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永高速公路永春至永定泉州段A1合同段天马山隧道施工方案.doc_第1页
莆永高速公路永春至永定泉州段A1合同段天马山隧道施工方案.doc_第2页
莆永高速公路永春至永定泉州段A1合同段天马山隧道施工方案.doc_第3页
莆永高速公路永春至永定泉州段A1合同段天马山隧道施工方案.doc_第4页
莆永高速公路永春至永定泉州段A1合同段天马山隧道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莆永高速公路永春至永定泉州段A1合同段天马山隧道施工方案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第一节 编制依据1、福建省莆田至永定(闽粤界)高速公路永春至永定泉州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福建省莆田至永定(闽粤界)高速公路永春至永定泉州段土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3、福建省莆田至永定(闽粤界)高速公路永春至永定泉州段土建工程施工招标补遗书。4、标准化指南4、相关技术规范、规定、标准以及有关现行的国家和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5、踏勘工地,从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6、我单位施工能力和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第二节 编制原则1、遵循合同条款,响应招标文件要求,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和造价等各方面的工程目标。2、指导思想是:施工技术先进、施工方案可行、重信誉守合同、施工组织科学、按期优质安全,建成不留后患。3、严格执行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4、贯彻执行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5、重视生态环境,在施工期间及竣工通车后保证不发生水土流失,保证不破坏当地环境。6、坚持项目法管理的原则。通过与业主、监理工程师和设计部门的充分合作,综合运用人员、机械、物资、技术、资金和信息,实现质量和造价的最佳组合。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重点第一节 工程概况1.1地理位置、工程范围天马山隧道为莆永高速公路永春至永定泉州段控制性工程之一,设计为上、下行分离的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隧道,进口位于永春县达埔镇,出口位于安溪县金谷镇。隧道全长左线3701米,右线3657米,起讫桩号分别为ZK1+756ZK5+457,YK1+745YK5+402,为特长隧道。隧道进口段间距小于25米,设计为级围岩,为小净距隧道,需考虑左、右洞相互影响。A1标施工天马山隧道进口端,施工里程为:ZK1+756ZK3+903.234,YK1+745YK3+900,设2处变电所洞室,3处车行横洞,4处人行横洞。隧道进口端洞门采用端墙式,左右线分别有5米明洞。1.2地质情况隧址区属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地貌区,岩性较简单,洞身以中微风化花岗岩为主,围岩级别以级为主,进口段、节理裂隙发育段及构造破碎带围岩级别为级。隧道进口自然坡体总体稳定,隧道地段所处山脊地层走向与隧道轴向近垂直相交,隧道线横穿山脊、地表无大溪沟,进口方向与山坡等高线近似直交,偏压作用不大。隧址区地下水主要为基岩风化裂隙水及构造裂隙水,整体水量较小,地下水及地表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1.3主要技术标准公路等级: 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荷载: 公路级计算行车速度: 80km/h路基宽度: 整体式32m,分离式16 m设计洪水频率: 特大桥1/300、大、中桥1/100、小桥涵、路基1/100隧道建筑限界: 净宽14.00m、净高5.00m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地震抗震防烈度为 6度,地震加速度为0.05g1.4线路平、纵断面设计左线隧道平面为R-4300、R-、R-4000的平曲组合,纵坡坡率/坡长为2.8%/827.915、1.117/3460、-1.8%/850.376。