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状病毒-类SARS病毒.doc_第1页
新冠状病毒-类SARS病毒.doc_第2页
新冠状病毒-类SARS病毒.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冠状病毒-类SARS病毒新冠状病毒-类SARS病毒传播途径不明 ,已致1人死亡,世卫未发旅行警告综合外国媒体报道,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卫生组织当地时间9月24日发布公告称,一名感染了类似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SARS)病毒的卡塔尔男子目前正在英国接受特别治疗。此前,已有一名沙特籍男子因感染相同病毒而死亡。感染者曾经前往沙特旅游,全球只确认两病例世卫组织表示,这名卡塔尔男子现年49岁,曾前往沙特旅游。本月3日,他在回到卡塔尔后出现了发烧和呼吸困难等SARS症状。此后,他住进了卡塔尔首都多哈一个重症监护室。11日,他又被紧急转送至英国伦敦接受治疗。患者被确认感染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冠状病毒的种类有很多,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和引起SARS的病毒都属于冠状病毒。不久之前,一名60岁的沙特男子也因感染冠状病毒死亡。英国科学家进行比对后发现,他死后肺部组织分离出的病毒基因序列,与这名卡塔尔患者的病毒基因序列几乎完全一致。两人临床表现都是急性呼吸道感染合并急性肾衰竭。22日,英国卫生管理机构向世卫组织通报相关情况。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该病毒能够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包括医护人员在内的所有接触者均未出现疑似感染症状。不过,英国卫生专家透露,接诊医院已经对这名卡塔尔男子进行了“严格的隔离”,负责护理的医护人员也都佩戴了防护设备。科学家们对这一病毒的危险性还不确定。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流感专家奥斯特赫姆说:“这种新型病毒是会演变成另一场SARS,还是就悄无声息消失、没有什么危害,我们都不清楚。”英国、沙特和卡塔尔等国的卫生部门开展的初步调查显示,上述两名患者均为个案。因此,世卫组织并未对沙特或卡塔尔等国发出旅游警告,不过该组织同时担忧,由于下个月将开始一年一度的麦加朝圣活动,可能会为病毒传播提供可乘之机。按世卫组织的说法,卡塔尔男子9月3日就医并确诊患有急性呼吸道感染,但没有交代这一诊断出自哪个国家的医生。9月7日,这名男子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一家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11日经由飞机转送至伦敦。世卫组织和英国方面都没有说明这名男子为何会转院至英国。2003年爆发的SARS席卷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导致800多名感染者死亡,死亡率接近10%,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恐慌。冠状病毒为圆形或椭圆形有膜单股正链核糖核酸(RNA)病毒,为基因组最大的RNA病毒,属有壳病毒目冠状病毒科;分为3个抗原群,其中群和群的宿主为哺乳动物,群的宿主为禽类。随着细胞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新型人冠状病毒HCo-NL63和HCoV-KKU1相继被发现。HCoV-NL63于2004年首次被报道,属于冠状病毒群。随后,该病毒被全球多地报道从呼吸道感染样本中检测出,提示该病毒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众多病原体中占有不可忽略的地位。该病毒感染者以婴幼儿居多,感染症状较温和,此外,成人中存在免疫缺陷者亦较容易被感染。HCoV-NL63感染时多合并其他呼吸道病毒的感染,其中常见的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及副流感病毒3型(PW3)。然而,单一HCoV-NL63感染者其病毒载量较合并感染者高。HCoV-NL63病毒感染后可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和鼻炎等临床症状。感染幼儿可表现为下呼吸道疾病,以支气管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多见,同时可伴随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一项研究发现,HCoV-NL63感染可导致哮喘加剧,高热、惊厥的发生。加拿大报道一名老人在感染发病5天后死亡,表明该病毒在特定人群中可能危害严重。值得注意的是,多项研究表明HCoV-NL63感染与喉炎的发生有关。该病毒对于婴幼儿、免疫缺陷患者及某些器官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应引起重视。HCoV-HKU1属于第2群冠状病毒。HCov-HKU1具有季节性,高峰在晚秋、冬季,其在人群中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其他呼吸道冠状病毒。其感染症状也相对轻微,但对于有基础疾病和免疫抑制的患者,会加重症状并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疾病。陈伟师介绍,冠状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经唾液、喷嚏、接触传染,并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该类病毒对热敏感,紫外线、来苏水、0.1%过氧乙酸及1%克辽林(煤焦油皂溶液)等都可在短时间内将病毒杀死。陈伟师认为,传染病的早期控制重在早发现,故基层医生应对此类传染病有正确认识,既不可恐慌失措,亦不能掉以轻心。当在接诊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时,应注意详细询问,近期是否有赴阿拉伯半岛地区(尤其是沙特阿拉伯王国和卡塔尔)旅行史、在当地的动物接触史以及归国后的密切接触史等情况。若按常规感冒治疗1周后症状未改善,或出现呼吸困难、肾衰竭等表现,应马上将患者隔离,采取更积极的治疗。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通报的来自中东的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的病例数少,国内尚未有疑似病例报告,但全球化的脚步,也加快了疾病传播的速度。基层医生应当对这类传染性疾病提高警惕,严防疾病扩散。 预防新型病毒感染五要点根据WHO的指引,中国疾控中心近日发布了对新型病毒预防的几点措施。基层医生也应有所了解,告知患者注意。1.尽管现有资料提示新型冠状病毒并不容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但前往阿拉伯半岛国家的人员仍应尽量减少前往人群拥挤的场所(尤其是密闭场所)并长时间停留。2.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传染源、储存宿主等尚不清楚,不排除病毒通过动物感染人类的可能性。因此,前往上述国家(尤其是沙特阿拉伯)的人员应尽量避免前往动物饲养、屠宰、生肉制品交易场所以及野生动物栖息地;避免直接接触动物及动物的排泄物。3.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环境卫生;做到勤洗手,避免用手直接触摸眼睛、鼻或口;尽量避免密切接触有呼吸道感染症状人员(如发热、咳嗽、流涕等);若当地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外出时应尽量佩戴口罩。4.当个人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患病期间应尽量避免与其他人员密切接触,近距离接触他人时应戴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并将污染的纸巾妥善弃置;打喷嚏、咳嗽或清洁鼻子后应彻底洗手。参加团体旅行活动者,建议终止旅行或暂时脱离旅游团队,进行自我隔离休息,避免传染给团队内其他人员,并密切观察自身健康状况。5.旅行期间应注意保持均衡饮食,充足休息,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避免过度劳累;注意饮食卫生;居住或出行时应保持室内或交通工具内空气流通。年龄较大人群、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尤其应当注意自身健康。新冠状病毒不同于SARS 中国尚无病例邓海华指出,9月,沙特阿拉伯和英国先后报道了两例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散在感染病例,世界卫生组织已经证实这个新冠状病毒和2003年流行的SARS病毒是不一样的,目前也没有证据表明已经造成了人员之间的传播。目前为止中国没有报道新型冠状病的病例,全球也没有新增加感染的病例。境外疫情发生以后,卫生部高度重视,并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卫生系统内部的相关工作,包括收集相关的信息,如病原学、疾病防控、卫生救治等等,对信息加工整理,组织专家进行风险评估。同时指导各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病例的监测、排查、报告工作。邓海华称,现在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已经具备了实验室检测能力,我们也对全国32个省级和131个口岸城市的疾控机构和检验检疫机构,包括400个网络实验室进行冠状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培训。在“两节”期间卫生部牵头成立了跨部门、跨区域的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协作机制,制定了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和诊疗技术指南,并且配合国家质检总局、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