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饲用油脂 饲用油脂的结构与分类 1 1油脂的结构油脂主要成分是脂肪 脂肪包括中性脂肪和类脂 中性脂肪是由1分子甘油与3分脂肪酸构成的酯类化合物 类脂是脂肪酸与其它基团结合的化合物 包括磷脂和糖脂两大类 前者常见的有卵磷脂 脑磷脂 后者如半乳糖脂 饲用油脂的分类 1 2 l动物性油脂是以肉类加工厂的脂肪 皮肤 内脏等副产品为原料 经加热加压分高处理或者浸提而成 常用于饲料中的有猪油 牛油 鱼油 肝油等 1 2 2植物性油脂是从植物种子或果实中提炼而成的混油脂 有椰子油 大豆油 玉米油 可可油 棕桐油1 2 3饲料级混合油指由不同种动物油 植物油混合而成的油脂类饲料 美国混合油的另一种意思是指以快餐店的回收油为主要原料经去水去渣后提炼而成的混合油脂类物质 1 2 4其它脂肪产品如加工成粉末状的脂肪粉 经乳化处理制得的乳化油等 油脂的一般作用 1 1油脂作为高热能的来源油脂的总可消化养分或代谢能为玉米的2 5倍 故油脂的添加较易制造高能配合饲料 因而改善了饲料报酬 并促进生长 1 2油脂能改善色素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与利用 1 3油脂可提供多种必需脂肪酸 efa efa缺乏会损害畜禽机能 干扰生长等1 4油脂具有额外增热效应 extracaioriceffect 即额外代谢效应油脂除本身具有热能之外 还可以改善其他成分的吸收 即与其他养分具有协同作用 比如牛油的热能比猪油 植物油低 但与后两者混合后可改善本身脂肪酸利用率 因而提高了其代谢能 热效应 1 5油脂还具有特殊生热效应 specificdynamiceffect 动物代谢脂肪所需的能量少 因而代谢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所需的能量较高 故油脂的热增值 或体增热 较低 可获得较高的净能 因此添加脂肪可减少因代谢而造成的动物体温上升 此效应也叫油脂的 钔馊饶苄 或 砑尤饶苄 在高温环境下 油脂可使畜禽处于舒适状态 提高动物抗热能力 减轻热应激 1 6油脂可提高饲料的适口性 增进食欲 提高动物的采食量 1 7油脂可以改善饲料的外观性状 增加光泽 提高饲料的商品性能 1 8油脂可减少饲料生产中的粉尘和饲养过程中的浪费 抑制扬尘 1 9油脂可提高粒状饲料的生产效率 提高辊模使用寿命 减少机械磨损 1 10油脂还可以提高物料的附着性 防止分级 削除静电 提高物料的承载能力 目前在预混料及添加剂生产中 向载体或稀释剂加入2 左右的油脂已非常普遍 脂肪热增耗低 抗热应激通过比较不同营养成分的热增耗 表1 可见 夏季在饲料中添加脂肪可有效地降低热增耗 油脂 高能量 高价格拓宽渠道肉鸡屠宰场植物油加工油脚的再加工混合油脂油脚磷酯 利用效率 饱和程度 碳链长度抗氧化剂特殊意义 粉尘 浓缩料 预混料 能量原料的利用 玉米油 豆油 棉籽油 菜籽油 猪大油 混合油 棕榈油 椰子油等 大豆磷脂可以为蛋鸡提供亚油酸 有特殊作用 防止氧化 固体磷脂 氢化脂肪粉可以用作过瘤胃脂肪 提高乳脂率 脂肪酸粉的能量低 对动物价值不大 各种油脂的鸡代谢能 呙于明 家禽营养与饲料 各种油脂的有效能 各种油脂的有效能mcal kg 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2004年第15版 植物脂肪 vegefat 影响有效能值的因素 油脂最终在一具体日粮的饲喂实践中 所能提供的有效能值 不仅与油脂本身的品质有关 还与油脂的添加量 油脂加工方法尤其是其聚合氧化和酸败程度 家禽品种与周龄等诸因素有直接关系 其能值是变化的 例如 精炼棕榈油的鸡代谢能为5 8兆卡 kg 但是 如果棕榈油是煮过的 则其代谢能下降至5 3兆卡 kg 植物油和软膏状脂肪不仅自身能很好地消化 而且能促进饱和脂肪酸的吸收 因此 当动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混合应用时 其实际能值往往超过计算的数值 建议添加比例1 0 5 1 日粮中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在0 2 5 1的范围内 幼鸡对脂肪的消化率及脂肪的amen 表观代谢能 值几乎呈直线大幅度上升 脂肪中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最佳比例幼禽为1 2 2 2 产蛋鸡为1 1 4 1 5 不仅脂肪的能量价值提高 而且给家禽提供的亚油酸也增加 米糠油 一 商品简介 米糠油取自稻谷加工成大米时的副产品 米糠 米糠约占糙米的6 干基 是米粒中含油率最高的部分 含油9 22 稻谷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故为潜在的大宗油源 米糠油在美国 日本都有生产 我国是世界水稻主要产区 产量占世界产量的1 3 因此米糠油资源极为丰富 米糠需及时制油 出油率高 油脂的酸值低 颜色浅 米糠中含有较多的解脂酶 当米糠未脱离米粒时 只要稻子不霉变 此时解脂酶的活性很小 不致引起米糠变质 当米糠脱离糙米几小时之内 解脂酶便显出极大的活性 迅速分解米糠中的油脂而游离出大量的脂肪酸 致使酸值大幅度增长 毛糠油必须及时精炼 以除去机械杂质 解脂酶 微生物和游离脂肪酸等 米糠油的物理 化学常数 相对密度 d20 4 0 9100 0 9250折光指数 n20 d 1 4700 1 4740粘度 e020 9 10凝固点 5 0脂肪酸凝固点 24 28碘值 克碘 100克油 98 110皂化值 mgkoh g油 182 188总脂肪酸含量 94 2 96 4脂肪酸平均分子量278 