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语文基能提升训练(十一)制卷人:霍灿 2011年11月6日班级 姓名 学号 题号12345678101112答案一、基础知识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蹊跷 / 独辟蹊径 黑黢黢/疏浚河道 谛听 / 瓜熟蒂落B.震悚 /束手无策 整饬 /哀而不伤 淬火 / 猝不及防 C.荷塘 /荷薪而归 勉强 / 强词夺理 偌大 / 一诺千金 D.仿佛/ 沸反盈天 踞立 / 前倨后恭 殷红 / 殷殷照拂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蹉跎 娴雅 发牢搔 缘木求鱼 B赐给 翰藻 嗜杀人 惊魂甫定C慰籍 琐碎 乾坤浮 溘然长逝 D暮霭 沙鸥 远庖厨 关怀倍至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A沁阳市退休干部王锡柱先生,通过几年来晨钟暮鼓地勤劳笔耕,终于在古稀之年了却了商隐故里人的夙愿,由他主编的李商隐诗选浅释日前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B已故科学家钱学森生前曾说过“我姓钱,但我不爱钱”,并身体力行,保持“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的大德操守。C冯祖荀是中国出国留学生中学习现代数学的第一人,为中国大学数学系的创立和发展呕心沥血,在中国数学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D新风气的代兴也常有一个相反相成的表现。它一方面强调自己是崭新的东西,和不相容的原有传统分离;而另一方面更要表示自己大有来头,也要向古代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阿凡达的国内公映之所以比国外推迟了两周,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该片的发行方中影集团为给自己投资的十月围城让路所导致的。B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果学校出于为了教育的目的,让孩子穿古装读古书,是无可非议的,关键在于度的把握。C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直面全球的碳减排责任,中国也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D中国地图出版社在其网站发布声明称,自然地理概念中的“华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的一部分,与通常认为的原行政或经济概念中的“华北地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 ( )A勾践“卧薪尝胆”的精神,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精神,秋瑾“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的精神,是涌动在他们血管里的民族血。B张大爷告诉记者,不知道这是谁干的?也不想追问了,他只是想告诉这些人,以后想吃菜可以来要,别再偷了,这样太“掉价”。C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型建筑材料生物医药,这些新兴产业在中国的“硅谷”勃发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D以前可能因为年纪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二、(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什么是经典?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定义的是说明天、地、人常理的书叫“经”。所谓“经”就是既永恒不变又至高无上的道理,不可磨灭的训导。所谓“经典”,就是承载这种道理和训导的各种典籍。文学经典就是承载文学既永恒不变又至高无上的道理,不可磨灭的训导的各类文学典籍。2005年5月底,在“文化研究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建构与重构国际学术会议”上,国内外众多学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文学经典”这一概念进行了阐释。樊星和王化学从普遍主义的立场出发认为“经典”是承载人类普遍的审美价值和道德价值的典籍,因而具有“超时空性”和“永恒性”。蓝棣之认为经典作品“要有长久甚至永恒的生命力,要经得起一代又一代读者的阅读和阐释”。童庆炳提出经典的普遍性在于“写出人类共通的人性心理结构和共同美的问题。就是说,某些作品被建构为文学经典,主要在于作品本身以真切的体验写出了人的情感,这些情感是人区别于动物之所在,容易引起人的共鸣。” 