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 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 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 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 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 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 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 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 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 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到 前面没有铁轨了 前面没有铁轨了 他们几位为苏联做了些什么呢 他们的所作所为给苏联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课标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 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 艰巨性和曲折性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21课 苏联农业经济的落后状况 苏联 农业轻工业的发展速度和重工业相比较 差距十分悬殊 从工业化开始的1926年到战前的1940年 重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1 9 轻工业只有14 1 农业则为1 5 农业轻工业的缓慢发展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高度发展重工业使人民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1949年 当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 其钢铁和电力发展水平也跃居世界前列之时 而皮鞋产量仅163 6 百万 双 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 农业情况非常严重 若按人口平均计算 谷物产量1913年全俄为540 2公斤 1940年才达429 7公斤 1955年也才为524公斤 肉类统计1913年为31 4公斤 1940年为24 2公斤 1955年为31 8公斤 一 赫鲁晓夫的改革 1 背景 赫鲁晓夫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改革的 问题探究1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苏共二十大 1956 秘密报告 斯大林逝世 赫鲁晓夫上台 1953 2 内容 农业 重点 工业 实行农产品收购制 提高收购价格 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大规模垦荒 提倡种玉米等 废弃部门管理体制 给企业部分权利 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1 背景 一 赫鲁晓夫的改革 3 评价积极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局限 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 未能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加之赫鲁晓夫本人喜欢浮夸冒进 自己也搞个人崇拜 最终导致改革失败 1954 1960年 苏联先后开垦荒地4000多万公顷 由于开垦前对那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未进行科学的分析 大规模的开垦破坏了广阔草原上的植被 从1955年到1960年 已有几十万公顷土地被风沙侵蚀 1962年夏季东部干旱 风化侵蚀波及了几百万公顷 仅在巴夫洛达州一地就有150万公顷土地被风 刮走了 处女地地区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 赫鲁晓夫 1894 1971 墓碑上半白半黑的对比 其中包含着永恒的矛盾 光明的进步的因素同反动因素之间的斗争 在彼此斗争中相互咬合 墓碑的设计者涅伊兹维斯特 提示 掘墓 敢于向旧的政治 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 守墓 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体制 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说明理由 问题探究2 二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恢复部门管理体制 加强对经济集中领导 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 运用经济手段 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注重发展重工业 特别是军事工业 1 内容 3 成效与问题 取得一些成果 军事实力 1975年以后 经济增长率下降 进入停滞时期 2 重点 工业注重发展重工业 特别是军事工业 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 苏联经济不断发展 1960年的社会总产值为3040亿卢布 1975年增为8626亿卢布 工业产量增长迅速 1965 1975年间 年发电量从5070亿度增至10386亿度 石油产量从2 4亿吨增为4 9亿吨 钢产量从9100万吨增为1 4134亿吨 汽车的年产量从62万辆增为196万辆 农畜产品的产量也逐步提高 1961 1965年间 谷物的年平均产量为1 3亿吨 肉类为930万吨 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 1971 1975 的年平均产量 谷物为1 8亿吨 肉类为1400万吨 工农业的发展使苏联同美国的经济差距缩小了 据苏联官方统计 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只及美国的31 1975年上升到67 工业生产从30 升为80 以上 农业生产从55 升为85 而据美国国务院的计算 苏联195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美国的33 1975年升为53 两者的百分比不一样 但都反映了苏美差距日趋缩小的变化趋势 徐天新等著 当代世界史 1945 1992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 火炮和导弹 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 70年代军费开支都保持在每年超过美国20 美苏两国力量对比 战略核武器 军备上赶上美国 常规武装力量 苏联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6 44 23 3 5 73 83 2 7 44 43 7 2 51 71 1 4 53 33 1 5 73 73 2 合作探究 试比较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有何异同 同 目的 都是为了解决 斯大林模式 的弊端 结果 都取得一些成果 前者收效甚微 后者初期效果明显 后期停滞不前 失败主要原因 两者都没有从根本上破除 斯大林模式 异 内容有所不同 前者的重点在农业 后者的重点在工业 二战后出于与美国争霸的需要 以非理性方式进行军备竞赛 致使军费开支达到国民收入的1 4 背上沉重的包袱 同时四处伸手 加重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还在1979年入侵阿富汗 其形象大损 同时每年还要花掉几十亿卢布 材料一 材料二 俄国历史上靠扩张起家 民族众多 但各民族发展极不平衡 无论是沙皇 还是苏联都对少数民族实行同化的高压政策 斯大林时期采取镇压和强制迁徙的政策 造成很多问题 斯大林之后 高压政策被怀柔政策所取代 民族问题日益显露 地方民族主义倾向日益明显 三 戈尔巴乔夫改革 1985 1991 12 25 材料三 1985年苏联人均gnp为3 396美元 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而且落后于亚洲 拉美一些国家 苏联人均生活水平从革命前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居世界第八十八位 苏联社科院一次关于苏共性质的调查显示 认为苏共代表工人的只占4 认为代表全体人民的只占7 认为代表全体党员的占11 而认为仅仅代表党的官僚 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 竟高达85 材料四 此时苏联政治 经济 民族 外交等都出现了问题 1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 1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积累的弊端与矛盾日益严重 民用工业品技术落后 质量低劣 2 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 经济停滞 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的危机局面 2 戈尔巴乔夫改革 重点 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 实质 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1 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2 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 作为改革的重点 局势失控 苏联解体 1976 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 3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特点 1 从经济改革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转而进行政治改革 2 改革的指导思想是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方向 3 政治改革中放弃了党的领导地位 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 4 结果 经济困难 局势失控 最终苏联解体 5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原因 1 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2 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 致使经济不断下滑 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苏联改革的结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 赫鲁晓夫改革把苏联搞 乱 了 勃列日涅夫改革把苏联搞 死 了 戈尔巴乔夫改革把苏联搞 垮 了 中苏两国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 有许多相似之处 一 都面临由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的任务 二 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 请回答 1 其指导思想和相关政策有哪些相似性 2 中苏两国各在什么时候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 3 中苏两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何在 参考答案 l 指导思想和相关政策相似性 优先发展重工业 实施五年计划 改革农村生产关系 2 开始改革 中国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苏联是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 3 不同结果 中国成功 