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1—初中教师情绪表现度知觉准确性.doc_第1页
范文1—初中教师情绪表现度知觉准确性.doc_第2页
范文1—初中教师情绪表现度知觉准确性.doc_第3页
范文1—初中教师情绪表现度知觉准确性.doc_第4页
范文1—初中教师情绪表现度知觉准确性.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教师情绪表现度知觉准确性研究摘要:以75名初中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法探讨初中教师对学生情绪表现度三维度的知觉准确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班主任对学生情绪表现度的知觉准确性显著高于非班主任教师;(2)初中教师关于初中生年龄特征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其知觉学生情绪表现度三维度的准确性有显著的预测作用;(3)具有生命性等良好教育观念的教师知觉学生情绪表现度某些维度的准确性显著高于缺乏这些教育观念的教师。关键词:初中教师;知觉准确性;学生情绪表现度1 问题提出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在学校教育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对教师的教育能力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教师教育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情绪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范畴,情绪状态一直被许多研究者认同为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1。准确知觉学生情绪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工作,是教师因材施教的重要条件。在对情绪及情绪表现研究的大背景下,心理学家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对情绪表现度的研究,Gross 和 John认为情绪表现度的三个核心因素是正性情绪表现度、负性情绪表现度和冲动强度。正性情绪表现度是指个体正性情绪反应倾向表现的程度;负性情绪表现度是指个体负性情绪反应倾向表现的程度;冲动强度是指情绪反应倾向的强弱2。Gross 和 John制订的情绪表现度量表主要包含对三个核心因素的测查,如测查正性情绪表现度的样题为“当我高兴时,我会表现出来”,测查负性情绪表现度的样题为“当我情绪低落时,人们一眼就能看出来”,测查冲动强度的样题为“我有强烈的情绪体验”。对于学生的情绪表现度,教师如能及时准确知觉,就能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合理调节,培养学生适宜的情绪表现度,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以往大量的研究或是针对情绪本身的,如关于情绪的本质、情绪的维度、情绪的种类等的研究,或是针对学生情绪的,如关于学生抑郁、焦虑、孤独等情绪的现状、特征的研究,少有从教师角度以实证方法来研究学生情绪的报告。本研究从教师的角度,探讨初中教师对学生心理过程的重要成份情绪表现度的知觉,分析教师的个人特征、发展心理学知识水平、教育观念等因素与其知觉学生情绪表现度3维度(正性情绪表现度、负性情绪表现度、冲动强度)准确性的关系,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研究提供实证性依据。2 研究方法2.1 被试 选取两所城市中学和三所乡镇中学共计12个教学班的82名教师作被试(以班为单位整群抽样),从被试任教的12个教学班中每班均抽取5名学生(按照学号等距随机抽样)与本班教师匹配。剔除7名被试的无效问卷和量表,实得75名被试的有效问卷和量表75套。取得与被试匹配的60名学生的有效量表60份。2.2 工具 (1)教师基本情况问卷:自编问卷,收集被试的个人特征信息如城乡、性别、教龄、是否班主任等。(2)教师发展心理学知识问卷:申继亮、彭华茂(2002)编制,共30个问题,包含3个维度,分别为年龄特征、个体差异、情绪理论,记分方法:每答对1题记1分。该问卷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67,.71,.65。(3)教师教育观念问卷:根据教师教育观问卷(申继亮、王树华,2000)修订而成,共3个维度,7个项目,测查教师是否具有下列教育观念:基础教育价值观(维度1)的未来性、生命性、社会性;学生观(维度2)的主动性、差异性;学校教育活动观(维度3)的双边共时性、综合渗透性。(4)教师知觉学生情绪表现度量表:自编5点量表,共含15个项目,测查教师对学生情绪表现度3个维度(正性情绪表现度、负性情绪表现度、冲动强度)的知觉状态。该量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69,.70,.73。(5)学生情绪表现度量表:5点量表,根据情绪表现度问卷(申继亮、陈秀敏,2002)修订而成,共23个项目,测查学生情绪表现度3维度(正性情绪表现度、负性情绪表现度、冲动强度)的自我知觉状态。该量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69,.77,.68。工具(4)和(5)的计分方法:从“从不这样”到“总是这样”分别计15分;反向计分的项目需反向计分。2.3 施测 采用小团体施测的方式进行,由本研究者担任主试。2.4 记分 本研究引入知觉偏差值这一概念,它指在情绪表现度的每一维度上,教师对学生情绪评分的平均数(即情绪评分除以项目数)与学生情绪量表测查得分的平均数(即测查得分除以项目数)之差取绝对值后五个分数相加之数值。