笔者认为,判断一部作品算不算文学经典,应该考虑以下标准:恒久流传;艺术价值;具有巨大的多向阐释的空间。首先,是恒久流传。能不能为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众多读者所普遍接受,这是判断一部文学作品能否成为经典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比如唐诗三百首,不仅仅在当时广泛流行,甚至达到“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的程度;也是200多年来流行最广的一部唐诗选本。“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正是对唐诗三百首广受各朝各代读者欢迎的一个最形象的说法。再比如三国演义,一经问世就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仅仅在明代,三国演义便有多种刻本在民间流行,并且被广泛改编成戏曲和说唱文艺在全国各地频频上演。唐吉可德出版后,上至王宫,下至市井,男女老幼争相传阅,由此可见这部小说在当时受欢迎的程度。综上所述,能不能为各时代众多读者所普遍接受,这是衡量一部文学作品能否成为文学经典的一个最显著也是最根本的标准。其次,深刻的艺术价值。这是一部作品之所以能成为文学经典的根本所在,能不能塑造典型的富有个性化的人物典型,有没有扣人心弦又引人深思的故事,是不是在作品中描绘出了某些涉及人性的东西,这些都是艺术价值的构成因素。一部红楼梦,塑造了数百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其中可以称得上是艺术典型的就有二三十个,这决定了红楼梦文学经典的地位。第三,具有巨大的多向阐释空间。文学作品的内涵是否丰富而多义,是能否给读者以多方面的启发和教益,这对文学经典的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一部文字作品的内蕴极为丰富,哲理极为深刻,可供挖掘的内容较多,具有较大的多向阐释的空间,这样的作品就可以被建构为经典。比如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读者都能从哈姆雷特这部名剧中获得各自不同的收获,这是哈姆雷特魅力永存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学经典进行各个层面的解读,能够满足不同读者的需要,这是文学经典之所以能够成立的另一个必不可少的标准。 (选自时代文学2010年第6期,有删节)6从原文看,下列对“文学经典”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经典就是承载文学既永恒不变又至高无上道理和不可磨灭训导的各类文学典籍。B文学经典写出人的情感,而且这些情感要能做到于动物在情感方面容易引起共鸣。C文学经典要有长久甚至永恒的生命力,能够经得起一代又一代读者的阅读和阐释。D文学经典的普遍性特点反应在作品能写出人类共通的“人性心理结构”和“共同美”。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诗三百首广受各朝各代读者欢迎,甚至达到“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的程度说明文学经典是恒久流传的。B塑造典型的富有个性化的人物典型,这是一部作品成为文学经典的重要因素,扣人心弦又引人深思的故事也是文学经典具备的。C三国演义被广泛改编成戏曲和说唱文艺在全国各地频频上演的事实证明文学经典是为各个时代众多读者所接受的。D唐吉可德出版后,上至王宫,下至市井,男女老幼争相传阅,之所以受到如此欢迎,是因为当时的统治者鼓励阅读。8下列对原文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是哈姆雷特这部作品本身独特,使读者产生幻觉。B衡量一部文学经典的一个最显著也是最根本的标准是各个时代的众多读者都能普遍接受它,肯定它。C文学作品的内涵是否丰富而多义,给读者以多方面的启发和教益,这是文学经典建构过程中的唯一要素。D作者在创作时就想到要满足不同读者的需要,让读者从不同角度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各个层面的解读。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南人相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土人呼为吴洞,取两妻,一妻卒,有女名叶限,少惠,善淘金,父爱之。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时尝得一鳞,二寸余,赪髻金目,遂潜养于盆水。日日长,易数器,大不能受,乃投于后池中。女所得余食,辄沉以食之。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其母知之,每伺之,鱼未常见也。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襦。”乃易其弊衣。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鱼即出首,因斫杀之。