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苏联几位领导人改革相继失败 苏联解体 原因 指导思想不同 邓小平理论指导 苏联缺乏科学的思想指导 具体做法不同 中国经济改革完全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苏联经济上小修小补 政治上背离社会主义 引起思想混乱 对待 和平演变 的态度不同 中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苏联混淆社会主义民主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界限 对改革认识不同 中国把改革当作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 改革成就突出 苏联把改革当作缓和国内矛盾 对外争霸的工具 经济改革的一点点成果也化为乌有 易错知识点1 斯大林模式在前期是必要的 而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战后 由于苏联领导人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调整生产关系 越来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局部调整 戈尔巴乔夫改革并非局部改革 而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彻底否定 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3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 而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高考大揭秘 选择题易错分析1 不能透过表象看本质 2011年5月咸阳市三模33题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 以 一半是失败了 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 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来看 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 只有在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之后 才能得到我们的充分的理解和尊敬 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a 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b 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c 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的模式d 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诊断补偿 解析 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的意义 从材料上看 强调赫鲁晓夫的改革是有一定成功的 得到了理解与尊敬 结合所学知识 赫鲁晓夫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 此类错误的防范要求审题时不要以表面的字义来推论 真正体会题目要求 答要应其问 答案 b 2 对题干核心要求理解不清 2011年3月南昌市一模23题 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 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 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 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 这是对苏联一位政治家的评价 这位政治家的 蛮干 主要表现在 a 实行余粮收集制b 开展种植玉米运动c 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d 废弃部门管理体制 诊断补偿 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 赫鲁晓夫不顾具体气候 土壤条件 强求各地扩种玉米 乱指挥 反复折腾 克服此类错误要求在学习中将核心要求的语句置于相关历史环境中 避免死记硬背不进行深入理解 尤其对历史结论相关史实来推论 对结论性语句多问几个为什么 答案 b 考情分析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及失败原因 社会主义改革的经验教训 高考例析 2009年高考广东文基34题 美国学者在 俄罗斯史 中写道 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 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 勃列日涅夫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河b 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c 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d 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 开创了改革的先河之前有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经济方面 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突破原有体制的束缚 改革没有成效 因而说他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 答案 c d 考向二新史观 新高考立意从文明多样性及东西方文明的差异和长短优劣上理解苏联改革当代西方文明 实力雄厚 影响巨大 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 应长期共存 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 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各国应积极探索出适合自己国情的建设道路 研判苏联改革 高考例析 2009年江苏高考19题 1961年 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 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 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 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 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a 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b 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c 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d 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解析 此题考查苏联的外交政策 赫鲁晓夫上台后改变了斯大林对外战略 提出同美国 平起平坐 实现 苏美合作 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 材料反映的正是赫鲁晓夫的这种意图 故c项正确 答案 c c 考向三教材高频考点 高考例析 2010年高考福建文综卷 华盛顿邮报 在某一时期陆续刊登了几篇新闻评论 其标题分别是 莫斯科 是巨大的机会吗 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 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 由此推断 该时期是 a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b 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c 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d 普京执政时期 解析 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 从 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 的角度看 a b两项均是在维持斯大林体制的前提下进行的改革 可以排除 从 莫斯科 是巨大的机会吗 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 看 这些观点的出现 与戈尔巴乔夫提出的建立 人道的 民主的社会主义 思想直接相关 因为这一思想已经与马克思主义相背离 故c项是正确的 普京执政时期苏联早已解体 d项不正确 答案 c 尝试命题3赫鲁晓夫的外孙女赫鲁晓娃在2007年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其外祖父不应成为一个罪人 甚至认为赫鲁晓夫的 秘密报告 是20世纪俄罗斯四起重大事件之一 其他三件为1917年十月革命 1945年战胜纳粹德国 戈尔巴乔夫上台改革 赫鲁晓娃观点的历史依据是 a 赫鲁晓夫最早破除个人迷信b 赫鲁晓夫推行 玉米运动 c 赫鲁晓夫导演了古巴导弹危机d 赫鲁晓夫扩大企业自主权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 赫鲁晓娃肯定了其外祖父 秘密报告 的做法 认为其是 20世纪俄罗斯四起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北京十一晋元中学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素养提升 举例分析地形格局的影响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2024七年级下册-商务星球版2024
- 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2025年版)
- 全国粤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接入互联网》教学设计
- 2025年光伏电站设计与运维工程师技能考试模拟试题集(含答案解析)
- 13.4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冀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冀教版2024
-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说课稿
- 第二节 让素材富有感染力教学设计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七年级下粤教B版(第4版)
- 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我的集邮册(一)说课稿 冀教版001
- 2025江西人力诚聘派驻江西江铜华东铜箔有限公司劳务派遣人员3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消费者画像分析报告2025年宠物用品行业消费者行为研究
- 2025山东菏泽鲁西新区招聘城市社区工作者招聘8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市容安全培训课件
- 2025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民乐支公司招聘1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扶梯装潢服务合同范本大全
- 肺癌分子病理诊断的解读
- 2025年招标采购从业人员考试(招标采购专业实务初级)在线复习题库及答案
- 2025云南红河红家众服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社会招聘工作人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铁路相关课件
- 中国工商银行2026年度校园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日语五十音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