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泸州医学院2009届毕业生各专业简介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始建于1950年,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是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国家爱婴医院、四川省十佳城市医院、文明医院、高等医学院校优秀附属医院、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临床医学专业为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临床教学医院。学院重视并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具有专业技术人员1300多人,其中正、副教授300多人,拥有博士49人,硕士169人,省、厅、市学科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46名,有12名专家获得政府特殊津贴,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人员达50%。临床医学院坚持走科技兴院之路,建立了四川省狂犬病治疗研究中心、血管病研究所、川南临床药物研究所以及感染与免疫、分子生物学、肝胆胰、护理科技开发、检测技术开发、肿瘤和烧伤等研究室,并设有中青年科研基金和研究生、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承担各级科研课题250多项,获国家、部、省和市级科研成果奖100余项,获专利20余项,特别是近三年以来,独立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科研课题中标10项,承担国家科技部重大支撑项目“大骨节疾病的综合防治临床部分的研究”,中标四川省“十一五”重大攻关1项,2006年,医院的“糖尿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突破性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学院重视并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07年新外科大楼竣工并投入使用,不断优化了教学、科研、医疗等硬件环境,为临床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建立了两个多媒体教学实验室,设立临床医技科室58个,拥有10个硕士研究生授权点;拥有飞利浦数字化血管造影机(DSA)、飞利浦高场强超导磁共振成像仪(MRI)、64层螺旋CT、直线加速器、准分子激光治疗仪等大型仪器设备。为广大医学生提供了学习成材的宽广舞台。本届毕业生有77人获国家奖学金,21人获四川省奖学金,4259多人次获学院奖学金;有省级优秀学生6人次,院系级优秀学生1331/次,系级优秀学生1459人/次。另国家助学金669人次,省助学金101人次。我院09届有临床医学、临床医学(眼耳鼻喉方向)、临床医学(神经病学方向)、临床医学(诊断病理方向)、临床医学(心血管方向)、临床医学(儿科方向)、临床医学(医学美容方向)、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学共1368名学制5年的毕业生,他们当中既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也有不少文娱、体育、书法、美术等方面的特长生,他们具有理想远大、品质高尚、专业知识扎实、临床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等的特点。雏鹰展翅,志在千里,我们欢迎有识之士来我院选拔、聘用人才。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人数共计985人该专业毕业生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1、基础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2、人类疾病病因、病理分类鉴别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3、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4、预防医学和中医学的基本知识;5、临床医学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临床医学(神经病学方向)本科毕业生人数共计53人该专业毕业生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1、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2、神经病疾病病因、病理分类、鉴别的基本理论和技能;3、神经病的诊治和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4、预防医学和中医学的基本知识;5、神经病学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临床医学(眼耳鼻喉方向)本科毕业生人数共计57人该专业毕业生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1、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2、眼及耳鼻喉疾病病因、病理分类、鉴别的基本理论和技能;3、眼及耳鼻喉的诊治和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4、预防医学和中医学的基本知识;5、眼科学及耳鼻喉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临床医学(儿科方向)本科毕业生人数共计61人该专业毕业生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1、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2、儿科疾病病因、病理分类、鉴别的基本理论和技能;3、儿科疾病的诊治和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4、预防医学和中医学的基本知识;5、儿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临床医学(心血管方向)本科毕业生人数共计61人该专业毕业生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1、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2、现代心血管病学疾病病因、病理分类、鉴别的基本理论和技能;3、现代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和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4、预防医学和中医学的基本知识;5、现代心血管病学研究的初步能力。临床医学(诊断病理方向)本科毕业生人数共计25人该专业毕业生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1、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病理诊断的基本理论知识;2、受到病理诊断学、病理实验技术、免疫组织化学、电子显微镜技术等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扎实的病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3、具有对常见病、多发病、各类肿瘤独立的病理学诊断能力;4、临床医学科学和医学病理学研究的初步能力。