右线隧道平面为R-3200、R-、R-3000的平曲组合,纵坡坡率/坡长为2.8%/940、1.2/3520、-1.8%/1360。左线起点设计高程258.469,右线起点设计高程257.785。 1.5隧道结构设计隧道按新奥法原理设计,采用初期支护与二次模筑砼相结合的复合式衬砌型式。初期支护由系统锚杆、钢筋网、喷射砼、钢拱架组成,结合超前管棚、超前小导管、超前锚杆;拱墙采用C25防水砼,抗渗等级不小于S6,仰拱采用普通C25砼。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铺设复合防水层(1.2mm厚EVA防水板、350g/m2无纺布)。洞口300米范围内采用沥青复合式路面,其余地段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围岩分级及支护参数见天马山隧道复合式衬砌支护设计参数表。1.6主要工程数量表天马山隧道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1土石方m35664662工字钢kg1762461.43钢筋网kg2893274系统锚杆25中空锚杆m126099.35系统锚杆砂浆锚杆m749086洞身初支C25喷射砼m320123.87防水卷材m2124095.78二衬防水C25混凝土m3499269仰拱混凝土C25m37860.510仰拱回填C15片石混凝土m317615.811路面C40混凝土m250766.44表2-1-1天马山隧道复合式衬砌支护设计参数表(左线)序号里程长度衬砌类型预留变形量初期支护导坑临时支护C25二衬辅助施工锚杆钢筋网C25喷砼钢拱架锚杆钢筋网C25喷砼钢拱架1ZK1+756ZK1+7615明洞拱墙、仰拱70cm(钢筋)2ZK1+761ZK1+78928级围岩(小净距)15cmD25中空注浆锚杆,L=3.5m(内侧L=6m),60*100cm(纵*环)。6.5,双层20*20cm厚26cmI20b工字钢,间距0.6m。22砂浆锚杆,L=2m,100*100cm(纵*环)。6.5钢筋网(20*20cm)厚15cmI18工字钢,间距0.6m。拱墙、仰拱55cm(钢筋)108管棚3ZK1+789ZK1+84051级围岩(小净距)15cmD25中空注浆锚杆,L=3.5m(内侧L=6m),60*100cm(纵*环)。6.5,双层20*20cm厚26cmI20b工字钢,间距0.6m。22砂浆锚杆,L=2m,100*100cm(纵*环)。6.5钢筋网(20*20cm)厚15cmI18工字钢,间距0.6m。拱墙、仰拱55cm(钢筋)42小导管4ZK1+840ZK1+92080级围岩(浅埋)10cmD25中空注浆锚杆,L=3.5m,80*120cm(纵*环)。6.5,单层20*20cm厚24cmI18工字钢,间距0.8m。拱墙、仰拱45cm(钢筋)22超前锚杆5ZK1+920ZK2+230310级围岩10cmD25中空注浆锚杆,L=3m,100*120cm(纵*环)。6.5,单层20*20cm厚24cmI18工字钢,间距1.0m。拱墙、仰拱45cm22超前锚杆6ZK2+230ZK2+450220级围岩8cm22砂浆锚杆L=3m(拱部),120*120cm(纵*环)。6.5,单层25*25cm厚15cm拱墙35cm7ZK2+450ZK2+47020级围岩10cmD25中空注浆锚杆,L=3m,100*120cm(纵*环)。6.5,单层20*20cm厚24cmI18工字钢,间距1m。拱墙、仰拱45cm22超前锚杆8ZK2+470ZK2+52050级围岩12cmD25中空注浆锚杆,L=3.5m,80*100cm(纵*环)。6.5,双层20*20cm厚26cmI20b工字钢,间距0.8m。22砂浆锚杆,L=2m,100*100cm(纵*环)。6.5钢筋网(20*20cm)厚15cmI18工字钢,间距0.8m。拱墙、仰拱50cm(钢筋)42小导管9ZK2+520ZK2+54020级围岩10cmD25中空注浆锚杆,L=3m,100*120cm(纵*环)。6.5,单层20*20cm厚24cmI18工字钢,间距1.0m。拱墙、仰拱45cm22超前锚杆10ZK2+540ZK2+56020级围岩8cm22砂浆锚杆L=3m(拱部),120*120cm(纵*环)。6.5,单层25*25cm厚15cm拱墙35cm11ZK2+560ZK3+520960级围岩3cm22砂浆锚杆L=2.5m(局部设置)6.5,拱部25*25cm厚8cm拱墙30cm12ZK3+520ZK3+54020级围岩8cm22砂浆锚杆L=3m(拱部),120*120cm(纵*环)。6.5,单层25*25cm厚15cm拱墙35cm13ZK3+540ZK3+56020级围岩10cmD25中空注浆锚杆,L=3m,100*120cm(纵*环)。6.5,单层20*20cm厚24cmI18工字钢,间距1.0m。拱墙、仰拱45cm22超前锚杆14ZK3+560ZK3+60545级围岩12cmD25中空注浆锚杆,L=3.5m,80*100cm(纵*环)。