285不皂化物 5 6 米糠油的主要脂肪酸组成 软脂酸15左右硬脂酸1 2油酸44 46亚油酸35 36亚麻酸1 3 2 5 精煉米糠油 脂肪酸組成 1 油酸 c18 1 40 50 2 亞油酸 c18 2 29 42 3 棕櫚酸 c16 0 12 18 4 硬脂酸 c18 0 1 3 米糠油有非常好的抗氧化稳定性 这主要是由于它含有成分复杂的天然抗氧化剂 油中除含有天然生育酚外 平均总生育酚含量为400mg kg油 还含有角鲨烯和多种阿魏酸酯 它们都有助于抗氧化 精炼米糠油色泽淡黄 油中含80 以上不饱和脂肪酸 其中油酸含量很高 因此人体对米糠油的消化吸收率较高 米糠油具有降低人体血脂的功能 是一种良好的食用油脂 由于米糠油精炼成本比较高 得油率低 因此对米糠油目前只能大量用于制造肥皂 润滑油 脂肪酸 利用物理脱酸法精炼米糠油 正积极推广 米糠毛油中含有约6 的蜡质 蜡质水解后可以制取三十烷醇 俗称 蜂花醇 糠蜡中含有10 的三十烷醇 三十烷醇是一种植物生长激素 0 1 1 0ppm的水溶液 1克 蜂花醇 可喷洒20 200亩农作物 能使水稻 小麦 玉米 番茄及绿萍等增产10 40 米糠油由于在加工过程中带入脂肪酶 容易水解酸败 酸价上升较快 不易保管 经过精炼的米糠油 因脱除了脂肪酶 而油中又含有天然抗氧化剂维生素e 不容易氧化酸败 能够贮藏 其贮藏要求和其它油脂一样 红花油 脂肪酸組成 c16 0棕櫚酸5 8c18 0硬脂酸1 5 3c18 1油酸8 30c18 2亞油酸78 83其他0 5 5 玉米油 一 商品简介 玉米胚油得自玉米加工时的副产品 玉米胚 外皮和冠帽 它们的含油量 干基计 分别为37 7 2 92 和5 78 左右 玉米胚乳中只含有0 95 的油脂 玉米胚油的制取可采用 直接浸出法 玉米胚油的物理 化学常数 相对密度 d20 4 0 9200 0 9280折光指数 n20 d 1 4750 1 4770凝固点 12左右 脂肪酸凝固点 14 20碘值 gi2 g油 111 131皂化值 mgkoh g油 188 193不皂化物 小于2 0玉米胚油的脂肪酸组成 饱和脂肪酸10 17油酸30 48亚油酸34 56 玉米胚油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 而且组成比较整齐 玉米油清淡爽口 容易消化吸收 加之油中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 因此玉米油的营养价值较高 还有阻止人体血清中胆固醇沉积的特殊功能 玉米胚油的稳定性较好 因为它含有较多的维生素e和少量其它抗氧化剂 从玉米胚油中可以检出阿魏酸 它是三经基 谷固醇酯的形式存在 玉米胚油中含有的叶黄素和叶红素难于去除 所以即使精炼玉米胚油也有较深的颜色 如果过分脱色会造成营养成分的大量损失 经低温处理脱蜡后 玉米胚油是良好的凉拌用油 玉米胚油特有的玉米糠气味用脱臭处理可以完全除去 从玉米中分出的玉米胚需及时制油 以保证较高的出油率和油品质量 否则会损失油分 尤其在夏季 玉米胚处理不及时 常会发生霉变甚至污染上黄曲霉毒素 油茶籽油 油茶别名茶籽树 茶油树 为茶科山茶属的多年生木本油料作物 主要生长在我国南方 以湖南省种植最多 其次是江西 广西 浙江等十多个省 其在印度 越南 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也有一定数量的种植 油茶果是油茶树的果实 它由油茶蒲 或称茶包 和油茶籽构成 而油茶籽又由茶籽壳和茶籽仁组成 我们讲的油茶籽油是茶籽仁经过压榨或浸出所制得的油脂 油茶籽油色清味香 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高达90 其中油酸的含量达80 以上 由于它的脂肪酸组成可与地中海地区橄榄油媲美 加之碘价低 油脂稳定性强 不易氧化等特点 所以素有 东方橄榄油 的美称 长期食用有利于防止血管硬化 高血压和肥胖病 菜籽油 一 商品简介 菜籽油简称 菜油 主要取自甘兰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莱的种子 含油22 49 平均40 含蛋白质21 27 磷脂约1 这些品种的菜籽产于中国 印度 日本 巴基斯坦 瑞典 波兰 德国 智利 法国及加拿大 在欧洲 菜油来源是冬播的甘兰型油菜 在巴基斯坦及加拿大 菜油的主要来源是夏播的白菜型油菜 我国油菜生产近年有很大发展 亩产量不断提高 菜籽油产量约占植物油产量的1 3以上 除主要产区长江和珠江流域外 其它地区也在大力发展油菜种植 因为它可利用冬闲地种植 不与大田作物争地 菜籽毛油呈黄略带绿色 具有令人不快的气味和辣味 碱炼 脱色 脱臭后的菜籽油澄清透明 颜色浅黄无异味 储藏时有风味回复的现象 但与原来 毛油 的风味不同 菜籽油的理化常数 相对密度 d20 4 0 9090 0 9140折光指数 n20 d 1 4710 1 4735粘度 e020 约13凝固点 12 10脂肪酸凝固点 12 18碘值 g碘 100g油 97 108皂化值 mgkoh g油 167 180总脂肪酸含量 94 96传统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 软脂酸2 4 4 0硬脂酸0 5 1 3油酸12 2 21 0亚油酸11 4 19 5亚麻酸15 0 19 2芥酸43 0 54 0其它脂肪酸1 2 2 0 菜籽油的皂化值在半干性油中为最小 以此可鉴别菜籽油 传统菜籽油中含有大量的芥酸 很少量的饱和脂肪酸 所以它的折光指数高 粘度大 脂肪酸凝固点低 芥酸的铅盐 即铅皂 与饱和脂肪酸的铅盐一样 不溶于95 的乙醇中 这是离析芥酸的依据 精制后的菜籽油主要作食用 也是人造奶油 色拉油和制皂工业的原料 菜籽油还可用于钢的淬火 