临床医学(医学美容方向)本科毕业生人数共计37人该专业毕业生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1、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和技能;2、重点掌握医学美容工作的临床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3、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能力; 4、具有该领域医疗、教学、保健、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医学影像学本科毕业生人数共计51人该专业毕业生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1、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2、扎实的医学影像学(包括放射诊断学、CT诊断、MRI诊断、介入诊疗学、核医学、超声诊疗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3、X线机投照和CT扫描的能力;医学影像学成像设备的基本原理;使用和维护方法的能力;4、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能力;5、临床医学科学和影像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医学检验学本科毕业生人数共计42人该专业毕业生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1、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2、受到医学检验操作技能系统训练,具有临床医学检验及卫生检验的基本能力;3、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能力;4、临床医学科学和医学检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中西医结合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是四川省特色专业。作为西医院校中建立的中西医结合系(院),一直努力探索中西医结合教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在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受到国内医学教育界的瞩目。目前,中西医结合学院已发展成为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留学生教育,门类层次比较齐全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教育基地,并积极努力创造条件,争取申办7年制中西医临床学专业,开展本硕连读教育。多年来,我院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多次获省、市教学成果奖,全院教师作为主编或参编十余部全国创新或规划教材,并修订教学计划,使中西医课程之比由原来的7:3调整至4.2:5.8,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毕业生受到各地卫生医疗部门的一致好评。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人数共计176人该专业毕业生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中西医药学基础理论、诊疗技能;综合运用中、西两法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及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与医学有关的现代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顺利查阅、利用中医古代文献;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借助工具书查阅本专业外文书刊;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的初步能力。毕业后能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主干学科:中医基础医学、西医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 主要课程: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温病学、针灸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西医诊断学、西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等。中西医临床医学(皮肤性病学方向)本科毕业生人数共计34人该专业毕业生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中西医药基础理论知识,中西医皮肤性病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在各级医院、防疫部门、医疗科研单位从事皮肤性病学专业的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本专业以中西医两套医学理论为基础,寻求防治皮肤病、性传播疾病的优良途径,其所学主要课程为: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温病学、针灸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西医诊断学、西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西医皮肤性病学、皮肤美容学、皮肤外用药学等。其理论学习时间为4年,临床实习时间为1年,其中皮肤性病科的实习为6个月。中西医临床医学(骨伤学方向)本科毕业生人数共计62人该专业毕业生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中西医药基础理论知识,中西医骨伤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从事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临床及研究能力,能够在各级医院、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中西医结合骨伤诊断、医疗、保健、教学与科研工作。本专业以中西医两套医学理论为基础,其所学的主要课程为: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温病学、针灸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西医诊断学、西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医骨伤学基础、中医筋伤学、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骨病学。其中理论学习时间为4年,临床实习时间为1年,其中内科8周,外科8周,中医内科8周,骨科24周。中西医临床医学(眼耳鼻喉方向)本科毕业生人数共计28人该专业毕业生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中西医药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中西医眼耳鼻喉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从事中西医结合眼耳鼻喉科学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等能力,能够在各级医院、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中西医结合眼耳鼻喉诊断、医疗、保健、教学与科研工作。本专业以中西医两套医学理论为基础,其所学的主要课程为: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西医诊断学、西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西医诊断学、西医外科学、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学、口腔内科学、嗓音学、屈光学。其中理论学习时间为4年,临床实习时间为1年,其中内科12周,外科12周,眼科12周,耳鼻喉科12周。人文社科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成立于2002年10月,学校在原社会科学教学研究部和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的基础上合并成立了人文社科学院。我院现有教职工41人,专任教师38人,其中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9人,讲师13人。还有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和外聘教师。人文社科学院建有图书资料阅览室一个,藏书约15000册,面向城北校区师生开放。人文社科学院下设9个教研室,承担了全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艺术课、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心理学方向)和市场营销专业(医药管理与营销方向)的专业课的教学任务,程。共50余门课临床医学(医学心理学方向)本科毕业生人数共计54人该专业致力于培养中国标准的心理医生和临床执业医师。学生通过五年的学习,熟练掌握医学与心理学两大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独立从事临床医疗、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健康教育和医学心理学研究工作。