6.5,双层20*20cm厚26cmI20b工字钢,间距0.8m。22砂浆锚杆,L=2m,100*100cm(纵*环)。6.5钢筋网(20*20cm)厚15cmI18工字钢,间距0.8m。拱墙、仰拱50cm(钢筋)42小导管15ZK3+605ZK3+62520级围岩10cmD25中空注浆锚杆,L=3m,100*120cm(纵*环)。6.5,单层20*20cm厚24cmI18工字钢,间距1m。拱墙、仰拱45cm22超前锚杆16ZK3+625ZK3+64520级围岩8cm22砂浆锚杆L=3m(拱部),120*120cm(纵*环)。6.5,单层25*25cm厚15cm拱墙35cm17ZK3+645ZK3+903.234258级围岩3cm22砂浆锚杆L=2.5m(局部设置)6.5,拱部25*25cm厚8cm拱墙30cm备注:明洞5m,级围岩总长174米,级围岩总长470米,级围岩总长280米,级围岩总长1218.234米,共2147.234米。表2-1-2 天马山隧道复合式衬砌支护设计参数表(右线)序号里程长度衬砌类型预留变形量初期支护导坑临时支护C25二衬辅助施工锚杆钢筋网C25喷砼钢拱架锚杆钢筋网C25喷砼钢拱架1K1+745K1+7505明洞拱墙、仰拱70cm(钢筋)2K1+750K1+77828级围岩(小净距)15cmD25中空注浆锚杆,L=3.5m(内侧L=6m),60*100cm(纵*环)。6.5,双层20*20cm厚26cmI20b工字钢,间距0.6m。22砂浆锚杆,L=2m,100*100cm(纵*环)。6.5钢筋网(20*20cm)厚15cmI18工字钢,间距0.6m。拱墙、仰拱55cm(钢筋)108管棚3K1+778ZK1+890112级围岩(小净距)15cmD25中空注浆锚杆,L=3.5m(内侧L=6m),60*100cm(纵*环)。6.5,双层20*20cm厚26cmI20b工字钢,间距0.6m。22砂浆锚杆,L=2m,100*100cm(纵*环)。6.5钢筋网(20*20cm)厚15cmI18工字钢,间距0.6m。拱墙、仰拱55cm(钢筋)42小导管4K1+890K1+95060级围岩(浅埋)10cmD25中空注浆锚杆,L=3.5m,80*120cm(纵*环)。6.5,单层20*20cm厚24cmI18工字钢,间距0.8m。拱墙、仰拱45cm(钢筋)22超前锚杆5K1+950K2+230280级围岩10cmD25中空注浆锚杆,L=3m,100*120cm(纵*环)。6.5,单层20*20cm厚24cmI18工字钢,间距1m。拱墙、仰拱45cm22超前锚杆6K2+230K2+420190级围岩8cm22砂浆锚杆L=3m(拱部),120*120cm(纵*环)。6.5,单层25*25cm厚15cm拱墙35cm7K2+420K2+44020级围岩10cmD25中空注浆锚杆,L=3m,100*120cm(纵*环)。6.5,单层20*20cm厚24cmI18工字钢,间距1.0m。拱墙、仰拱45cm22超前锚杆8K2+440K2+48545级围岩12cmD25中空注浆锚杆,L=3.5m,80*100cm(纵*环)。6.5,双层20*20cm厚26cmI20b工字钢,间距0.8m。22砂浆锚杆,L=2m,100*100cm(纵*环)。6.5钢筋网(20*20cm)厚15cmI18工字钢,间距0.8m。拱墙、仰拱50cm(钢筋)42小导管9K2+485K2+50520级围岩10cmD25中空注浆锚杆,L=3m,100*120cm(纵*环)。6.5,单层20*20cm厚24cmI18工字钢,间距1.0m。拱墙、仰拱45cm22超前锚杆10K2+505K2+52520级围岩8cm22砂浆锚杆L=3m(拱部),120*120cm(纵*环)。6.5,单层25*25cm厚15cm拱墙35cm11K2+525K3+510985级围岩3cm22砂浆锚杆L=2.5m(局部设置)6.5,拱部25*25cm厚8cm拱墙30cm12K3+510K3+53020级围岩8cm22砂浆锚杆L=3m(拱部),120*120cm(纵*环)。6.5,单层25*25cm厚15cm拱墙35cm13K3+530K3+55020级围岩10cmD25中空注浆锚杆,L=3m,100*120cm(纵*环)。6.5,单层20*20cm厚24cmI18工字钢,间距1.0m。拱墙、仰拱45cm22超前锚杆14K3+550K3+59040级围岩12cmD25中空注浆锚杆,L=3.5m,80*100cm(纵*环)。6.5,双层20*20cm厚26cmI20b工字钢,间距0.8m。22砂浆锚杆,L=2m,100*100cm(纵*环)。6.5钢筋网(20*20cm)厚15cmI18工字钢,间距0.8m。拱墙、仰拱50cm(钢筋)42小导管15K3+590K3+61020级围岩10cmD25中空注浆锚杆,L=3m,100*120cm(纵*环)。6.5,单层20*20cm厚24cmI18工字钢,间距1.0m。