知觉偏差值越低,知觉准确性越高。75名教师对学生情绪表现度3维度的知觉偏差值形成3列连续变量。2.5 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 for Windows10.0在微机上进行数据处理。3 研究结果3.1 初中教师个人特征变量与教师对学生情绪表现度知觉准确性的关系根据被试数量,本研究采用ONEWAY 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别探讨城乡、性别、是否班主任、教龄4因素与情绪表现度3维度的知觉偏差值的关系,结果见表2。表2 初中教师个人特征变量与教师对学生情绪表现度知觉准确性的关系表现度3维度城乡平均数F值性别平均数F值班主任平均数F值教龄组平均数F值正性情绪表现度负性情绪表现度冲动强度城乡城乡城乡3.51473.80893.96284.52264.13314.2454.8441.761.089女男女男女男3.64373.66313.80964.48283.97024.3161.0032.407.799否是否是否是3.98382.81254.59223.30404.59083.148512.519*8.178*14.141*1组2组3组1组2组3组1组2组3组4.04323.48693.44124.74573.83144.09614.38484.12844.05381.4951.630.288注:*p.01; *p.001方差分析表明,城乡教师、男女教师、不同教龄组教师知觉学生情绪表现度的准确性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担任班主任的教师知觉学生情绪表现度3维度的准确性显著高于非班主任教师。3.2 发展心理学知识变量与教师对学生情绪表现度知觉准确性的关系 为研究发展心理学知识变量与教师对学生情绪表现度知觉准确性的关系,本研究以情绪表现度3维度为因变量,对教师关于年龄特征、个体差异、情绪理论三方面知识的得分共3个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Enter方式),结果见表3、表4和表5。表3 正性情绪表现度知觉偏差值回归分析变 量BBetaTSig.R2年龄特征的知识个体差异的知识情绪理论的知识-.216-2.24E-03-.138-.279-.003-.184-2.355-.023-1.531.021.982.130.150表4 负性情绪表现度知觉偏差值回归分析变 量BBetaTSig.R2年龄特征的知识个体差异的知识情绪理论的知识-.386.146-.109-.376.129-.110-3.2131.140-.924.002.259.359.172表5 冲动强度知觉偏差值回归分析变 量BBetaTSig.R2年龄特征的知识个体差异的知识情绪理论的知识-.295.157-.200-.326.157-.229-2.8251.410-1.952.006.163.055.196回归分析表明,教师对学生情绪表现度3维度的知觉准确性受其关于初中生年龄特征知识掌握程度的直接影响而不受其关于个体差异和情绪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直接影响:初中教师关于初中生年龄特征的知识得分越高,其知觉学生情绪表现度3维度的准确性越高。3.3 教育观念变量与教师对学生情绪表现度知觉准确性的关系本研究对具有良好教育观念的教师和缺乏这些观念的教师在情绪表现度3维度上的知觉偏差值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6和表7。表6 教育观念变量与教师对学生情绪表现度知觉准确性的关系(1)情绪表现度未来性平均数t值生命性平均数t值社会性平均数t值正性情绪表现度负性情绪表现度冲 动 强 度无有无有无有3.61763.67184.39834.16223.94914.2857-.153.505-.818无有无有无有4.14853.30884.78263.84314.80653.75052.695*2.243*2.920*无有无有无有3.97493.55515.15483.93994.54234.07481.1242.538*1.070注:*p.05; *p.01表7 教育观念变量与教师对学生情绪表现度知觉准确性的关系(2)情绪表现度主动性平均数t值差异性平均数t值双边共时平均数t值综合渗透平均数t值正性情绪表现度负性情绪表现度冲 动 强 度无有无有无有3.83483.58164.92213.94484.77813.9416.7192.151*2.084*无有无有无有4.21673.45195.48213.77674.96073.90562.169*3.884*2.591*无有无有无有4.21163.43975.07373.90394.87303.92022.226*2.572*2.359*无有无有无有4.24553.49603.88394.32574.02834.23001.958-.853-.440注:*p.05; *p.001t检验表明,具有未来性观念与缺乏未来性观念的教师知觉学生情绪表现度3维度的准确性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生命性观念的教师知觉学生情绪表现度3维度的准确性显著高于缺乏生命性观念的教师;具有社会性观念的教师知觉学生负性情绪表现度的准确性显著高于缺乏社会性观念的教师;具有主动性观念的教师知觉学生负性情绪表现度、冲动强度的准确性显著高于缺乏主动性观念的教师;具有差异性观念的教师知觉学生情绪表现度3维度的准确性显著高于缺乏差异性观念的教师;具有双边共时性观念的教师知觉学生情绪表现度3维度的准确性显著高于缺乏双边共时性观念的教师;具有综合渗透性观念与缺乏综合渗透性观念的教师知觉学生情绪表现度的准确性不存在显著差异。4 综合讨论4.1 初中教师个人特征变量与教师对学生情绪表现度知觉准确性的关系研究表明,在教师的个人特征变量中,城乡教师、男女教师、不同教龄组教师知觉学生情绪表现度3维度的准确性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班主任知觉学生情绪表现度3维度的准确性显著高于非班主任教师。