鱼已长丈余,膳其肉,味倍常鱼,藏其骨于郁栖之下。逾日,女至向池,不复见鱼矣,乃哭于野。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慰女曰:“尔无哭,尔母杀尔鱼矣!骨在粪下,尔归,可取鱼骨藏于室,所须第祈之,当随尔也。”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女伺母行远,亦往,衣翠纺上衣,蹑金履。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母亦疑之,女觉遽反,遂遗一只履,为洞人所得。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其洞邻海岛,岛中有国名陀汗,兵强,王数十岛,水界数千里。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国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减一寸。乃令一国妇人履之,竟无一称者。其轻如毛,履石无声。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拷掠之,竟不知所从来。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即遍历人家捕之,若有女履者,捕之以告。得叶限,令履之而信。叶限因衣翠纺衣,蹑履而进,色若天人也。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陀汗王至国,以叶限为上妇。 一年,王贪求,祈于鱼骨,宝石无限。逾年,不复应。王乃葬鱼骨于海岸。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一夕,为海潮所沦。 选自(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一支诺皋上,略有删节。注 赪:红色。郁栖:粪土堆。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易其弊衣 弊:破旧B女觉遽反 遽:急忙C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 具事: 陈述事实D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 发:发放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襦。” 因出己虫,纳比笼中 B忽有人被发粗衣 ,自天而降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C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 斧斤以时入山林D一夕,为海潮所沦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11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表现“叶限所得鱼乃神奇之物”和“后母虐待叶限”的最恰当的一组是( )A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母亦疑之B膳其肉,味倍常鱼 常令樵险汲深C其轻如毛,履石无声 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D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叶限的好运表面看来是鱼给的,实际上是她的善良带来的。B叶限暗中去参加洞节,是对后母的无声的反抗,也侧面反映出洞节的吸引力。C叶限的后母妹妹被飞石击死,洞人为她们建懊女冢,以示追悔。D这个故事借助神力的不可抗拒,警示人们要远离邪恶,不要贪得无厌。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3分)译: (2)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3分)译: (3)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拷掠之,竟不知所从来。(4分)译: 14 (2011省实验中学模拟)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菩萨蛮 舒亶画船捶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去住若为情,西江潮欲平。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注】若为情:何以为情,难为情。