该专业毕业生能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1、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3、常见心理疾病的病因、病理机制分类和诊断处理的能力;4、对心理疾病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该专业毕业生具有医学和心理学双学科复合型的专业优势和特殊资质,适合于从事综合性医院的心理医生、基层卫生单位的执业医师和各级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科研工作。市场营销(医药管理与营销方向)本科毕业生人数共计47人该专业毕业生,将以管理营销学与医药学双学科复合型的专业优势和特殊资质,适合于各级医院和医疗机构、大中型医药企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以及中高等医药院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医院营销、医药营销、行政管理和教育科研工作。 该专业本科教育学制四年,学生在校期间经历新型的双学科教育过程,系统学习和掌握管理营销学与医药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管理与营销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实习分为医院实习和医药企业实习两大部分,有力地保证了学生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应有素质。该专业毕业生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1、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中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2、具有从事医院营销的诊断、策划、组织、运作、管理的能力;3、具有从事医药营销的沟通、策划、组织、运作、管理的能力;4、具有从事卫生行政管理、医院管理、医药企业管理以及医药管理与营销教学科研的能力。麻醉系麻醉学专业建于1993年。1999年经教育部专业设置评审委员会批准设置麻醉学专业本科,是西部地区最先设置麻醉学专业的高校之一。经过多年的办学,泸州医学院麻醉学专业已经建设成为四川省、重庆市第一批本科招生录取学生的重点本科专业、四川省麻醉学专业本科人材培养基地、四川省特色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学位委员会授权的麻醉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该专业人材培养目标:培养具有高尚医德和精湛本领,能切实履行救死扶伤义务,医学知识宽厚扎实、动手能力强、外语水平高、创新竞争意识强、能适应未来医学发展需要,整体素质优化,并具备进一步深造能力的麻醉医学专门人才,并具有健全的人品和健康的身体。毕业后主要在各级医院麻醉科、急诊科、急救中心、重症监测病房、药物依赖戒断及疼痛诊疗等领域从事临床麻醉、急救复苏、危重病医学等方面的工作;可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麻醉学本科毕业生人数共计60人该专业毕业生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麻醉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系统掌握了各种麻醉技能的规范化操作、麻醉手术期对病人生理机能监测、调节与控制的能力、以及重要器官保护的基本方法,掌握了麻醉意外、麻醉并发症的防治措施和重要器官并发症诊治的临床能力;3、具备诊治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4、基本掌握危急重症的诊疗原则,各种意外事故的紧急救治,心跳骤停的复苏方法;5、英语达到国家四六级水平,计算机达到国家二级水平。掌握了一定程度的医学专业英语,具备了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本专业建立以来,已培养毕业了学士学位500余名本科学生。历届毕业生英语四、六级过级率85%,计算机二、三级过级率95%。一次性就业率为100%。学生们以医德医风端正,学生以专业知识宽厚扎实,动手能力强,医德医风好,英语水平高等受到各级医院好评。口腔医学院泸州医学院1986年创建口腔医学部,招收三年制专科学生,1988年更名为口腔医学系,1995年招收口腔本科学生,2002年更名为口腔医学院并招收硕士研究生,同年底成立泸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2006年开始重本招生。口腔医学专业为四川省特色专业,口腔临床医学为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附属口腔医院为省级医学继续教育基地、四川省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全院教职工71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2人、讲师(主治医师)21人,博士1人,硕士16人,留学归国人员4人,正在攻读硕士学位4人、攻读博士学位4人;硕士导师6人,兼职硕士导师5人。口腔医学本科毕业生人数共计68人其中党员及预备党员共31人。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较高,全国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91.18%,四川省计算机二级考试通过率100%,他们通过学习,具备了口腔内、外、修复、正畸科的诊治和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可从事口腔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该专业毕业生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1、基础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2、口腔解剖学及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基本理论;3、口腔内科、外科、修复科、正畸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4、口腔医学研究的初步能力。护理学院护理学院于2001年7月与有五十多年办学历史的泸州医学院卫生学校合并而正式成立,于2002年底更名为护理学院。护理学院培养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教育、护理管理、护理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护理学院拥有一支德、才兼备、敬业精神强、生机勃勃的师资队伍,共有专、兼职教师78名。设有护理学综合教研室和临床护理学教研室及2个护理学实验室,有中国人民解放军309医院、302医院、北京同仁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烧伤整形外科医院、泸州医学院附属第一、二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附二院等“三级甲等”医院作为临床教学实习基地。从1999年开始招收护理本科学生,现有在校学生600名。前五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100%,其中三甲医院60%,高校师资7.85%,研究生三名,出国服务和深造两名。用人单位反馈我院本科毕业生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护理学本科毕业生人数共计179人该专业毕业生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1、具有相应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2、具有护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在护理领域从事不同层次的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教育、护理管理和护理科研工作;3、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自学能力及健康教育能力;4、对危、急、重症的护理和专门监护的技能;5、运用护理程序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公共卫生系公共卫生系是泸州医学院下属的二级教学院系,现有预防医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两个专业。