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案例分析辅导座.PPT课件_第1页
事故案例分析辅导座.PPT课件_第2页
事故案例分析辅导座.PPT课件_第3页
事故案例分析辅导座.PPT课件_第4页
事故案例分析辅导座.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吴庆民 1 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讲座 吴庆民上海 2013 吴庆民 2 考试的难点 一 涉及面宽 涉及各种行业 各类生产经营单位 二 运用的法律 法规 规章 规范 标准非常多 三 事故类型 类别 事故发生的原因错综复杂 四 综合了前三门课程知识以及現行政策法规等 五 参与过事故处理实践的同志很少 没有感性认识 六 部分学员没有从事过安全生产工作 缺乏現场实际操作知识 对现场事故隐患判断和处理束手无策 七 不少学员答题时无话可说 有些学员答了洋洋数万言 还意欲未尽 考试时间不够 后面开天窗 八 阅卷是不大懂的年轻人 机械地按要点给分 吴庆民 3 事故案例分析的必备知识和能力 一 法律 法规 标准1 3 4 国务院令第397号 5 国务院令第591号 7 国务院令第352号 8 国务院令第549号 吴庆民 4 事故案例分析的必备知识和能力9 国务院令第393号 10 国务院令第455号 11 国务院令第466号 12 GB 6441 1986 13 GB 6442 1986 14 GB 6721 1986 15 GB T13861 2009 16 GB12268 吴庆民 5 事故案例分析的必备知识和能力 二 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 一 参照 GB T13861 2009 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人的因素 在生产活动中 来自人员自身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物的因素 机械 设备 设施 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环境因素 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管理因素 管理和管理责任缺失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吴庆民 6 事故案例分析的必备知识和能力 二 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参照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6441 1986 综合考虑起因物 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 致害物 伤害方式等 可将危险 危害因素分为如下20类 1 物体打击 2 车辆伤害 3 机械伤害 4 起重伤害 5 触电 11 冒顶 片帮 12 透水 13 放炮 14 火药爆炸 15 瓦斯爆炸 6 淹溺 7 灼烫 8 火灾 9 高处坠落 10 坍塌 16 锅炉爆炸 17 容器爆炸 18 其他爆炸 19 中毒和窒息 20 其他伤害 吴庆民 7 三 按职业健康分类将危害因素分为粉尘 放射性物质 化学物质 物理因素 生物因素 导致职业性皮肤病 职业性眼病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职业性肿瘤的危害因素 其他职业危害因素等10类 事故案例分析的必备知识和能力 吴庆民 8 事故案例分析的必备知识和能力三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 2009 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单元 临界量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 方法3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管理 监控 吴庆民 9 事故案例分析的必备知识和能力 四 应急管理1 应急管理体系2 应急管理各阶段主要工作仼务3 应急预案层次及主要内容4 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5 应急预案演练 吴庆民 10 事故案例分析的必备知识和能力五 安全生产标准化 1 安全生产标准化含义2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1 企业安全文化定义2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要素 吴庆民 11 事故案例分析的必备知识和能力六 安全评价1 评价分类2 评价程序3 评价报告4 评价方法5 评价机构及评价人员管理 吴庆民 12 事故案例分析的必备知识和能力七 安全大检查 一 检查类型1 定期2 经常性3 季节性4 专业 项 5 综合性6 职工代表不定期 二 检查方法1 常规检查2 安全检查表法3 仪器检查法 吴庆民 13 事故案例分析的必备知识和能力 三 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1 软件系统2 硬件系统 四 安全生产检查的工作程序1 安全检查准备2 实施安全检查3 通过分析作出判断4 及时作出决定进行处理5 整改落实 吴庆民 14 事故案例分析的必备知识和能力 五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1 事故隐患定义及分类2 生产单位的主要职责3 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4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5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措施6 现场事故隐患识别能力 吴庆民 15 事故案例分析的必备知识和能力八 安全教育培训1主要负责人2安全管理干部3从业人员4特种作业人员5农民工6 班组教育 吴庆民 16 事故案例分析的必备知识和能力九 相关方管理1 对承包商管理的要求2 对承包商管理的要点和关健3 承包工程的安全管理 总承包 交叉作业 同一作业场所 吴庆民 17 事故案例分析的必备知识和能力十 特种设备设施安全1 特种设备种类2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要求3 特种设备检测 检验 吴庆民 18 事故案例分析的必备知识和能力 十一 职业危害预防和管理1 职业危害识别 评价与控制 职业病危害因素 生产性粉尘 化学有毒物质 2 职业卫生监督管理3 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卫生管理4 生产现场职业危害因素识别 吴庆民 19 十二 事故调查处理事故事故等级事故类别事故调查原则事故调查程序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责任分析与处理意见预防事故重复发生的整改措施事故调查报告 事故案例分析的必备知识和能力 吴庆民 20 事故等级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 以下简称事故 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 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1 特别重大事故 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 或者100人以上重伤 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下同 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 重大事故 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 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 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 