拱墙、仰拱45cm22超前锚杆16K3+610K3+63020级围岩8cm22砂浆锚杆L=3m(拱部),120*120cm(纵*环)。6.5,单层25*25cm厚15cm拱墙35cm17K3+630K3+900270级围岩3cm22砂浆锚杆L=2.5m(局部设置)6.5,拱部25*25cm厚8cm拱墙30cm备注:明洞5m,级围岩总长225米,级围岩总长420米,级围岩总长250米,级围岩总长1255米,共2155米。103第二节 施工条件2.1 气候条件天马山隧道所在地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多雨,四季不甚分明。年平均气温19.5,年平均降水量1686mm,每年39月为雨季,10月至次年2月为旱季,7月至9月为台风季节。台风季节常有雷暴、台风等灾害性气候。2.2交通、电力、通讯等条件1#便道在K0+440右侧30米处从S206国道引入,便道沿主线红线外修建,经K1+250处进入主线路基施工段(梁场外侧)直至隧道洞口。在隧道洞口附近从1#便道分道至弃土场。1#便道为主要施工便道,S206国道至隧道口段路面宽6m,混凝土路面。隧道口至弃碴场采用泥结碎石路面。便道总长约1800米。电力状况:电力供应充足,我单位与当地电力部门协商,可T接取电,现T接点线路已架设完成。通讯:隧道口附近安装联通信号塔,同时根据进洞后洞内信号情况适时调整,确保洞内通讯畅通。联通网络直接接到生活办公区,与外界联系方便。2.3 施工用水天马山隧道左线洞顶一长流水深沟处设拦水坝作为高压水池,相对隧道顶高差约100米,其水质对混凝土无腐蚀性,用水方便,可作为本标段隧道工区施工用水,目前高压水管已接至洞口。生活用水就近村庄接入自来水。2.4 材料供应工程所在地沿线分布有采石场和采砂场,砂、石料可在附近购买;木材从县城购买;水泥和钢材从福建本省大厂购买。第三节 工程重点、难点与对策通过对本合同段工程的现场踏勘,对业主招标文件、施工图纸和参考资料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对本工程的重点、难点及对策归纳如下:表2-3-1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表序号重难点分 析初步对策1安全进洞洞口覆盖层主要由残积砂质粘性土层及全强风化花岗岩组成,覆盖层薄,三线大跨隧道,扁平三心圆断面,施工难度大。做好边坡防护、超前管棚,尽早进洞。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提高施工水平,保证初期支护的质量。勤量测,量测指导施工,动态施工。仰拱、二衬紧跟掌子面。2小净距隧道施工。天马山隧道洞口(左线79m;右线140m)为小净距隧道,围岩地质条件较差,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减少相互干扰,防大变形、防坍方是本工程的难点。左右线掌子面错开4050m距离,左洞先行;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提高施工水平,保证初期支护的质量。勤量测,根据量测数据调整支护参数,动态施工。仰拱、二衬紧跟掌子面。3长大隧道安全、快速掘进天马山隧道是本合同段的控制性工程,三线大跨隧道,左线2147米,右线2155米,穿越的地层主要是花岗岩,为中硬岩,同时通过破碎带2处,存在涌水等不良地质,如何安全、快速掘进是本项目的重点缩短施工准备期,快速进洞;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优化施工方案。在掌子面围岩较好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开挖、支护平行作业;加强现场组织管理,确保工序衔接紧凑,缩短循环时间;钻爆动态设计,确保进尺。破碎带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仰拱二衬紧跟。4中硬岩的爆破成型天马山隧道穿越的地层主要是弱-微风化花岗岩,岩性较单一,岩石坚硬强度大,中硬岩的爆破、断面轮廓成型是难点。做好爆破设计,采取多打眼少装药的原则。积极在现场收集爆破参数,结合围岩情况,修正爆破设计,实现爆破设计的动态化。合理布眼装药,尤其是周边眼,保证爆破成型。5长大隧道通风除尘天马山隧道为长大隧道,且为石质隧道,施工过程中粉尘大,开挖距离超过1000米后的通风除尘非常困难。采用大功率的通风机,180的大通风管。开挖超过1000米后,采用双机双管的通风方式。做到24小时通风(爆破时除外)。洞内经常洒水降尘。第三章 施工总体部署与总体施工方案第一节 施工组织机构1.1施工组织机构设置按照项目法组织施工,成立“*莆永高速公路永春至永定泉州段A1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作为在本项目的管理机构。