(1)“催”字在词的前两句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4分)答: (2)这首词在情与景的处理上很有特色,宋人曾季貍称赞说“甚有思致”,请结合下片句子,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 高三语文基能提升训练(十二)制卷人:霍灿 2011年11月6日班级 姓名 学号 题号12345678101112答案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教书教学相长 哽咽狼吞虎咽 责难多难兴邦B踏实脚踏实地 泊位淡泊明志 迸发间不容发C似的似是而非 长进身无长物 咀嚼咬文嚼字D参差扪参历井 披靡风靡一时 掉色色厉内荏2下列各组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 ) A飘缈 给与 毋庸质疑 走投无路 B熨贴 狼籍 贻笑大方 鸦鹊无声 C蒙昽 喝彩 融汇贯通 不落巢臼 D雾霭 枯槁 婷婷玉立 游目骋怀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针对违背农民意愿搞大拆大建、盲目建高楼等现象,社会各界的批评 。专家指出,权利主体的树立, 需要权力者转变观念,但 野蛮拆迁之风,最根本的还是通过法律制度等为权利主体撑腰, 其权益。A不绝如缕 诚然 纠正 捍卫B不绝于耳 固然 匡正 保障C铺天盖地 纵然 校正 维护D连篇累牍 虽然 改正 保护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安人员根据那位年轻人提供的线索,先找到了张某,要他说出货物的存放点,再缘木求鱼,去找制造假冒名酒的黑窝点。B工程已接近尾声,指挥部要求大家牢记“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古训,再接再厉,为这项国家重点工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C这两人原本早就有些隔阂,经他一挑拨,就更成掎角之势,互不往来了。 D李老太的剪纸乡土气息浓郁,图案简洁明朗,既与传统的民间剪纸风格陈陈相因,又打破了固有的模式范畴,因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我们已经渐渐步入贫富十分悬殊的社会阶段了,我并不怀疑“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先见之明,但是面对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我们的政府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应对策略。B. 虽然“邮政普遍服务”有明确的定义,也由于各成员国的发展程度不同、邮政体制不同,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以及具体的实施也不一样。C. 在找到合适的重组方案之前,我们觉得“一动不如一静”,可以采取明确搁置重组的办法,避免不干扰电信运营商的正常运作;我们期待相关各方能够群策群力,通过建设性的探讨与协作,形成更好的方案。D. 同样的遭遇也发生在不少人的身上,我们接到的观众短信和电话当中,每天都会有近1/5的问题涉及到武汉新田、湖北林枫等品牌;而在我们前几期节目中,这些品牌也同样被专家提到过。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68题。 漫说姓名文化当我们热热闹闹地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以为,其实遗忘了最大的一笔遗产,这就是姓名文化。姓名文化经数千年积累演变,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文化系统,蕴涵着丰厚的人文信息、民俗资源、历史积淀、社会符号、文明指向、思想意趣、家族身份、修养成果。这一文化系统不但影响了其他民族,也辐射至周边地区。人人都有自己的原初之根、文化之根,这个根是民族、国家和省籍。家乡不能替代的。在我们的5000多个姓氏中,大多源于上古,几乎都存有自己的起源故事和嬗变历史。从先秦姓与氏的“别婚姻”“别贵贱”,到秦汉的姓氏合一,再到中华民族大家庭内许多民族纷纷采用汉姓,每个姓就是一部历史。根的意识曾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根的文字载体就是绵延不断的谱牒,根的终极意义是宗亲归属感。从前,谱牒和宗亲的广博关怀可以让人千里之外也互为依托;现在,宗亲仍可以令个人与家庭在茫茫人海中,在生疏的大千世界里,寻求到一份精神的慰藉。这宗亲早已不是血缘之亲,而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横向联系。在姓氏文化浓浓的熏陶下,不管走在哪里,仰望“四知堂”的匾文,我们知道了主人姓氏的归属;远远看见“陇右名望”,我们也明白了这一村的大姓是什么。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寄身于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无形的姓氏文化则保存在有形的匾额和石刻里。我们的人名文化历史也很悠久,内涵更为丰富。