机械的润滑等 菜籽油中的芥酸是塑料工业 油脂化工及尼龙1313的重要原料 近年来人们对菜籽油的营养 主要是菜籽油中所含芥酸问题十分关注 从食用观点出发 国内外陆续培育出含低芥酸 5 以下 的油莱新品种 但菜籽油中所含芥酸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迄今还无资料证明为有害 中国 印度及日本等国都是长期食用菜籽油 并未发现因此而致病的情况 对鼠类试验 它会引起心肌的脂肪积聚和心肌炎 低芥酸油莱品种培育是一种预防性的保护措施 说明人们增强了保健意识 增加了安全因素 但含高芥酸的菜籽油在工业上仍有使用价值 二 保管方式 无论机 土榨油 入库前必须过滤或沉淀 将较大的水分 杂质除去 方可长期贮藏 并应储藏在阴凉的仓库内或密封的油池内 不宜在阳光下曝晒 菜籽油凝固点是4 在冬季储藏最好使仓温不低于10 以免凝固后再融化时发生氧化变质 导致酸价上升 椰子油 一 商品简介 椰子油得自椰子肉 干 为白色或淡黄色脂肪 椰子肉 干 含油65 74 水分4 7 椰子树生长在热带地区的岛上或大陆沿岸 我国的主要产区是海南省 雷州半岛 云南省和台湾省的南部 椰子油的理化常数 相对密度 d20 4 0 9200 0 9260折光指数 n20 d 约1 4500熔点 20 28凝固点 14 25脂肪酸凝固点 20 4 23 5碘值 g碘 100g油 8 11 皂化值 mgkoh g油 254 262总脂肪酸含量 86 92不皂化物 小于0 5脂肪酸平均分子量196 217椰子油的脂肪酸组成 己酸0 2 2 0辛酸4 5 9 7癸酸4 5 10 0月桂酸45 51豆蔻酸13 18棕榈酸7 9油酸5 8 3亚油酸1 0 2 6硬脂酸1 3 由于椰子油中含饱和脂肪酸高达90 以上 同时可挥发性的脂肪酸含量力15 20 其中水溶性脂肪酸占2 因此椰子油具有如下特点 1 在乙醇中有一定的溶解度 一份椰子油可溶解于两份乙醇 95 中 2 室温下呈凝固状态 3 比较容易酸败 因为椰子油中含有相当数量的低级脂肪酸 4 椰子油的平均分子量较小 5 椰子油的碘值小 皂化值较大 椰子油在其它油品中的百分含量 般可用混合油的皂化值计算出来 6 椰子油中不皂化物的含量约0 3 其中三分之二是固醇 还有生育酚及角鲨烯 椰子油是良好的食用油脂 也是人造奶油的上等原料 椰子油中类脂物的含量很少 椰子油是香皂皂基的主要配方之 它的中等长度碳链的脂肪酸含量是制造航海用皂的主要原料 近些年来研究用湿法加工新鲜椰肉 可同时获得油和食用蛋白质 还研究用优质的椰子干制取油脂和富含蛋白质的 椰蓉 作食品 油脱色剂 活性白土产品性能 选择吸附能力强 脱色率高 带油率低 过滤速度快 添加量少 有效脱除油脂中的磷脂 皂和微量金属离子 是天然的抗氧化剂 脱除油脂中的黄曲霉素 农药残留等毒素和异味物质 脱色后的油品酸值不回升 不回色 清亮透明 品质稳定 保质期长 特别适合矿物油 植物油 动物油的精炼生产 适用范围植物油 矿物油 动物油 酶 味精 聚醚 糖 酒等吸附脱色 在化工 环保等行业作过滤剂 催化剂 吸附剂 干燥剂 除臭吸味剂 水质净化剂 污水处理剂 脱色剂等 油脂选择注意要点 油脂含有高量热能 故对饲料效率的改善效果显著 但劣质油脂的使用 不仅影响生长 还会导致鱼体中毒 故必须慎重选择 表中为各种油脂的规格 此外 在选择上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有没有加抗氧化剂 油脂属于容易氧化的饲料原料 添加抗氧化剂与否对成品贮存性及品质影响很大 抗氧化剂一般使用bha bht等 有没有氧化 油脂在室温下易氧化 初期产生过氧化物 然后再分解为酸类及酮类 因而产生臭油垢味 氧化后的脂肪品质变差 应防止在鱼油中掺有其它油脂 如 鲸油 米糠蜡 蓖麻油 桐油 菜籽油 蚕蛹袖 变质鱼油等 总脂肪酸包括游离脂肪酸及与甘油结合的脂肪酸总量 油脂能量大部分由脂肪酸提供 因此把总脂肪酸量为能量值的指标 脂肪分解后会产生游离脂肪酸 所以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可作为鲜度判断指标 在营养上而言 游离脂肪酸对动物无害 但太高的游离脂肪酸表示油脂原料不好 会降低适口性 鱼油中含有水分易使油脂起水解作用而产生游离脂肪酸 加速脂肪的酸败 并降低脂肪的能量含量 不溶物或杂质应小于0 5 椰子油 一椰子油特点 椰子油中含饱和脂肪酸高达90 以上 同时可挥发性的脂肪酸含量为15 20 玉米油为不饱和脂肪酸居多占86 以上 椰子油固态呈白色或淡黄色脂肪 液态清澈透明 气味略呈熏烤味 熔点 20 28 凝固点 14 25 室温下呈凝固状态 进购椰子油酸价为10 31 12 31 因为椰子油中含有相当数量的低级脂肪酸 比较容易酸败 据中国饲料介绍 椰子油对肉鸡代谢能值设定为36 83mj kg 8800大卡 玉米油为40 29 45 19mj kg 9600 10800大卡 二平邑公司生产使用情况 由于椰子油凝固点高 14 25度以下易凝固 受当前季节温度影响 生产按以下要求进行 建立暖油房 两组蒸汽加热管道 一组加温可保持油房温度30 40度 两组加温最高达70度以上 油房面积一次可储存油90 100桶 16 18吨 椰子油罐车进厂后 通过蒸汽化油 一次进入暖油房60桶 10吨 油房温度始终保持30 40 以上 不高于50 使椰子油处于融化状态即可 其余露天摆放 凝固状态 椰子油一定要按先进先出原则使用 保证周转期3 4天 以防酸败 根据每班次生产实际使用需要 用多少拉多少 生产完毕剩余椰子油必须重新拉回暖油房 严禁放于大料库 以防凝固 生产最后一批用玉米油配制 冲洗管道 以防凝固堵塞油管 三配方设置 主要是能值设定 按中国饲料杂志推荐为8800大卡 但可能为精炼食用油 征询技术部意见要求按7800大卡设计 