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对农业劳动力资源状况的研究 精品.doc_第1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对农业劳动力资源状况的研究 精品.doc_第2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对农业劳动力资源状况的研究 精品.doc_第3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对农业劳动力资源状况的研究 精品.doc_第4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对农业劳动力资源状况的研究 精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报告题目:农村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对农业劳动力资源状况的研究基于陕西省合阳县的案例分析1 绪论中国城镇化的高歌猛进已是不争的事实。从2000年到20XX年十年间,中国原有的360万个自然村消失了四分之一。而20XX年初,国家统计局宣布,中国人口近13.5亿,城镇人口占51.27%,为6.908亿,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数。这是中国迈向全面现代化的关键一步,却也是中国农业,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欠发达地区农业从业者的群体结构各个地区不尽相同,而各地不同的发展水平也使得各地具有不同的研究价值。陕西省劳动力输出规模近十年一直维持在数百万人,20XX年的城市化率已达47.3%。陕西还计划在20XX年转移农村劳动力650万人,并实现城镇化率过半。这无法不让人关注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对农业发展产生怎样的的影响。农村劳动力是否依旧“剩余”,未来农村以及农业应当如何发展,这需要我们深入农村进行调查并得出客观的结论。城镇化在不断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外向转移仍将持续,农村劳动人口大多由从事农业活动转变为从事非农业活动,导致农村的农业人力资源结构明显改变,再加上农村的老龄化趋势,农业人力资源结构的不合理性日益加剧。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想要清晰勾画出陕西关中农村的农业劳动力资源现状,并加之深层分析和思考,以期找出一条走出此困境的可行之路。2 项目的科学性2.1 调研内容的科学性我们要研究的是当下陕西省合阳县的农村农业劳动力资源的现状。受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限制,陕西关中地区农村的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率较低并且没有普遍实行农村生产合作,而且兼业农户所占比重相当大。以上各因素就造就了陕西关中农村具有小农经济的特点,并且更加体现出劳动力资源对于关中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但经过多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目前关中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尤其是质量有了明显的下滑,农村农业发展面临着挑战。因此,当前在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对农业劳动力资源状况的研究具有了重要的的研究价值。2.2 调研方法的科学性在调研中我们将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法。首先,为减小随机误差,根据时间和经费等因素确定样本容量的大小,然后在合阳县中按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条件等因素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村镇,并在其中随机选取若干农户发放问卷进行调研。通过合理的问卷设计,减少调查误差。2.3 问卷设计的科学性由于关中农村地区的人口分层现象,我们将农村劳动力的年龄界定在16至70岁之间,统计劳动力数量并根据他们的受教育程度等实际情况对劳动力的素质划分等级。还要对当地农户的文化观念、资金和抗风险能力进行问卷调查。2.4 调研分析方法与结果处理的科学性首先,我们将对收回的问卷进行审查分类,把可用问卷的数据录入数据库。得到数据后,我们将对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和离散程度(全距、标准差、方差)进行分析。再根据统计学分析方法,将数据对象进行分组比较、相关分析(收入,生活环境等影响劳动力资源流动的因素)和回归分析(确定对劳动力资源流动影响最大的因素)等方法进行分析。在对数据处理后,我们将对结果用图形(柱状图、折线图、饼图、折线图)表示,得出结论,即合阳县的劳动力资源的基本状况。最后通过分析结果,对劳动力资源对当地农业未来发展的影响进行预测并提出合理的建议。3 项目的创新性关于城镇化和劳动力的城乡转移研究有很多人在做,但此背景下的农村农业劳动力实际状况关注的学者较少,在中国人口流动热潮下我们需要冷静思考,而农业经济发展也要求我们要有所行动,故而我们选择农业劳动力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能有所收获。我们将从农业人口结构、农业经济发展的要素要求、关中农业文化等方面切入,这会涉及到多个细分科目,我们将会使其融合而成一个系统的研究项目。4 国外内的研究现状4.1 国内的研究现状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劳动力转移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国内相关论题的研究已经从剩余劳动力的利用问题转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发展的影响。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国家所统计的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如20XX年统计量为2.66亿)并不能真实反映当今中国农业人力资源的真实情况。