从商代的干支入名,到后来的“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由春秋战国时期打破禁忌,好以贱丑隐疾为名,再到西汉以后尊崇圣洁文雅为风尚;从新莽禁用双字,到南北朝盛行二字;由唐宋时代形成的以辈次命名,再到清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非但组成了绵延不绝的人名历史,也在人名的走向转变中显示了我国历代官风民俗。人名文化还包括字号,还有学名、小名、诨名,互补互衬,传递出长辈的期待,自己的志向和旨趣。我们的人名文化最讲究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其中,家讳、内讳是家庭之避讳,国讳、宪讳、圣讳,属于社会之避讳。在避讳中,嫌名,即避字音同或字音近之讳,最为普及。避讳的方法可以改字、空字、缺笔、换音。那个时代,家讳这一显示民族伦理精髓的避讳最为顽强。姓名文化,作为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一种活的传承,而这传承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我们所有人都是这传承的载体,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对其兴衰负责。如何传承我们的姓名文化,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思考。6下列对“姓名文化”的理解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姓名文化是一笔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数千年的积累和演变,蕴含着丰富的内容。B姓名文化说明了每个人的姓氏几乎都有自己的起源故事,每个姓就是一部历史。C“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姓名文化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D每个人都是姓名文化的传承者,都应对它的兴衰负责。7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我们源于上古的5000多个姓氏中,都存在着自己的起源故事和演变历史。B人名文化比姓氏文化历史更悠久,所包含的内容更丰富,它传递着长辈的期待和自己的志向旨趣。C绵延不断的谱牒上的文字记录的是人们的原始之根,文化之根,它能给人一种宗亲归属感。D文化中的避讳包括家庭避讳和社会避讳,显示了民族伦理精髓。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今社会,宗亲仍可以让人们在茫茫人海中和生疏的世界里获得一份精神慰藉,这在一定程度上正体现了现代社会里的人们对自己的原始之根和文化之根的认同。B人名的走向转变正显示了我国历代官风民俗,从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这一现象可看出,清朝是我国古代最尊崇儒家思想的一个朝代。C春秋战国前期,有“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如今这种禁忌在人名文化中消失。D姓名文化之所以是我国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主要原因是没有任何一种文化遗产像姓名文化那样与所有人都息息相关。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褚玠,字温理,河南阳翟人也。九岁而孤,为叔父骠骑从事中郎随所养。早有令誉,先达多以才器许之。及长,美风仪,善占对,博学能属文,词义典实,不好艳靡。起家王府法曹,历转外兵记室。天嘉中,兼通直散骑常侍,聘齐,还为桂阳王友。迁太子庶子、中书侍郎。 太建中,山阴县多豪猾,前后令皆以赃污免,高宗患之,谓中书舍人蔡景历曰:“稽阴大邑,久无良宰,卿文士之内,试思其人。”景历进曰:“褚玠廉俭有干用,未审堪其选不?”高宗曰:“甚善,卿言与朕意同。”乃除戎昭将军、山阴令。县民张次的、王休达等与诸猾吏贿赂通奸,全丁大户,类多隐没。玠乃锁次的等,具状启台,高宗手敕慰劳,并遣使助玠搜括,所出军民八百馀户。时舍人曹义达为高宗所宠,县民陈信家富于财,谄事义达,信父显文恃势横暴。玠乃遣使执显文,鞭之一百,于是吏民股栗,莫敢犯者。信后因义达谮玠,竟坐免官。玠在任岁馀,守禄俸而已,去官之日,不堪自致,因留县境,种蔬菜以自给。或嗤玠以非百里之才,玠答曰:“吾委输课最,不后列城,除残去暴,奸吏局蹐。若谓其不能自润脂膏,则如来命。以为不达从政,吾未服也。”时人以为信然。皇太子知玠无还装,手书赐粟米二百斛,于是还都。太子爱玠文辞,令入直殿省。十年,除电威将军、仁威淮南王长史,顷之,以本官掌东宫管记。十二年,迁御史中丞,卒于官,时年五十二。 玠刚毅有胆决,兼善骑射。尝从司空侯安都于徐州出猎,遇有猛虎,玠引弓射之,再发皆中口入腹,俄而虎毙。及为御史中丞,甚有直绳之称。自梁末丧乱,朝章废弛,司宪因循,守而勿革,玠方欲改张,大为条例,纲维略举,而编次未讫,故不列于后焉。及卒,太子亲制志铭,以表惟旧。至德二年,追赠秘书监。所制章奏杂文二百馀篇,皆切事理,由是见重于时。 ( 选自陈书褚玠传)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早有令誉 令:美好 B乃除山阴令 除:免除官职 C竟坐免官 坐:因获罪 D不堪自致 致:奉养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为叔父骠骑从事中郎随所养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乃除山阴令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C因留县境种蔬菜以自给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D皇太子亲制志铭,以表惟旧 申之以孝悌之义 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褚玠“刚毅有胆决”的一组是( ) 玠锁次的等,具状启台 宣帝手敕慰劳,并遣使助玠搜括。 玠乃遣使执显文,鞭之一百 守禄俸而已,去官之日,不堪自致 除残去暴,奸吏局蹐。 A B. C. D. 1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褚玠少年时就有很好的声誉。成人后能广泛地学习,文章写得典雅充实,不崇尚过分的华丽。后升任中书侍郎。 B由于山阴有很多依仗财势的不法之徒,他们贿赂勾结官吏做不法之事,蔡景历向陈宣宗推荐褚玠任山阴县令。 C褚玠在山阴惩治了有财势的不法之民,依法征兵役、劳役,并严惩了与皇帝宠臣曹义达有密切关系的富民,使曹义达被免官。 D褚玠为官极清廉。因遭到非议,他如实申述自己能按标准办理政事而不谋取私利。后为御史中丞,受到人们称赞。 13将文言阅读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太建中,山阴县多豪猾,前后令皆以赃污免,高宗患之。(3分)译: (2)高宗手敕慰劳,并遣使助玠搜括,所出军民八百馀户。(3分)译: (3)所制章奏杂文二百馀篇,皆切事理,由是见重于时。(4分)译: 14. (2011海口市调研测试)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野水孤舟梁栋前村雨过溪流乱,行路迷漫都间断。孤洲尽日少人来,小舟系在垂杨岸。主人空有济川心,坐见门前水日深。袖手归来茅屋下,任他鸥鸟自浮沉。【注】梁栋,南宋诗人。此诗大约作于南宋灭亡之前。(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4分) (2)诗的颈联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高三语文基能提升训练(十一)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B.A项“蒂、谛”都读“d”;C项两个“强”都读qing;D项“倨、踞”都读“j”。2B( A发牢骚 C慰藉 D关怀备至)3A (晨钟暮鼓: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用来形容劳作不当。B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使用恰当。C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用来形容人,恰当。D相反相成:相互对立的事物有相互依赖相互促成的一面。恰当。)4D (A项,句式杂糅,“原因是”与“是所导致的”只能用一种。B项“出于”与“为了”重复,删去其中一个。C项,搭配不当,将“行动”改为“目标”或“计划”。)5A ( B问号改为逗号。C去掉省略号后的逗号。D去掉引号内的句号。)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6B(这些情感正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所在,怎么会与动物容易引起共鸣呢?)7D(堂吉诃德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热烈欢迎是因为作品本身优秀经典,不是统治者鼓励阅读的原因。)8B(A项的理解是错误的。读者所在地域、人文环境的差异以及接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性格差异,还有当时的文艺思潮的影响都会对作品有不同的欣赏习惯和不同的理解方式,因而会影响到对文艺作品的理解在深度和准确性上产生差异,而主要不是作品本身独特性产生出这种差异。C项说“唯一要素”太绝对片面了。文章认为衡量文学经典有三个标准。D项的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也不符合创作实际,是“无中生有”。)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9D 发,打开,挖开。10A A项两个“因”都是副词,于是,就。(B而,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C以,动词,认为;介词,按照。D为,介词,被;动词,成为。)11D ( A组第二句B组第一句C组第一句,都不能表现“鱼乃神奇之物”和“后母虐待叶限”。)12C。