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测量与评价.doc_第1页
体育测量与评价.doc_第2页
体育测量与评价.doc_第3页
体育测量与评价.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词解释:1. 体育测量评价:是利用科学的方法对体育范畴中的人或现象的某种属性或特征进行定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1)2. *体育测量:是指依照一定的法则,对体育领域中失误的属性或特征赋予数量的过程。(15)3. *体育测验的客观性:是指不同测试者对同一受试对象同时测量,通过测量结果的一致程度。(21)4. 体育测验的可靠性:在受试者的机能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由同一测试者对同一受试对象进行相同内容的重复测量时测量结果的一致程度。(29)5. 测量的有效性:是指测量的结果(成绩)真实的反应测量目的的程度。(35)6. *结构有效性:是指一组测量所包含的各种属性与总体属性各种拟测成分在结构上的一致性程度。(36)7. *体育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判断体育测量结果,并赋予其价值或意义的过程。(49)8. *动态评价:既不参照绝对评价标准,也不参照所属群体的成绩,而同自己的原成绩相比较而判断进步程度的方法。(49)9. *测量点:大多是根据骨性标志(即骨的隆凸、结节、骨骺的边缘等)来确定的。而另外一些测量点,则是根据皮肤皱褶、皮肤特殊结构和肌性标志所确定。(66)10. *身体姿势:就是人体的姿态,是骨骺、肌肉、内脏各器官等身体结构的机械关系。(102)11. *定量负荷试验;受试者承担一定的定量负荷后,根据恢复期的脉率、血压等生理指标的不同变化,评定受试者心血管系统机能状况的机能试验。(124)12. *身体形态:是指身体的概观性特征,包括器官的外形结构、体格、体型和姿势。(63)13. *身体素质:也成身体适应性,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灵敏性、协调性及平衡性等机能的总称。(143)简答:1. *体育测验编制的基本程序:(43)确定测验目的;分析拟测属性和选择测验指标;预备测验;科学性检验;编写测验实施细则。2. *影响可靠性的因素:(34)受试者个体差异及能力水平;重复测量间隔时间;受试者能力发挥的水平。此外测验的长度、频数,测试条件的规范化程度,测试人员的能力水平,测量手段的鉴别功能以及评分标准的适宜程度等,对测量的可靠性也有相当大的影响。3. *客观性及影响客观性的因素:(28)体育测验的客观性:是指不同测试者对同一受试对象同时测量,通过测量结果的一致程度。(21)影响客观性的因素:测试者水平;测验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度;测量的指标特征;测量的尺度 4. *简述体育评价三种基本形式的特点:(49)诊断性评价特点:又称初始评价,在教学和训练开始前的评价。其目的是了解学生的身体、能力、技能等状况及初始水平,做到心中有数,并且根据初始状况、水平进行分组教学与训练,以达到因材施教、获得最佳效果的目的。形成性评价特点:又称阶段性评价,教学和训练是分阶段进行的,在确定整个教学和训练总目标的同时,也要确定若干阶段性目标。由此所确定的阶段性教学训练的目标是否合适,是否需要修正,教学训练的内容是否需要调整,这些都依赖与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科学地控制、调整、改进教学与训练的中心环节。终结性评价特点:又称终末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训练过程的最后(如学期、学年末或训练周期末)进行的评价。它主要对学生体能、技能、成绩和身体能力的提高及体质的增强、个体的进步等方面进行评价,确定个体在集体中的位置以及进行不同群体间的相互比较。通过终结性评价可以获得全面的反馈信息,以检查教学或训练方法、手段的效果,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为确定下一阶段教学和训练的目标提供科学的依据。5. *简述身体形态测量的注意事项。(71)为使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受试者和测试者应注意做到以下的基本要求:受试者须知:身体测量时除头部及坐高取坐姿外,其他测量一律取直立姿势,并注意保持耳眼水平位(即左右耳屏点与眼眶下点在同一水平面);受试者男性着装为上身裸露、下着短裤、赤足;女性为上着背心、下着短裤、赤足;测试前受试者应排便排尿。