为求稳妥 现进椰子油暂按8200大卡 公斤能值设定 12月13日开始使用 用量510玉米蛋白粉1 椰子油1 42 511玉米蛋白粉2 5 椰子油1 82 513玉米蛋白粉3 椰子油1 92 12月25日根据原料变化 玉米水份偏高 成品水份由12 5 上升到13 13 5 对椰子油能值进行调整 由8200大卡下调到8000大卡 现用量510玉米蛋白粉1 椰子油1 52 511玉米蛋白粉2 椰子油2 1 513玉米蛋白粉2 椰子油2 42 四市场反馈 椰子油配方于12月13日肉鸡料配方中开始实施 市场反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适口性 部分养殖户反映13日产513采食量下降 平邑歧山三家养殖户16日同时反映 1600只鸡采食量下降两袋 梁丘 上冶也有两户反映 18日对歧山养殖户实地调查 整体鸡只采食量已恢复 一户改用16日产513反映情况良好 一户在16日产513用完后 再用13日产513无不良反映 一户13日产513已用完 上冶两家养殖户反映13日产513适口性差 鸡只采食量下降 实地查看改用17日产513采食量有所恢复 510 511无一家不良反映 但通过对沂南市场的调查 513适口性反映良好 使用椰子油 饲料具有一定的熏烤味 对鸡可能有一定的应激反应 但1 2天一般都能恢复 2 3天后采食量进一步提高 生长速度 13日调整使用椰子油 按正常周转天数 最快15 16日鸡只开始食用 23 24日对市场511 513使用情况进行调查 情况反映不一 主要由于近期鸡群发病率较高 主要是呼吸道疾病 大肠杆菌 球虫等 虽然沂南 临沭部分地区反映料肉比较好达1 9 2 0 1 但平邑 费县合同鸡大部分近期出栏料肉比在2 0 2 1 1左右 征询养殖户用料意见 都集中反映在鸡病比较多 对饲料质量没有投诉 考虑到成品水份变化等因素 25日对椰子油能值进行了调整 提高了椰子油添加量 五结论在植物油价格高涨不下 动物油质量不稳定的情况下 克服好化油难的问题 通过增加换油过渡期 逐步替换 改善适口性 调整好能值 使用椰子油对肉鸡生长无不良影响 品质注意事项 a 油脂含有高量热能 故对饲料效率的改善效果显著 但劣质油脂的使用 不仅影响生长 中毒死亡的病例时有耳闻 列举如下事例供参考 并应避免 a 棉籽油 因含有环丙烯脂肪酸及棉酚 会造成孵化率降低 海绵卵及变色卵等异常现象 b 油脂不皂化物中的硬脂 stearin 与某些农药会结合成贫血因子 c 某饲料厂曾因仔猪饲料中用了含沥青 柏油 的牛油而发生集体中毒死亡的病例 d 台湾家禽饲料曾因使用掺有劣质鱼油的进口牛油 造成家禽屠体烹调产生严重异味 致成鸡无人食之 油脂的氧化 油脂在室温下 受氧气的影响而起氧化作用 这种现象称为自动氧化作用 氧气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链发生化合作用 初期产生过氧化物 peroxide 然后再分解为醛类及酮类 因而产生不快味道和气味 臭油垢味 氧化后的脂肪品质变差 甚至有中毒的可能 其主要影响有 a 脱毛 b 增重差 c 酶不活化 d 破坏维生素及色素 e 蛋白质与氨基酸不溶化 f 消化率及饲料效率降低 g 下痢 h 拒食 油脂氧化程度随油脂不饱和度 抗氧化剂的种类及其他因素等均影响 如光线 水分 加温及金属离子等均会加速氧化的进行 c 下述不良脂肪来源应小心用之 并预防污染 含有蜡的油 鲸油 米糠蜡 有毒的油 蓖麻油 桐油 菜籽油 棉籽油 高酸油 未中和皂脚 产生恶臭的油 蚕蛹油 变质鱼油 品质管理项目及其意义 总脂肪酸 totalfattyacid 此系包括游离脂肪酸及与甘油结合的脂肪酸总量 动物性或植物性油脂其量通常为92 94 油脂能量大部分系由脂肪酸供应 因此总脂肪酸量为能量值的指标 游离脂肪酸 freefattyacid 脂肪分解后会产生游离脂肪酸 故其量可做为鲜度判断的根据 完全饲料所用油脂一般约在15 35 在营养上而言 游离脂肪酸对动物无害 但太高的游离脂肪酸 50 以上 表示油脂原料不好 对金属机械 器具有腐蚀性 而且会降低适口性 水分 moisture 油脂中含有水分 不但引起加工装置的腐蚀 同时易使油脂起水解作用产生游离脂肪酸 加速脂肪的酸败 并降低脂肪的能量含量 不溶物或杂质 insoluble inpurities 包括纤维质 毛 皮 骨 金属 砂土 等细小颗粒无法溶解于石油醚的物质 这些物质没有能量价值 而且会阻塞筛网和管口 或在贮存桶造成沉积 其量应限制在0 5以下 不可皂化物 unsaponifiablematter 包括固醇类 碳氢化合物 色素 脂肪醇 维生素 等不与碱发生皂化反应的物质 大部分成分仍有饲用价值 对动物无不良影响 但其中蜡 焦油等则无营养价值 甚至有些问题成分 如水肿因子 酸价 acidvalue 酸价虽测定容易 但通常不能单纯以此评价品质 须配合其他方法供鉴定 油脂酸价的提高 部分由于油脂水解而生成游离脂肪酸 部分由于过氧化物的分解所生的羰基化合物再氧化而生成游离脂肪酸 因此游离脂肪酸生成机构随条件而异 不易做为油脂氧化程度的判断 过氧化价 peroxidevalue 羰氧化物系在油脂氧化过程中生成 故过氧化价可做氧化程度的判断 但过氧化物在水存在或高湿下甚易分解 因此油脂氧化至某一程度后 过氧化价反而会降低 因此我们应了解 过氧化价乃表示所存在过氧化物量与分解量之差 故需配合其他氧化测定方法 以利品质的正确判断 油脂的饲料添加效果 油脂在营养上的功能 a 油脂为高热能来源 总消化养分或代谢能为玉米的2 5倍 故油脂的添加较易制造高热能配合饲料 因而改善饲料报酬并促进生长 b 油脂为禽畜必需脂肪酸的重要来源 必需脂肪酸的缺乏会损害禽畜机能 干扰生长 以亚麻酸为例 缺乏易造成皮肤干燥 脱皮 角质化 生长抑制 肝脂退化 抑制排卵 降低产蛋率 孵化率 