城市教师与乡镇教师的差别主要体现为文化背景的不同。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师对该背景下学生信息的知觉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与Machida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3。性别因素对知觉准确性影响不大,不管是男教师还是女教师,若不长期接触学生、认真观察学生的情绪表现并加以分析,其知觉学生情绪表现度的能力是难以提高的。教师的教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教学经验。研究表明,在非言语信息方面,实习教师、没有经验的新手教师和经验丰富的教师非言语信息的知觉能力没有显著性差异4。班主任由于其特殊的、区别于一般教师的工作性质,他们对学生的知觉比一般教师更广泛,更深入、更全面。班主任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起着“核心”(班集体的组织者)、“纽带”(联系校内各种教育力量的纽带)和桥梁(连接学校、家庭与社会的桥梁)作用5。他们对学生除了要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外,还需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诸如性格特征、智力水平、情绪状态等,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Stader等人的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非言语信息知觉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与学生的长时间接触6。与非班主任相比,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是较长的,他们对学生情绪表现度的知觉准确性显著高于非班主任教师。4.2 发展心理学知识变量与教师对学生情绪知觉准确性的关系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情绪表现度3维度的知觉准确性受其关于初中生年龄特征知识掌握程度的直接影响而不受其关于个体差异和情绪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直接影响。初中生情绪表现具有年龄阶段上的特殊性,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情绪表现状态常常被描述为“疾风暴雨”7。关于初中生年龄特征的知识对教师知觉情绪表现度有直接影响。初中教师关于个体差异和情绪理论的知识对其知觉学生情绪表现度的准确性没有直接影响,原因可能是关于个体差异和情绪理论的知识与对情绪表现度的知觉难于形成内在联系。Berliner(1990)等人的研究表明专家与新手教师知觉水平的差异主要源于知识组织,专家所具有的高度发达的知识能够促使其迅速识别相关信息和有意义的信息串8。教师关于个体差异和情绪理论的知识水平高,那么在知觉与个体差异和情绪理论有内在联系的对象时,就容易提取相关信息,并将信息联系起来,作出合理的解释和准确的判断。由于个体差异和情绪理论的知识与情绪表现度难于形成内在联系,不管个体在这方面的知识水平有多高,其知觉情绪表现度时很难提取与之有关的信息,从而难于作出准确判断。4.3 教育观念变量与教师对学生情绪表现度知觉准确性的关系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对相关教育对象,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主体性认识;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知觉、判断,进而影响其教育行为,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判断和看法5。教育观念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背景,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Nespor认为教育观念对教师的知觉有着重要影响9。研究表明,具有生命性观念的教师知觉学生情绪表现度3维度的准确性显著高于缺乏生命性观念的教师。强调“生命性”,就是要使每一个教师都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工作直接面对生命;教师应懂得珍爱生命、懂得生命的整体性、懂得青少年期对于人生的独特重要价值,并善于开发生命的潜力和指导生命发展10。具有生命性观念的教师比缺乏这种观念的教师更关注人、更注意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状态。他们比缺乏生命性观念的教师更注重体察学生的心灵,更注重观察学生的各种情绪表现,更重视对学生情绪表现度进行合理调节,以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具有社会性观念的教师知觉学生负性情绪表现度的准确性显著高于缺乏这种观念的教师;知觉正性情绪表现度、冲动强度的准确性与缺乏这种观念的教师无显著差异。“社会性”要求基础教育必须把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人的要求的变化作为学校教育必须满足的重要内容;而且教育过程也是学生社会化的过程10。