测试者须知:在未提出特殊测量要求时,测试者一般测量受试者的右侧肢体;测量仪器要保持清洁,测量前必须检验校正测量仪器。测量中应在经过一定人数的测量后,随时校正仪器,以保证测量的精度;掌握测量方法,熟悉测量点,要求精度较高的小样本测量时,可由专人在受试者身上标出测量点,以提高测量的标准性。身高、体重等易受时间因素影响的指标,一般在上午10::0左右测量为宜;测量仪器读数时,测试者的视线应垂直于测量仪器上的标度部分,不可斜视,避免产生测量误差;测量长、宽、围度时,以cm(厘米)为单位;皮脂厚度以mm(毫米)为单位;体重以kg(千克)为单位。测量与记录一般取小数点后一位;测量中,应注意尽量减少测量误差。长度测量误差,除身高及较长的身体部位不得超过0.5cm外,其余肢体环节长度的测量误差均不得超过0.2cm,体重测量误差不得超过0.1kg。6定量负荷试验步骤:(124)首先,测量相对安静状态下的脉率与血压等生理指标;其次,严格按规定要求做定量运动;再次,测量运动后的即刻脉率或恢复期的脉率和血压。最后,计算评定指数或描记生理指标曲线图,并根据评定标准予以评价。7*30s30次蹲起测量方法。(124)令受试者静坐5min,然后测量15s相对稳定的脉率,再换算成1min脉率(p1);以1s1次得节律做30次蹲起(共30s),并测量运动后的15s即刻脉率,再换算成1min脉率(p2);休息1min后再测15s脉率并换算成1min脉率(p3)。8.*身体素质的测量与评价的重要意义:(143)诊断和评价青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水平,了解未成年人身体素质的发展情况;预测少年儿童的运动能力,为运动员选材提供较准确的依据;评价体育教学和训练的效果,为改进和提高教学和训练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测量与评价国民体质状况,为政府职能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填空、判断、选择:1. *运动人体科学的发展体育测量评价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即人类学测量时期、肌力测量时期、循环机能测量时期、运动能力综合性测量时期、标准化测量时期。2. 一次测量未必就完成了一次测验。3. 测量的三个要素:待测属性或特征、法则、数字符号。4. *我们将量表分为四类:名称量表、有序量表、等距量表、比例量表。(名称量表是最简单的量表)5. 测量的类型:按测量方法分类:直接测量、简介测量;按测量属性分类:物理量测量、非物理量测量;按测量的组织形式分类:连续性测量、横断面测量 (体质测量属于间接测量有属于非物理量测量)6. 测验客观性的检验方法:单个测试者的测验:一致性系数(W系数)法;方差分析法 多个测试者的测验:裂半相关法;方差分析法7. 测验可靠性的检验方法:频数等于1的测验:两次重复测验;多次重复测验:方差分析法;同类相关法 频数大于1的测验:方差分析法;裂半相关法8. 有效性的类型:内容有效性、结构有效性、相合有效性和预测有效性。 内容有效性是指测量内容与拟测属性的一致性程度。 目前大家公认的最能反映测量属性的客观标准是效标,确定效标的方法:专家法、总分法、正式比赛法。 9. 影响有效性的因素:测量的可靠性;效标有效性、受试者总体特征;测量指标的数量。此外影响有效性的因素还有:样本容量的大小、样本的代表性、测量的难度和区分度等。10. 测验程序的编排通常采用的方法和特点:逐一测验编排法(只适用于测验项目少,或测试人数少,或受条件限制的测验);连续测验编排法(易组织,受试者可逐个或分批进入测验,无须统一等待测试);循环测验编排法:(用时最少,且能在短时间内容纳多个项目、多人数的测验)11. *体育评价中形成性评价(阶段性评价)是中心环节12. 评价的类型:相对评价、绝对评价、进步度评价。(等级运动员属于绝对评价)13. *评价量表主要有两种:分值量表和等级量表(51)14. 等级评价量表包括:标准分等级量表、百分位等级量表、回归等级量表。(57)15. 身体形态的测量内容:主要有体格测量、体型测量、身体成分测量和身体姿势的测量等。(63)16. *直立是人体测量的基本姿势。17. *体重是描述人体横向发育的指标,它能够反映人体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及内脏器官综合发育状况。