蛋重减轻等不良影响 c 油脂具额外增热效应 extracaioriceffect 除本身所具热能外 并可改善其他成分的吸收 一般而言 牛油的热能比猪油 植物油低 但与猪油 植物油混合后可改善本身脂肪酸利用率 因而提高其代谢能 同理玉米 豆粉配方中已具3 左右的植物油 添加牛油后所提供的能量高于本身所具有者 d 油脂改善色素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利用 e 油脂具特殊生热效应 specificdynamicfffect 代谢脂肪所需的能量少 而代谢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所需能量较高 故油脂的热增值 heatincrement 较低 可得较高的净能 ne 因此添加脂肪可减少因代谢而造成的体温上升 故在高温环境下 可使禽畜处于舒适状态 因而提高抗热能力 避免热应激 heatstress 油脂可提高饲料适口性 因粉状饲料干涩难咽 添加油脂后采食容易 并具油香 采食量也跟着增加 但变质油 问题油对适口性反不利 油脂可改善饲料的物性 抑制扬尘 混合饲料中有许多粉状原料 不但形成尘埃到处飞扬 还会引起微量成分的损失 添加2 3 油脂 除了防止尘埃外 更可改善饲料外观 增加光泽 提高商品价值 油脂可提高粒状饲料的生产效率 增加铸模寿命 减少机械磨损 原料的粉碎及混合过程均会引起机械的磨损 油脂的添加可减轻 但酸败的油脂反造成机械的腐蚀 过多的脂肪亦降低粒状饲料品质 营养浓度高的饲料使用油脂可降低成本 但此点随油脂价格及热能需求而不同 有时反会增加成本 油脂在鸡饲料的利用 不同来源及组成的油脂会有不同利用率 来源相同 在不同生长期的利用率亦有差别 整体而言 三甘油酯利用率较佳 分解成脂肪酸后利用率变差 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吸收率比低融点的不饱和脂肪酸利用率低 此外幼龄期对饱和脂肪的利用率差 随日龄的增加而改善 就油源来看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油吸收率高于动物油 同属动物油 鸡油 猪油的吸收率又比牛油高 另有很多报告指出 不同油源混合后可提高其利用率 此点可能脂肪酸间互补作用所致 不同油源的代谢能含量 鸡 平均值范围 kcal kg kcal kg 猪油85508650 9050鸡油90008875 9125牛油78007580 8020棕榈油89008750 8900黄豆油9260氢化油7150 禽类对必需脂肪酸的需求量比牛 猪为高 就亚麻酸的来源而言 植物油含量较高 如红花子油占75 玉米油 黄豆油 棉籽油均在50 以上 但牛油 鱼油则较低 植物油中的椰子油 棕榈油则更少故欲提供亚麻酸需要量时 应选择高含量的油源 蛋鸡饲料添加油脂 尤其不饱和脂肪酸高的油脂 黄豆油 米糠油等 可补充亚麻酸 增加蛋重 炎热气候下 添加油脂可避免因酷热造成的食欲不振及生产率降低 但脂肪太高 热能与蛋白质比例不当 会招致过肥 对产蛋亦不利 一般而言 玉米 豆粉为主的蛋鸡 中鸡 大鸡饲料中 因热能需求不高 且必需脂肪酸已够 正常状况下不添加油脂 然肉鸡 火鸡饲料 因代谢能需求高 一般均添加2 5 脂肪 油脂在反刍动物饲料的利用 牛的代用乳饲料中需使用足量的高品质油脂 牛油 猪油 椰子油 花生油等均可单独或混合使用 不同油源的消化率见下表 左 但二周龄以下犊牛对牛油所含的硬脂酸无法消化 易导致下痢 应留意 不饱和度高的黄豆油或棉籽油饲喂犊牛易因氧化而造成皮毛不良 成长低劣 死亡率高 若氢化成饱和脂肪酸 并添加抗氧化剂及维生素e即可防止其不良影响 犊牛饲料中添加黄豆蛋磷脂或糖脂 sugargbyaeride 可提高均质性 改善利用率 若使用喷雾干燥的粉末油脂亦具同样效果 供饲不同油脂于奶牛 肉牛饲料中 会影响瘤胃发酵及乳脂产量 即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脂肪会增加瘤胃的丙酸产量 减少醋酸量 给饲高量亚麻酸时 乳脂中碳数4 16的脂肪酸会减少 硬脂肪酸及油酸增加 乳量则无影响 但乳脂率变低 给饲高量硬脂酸时 产乳量不变 但乳脂率则增加 乳脂中硬脂酸及油酸亦增加 早期一般人认为奶牛 肉牛饲料中含脂太高易遭酮症 并不能提供能量 但实际上脂肪还是有其效果 初泌乳牛或高产牛的热能供应不易满足 脂肪添加多了又会降低食欲及消化率 最近已开发成功一种将油脂封入甲醛处理过的蛋白质中的技术 经此保证处理的油脂不受瘤胃微生物影响 直接在小肠内消化吸收 因此可多量采食而无不良影响 故可改善高产牛生产能力 乳脂率亦不降低 但会增加乳脂中不饱和脂肪酸比率 鱼油 各种鱼油的分析成分与物性鳀鱼鱼油油鲱鱼鱼油金枪鱼鱼油游离脂肪酸 ffa 15 015 015 0水分 2 02 02 0不纯物 0 750 750 75不皂化物 1 51 51 5脂肪酸比例 不饱和 饱和 1 91 61 94外观 室温 半固态至液态半固态至液态半固态至液态比重 磅 加仑 7 707 757 70 特性与利用 a 鱼油含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度比植物油更高 故易变质 但仍不失为禽畜的优良热能来源 b 对水产动物而言 鱼油不仅可供热能来源 尚属水产动物特有的必需脂肪来源 并为优良的诱引剂及维生素a d的天然给源 c 鱼油用量太高 会使乳 肉 蛋等畜产品产生鱼臭味 尤其变质的鱼更为严重 探讨大豆油 猪油 鱼油3种不同脂肪对艾维茵肉仔鸡生产性能 腹脂含量和脚胫着色的影响 试验选用606只1日龄的艾维茵肉仔鸡 随机分为3组 每组两个重复 每个重复101只 于0日龄 14日龄 15日龄 28日龄 29日龄 42日龄3阶段分别饲喂同一水平的大豆油 