洞人埋葬她们并建冢有可怜她们的原因,也有警示后人的意思。13(10分)(1)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2)后母回来,只见女儿抱着院子里的树睡觉,也就不再怀疑她了。(3)陀汗王猜测那个洞人是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得到鞋的,于是拘禁并拷打他,最终也不知鞋是从哪里来的。附文言文参考译文南方人互相传说,在秦汉之前有个姓吴的洞主,当地人就叫他吴洞。他娶了两个老婆,其中一个老婆死了,留下一个女儿叫做叶限,叶限从小温柔贤惠,擅长淘金,父亲非常宠爱她。某年底,吴洞死了,叶限受到了后母虐待,经常让她到山崖上去砍柴,到深潭边去汲水。叶限有一次打水的时候得到一尾鱼,两寸来长,红色的脊鳍,金色的眼睛,叶限很喜欢,就小心地把鱼喂养在自己的脸盆里。鱼一天天地长大了,换了好几次盆子,仍然长得容不下,叶限就把它投放到院子后面的池塘里。她把剩余的饭食都投进池塘去喂它。每当叶限走到池旁,这只鱼就会露出头来枕在岸边,但别人过去它不出来。她后母知道了这件事,就经常到池塘边偷看,鱼没再出现。于是就骗叶限说:“你恐怕累了吧,我为你做了件新衣裳。”就用新衣裳换了她的旧衣服。然后又让她到另外一个泉水那里去汲水,算来有数百里路。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把利刀走到池塘边上呼唤鱼,那鱼的头一浮出水面,就立刻被她砍死了。鱼已经长到一丈多长。后母把鱼烹饪了,味道鲜美几倍于平常的鱼肉,后母还把吃剩下的鱼骨藏在了粪堆里。过了几天,叶限回来走到池塘边上,没有再见到鱼,于是跑到野外悲伤地哭泣。忽然有个人披着头发,穿着粗布衣服从天而降,安慰她说:“你别哭了,你母亲把你的鱼砍死吃掉了!骨头扔在粪堆里,你回去把骨头取出来藏在屋里,需要什么时只管向它祈祷,都可以让你随心如愿的。”叶限照着他的话做了,果然金玉衣食想要什么都能得到。到了洞节的时候,后母(带着她自己的女儿)去,让叶限在家里守门户和果树。叶限也很想去,就等她们走远了,穿上翠鸟羽毛编织的衣服和金银丝线做成的鞋子,跟着去了。后母的女儿在节上看见了她,就对母亲说:“那个人很像姐姐。”后母看了也很怀疑。叶限察觉后急忙赶回家,弄丢了一只鞋子,被洞人得到了。后母回来,只见叶限正抱着院子里的树睡觉,也就不再怀疑她了。吴姓的这个洞邻近海岛,岛上有个叫陀汗的国家,兵力强盛,统治着附近几十个海岛,水域面积达几千里。吴姓的洞人把那只金线鞋子卖给陀汗国,国王得到了它,命令左右人穿上试试,比最小的脚还小一寸。于是下令全国所有的妇人都穿上试一下,竟然没有一个合适的。那鞋子轻得像羽毛,踩在石头上也没有声音。陀汗国王猜测那个洞人是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得到鞋子的,于是拘禁并拷打他,最终也不知道鞋子是从哪里来的。就认为这只鞋子是有人丢在路边的,便派人到各户人家搜查。如果有穿着这个鞋子的女子就抓捕她并上报。结果在吴洞家里找到了叶限,让她穿上鞋才相信。叶限于是穿上翠羽衣和两只鞋子走路,那容貌简直像天上的仙女。这才把所有的事实都向国王陈报,陀汗王用船带着叶限和鱼骨一起回国了。叶限的后母和她的女儿都被飞石打死了,洞人可怜她们,就把她们埋在一个石坑里,取名叫懊女冢。陀汗国王回国后,把叶限封为第一夫人。一年之中国王贪求财物,向鱼骨祈求,得到了无数珠宝。又过了一年,鱼骨就不再回应了。国王就把鱼骨埋葬在海边,还陪葬了大量珍珠,用金子做边际,后来,因被征集入伍的士兵发生叛乱,国王想挖掘珠宝黄金以支付军费。谁知一夜之间全被海潮卷走了。14解析:(1)“催”之急更见“留”之切,所以答题时可从与“留”的对比中去分析其表达效果。(2)从情与景的关系上去分析,一是要写出词作表达的感情,二是要写出这一感情是如何通过写景表达出来的,要突出其“思致”。答案:(1)“催”字表现击鼓开船,催促离人上船出发;而“留 ”字表现楼上把酒话别,难舍难分。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一“催”一“留”,鲜明的对比把将别而又不忍离别的情景映衬得十分强烈。(大意对即可) (4分)(2)江潮来去容易,友人一别难相逢。饮尽此杯,不知何日才能重逢同饮。(或答 “今日樽空而潮载君去,但未知潮水何日能复送君归来”)借江潮抒别情,那茫茫的江潮似乎融汇着词人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浩渺的情思。从将别想到别后,笔意拓展,以问句结尾,表达了作者与好友的深厚友情和依依惜别之情,寄托了重逢的希望,情深意长。(大意对即可) (4分)15写出下面句子的上句或下句。(任选3小题,6分)(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_。(庄子逍遥游)士不可不弘毅,_。(论语泰伯)(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亦余心之所善兮,_。(屈原离骚)(3)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独学而无友,_。(礼记学记)(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_ 。