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一名、副经理一名、总工程师一名。下设五部两室,即工程技术部、安全环保部、计划财务部、设备物资部、办公室、中心试验室;天马山隧道左右线各成立一个作业队,其组织机构见下图3-1-1施工组织机构图。图3-1-1 施工组织机构图莆永高速公路永春至永定泉州段A1合同段项目经理部办公室施 工 技 术经 营 计 划 总 务 后 勤 劳 资 人 事 财 务 管 理 外 事 协 调 环 境 保 护监 控 量 测 技 术 资 料 施 工 测 量 工 程 调 度 机 电 设 备 材 料 物 资 安 全 质 量 工 地试验治 安 保 卫 专家顾问项目经理总工程师项目副经理工地试验室计划财务部设备物资部工程技术部安全环保部隧道右线施工队隧道左线施工队1.2各部门主要职责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及部门的主要职责见下表3-1-1。表3-1-1 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及部门的主要职责划分表人员或部门管理职责项目经理主持全面工作,全面履行项目合同,对工程质量、安全、工期和成本控制负全责。负责项目经理部内部行政管理工作,包括人员调配、财务管理、对外协调和合同管理等。生产副经理主抓施工进度和队伍管理,负责组织指挥施工生产、各作业层的接口界面协调和内部考核,监督年、季、月施工计划执行。安全副经理主抓施工安全、质量、文明施工,负责制定质量计划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计划,组织定期安全质量检查,对各施工单位的安全质量进行评比考核。总工程师主抓技术管理和重大技术方案的制定,负责组织编制年、季、月施工计划,并负责与监理、设计单位和业主技术部门的协调工作,负责竣工交验。工程部组织设计文件会审,熟悉施工图纸、施工合同和技术规范,根据合同要求,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负责工程测量、量测、试验、配合设计、监理的工作。负责建立技术管理日志,做好项目技术档案管理工作。掌握项目各生产单位的工程进展情况,归纳分析影响进度的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组织重点技术问题攻关,负责技术交底,检查指导作业队的技术工作。成立地质工作组,做好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动态指导施工。制定不良地质预报及处理的方案、方法。设备物资部按施工组织设计及合同要求,负责现场设备的管理,为项目施工提供保障。建立设备管理台帐。编制设备、配件供应计划,经主管经理批准后负责实施。掌握项目各生产单位的工程进展情况,归纳分析设备影响进度的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根据项目管理特点,制定设备管理标准和实施办法,对工程使用的机电设备的质量和管理负责。按施工图、施工组织设计及合同要求,负责材料订货、采购。编制材料供应计划,经主管经理批准后负责实施。整理保管好一切材料、机电设备的资料和报告证件等,建立管理台帐,做好各项材料消耗和库存统计工作。根据项目管理特点,制定物资设备管理标准和实施办法,对工程使用的材料、机电设备的质量和管理负责。安全质量部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结合项目管理特点,制定安全、环保等计划及其管理细则,组织处理安全质量事故。负责进行日常的安全生产检查并做好记录,建立安全管理日志,做好安全、环保档案管理工作。制定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并监督执行。切实监管质量体系文件执行情况,做好质量监督工作。调查影响工程质量的不利因素,及时制定相应措施。配合监理、业主及内部各部门做好各类工程质量的检查验收。按照质量体系文件,全面开展各项质量活动,建立质量管理日志。负责隐蔽工程的检查与评定。计划财务部根据合同要求,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编制项目成本计划和资金使用计划,确定、分解成本控制目标。归口管理变更洽商,办理验工计价和内部承包核算。办理与业主间工程款的收取、支付。办理工程施工中各项资金的收支手续和财务报表,负责合同管理,负责与业主代表办理保险事宜。中心试验室负责本合同段的所有工程的试验和检验工作,并出具试验报告。及时反馈,指导施工,配合工程部检查和监督现场的圬工和钢筋施工等质量;协助做好新材料的施工试验工作。办公室办公室是项目经理部的综合协调部门,主要负责项目的对外联络、文件的收发、人事劳资、治安保卫、医疗卫生以及内部行政事务。