较大事故 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 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 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 一般事故 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 或者10人以下重伤 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吴庆民 21 事故调查原则 事故调查处理按照属地管理 分级负责的原则 四不放过 原则 事故原因没有查清楚不放过 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职工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吴庆民 22 事故调查组的组成 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应当遵循精简 效能的原则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 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监察机关 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 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 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派人参加 吴庆民 23 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事故调查组履行下列职责 一 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 原因 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二 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三 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四 总结事故教训 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五 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吴庆民 24 事故调查程序 1 成立事故调查小组2 事故的现场处理物证搜集事故事实材料的搜集证人材料搜集现场摄影事故图绘制3 事故原因分析4 事故责任认定5 责任人处理建议6 防止重复事故整改措施建议7 事故调查报告编写8 事故调查结案归档 吴庆民 25 事故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 一 一 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1 防护 保险 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2 设备 设施 工具 附件有缺陷3 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4 生产 施工 场地环境不良 吴庆民 26 事故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 二 二 人的不安全行为1 操作错误2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3 使用不安全设备4 手代替工具操作5 物体 指成品 半成品 材料 工具 切屑和生产用品等 存放不当6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7 攀 坐不安全位置8 在起吊物下作业 停留9 机器运转时加油 修理 检查 调整 焊接 清扫等工作10 有分散注意力行为11 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 忽视其使用12 不安全装束 吴庆民 27 1 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 工业构件 建筑物 机械设备 仪器仪表 工艺过程 操作方法 维修检验等的设计 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问题 2 教育培训不够 未经培训 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3 劳动组织不合理4 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5 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6 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 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7 其他 事故原因分析 间接原因 吴庆民 28 事故责任分析 一 直接责任者指其行为与事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的人员主要责任者指对事故的发生起主要作用的人员领导责任者指对事故的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 吴庆民 29 事故责任分析 二 1 下列情况负直接责任或主要责任 1 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 冒险作业造成事故的 2 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操作规程造成事故的 3 违反劳动纪律 擅自开动机械设备 擅自更改拆除 毁坏 挪用安全装置和设备造成事故的 吴庆民 30 2 下列情况负领导责任 1 由于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规章和操作规程不健全造成事故的 2 未按规定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 或未经考试合格上岗造成事故的 3 机械设备超过检修期或超负荷运行或设备有缺陷不采取措施造成事故的 4 作业环境不安全 未采取措施造成事故的 5 新建 改建 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 未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 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造成事故的 吴庆民 31 预防事故重复发生的整改措施 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应急措施 吴庆民 32 事故调查报告 事故调查报告内容 一 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二 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三 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四 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五 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六 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附具有关证据材料 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名 吴庆民 33 事故案例分析答题要领与技巧 慎重审题明确主线逻辑推理融会贯通扩散思维前后呼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