猪油和鱼油 3阶段的添加量分别为1 0 2 0 2 4 试验结果表明 全期比较 豆油组具有最高的日增重和脚胫色素级别 猪油组的腹脂含量最高 而鱼油组腹脂含量最低 鱼油组脚胫色素级别最差 3组间的饲料增重比均差异不显著 不同动物对脂肪的利用率不同 如反刍动物对脂肪酸利用率高 特别是棕榈酸 单胃动物猪鸡对亚油酸利用率较高 同属于家禽类的肉鸡及火鸡对同一种脂肪的利用率也不同 表4 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协同作用 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油酸及亚油酸对棕榈酸的吸收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young和garrett 1963 早在20世纪60年代 美国公司研究了豆油和牛油的不同混合比例对肉鸡饲料中添加10 油脂对消化率的影响 发现每添加10 的豆油 牛油消化率就可提高10 以上 但当豆油在25 以上时 再增加豆油的比例也难以提高牛油的消化率 li等 1990 在21日龄断奶仔猪日粮中将豆油与椰子油混合饲喂仔猪 结果混合油比单独饲喂 仔猪小肠绒毛长度更长 并且降低了腺窝深度 因而有人根据不同脂肪来源对仔猪饲料报酬 增重等指标的影响效果 建议按下列顺序选择脂肪种类 椰子油 豆油 1 1 椰子油 椰子油 玉米油 1 1 豆油 玉米油 猪油或动物性脂肪与植物性脂肪按2 3的比例混合使用 张镛 1986 影响油脂营养作用的因素 2 3 l油脂组成一般短链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较易吸收 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越高 代谢能值越高 当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比值 u s 从o 2 5时脂肪利用速率提高 比值达4时则趋于最大值 因此 植物性油脂的饲用价值化于动物性油脂 动植物油脂间存在着协同正效应 混合添加时饲料转化率得到改善 效益提高 lulan等 1983 优质猪油的价值接近植物性油脂 椰子油是唯一含有大量中链脂肪酸的天然油脂 易被幼龄动物吸收 适宜乳猪料和断奶仔猪料 鱼油有鱼粉腥味具诱食效果 但用量过高 影响肉品风味 不适宜肉鸡的后期使用 对于反刍动物添加油脂最好经包被处拥 以防油脂对癌胃的抑制作用 奶牛日粮以添加长链饱和脂肪酸为佳 脂肪和油脂 脂肪和油脂的典型能量值 demj kg干物质 11 添加量 211 的添加量 固体脂肪与过瘤胃脂肪 固体脂肪可据其物理状态分为片状和粉末 或颗粒 状两种 片状脂肪的生产装置简单 成本较低 用于原料生产 而粉末纯脂肪是用冷喷技术对喷粉后的产品进行冷却处理制成 片状脂肪一般为过瘤胃脂肪 rumenpassfatorbypassfat 过瘤胃脂肪也可加工成粉状或细粒状 其特点为熔点高 不易被瘤胃微生物所降解 到达小肠时才被吸收利用 目前在市场上出现的过瘤胃脂肪主要有3类 纯氢化牛羊油或含氢化油80 以上的产品 脂肪酸的钙皂 以棕榈油或棕榈油脂肪酸为主的产品 氢化牛羊油脂类产品虽然含总能高 但消化率较低 而棕榈脂肪酸类产品不仅总能高 产奶净能也高 当添加棕榈脂肪酸类产品时 可直接考虑能量平衡 而添加脂肪酸钙皂时 则需对饲料中钙水平加以平衡 值得一提的是脂肪酸钙皂在欧洲及美洲 其生产量在减少 由于受疯牛病的影响 已限制在奶牛饲料中应用牛油来源的脂肪酸钙 因为无法鉴定脂肪酸钙中的脂肪酸是来自牛油还是棕榈油 所以在欧共体国家已大规模减少脂肪酸钙用量 粉末状脂肪也称为油脂粉 该产品又可分为纯脂肪和载体脂肪 纯脂肪粉 含脂肪 99 可据其原料组成分为单一脂肪和复合脂肪 好的粉末脂肪需具备如下条件 粉状流动性好 高温季节不易氧化 保证该产品在仔猪上的高消化率 对早期断奶仔猪的生理缺陷有较好的修正作用 气味必须稳定 与高铜配伍 不易被氧化 特殊配方对断奶仔猪免疫启动有促进作用 载体脂肪是由复合脂肪中加入载体而制成的 e e乳脂 基于目前饲料中能量严重不足及动物的利用率不高等现实问题 北京中大兆华公司和中国农业大学紧密合作 根据现代动物营养学的最新进展 通过科学配方和特殊的工艺 研制出的新一代能量饲料添加剂 e e乳脂 是替代同类进口产品的理想选择 e e乳脂代表的意义 前一个 e 代表 能量 是energy第一个字母的大写 后一个 e 是 维生素e 的简写 e e乳脂是一种营养高效的能量饲料添加剂 主要原料脂肪 乳蛋白 乳糖 维生素e 流动剂等成分分析保证值n水分 5 0 粗脂肪 50 0 粗蛋白 6 0 乳糖 33 0 磷脂 丙酮不溶物 6 0 维生素e 120mg kg粗灰分 6 0 游离脂肪酸 1 0 代谢能6050 6250kcal kg消化能6350 6650kcal kg 由nrcswine 1998 计算得出 1 营养丰富2 利用高效3 水溶性好4 维生素5 含量丰富6 脂肪酸组成平衡7 磷脂预乳化和脂肪酶解技术8 提高脂肪及其它养分的消化率9 提高生产性能和饲料报酬10 增强机体免疫力11 强抗应激能力12 改善肉品品质13 改善饲料适口性14 提高饲料加工性能15 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产品作用 提高脂肪及其它养分的消化率 提高生产性能和饲料报酬 增强机体免疫力 增强抗应激能力 改善肉品品质 改善饲料适口性 提高饲料加工性能 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超级脂肪 forallsuperfat 超级脂肪 forallsuperfat 是一种有中 短链不饱和脂肪 