具有这种观念的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与社会相适应的良好心态,他们比缺乏这种观念的教师更关注学生情绪,在帮助学生克服负性情绪表现问题的困扰上有着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主动性观念的教师知觉学生负性情绪表现度、冲动强度的准确性显著高于缺乏这种观念的教师。学生“主动性”发展的最高水平是能动、自觉地规划自身的发展,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11。具有主动性观念的教师更注重帮助学生提升自我价值,规划个人发展,他们比缺乏这种观念的教师更关注学生心理状态性格、气质、情绪等。教师是否具有差异性观念在知觉学生情绪表现度3维度上的准确性存在显著性差异。学生之间,年龄不一样,心理发展也有差异;即使同一年龄的学生也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因材施教的根本前提5。差异性是指教师要承认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承认它们之间存在差异10。教师头脑里有差异性观念,就会带着这种观念知觉学生的情绪,就能比较客观的判断出学生情绪表现度的差异,知觉准确性相应就高一些。具有学校教育活动观的双边共时性观念的教师知觉学生情绪表现度3维度的准确性显著高于缺乏双边共时性观念的教师。“双边共时性”强调教育活动由师生共同参与,教与学两类活动在时间上具有共时性,并时时都产生交互作用10。具有双边共时性观念的教师更重视师生共同参与,形成双边互动,从而引起师生之间情绪情感的共鸣。教师是否具有未来性、综合渗透性教育观念在知觉学生情绪表现度的准确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中小学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是对基础教育“未来性”最基本的界定;“综合渗透性”强调教育活动是以综合为特征,并对人的发展具有综合作用的功能10。从理论上讲,具有未来性、综合渗透性教育观念的教师知觉学生情绪表现度的准确性高于缺乏这两种观念的教师。研究结果却不是这样。原因可能在于教师观念上所倡导的“未来性”和“综合渗透性”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并没有很好地落实。用Osterman的观点来解释就是教师所倡导的理论(espoused theories)并没有转化为他所采用的理论(theories-in-use)。5 研究结论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班主任知觉情绪表现度3维度的准确性显著高于非班主任教师。(2)初中教师关于初中生年龄特征知识掌握程度对其知觉学生情绪表现度3维度的准确性有显著的预测作用。(3)具有生命性、社会性、主动性、差异性、双边共时性教育观念的教师知觉学生情绪表现度某些维度的准确性显著高于缺乏这些教育观念的教师。参考文献:1刘慧娟,张璟.高中生不良情绪状态的特点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2)2Gross,J.J.,&John,O.P.(1998). Mappping the domain of expressivity: multimethod evidence for a hierarchical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3Machida,S.(1986).Teacher accuracy in decoding non-verbal indicants of comprehension & noncomprehension in anglo&Mexican-American children. 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784Jacker,J.,Maccoby,N.,Breitrose,H.S.,&Rose(1964).teacher and accuracy in assessing cognitive visual feedback from students. Journal of Applied of Psychology,485申继亮,辛涛.教师素质论纲M. 北京:华艺出版社,19996Stader,E.,Colyar, T.&Berliner,D.C.(1990). Expert and novice teachersability to judge student undestanding. Paper presented at meetings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Boston, Masschusetts7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8吴桂翎.初中教师对学生心理特征知觉水平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69Nespor. (1987).The role of beliefs in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Curriculum Studies,19(4)10叶澜.更新教育观念,创建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8.(2)11王树华.中小学教师教育观念:现状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JUNIOR MIDDLE SCHOOL TEACHERS PERCEPTION OF STUDENTS EMOTIONAL EXPRESSIVITYAbstract A total of 75 junior middl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