第二节 总体施工方案天马山隧道采用平行组织施工,成立两条作业线。两条作业线分别是:天马山隧道左洞进口合同段结束;天马山隧道右洞进口合同段结束。隧道沟槽根据衬砌进度合理安排,路面在衬砌完成后安排施工。采用新奥法原理进行组织施工,以多功能作业台架、挖掘机、装载机、衬砌模板台车、自动计量拌合站、自卸汽车为主的大型设备配套施工,形成钻爆、装运、喷锚、衬砌、隧道路面等施工作业线,与监控量测密切配合,以达到优质、快速、安全施工的目的。第三节 总体施工进度计划3.1工期安排本标段合同工期为24个月,业主下达开工日期为2011年4月16日,工程竣工日期为2013年4月15日。天马山隧道为本标段工期控制性工程。3.2阶段性目标2011年5月15日 二衬台车拼装完成并调试验收合格(开工30天)2011年5月16日 隧道右线开始暗洞施工(开工后31天)2011年6月6日 隧道左线开始暗洞施工(开工后51天)2012年9月20日 隧道左线开挖至分界里程(开工后523天)2012年11月4日 隧道二衬完工(开工后568天)2012年9月14日 隧道右线开挖至分界里程(开工后517天)2012年10月29日 天马山隧道右线衬砌完成(开工后562天)2013年2月28日 工程完工(开工后684天)2013年3月 竣工验收3.3主要工程项目开、竣工日期详见下表3-3-1主要工程项目开、竣工日期表。表3-3-1主要工程项目开、竣工日期表序号工程名称开工日期结束日期工期备注1天马山左线隧道2011-5-12013-2-286691.1洞门开挖2011-5-12011-5-20201.2超前大管棚2011-5-212011-6-5151.3开挖及初支2011-6-62012-9-204721.4仰拱及铺底2011-6-262012-10-204821.5衬砌2011-7-262012-11-44671.6沟槽2012-6-12012-12-41861.7路面2012-12-52013-2-28852天马山右线隧道2011-4-162013-2-286842.1洞门开挖2011-4-162011-4-30152.2超前大管棚2011-5-12011-5-15152.3开挖及初支2011-5-162012-9-144872.4仰拱及铺底2011-6-52012-10-144972.5衬砌2011-7-52012-10-294822.6沟槽2012-5-12012-11-302142.7路面2012-12-12013-2-2890竣工验收2013-3-12013-3-31313.4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3.4.2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详见图3-4-1。图3-4-1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第四章 临时工程1.1 施工平面布置施工现场水、电、通讯、场地、弃碴场及临时设施布置情况图4-1-1施工总平面布置。1.2 施工便道洞口区域修建1#便道,1#便道在K0+440右侧30米处从S206国道引入,便道沿主线红线外修建,经K1+250处进入主线路基施工段(梁场外侧)直至隧道洞口。在隧道洞口附近从1#便道分道至弃土场。1#便道为主要施工便道,S206国道至隧道口段路面宽6m,混凝土路面。隧道口至弃碴场采用泥结碎石路面。便道总长约1800米。设双侧排水沟,沟底宽和深度不小于30cm;陡坡地段设置防护墩,设各种道路标志。设置位置详见图4-1-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1.3 施工用电(1)网电基本情况:本项目供电归属泉州市永春县,可以在达埔镇进行T接。经前期调查,达埔镇有10KV线路搭接,区域电力相对稳定,但部分线路过小,需更换高压用线才能满足临时施工用电。(2)前期用电:前期隧道施工备1台250KW发电机供电。(3)变压站设置:隧道工区在天马山隧道口,配备2台630KVA变压器和1台500KVA变压器;(4)变压房及线路架设情况:目前变压器房及T接点线路架设已完成。1.4 施工生活用水天马山隧道左线洞顶一长流水深沟处设拦水坝作为高压水池,相对隧道顶高差约100米,其水质对混凝土无腐蚀性,用水方便,可作为本标段隧道工区施工用水,目前高压水管已接至洞口。生活用水就近村庄接入自来水。1.5 临时通讯隧道口附近安装联通信号塔,同时根据进洞后洞内信号情况适时调整,确保洞内通讯畅通。联通网络直接接到生活办公区,与外界联系方便。图4-1-1施工总平面布置(插页)1.6 生活、生产房屋及设施在天马山隧道右侧K1+680的地方修建5598m2彩钢房,用于生产办公。生产、生活房屋及设施用地情况见表4-1-1生产、生活房屋及设施数量表。