身高是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个反映人体骨骼发育状况、身体纵向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身高反映人体骨骼发育程度,测量身高时应注意三点一线,即足跟、骶骨和两肩胛间是否靠紧立柱)18. *桡骨点至桡骨茎突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是前臂长(74)19. *胸围的大小反映呼吸器官、胸部肌肉和脂肪的发育情况。(78)20. 呼吸差为最大吸气时胸围值与最大呼气时胸围值得差数。(79)21. 臂围反应上臂肌肉发达的程度。(79)22. 腰围主要反应腹壁肌和腹部脂肪的情况。(80)23. 描述人体各环节长度的指数,是有关长度与身高之比,指数越大,相对较长。描述人体各环节宽度的指数,是有关宽度与身高之比,指数大,身体相对较宽。描述人体各环节围度的指数,是有关围度与身高之比,指数越大,相对较粗壮。(81)24. 人体主要是由谁、脂肪、蛋白质、矿物质和糖类等物质组成。身体成分的测量方法可分为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主要用于尸体解剖分析人体脂肪含量。活体脂肪成分只能通过间接的方法测量。身体成分的间接测量法主要有水下称重法、电阻抗法、超声波法和皮褶厚度法。(87)25. *皮褶厚度测量部位有:臂部、肩胛部、腹部、髂部和大腿部。(88)26. 体型分为内胚层型(肥胖型)中等身高,身体呈圆柱形,营养良好。外胚层型(细长型)身材细长、头小面白、胸部扁平、四肢细长、肌肉纤细、皮下脂肪沉积不多。中胚层型(匀称型)身高超过平均身高以上,全身发育匀称、颈长而粗,肩部丰满,胸廓发育良好,四肢粗壮,骨骼粗大,肌肉发达。(96)27. *脊柱测评首先观察受试者耳屏、肩峰、大转子三点是否在同一垂线上。28. (描述判断)脊柱测评分为四种:正常:腰曲23cm,耳屏、肩峰、大转子三点在同一垂线。驼背:腰曲小于23cm,头向前探,耳屏点落于肩峰点及大转子点前方。鞍背:腰曲过大,超过5cm以上,背及臀部后凸。耳屏点与肩峰点落于大转子点前方。直背:缺乏生理性胸曲及腰曲,整个背部过平。(103)29. (描述判断)臂部形状测评分为四种:欠伸:上臂与前臂之间稍有夹角,不在同一水平面。即伸展不足,肘关节突起。直伸:上臂与前臂在同一水平面,肘关节平直,为正常臂。过伸:上臂与前臂之间超过180,前臂向下,肘关节凹陷。后伸:上臂与前臂在同一水平面,但偏离肩线。前臂偏向体后,肘关节肱骨内上髁明显突起。(104)30. 足型测评:足型可分为正常足及扁平足。扁平足又分为轻、中、重度扁平足。常用的测量方法有足印法、纸印法。测量后再用比例法或划线法判定。31. 班科罗伏特三段检查法包括:直立、行进和运动时的三个阶段检查。32. (描述判断)托马斯影像对照法分为完美、良好、不良和低劣四种类型。完美姿势:身体各部分匀称,外耳屏、肩峰、股骨大转子、膝后缘及踝部在一条直线上,胸部稍向前倾,腹部平坦后收,脊柱弯曲度正常。良好姿势:头部略向前倾,胸部略下沉,腹部略呈圆形,脊柱的弯曲度较完美。不良姿势:头部明显前倾,胸部扁平,腹部突出,脊柱的弯曲度显著增加。低劣姿势:头部显著前倾,胸部下沉,腹部隆起并下沉,脊柱弯曲度较上述姿势都大。33. *心肺功能的测量包括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呼吸系统的机能及最大摄氧量的测量。(112)34. 对心血管系统的机能作出评价,应当测量在相对安静状态、定量负荷状态及最大负荷状态下的机能反应(即三态反应)。35. 速度素质测量的注意事项:位移速度、动作速度及反应速度的测量不能互相取代。在测验位移速度时,要求受试者穿运动鞋,不得穿钉子鞋。在测验位移速度前,应让受试者做好准备活动,以免受伤。每次测验后,测试者切记回表。36. 位移速度的测量实验:50m跑(30m、60m)、4s快跑。动作速度测量实验:两手快速敲击、坐姿快速踏足。反应速度测量实验: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37. 肌肉力量的测量实验:握力(两臂斜下垂,掌心向内)、背力、1min仰卧起坐。爆发力的测量实验:立定跳远、纵跳、原地纵跳摸高。38. 一般耐力的测量实验:800m跑(女)或1000m(男)、12min跑、50*8往返跑。速度耐力的测量实验:400m(适用于大学生及体育专业的学生)。动力性力量耐力的测量实验:俯卧撑(跪卧撑)、引体向上(适用于12岁至大学男生)、斜身引体(适用于女生及12岁以下的男生)、双杠双臂屈伸。静力性力量耐力的测量实验:屈臂悬垂(适用于10岁以上女子及不能做引体向上的男子)、仰卧举腿(适用于幼儿至小学生)。39. 绝对柔韧性的测量实验:坐位体前屈(用两手中指尖轻轻推动标尺上的游标向前滑动,直到不能继续前伸为止,双手指尖停留在标尺处,测两次,取最佳成绩)、立位体前屈、俯卧背伸。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