我系现有环境与劳动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统计与流行病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四个教研室,建有校级专业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室、理化实验室、毒理实验室、卫生微生物实验室);拥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超低温冰箱、荧光显微镜、生物安全柜等大型仪器设备。预防医学是我校为适应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要,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新专业。在四川省疾病控制中心、成都市疾病控制中心、自贡市疾病控制中心、绵阳市疾病控制中心、泸州市疾病控制中心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预防医学本科毕业生人数共计73人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采取“三阶段”“二实践”的模式,即通过对基础医学课程、临床医学课程、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三个阶段的学习和临床实践、公共卫生生产实践两个阶段的技能培养,使学生能够适应现代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分析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传染病学、儿科学、外科学、皮肤病学、中医学、卫生毒理学、卫生化学、卫生微生物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儿少卫生学、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等。 该专业毕业生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1、具备对各种环境健康危害因素进行识别、监督、检测和评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具有分析影响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和疾病流行规律,制定预防疾病和增进人群健康措施与计划的能力,能开展对各种传染病和非传染病控制工作;3、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以及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4、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和对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技术,能够组织和开展各种健康教育工作;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计算机应用以及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卫生事业管理本科毕业生人数共计20人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各级医院、卫生监督监测机构、疾病控制中心以及卫生行政机构从事卫生管理、监督、疾病预防和卫生行政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社会医学、预防医学、卫生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管理心理学、卫生行政与监督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公共关系学、医院管理等。该专业毕业生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1、具有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能够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和发现存在的问题,具备制定相应措施和预案的能力,并能够承担组织、协调和交流的工作;2、掌握公共卫生管理、管理心理、卫生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在医院、卫生监督监测机构、疾病控制中心、卫生行政机构从事公共卫生管理、卫生监督、疾病预防、卫生行政管理的能力;3、掌握国家有关医疗卫生的法律法规、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4、熟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计算机应用以及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进行开展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药学院2002年12月,学校对在校从事药学、中药学工作的人员进行了优化组合,将学校药学教研室、药研所、附院药剂科、附二院制剂科、药理教研室整合为一体建立了药学院,并于2003年5月举行了隆重的挂牌、授印仪式。本院现有专职教职工50人(其中专任教师36人),教职工中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11人,中级职称14人;具有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含在读)30余人,另有院内兼职教师14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16人。药学院现有药学、中药学2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学生500名;药理学、中药学两个硕士点,研究生38名。现有教学、科研用房1700m2,教学、科研设备总值400多万元;药学院下设办公室、学生科2个行政科级机构、6个教研室和2个研究室。药学院是学校集教学、科研、新药研制与开发于一体的重要基地。药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视教学质量为生命,以培养人才为根本。全体教职工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药学院现承担20多门课程,其中包括全校各专业药理学、临床药理学教学工作,教学时数达9000多学时。药学院科研实力雄厚,拥有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标仪、倒置显微镜、低温冰箱、低温冷冻离心机、PCR扩增仪等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下设2个专职研究机构即:药学研究室和药理、毒理研究室。完全具备从事药物制剂的工艺、标准、药物安全性及有效性的研究与评价的能力。同时,药学院积极鼓励广大教职工申报科研课题、发表科研文章,并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措施,药学院现承担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7项,厅局级课题20余项,年平均公开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已获10余项省市政府科技进步奖。药学院占地38亩的药用植物园现正在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力争建成教学、科研、观赏、休闲等多位一体的精品工程。药学本科毕业生人数共计87人该专业毕业生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具有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评价及指导合理用药的基本能力;、具有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一般药物制剂以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能力。就业去向:毕业生能在药品的研究与开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等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一般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的工作。中药学本科毕业生人数共计28人该专业毕业生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制备、质量控制评价的基本能力;、具有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中药鉴定、设计、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能力。