mcf 乳糖 乳蛋白等组成的混合物 它是美国cdm公司针对幼龄动物断奶阶段生长需求而研制的优质饲料原料 组成成分包被乳化脂肪优质的蛋白质乳糖等产品类型forallsuperfat50forallsuperfat80功效提供易消化 包被乳化 完全水溶性脂肪提供高水平的能量供给极易消化吸收的乳糖降低下痢 提高生长速度 产品特征 脂肪中 短链不饱和 碳链 14 乳化包被加工工艺 增大可消化接触面积完全水溶性 食品级指标提供高水平的能量 保证断奶仔猪的能量需求蛋白乳蛋白和酪蛋白实验研究表明 乳制品中的蛋白对仔猪的胃肠道应激最小乳糖富含大量的乳糖 易被消化吸收 为有益菌群提供能量 在消化道中转化为乳酸 降低了消化道的ph值 美佳能乳化油 美佳能乳化油是由中大兆华公司和中国农业大学紧密合作 根据动物营养的最新进展并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 由多种天然的植物油经过科学配比 预乳化 脂肪酶解技术生产而成的一种高效饲用油脂 是饲料中最理想的能量选择 产品规格外观 棕黄色或棕褐色 流动性液体水分 1 0 粗脂肪 98 0 磷脂 20 0 游离脂肪酸 15 熔点10 15 消化能8450 8650kcal kg代谢能8050 8250kcal kg脂肪酸组成 按脂肪酸量计算 棕榈酸 c16 0 25 硬脂酸 c18 0 15 油酸 c18 1 25 亚油酸 c18 2 15 亚麻酸 c18 3 5 百事美速能脂肪粉 完全植物性源成分中短链脂肪 磷脂和蛋白质构成油质体结构有效的提供幼龄动物生命活性成分和能量提高机体免疫活性和抗应激能力改善生产性能和饲料转化 4 百事美脂肪粉 消化能 8150kcal kg 仔猪 8600kcal kg 生长肥育猪和母猪 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猪体脂4060母猪乳脂3862玉米 豆粕型饲料a1585玉米 豆粕型饲料 3 玉米油 大豆油1585玉米 豆粕型饲料 3 菜籽油1288玉米 豆粕型饲料 3 米糠油1882玉米 豆粕型饲料 3 htl3064852玉米 豆粕型饲料 3 htl3104555 添加与未添加脂肪的玉米 豆粕型饲料 猪体脂和母猪乳脂的脂肪酸组成比较 a 玉米 豆粕型饲料3 脂肪源于玉米和豆粕 氧化油脂及进口混合油的潜在问题 虽然动物试验显示氧化的油脂对动物生长没有大的影响 gurr 1984 但氧化的脂肪会促进大鼠肿瘤的生长 culter和schneider 1973 进口的混合油多来自餐馆的垃圾油及肉骨粉加工过程中的油脂混合物 一般含很高的游离脂肪酸 同时氧化程度较严重 混合油的另一大问题是含牛油较多 而牛油含二噁英 dioxine 量比其它油脂高 而西方国家的混合油目前很少进行脱毒处理 所以混合油是目前我国饲料业的一大污染源 从净化食物链角度来看 严重氧化的油脂及混合油都不应用于饲料 因为饲料是人类食物链的重要一环 1 乳脂的卖点在哪里 1 水溶性好 2 脂肪酸组成平衡 3 消化利用率高 4 独特的工艺 磷脂预乳化 剪切均质 微胶囊包埋 5 独特的技术 脂肪酶解 6 维生素e含量高 7 不易氧化 2 脂肪消化率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 动物的年龄 2 动物的生理状况 3 脂肪酸微粒直径 4 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 u s 5 脂肪酸链的长度 6 游离脂肪酸的含量 7 饲粮组成 粗纤维含量 等 3 乳脂消化利用率高的原因有哪些 最主要的原因是该产品符合了乳仔猪的生理消化特点 乳脂中的乳糖 乳蛋白的消化率高是由于仔猪体内丰富的乳糖酶和胃蛋白酶的原因 乳脂中脂肪消化利用率高的原因 1 脂肪酸平衡 减少体内代谢能损耗 2 乳化后更容易被吸收 3 短中链脂肪酸含量较为丰富 较长链脂肪酸容易吸收 4 有利于提高其它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4 乳化的直观表现是什么 在水中的溶解性好 不会出现油水分离的现象 5 美佳能乳化油中脂肪的乳化是哪几方面的因素所致 1 磷脂和其它乳化剂的乳化特性与分散特性 2 脂肪的酶解技术 降低了脂肪酸链的长度 3 剪切工艺 缩小了脂肪微粒的直径 6 乳化油与豆油比较有何好处 1 消化利用率高 2 脂肪酸组成更加平衡 3 饲喂后动物肉品质更好 不会出现软脂肉 3 不易氧化酸败 4 维生素e含量高 7 乳化油与磷脂油的区别 1 流动性不同 前者10 15 时流动性好 后者则需要加热 2 消化能值的高低 前者为8450 8650kcal kg 后者为5500 7200kcal kg 3 成分不一样 前者是复合脂肪 后者是单一脂肪 4 脂肪酸组成不同 8 乳化油与一般混合油的区别 1 脂肪酸组成更平衡 2 不易氧化酸败 3 安全性好 表现在 前者微生物含量低 乳化油完全由植物油组成 而混合油中一般含有动物油 特别是牛油 食品工业废弃的混合油中通常还含有高温产生的致癌物质 9 乳化油与猪油的区别 1 熔点不一样 前者在常温下为液态 后者在常温下呈固态 需加热才方便使用 2 脂肪酸组成不一样 前者更平衡 后者饱和程度高 3 消化利用率不一样 前者高于后者 特别是对于幼小动物 油脂在猪饲料的利用 仔猪从一生下来便需要高量的乳脂 因此泌乳期母猪饲料添加大量油脂 10 以上 并于分娩前一周开始给饲 可改善初乳成分 增加初乳的乳脂率及泌乳量 减少仔猪饥饿机会 因而提高初生重 增加成活率 断奶窝重及窝数 母猪本身亦可避免失重 提早发情及改善受胎率 人工乳饲料一般均添加适量的油脂以提高饲料能量 并因而改善增重及仔猪抗寒能力 且品质优良的牛油及猪油可改善教糟饲料的适口性 但油脂用量不宜超过10 