表4-1-1生产、生活房屋及设施数量表部 位功 能面积(m2)备 注生活区办公199新建生产1188新建生活4211新建1.7 拌合站结合沿线结构物分布特点,我项目部拟于线路左侧K1+040处设置一个大型拌和站,承担桥梁、涵洞通道、挡墙、隧道等砼生产任务,发挥“集中拌和,集中管理”优势,使工程混凝土质量在源头得到有效控制。拌和站共占地面积约10150m2,设有 2台HJS90搅拌机,生产能力180m3/小时。设8个料仓,料仓间设置2.5m高砼隔墙。(详见图4-1-2)。 图4-1-2混凝土拌和站1.8 污水及垃圾处理污水及垃圾处理:隧道施工洞口修建三级污水沉淀池,将施工所产生的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区生活垃圾定期运至垃圾场。1.9 医疗、卫生和防疫医疗、卫生与防疫:在项目经理部设卫生所,同时联系一家当地医院,签订协议,作为施工后方医救中心和疾病防治预防中心。1.10 防洪与防火隧道施工时,密切注意防洪与防火。防火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防洪与防火领导小组,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第五章 主要人员、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检测设备配置计划第一节 主要施工人员配置计划根据天马山隧道工程的需要,决定配置10名管理人员,324名劳务人员。人员组织按每天两循环施工考虑,故每个隧道作业队成立两个开挖班、两个支护班,两个出渣班、二个二衬班。表3-1-1隧道作业队人员情况表班组人员分配人员合计隧道左线队隧道队长11值班人员33开挖班2*2550支护班2*1632出渣班1414二衬班6060文明施工22隧道右线队隧道队长11值班人员33开挖班2*2550支护班2*1632出渣班1414二衬班6060文明施工22合计324324第二节 主要材料组织与供应计划2.1主要材料组织方式(1)工程用钢材、水泥、防水卷材等采取甲控,项目部自行采购;其它材料选择质量合格、信誉好的供应商签定合同,汽车运至施工现场。(2)施工用块石、片石、碎石、砂在附近石料场购买,汽车运至工地。(3)火工品由永定县公安局全过程控制,具体按公安局的有关规定办理。在公安局指定的地点购置(领取)。运输由具有永定县公安局颁发的火工品运输许可证的汽车运输,由公安人员和具有爆破作业证的人员押运。2.2主要材料供应计划主要材料供应计划见表5-2-1主要材料供应计划表。表5-2-1 主要材料供应计划表序号材 料 名 称单位时 间2011年2012年2013年1水泥t240002400048002碎石m3420004200084003中粗砂m3300003000060004炸药kg15000030000005非电毫秒雷发12000024000006I级钢筋t1304307II级钢筋t127043009工字钢t967795011复合防水板m245000840000第三节 施工机械设备、检测设备配置计划根据天马山隧道施工的需要,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主要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见表5-3-1主要施工机械配置、表和5-3-2主要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配置表。5-3-1 主要施工机械配置、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型 号 功 能备 注1发电机台1250KW2电动空压机台820立方3输送泵台2HBT604通风机台4110KW5湿喷机台4成都岩峰6开挖台架台27弯拱机台18车床台19模板台车台212m10装载机台4ZLC5011装载机台1ZL4012自卸汽车台10红岩13抽水机台4100D4514挖掘机台2PC21015拌合机台2HX90集中拌合16拌合机台1JS750喷砼17混凝土罐车台108m318农用车台25T19电焊机台8BX1-50020钢筋调直机台121自动爬焊机台45-3-2主要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配置表设 备 名 