就业去向:毕业生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科研与开发等领域从事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制剂研制开发及临床药剂等方面工作。法学系我院是全国第二所、西部第一所开办法学(医事法律)专业的高等院校,在教学条件、专业建设、培养质量等方面位居全国同类专业的前列。该专业是学院重点建设品牌专业,拥有四川省省级精品课程医事法学,创办有学术杂志医学与法学,有四川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医事卫生法治研究中心。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著名法学家梁慧星和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大法官刘家琛为兼职教授。毕业学生以其医学与法学双学科优势,受到社会的认可和欢迎,广泛就业于全国各地的医疗卫生机构、医药卫生管理部门、卫生监督执法部门、司法机关、保险公司、法律服务机构、医药院校等单位和部门,多名学生考取复旦大学、山东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国内著名院校的研究生。该专业是法学与医学交叉的新兴专业,旨在适应我国法治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从事普通法律、医事法律、医药卫生管理、卫生监督执法、医疗保险、法律及医事法律教学与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本科教育学制五年,学生在校期间经历新型的医学与法;双学科教育过程。系统学习和掌握医学和法学两大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医学方面,系统学习和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医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在法学方面,除学习和掌握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国际私法等法学专业14门核心课程外,开设有医事法学、保险法学、医院管理学等10多门课程。学生在校期间还将进行为期48周的医学临床和法律实务实习。我院法学(医事法律方向)专业毕业学生可在医疗机构、保险公司、法律服务机构、医药卫生院校、医药企业、医药卫生管理部门、卫生监督执法部门、司法机关等单位和部门工作。法学(医事法律方向)本科毕业生人数共计82人该专业毕业生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1、法律(尤其是医事法律)服务;2、医疗机构管理;3、医疗保险事务;4、医药卫生管理,卫生执法与监督;5、法学(尤其是医事法律)的教学与科研。体育系泸州医学院体育系具有较强的学科优势和师资力量。1992年荣获四川省教委“优秀体育学校”称号,1996年体育学被评为四川省级重点建设课程。现有教职工35人,其中专任教师32人,高级职称9人,中级15人,硕士及在读硕士8人;国家级裁判2人,国家一级裁判20人,国家级健身指导员2人,国家一级健身指导员3人。我院社会体育专业培养具有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主要在各级各类学校、各级体育管理机构及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体育科研单位、社区、健身场所等机构从事群众体育、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教学训练、体育保健康复、体育科学研究等工作。体育与医学是促进人类健康的两种手段,医学院校办体育专业具有自身的特色。本专业依托我院雄厚的体育资源和丰富的医药卫生资源优势,在体育与医学的结合上下功夫,注重培养学生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实践能力。本专业招生人数少,学生参与学习和实践锻炼的机会和享用的资源十分富足。充分利用运动会和各级各类比赛锻炼学生比赛的组织和裁判能力;实施导师制,成立学科兴趣小组,提高学生的专项能力;利用社团、体育俱乐部、社区挂职等形式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医学方面,通过开设多种医学课程,特别是开设体育保健康复类课程,在体育保健康复技能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能力。学生实习半年,其中包括教育实习、医院实习和社区、健身俱乐部、企事业单位实习等。因而毕业生具有多方面的从事体育工作和一定的体育卫生与保健方面的工作能力。社会体育本科毕业生人数共计26人该专业毕业生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体育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可从事体育课和中小学生理卫生类课程的教学;2、具备体育比赛组织、编排、裁判的知识和能力;3、具有体育卫生、保健康复技能方面的知识和能力;4、具有独立开展体育健身咨询指导,以及运动处方的制订方面的能力;5、具有一定的体育管理、体育市场营销、体育产业开发和初步的体育科学研究能力。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系泸州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是学院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人才需求,依托雄厚的医学教学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在机构调整中优化教学配置而建立起来的二级本科系(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临床工程方向)学制四年,限招理科。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本专业于2004年正式招生,至今已招收五届学生。2008年首届学生毕业,取得较高的就业率,达92.9%。其中包括泸医附院、宜宾一院,成都一院,成都363医院、遂宁人医以及成都迈克、福建梅生等医疗器械公司,毕业学生遍布四川、上海、福州、南宁等地区和城市,目前就业形势良好。生物医学工程(医学信息技术方向)本科毕业生人数共计33人该专业毕业生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2、掌握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机电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3、掌握生物医学的基本知识,掌握一门以上专业外语;4、具备医学仪器的管理、使用、开发和维护的能力;5、具备医院信息技术管理和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能力;6、具备生物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潜能。 就业去向:毕业生能在各级医院从事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房地产项目室内外装饰设计施工监理合同
- 2025年中小企业融资连带担保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图书馆图书采购与可持续发展合同
- 2025年风力发电场电线电缆配套供应协议
- 2025版历史遗迹拆除与文化遗产保护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高新技术项目融资服务合同范本二
- 2025年度塑料包装袋环保回收利用采购合同
- 2025版新型节能电器贴牌生产销售合同
- 2025年二层商铺楼房租赁合同及商业地产市场调研与分析服务协议
- 2025年度健身房室内涂料施工协议
- 高产小麦品种介绍
- HemiView森林冠层图像分析系统
- 创新方法教程题库题库(449道)
- 建设工程消防验收评定规则
-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22-2023学年小升初数学自主招生备考卷含答案
-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方案
- D500-D505 2016年合订本防雷与接地图集
- 北邮社电机拖动与调速技术教学包课后题解
- 学校门卫岗位职责及管理制度
- JJG 1105-2015氨气检测仪
- GB/T 17421.7-2016机床检验通则第7部分:回转轴线的几何精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