紧急电话按1对/2公里布设。紧急电话采用GSM或CDMA为传输介质的无线公网。通信系统还为收费和监控系统的数据传输提供光电缆和数据、图像、音频通道,为监控系统图像传输提供光缆通道。另外在通信分中心和各通信站配备了蓄电池组。 安全设施交通安全设施是以保证车辆安全行驶,减少并防止交通事故发生,同时保证交通流的顺畅运行为目的而进行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标志、标线及突起路标、护栏、隔离栅、视线诱导设施、桥梁防抛网、防眩设施、里程标、百米标及公路界碑。标志:设置互通立交、服务区出口预告标志和出口标志,在互通立交入口加速车道后适当位置按顺序设置限速、下一出口、车道指示、地点距离、下一服务区、警示标志、车距确认等标志,设置必要的禁令、警告、指示标志,设置分流、合流标志和视线诱导标志等。标线:设计了车道边缘线、车道分界线、加减速车道分界线、斑马线、收费岛头导流标线等,标线采用白色热熔反光涂料。护栏:全线设置中央分隔带护栏和路侧护栏,除桥梁混凝土护栏外(不计入本设计),均采用半刚性钢护栏。隔离栅:全线路段设置以浸塑焊接网隔离栅。视线诱导设施:视线诱导标包括轮廓标、分合流诱导标、线形诱导标等,这些设施起到诱导视线、提示、警告行车方向的作用。防抛网:设置于跨线桥等构造物两侧,起隔离桥上的车和行人的作用,保证高速公路的行车道安全。防眩设施:普通路段采用中央植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后共同财产分割人寿保险补偿合同
- 离婚协议中房产、车辆财产分割执行合同
- 眼镜店眼镜批发商员工劳动合同及合作规范
- 【技术合同】技术培训服务合同5篇
- 成人教育课程模块化设计-洞察及研究
- 喜阴植物种质资源创新与优化-洞察及研究
- 城区临商业街店铺买卖合同6篇
- 教育水平与薪资差距分析-洞察及研究
- 武汉高数竞赛试题及答案
- 医学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医院门诊急救体系构建
- 2025年箱变考试题库
- 2025年G2电站锅炉司炉理论考试试题(1000题)含答案
- 第3课 学习有方法 第2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5年幼儿园膳食工作计划
- 2025年中国电信校招试题及答案
-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高职土建类相关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物理】2025届安徽省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高考全真模拟训练(三)试题(解析版)
- 消防队伍管酒治酒课件
- 自然保护区巡护监测员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中铁特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