称型号、产地单位数量备注一、集料、混凝土、砂浆试验设备振动筛YA1548台1针片状试验规准仪ZBS92个1压碎值测定仪150.5个1视比重测定仪1000m台1抗折、抗压试模台20砂浆试模台20混凝土振动台8080cm台1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SJD60台1李氏比重瓶200ml个1水灰比测定仪台1砂浆稠度测定仪XC-145台1砂浆分层测定仪台1砂浆凝结时间测定仪ZKS-10台1砼贯入阻力仪HC-80台1坍落度测定仪300200100台1回弹仪HT-225台1磅秤TGT-100台1标准养护箱HBY-40B只1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HC-7C台1二、水泥材料试验设备新水泥胶砂搅拌机JJ-5台1新型水泥胶砂震动机ZS-15台1水泥凝结时间测定仪KDS-100台1水泥安定性测定仪FZ-31台1负压筛析仪FSY150A台1雷氏沸煮箱FZ-31只1电动抗折仪KZJ5000-1台1净浆机NJ-160A台1雷式测定仪LD-50台1雷式夹个1水泥稠度仪NPJ411台1水泥试模1604040mm只10三、力学试验设备万能试验机TDJ2台1压力机DSZ2台1测量仪器水准仪TDJ2台1精密水准仪DSZ2台1全站仪TPS-台1数显收敛仪SD-1台1第六章 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及施工顺序本合同段特长隧道0.5座,天马山隧道右线长2155m,左线长2147.2m,左右洞均采用端墙式洞门。 1.1施工方案隧道施工采用以多功能作业台架、挖掘机、装载机、衬砌模板台车、自卸汽车为主的机械化配套方案施工,形成开挖、出碴、喷锚、衬砌等施工流水线,施工中加强监控量测,以达到优质、快速、安全施工的目的。开挖: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施工;级围岩采用上下台阶法施工;级围岩采用多台阶法施工;级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级围岩段以机械开挖为主,、级围岩段风钻开挖,钻爆法施工。出碴:采用无轨运输方式,ZLC50侧卸式装载机装碴,18t自卸汽车运碴。通风:隧道左右洞均采用“压入式通风”方案。进洞时各隧道洞口均配置一台轴流风机(110KW),配1800mm软风管进洞,施工超过1km 后再配置第二台轴流风机(110KW),双回路通风。初期支护:喷射砼采用湿喷工艺,在爆破、通风、清除浮石完成后进行初喷,然后快速立钢拱架(如果有)、施作锚杆和钢筋网,再复喷至设计厚度。仰拱及填充:仰拱及填充先于衬砌砼浇注,仰拱采用大模板,由仰拱中心向两侧对称一次浇注成形。仰拱砼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填充砼浇筑,隧道运输车辆在浇注段采用施工栈桥从浇注段通过。拱墙二次砼衬砌:采用12m整体式液压模板台车,防水混凝土泵送入模,附着式振动器震捣密实。隧道内施工排水:天马山隧道均采用顺坡排水。结构防排水:按设计敷设环、纵向波纹管;每个衬砌施工缝处均设置待注浆管橡胶膨胀止水条,二次衬砌变形缝、纵向施工缝设置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全隧满铺防水卷材,在台架上采用无钉铺设技术张挂铺设防水板。隧道内路面基层及面层砼施工:采用洞外自动计量拌和站拌和砼,砼运输车运送砼,人工配合机械摊铺施工。隧道开挖过程中采取超前地质预报手段进行探测和预报,坚持“预防为主”原则,做好预防的施工措施,加强围岩监控量测,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以指导施工,保证安全施工。1.2施工方法与工艺1.2.1隧道洞口段施工施工工艺见图6-1-1隧道洞门、明洞施工工艺框图。(1)施工前,进行测量放线,标出隧道中线及边坡、仰坡线,并及时进行洞口边仰坡顶的截水沟施工,然后进行边仰坡开挖及支护。边仰坡开挖严格按设计控制坡度,从上到下,随挖随支护。松软地层开挖时尽量减少原地面的扰动,并随时检测山坡稳定情况,发现不利情况及时处理,确保安全。(2)严格按设计施作洞门及明洞结构物。仰拱及边墙基础采用组合钢模板人工立模浇注,边墙及拱部砼采用衬砌模板台车作内模,外模采用组合钢模板。砼在洞外自动计量拌合站集中生产,砼运输车运送砼,输送泵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砼。(3)隧道由于跨度大,进洞前要采取一定的加强措施,保证顺利进洞,措施如下:a.做好边仰坡外的截水沟、洞口排水沟,保持排水系统畅通。b.加强地表和洞内量测,当地表沉降和支护下沉异常时,调整支护参数。c.及时进行洞口及洞顶防护及绿化工作,避免雨水冲刷。d.制定进洞施工实施方案及安全保证措施,做好技术交底。以往工程明洞衬砌施工照片图6-1-1 隧道洞门、明洞施工工艺框图测 量 放 线洞顶天沟及临时排水沟仰 坡 开 挖坡 面 防 护洞门墙底部基础处理基坑检查浇筑片石砼养 生洞 门 装 饰洞顶、明洞背后回填坡面防护和排水检 查 验 收片石准备砼生产运输立模1.2.2 隧道洞身开挖开挖: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施工;级围岩采用上下台阶法施工;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