(诗经采薇)_,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高三语文基能提升训练(十二)参考答案一、1C(A项jio /jio,y / yn,nn;B项t/t,b,f / f;C项sh/s,zhng / chng,ju/jio; D项cn / shn,m, shi/s)2.C(A飘渺/缥缈,“给与”还可写作“给予”,毋庸置疑;B熨帖,鸦雀无声,“狼籍”还可写作“狼藉”; C“蒙昽”应为“蒙眬”或“曚昽”,融会贯通,不落窠臼;D亭亭玉立)3 B(“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不合语境。“连篇累牍”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不合语境。“铺天盖地”“不绝于耳”都通,前者强调一下子到处都是,形容来势很猛,后者强调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固然”即“诚然”“虽然”,但“纵然”是即使的意思,表假设,句中先承认“需要权力者转变观念”,再引起下文转折,用“纵然”不妥。“匡正”指纠正、改正,与“风气”“纲纪”搭配,语意较重,“纠正”“改正”常与“错误”搭配,“校正”指进行校对,加以改正,不能与“风气”搭配。“保障”“捍卫”“维护”“保护”均可与“权益”搭配,但“捍卫”重在力度,“维护”“保护”重在行动,而“保障”还有“保证做到”使权益不受侵害的意思。)4B(A缘木求鱼:比喻方法、方向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B行百里者半九十:意为需要走一百里的路,走了九十,只能算完成了一半。C掎角之势:比喻作战时分兵牵制或合兵夹击的形势。D陈陈相因:指沿袭老一套,没有创新。)5D(A“十分悬殊”属语言赘余,应该删去“十分”,“悬殊”即差距大,已有表程度的意思;B缺少呼应的关联词语,句间关系不清。应该将“也”改为“但是”,在“对这一问题”的前面加上“因此”;C不合逻辑,“避免”和“不”双重否定不当,删去“不要”)二、6选C(引用句表述的是“人名文化”避讳的基本原则,属偷换概念)7选C(A项转述不当,原文有“太多”“几乎”等限定,转述以整体代局部,B项“人名文化比姓氏文化历史更悠久”理解错误;D项中“家讳”才显示了民族伦理精髓。)8选B(倒置因果,且“从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这一现象”不能充分推断“清朝是我国古代受尊崇儒家思想的一个朝代”。)三、9B 10A 11B 12 C 四、13(10分)(1)(3分)陈宣帝太建中,山阴县多豪强奸民,前后几任县令都因贪赃罪被罢免。陈宣帝对此颇为忧虑,(“以”“患”各1分,通顺1分)(2)(3分)陈宣帝下手诏加以慰劳,并派遣使者帮助褚玠进行检查,共检出军民八百余户。(“敕”“出”各1分,通顺1分) (3)(4分)他所撰写的章奏杂文二百余篇,皆切合事理,因为这被当时的人看重。(“制”“切”“见”各1分,通顺1分)附 参考译文:褚价小时就为人所称誉。前辈大多称赞他有才土器度。他长大后,仪容风采甚好,善于应对,博学能文,词义典雅,不喜好艳丽绮靡的格调。他最开始被任命为王府法曹参军,后转任外兵参军、记室参军。迁任太子庶子、中书侍郎。 陈宣帝太建中,山阴县多豪强奸民,前后几任县令都因贪赃罪被罢免。陈宣帝颇为忧虑,对中书舍人蔡景所说:“会稽山阴是个大县,但很久没有一个好县令,你在文士之中,考虑一下适于担任此职的人。”蔡景历说:“褚玠廉洁俭朴,而且有才干,不知他能否入选?”陈宣帝说:“很好,你说的正与我的想法相同。”于是任命褚玠为戎昭将军、山阴令。山阴县民张次的、王体达与诸奸吏互相贿赂勾结,把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协议书关注子女权益及共同财产分割
- 老龄公寓物业项目产权及管理权转让协议
- 离婚协议书子女抚养费用、财产分配与监护权协议范本
- 租赁合同终止纠纷起诉书范本与标的资产收益分配方案
- 离婚协议简易范本: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协议模板
- 有源医疗器械注册申报和良好实践
- 外国戏剧史课件
- 2025年病理学乳腺癌组织学特点答案及解析
- 颜色单词教学课件
- 武术散打搏击课件
- 2025中国地中海贫血祛铁治疗指南解读
- 产品标签管理制度
- 妊娠期女性的护理
- 2025-2030中国自闭症治疗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除尘设备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开学第一课校园防骗课件(小学生)
- 安环部工作总结汇报
- 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策划方案
-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冲击波球囊导管成形术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建议
- 北京四合院的课件
- 办公楼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