否则反招致适口性及增重的降低 乳猪用油脂一定要高品质者 否则因仔猪消化机能尚未健全 劣质油所导致的伤害极为严重 油脂用于肉猪饲料可提高增重 改善饲料效率 但脂肪太高会造成背脂太厚 影响屠体品质 故应掌握平衡养分才能奏效 一般而言 添加油脂对饲料效率的改善无论热季 寒季均有效 但对增重的改善 仅在热季有效 猪肉屠体脂肪的脂肪酸组成及融点受给饲油脂种类影响很大 低融点脂肪长期给饲后会造成软脂现象 屠体品质低劣 欲加以校正 亦须长期改变饲料才有恢复的可能 此外使用5 以上鱼油会导致屠体产生鱼臭 品质不良的鱼油少量用之即见此种现象 据研究 经聚合 polymerized 处理的油鲱鱼油可减少异味 但对增重不利 断奶仔猪对脂肪的利用特点 断奶仔猪对不同脂肪的利用特点仔猪对不同脂肪的消化能力不同 对不饱和脂肪的利用率高于他和脂肪 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例若高于1 5 则油脂消化率达85 92 若低于1 5则消化率较小 脂肪酸链的长短对消化率也有影响 短链脂肪酸不论他和与否 均易被猪消化 且消化率高达91一94 猪胃脂肪酶对中链脂肪酸有一定的消化作用 日粮中添加米酯化的中链脂肪酸能提高消化率和n沉积 而仔猪对长链脂肪酸的消化率较低 中链脂肪酸的应用 中链脂肪酸 mediumchaintriglyceride mct 通常指由6 12碳链脂肪酸所形成的甘油三酯 总能含量较低 中短链脂肪酸可以通过添加中短链脂肪酸含量高的天然油脂如椰子油 棕榈油等获得 也可以通过特别筛选的脂肪酶对长链脂肪酸进行酶解获得 其特点是可在肠道内不需酶的作用而直接穿过肠绒毛膜进入门脉血液 快速到达肝脏 水解后的中链脂肪酸在肝脏中直接穿过线粒体膜进行氧化供能 gurr 1984 无需肉毒碱参与 由于mct的上述特点 mct可被用于初生弱仔或吸收差的病畜 同时可被用以在应激状态快速供能 但由于mct快速氧化 所以用量过多会产生毒性 在应用上 母猪饲喂中短链脂肪能够增加仔猪初生时的成活率 尤其对初生重不足900g的仔猪 中短链脂肪对仔猪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 主要因为它们能被仔猪迅速消化和吸收有助于维持和提高仔猪的血糖水平 最近有报道认为中短链脂肪还能够促进仔猪的免疫活性 改善其抗病力 降低仔猪腹泻率 但mct对较强壮的猪则作用不大 mct用于长途运输雏鸡饮水 可起到供能的作用 仔猪对各类油脂的消化率仔猪断奶后对油脂的消化率随日龄增加而提高 直至二月龄左右达到正常水平 仔猪对不同油脂的消化率也不同 这是因为日粮中油脂的消化吸收受脂肪链的长短 饱和度 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的影响 一般来讲 仔猪对植物性油脂的利用率比动物性油脂的好 jin等 1998 试验发现21日龄仔猪断奶后两周内用可可油组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效率均高于用牛油组的 cera 1989 1990 报道 早期断奶仔猪对椰子油及其类似物消化率很高 其次是玉米油和大豆油 猪油和牛羊脂最差 仔猪对脂肪的消化吸收脂肪在消化道内先经乳化成小的脂肪球 然后在胆汁 胰脂酶 肠服酶作用下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再被肠壁直接吸收进人血液循环 猪主要依靠微粒途径吸收脂肪的消化产物 吸收部位主要在空肠 仔猪对脂肪的消化能力随着日龄的增大而增加 因此断奶日龄越大 仔猪断奶时对脂肪的消化率就越高 哺乳仔猪胃脂肪酶的总活性只有胰脂肪酶的3 但口粮脂肪有25 50oh是在胃中由胃脂肪酶消化 随着仔猪日龄增大 胰脂肪酶消化吸收脂肪的比例增高 早期断奶仔猪的胆汁分泌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脂肪的消化吸收 提高油脂利用效果的措施 5 1选择油脂种类添加的油脂必须符合外观正常 新鲜 质优 过氧化值低于0 5 的质量指标 总的来说 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椰子油十豆油 效果最佳 其次是椰子油 豆油 玉米油等 而以牛油 猪油作为能量来源时效果较差 应用脂肪粉等新的脂肪产品 能促进仔猪生长 提高成活率 避免仔猪血糖下降 添加适量适宜断仔猪日粮中油脂的适宜添加量一般为2 5 不同的油脂的添加也不同 如采用豆油时 添加量以3 4 为宜 添加过量会造成脂肪的过度沉积 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生化活动 并导致仔猪消化不良 引起腹泻 而且 由于油脂类饲料价格相对昂贵 添加过多也增加了饲料成本 断奶时脂肪的添加量则相对较小 以后渐增 若在早期断奶后立即供给高剂量脂肪 则消化率不高 防止油脂过氧化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受高温 紫外线 酶等助氧化化因素的作用 易发生自动氧化 生成过氧化物 过氧化物与蛋白质分子中许多活件氨基酸残基起反应 使蛋白质聚合 溶解度或酶性降低 营养价值下降 所以应防止饲料油脂的过氧化物 可在饲料中添加抗氧化剂丁基羟基香醚 bha 或二丁基羟甲苯 bha 其用量均为油脂量的0 01 也可用具有抗氧化性的维生素e等来防止饲料油脂的氧化变性 利用营养物质之间的协同作用不同脂肪酸之间合协同作用 几种脂肪酸共同添加时 它们的代谢能并不是简单的相加 而是会更高 如油酸 棕榈酸混合使用时 总代谢能增加 矿物质对脂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