考虑到兼业的普遍性和兼业阶段的改变(张秀生,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20XX),从而推算出中国农村以农业为主业的人口约为一亿到一亿两千万人。而若以“城镇非就业人口”加上“非农业就业人口”来估算城市化率。在20XX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便已达到60%(新财富,20XX.10)。目前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有学者(朱启臻、杨汇泉,谁在种地对农业劳动力的调查与思考,20XX)调研了10省20村,发现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年龄结构中,50岁以上的劳动力占87%且女性比例明显偏高。在申栋发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的影响研究以陕西省为例(西北大学,20XX)一文中,着力研究了优秀劳动力丧失后陕西农村农业投资额的变化与农业产出的关系,并依其构建的生产函数得出了农业投资不降反升和农民非农收入仍旧偏低的结论。但其未具体到确切地区,毕竟陕北、陕南、关中的状况不能一概而论。时隔五年之后,关中农村的现状还不得而知。一部分研究者在研究农业发展中非人力资源的资本投入,如郭雄剑、鲁永刚劳动力转移、物质资本深化与农业产出增长(20XX)。这些研究也从其他角度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提出了量化配比关系。总结:就目前国内的研究状况来看,农业劳动力结构的不合理已成为学界共识,但若具体到特定地区(如陕西关中农村),其农村劳动力是否依旧具有可转移性和农业劳动力是否存在需求缺口仍然缺乏实际研究。4.2 国外研究现状西方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有很长历史,从较早的二元经济理论(W.Jorgenson,The Development of a Dual EconomyJ.,1961)到John C.H.Fei和Gustav Ranis(The development of labor-surplus economy, M, 1989)都取得了极高成就。 近几年,发达国家学者较为关心本课题在发展中国家的现状,并结合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历史比较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理论。马库斯布鲁克纳在其经济增长、农业部门的规模与城市化(20XX)中主要以非洲41国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农业部门的生产效率和农业人口的跨地域流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以非洲国家1960-20XX年的统计数据得出了其文题三者作用关系的理论模型。(Markus Bruckner,Economic Growth, Size of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and Urbanization, Feb, 20XX)。总结: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西方学者很难就各个国家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深入研究,但他们提供给我们很多的启发,对我们的研究有借鉴意义。5 问卷调研5.1 细化研究问题我们着力研究的对象是农业人力资源(即从事农业的一切保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而其又分为常居农村并以农业为主业的人口、常居城镇的非主农而亊农的兼业人口,故而我们的调研客体将主要是前者,但也包括一定比例(量化比例视具体乡情而定)的后者。除上述两类人群外,也将对村委会及县委县政府进行采访。鉴于陕西关中地区村落的自然格局,我们决定采用入户采访并发收问卷的调查方式,并辅以对当地已有数据和文献的收集汇总,以谨慎、科学的态度尽可能地确保数据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真实状况。5.2 调查问卷设计和调查实施5.2.1 问卷设计问卷设计:结构上,我们的问卷将包括多个部分,以涵盖不同的受访人群。内容上,我们将会包括:从事农业的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主要)、年单位下的农时长短和工时长短、户单位下的土地所有量和使用量、户单位下的农业投资和收益等多个方面。形式上,考虑到陕西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我们将尽量使用通俗的文字和易懂的图形,以农民群众最易于接受的形式来设计问卷。主体框架如下: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业劳动力质量家庭人口数主要劳动力数量潜在劳动力数量健康状况文化水平农业生产技能、经营管理能力农业生产资料数量农业生产资料质量土地所有量农机具所有量资本年均投入土地质量农机具生产效率5.2.2 调查实施我们将将随机选取合阳县农户,在经费和时间允许下尽量扩大样本数。调研质量控制上,将主要采取入户采访和发收问卷的方式,便于调研主体在过程中无倾向性和引导性地释疑,利于提高问卷使用效率和数据可靠性。6 分析数据与政策并得出结论与建议6.1 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将收集的问卷数据汇总后,我们将熟练利用统计学知识相关计算机软件进行详细分析(如前科学性中的介绍),以详实数据来呈现陕西省合阳县的农业人力资源状况。6.2 现行相关关政策分析及政策建议在得出案例村落的调研结果后,我们将再次回到对于现行政策的分析上,对比政策安排和农业发展现状,并结合采访中农民对农业生产的若干想法与我们对现存制度的思考,从农业产业政策、农业经营管理方式、农业技术推广角度提出我们的建议。7 日程安排第一阶段:20XX.1-20XX.2前期的数据搜查和背景知识储备。第二阶段:20XX.3-20XX.6调查问卷的设计、优化和印制以及和与相关单位的协调。第三阶段:20XX.6-20XX.8正式开始调查走访,开展问卷调查,搜集基层的信息,并与相关部门进行交流沟通。第四阶段:20XX.9-20XX.10后期数据处理和对调查结果的分析。8 人员分工何荣鑫:组织协调,分配任务,写项目策划及报告,参与问卷调查。杨泽森:问卷设计,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