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含答案第四章-练习题.doc_第1页
文学概论含答案第四章-练习题.doc_第2页
文学概论含答案第四章-练习题.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练习题一、填空1、文学至少有两种不同含义,即广义的文学含义和狭义的审美含义。2、从文学的文化含义来讲,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3、从文学的审美含义来讲,文学是指今日通行的文学,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4、魏文帝曹丕在典论论文中首次提出“诗赋欲丽”、“文以气为主”的诗学观念。这一时期被鲁迅称为文学的自觉时代。5、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为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相互渗透状况。6、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讲“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藻雪精神”,主要强调文学创作的过程应该是虚静的。7、鲁迅说文学“给人的愉快和休息是修养,是劳作和战斗之前的准备”,表明文学在目的上是具有意识形态的。8、语言可以进一步区分为语言系统和言语两种成分,前者是指社会普遍性语法系统,后者指个人的实际语言行为。9、话语的五个要素是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二、名词解释1、话语: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包含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话语意味着把讲述内容作为信息由说话人传递给受话人的沟通过程;而传递这个信息的媒介具有言语特性;同时,这种沟通过程发生在特定社会语境中,即与其它相关性言语过程、与说话人和受话人的具体生存境遇具有联系。)2、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具体来说有两层意思,首先,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其次,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文学的话语蕴藉特点集中表现在文本“含蓄”与“含混”两种修辞形态上。3、含蓄:含蓄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藉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4、含混:也成歧义、复义或多义,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藉多重不确定的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5、审美意识形态: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6、文学:文学具有两种含义:广义的文化含义和狭义的审美含义。文学的含义往往在具体的文学活动中发生演变,需要历史地和具体地对待。文学的通行含义是:文学是一门艺术,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类。即,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三、简答1、判断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有哪些?试举几点说明。答:文学的语言富有独特表现力;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审美形象具有想像、虚构和情感等特性;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整体;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2、简述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三种表现。答:(1)无功利与功利无功利(disinterested,又译无利害),指人的活动不寻求实际利益的满足;审美的无功利性(disinterestedness)表现在,审美并不寻求直接的实际利益满足;文学直接地是无功利的,但间接地或内在地又隐伏着某种功利性(interestedness);作为再现现实社会生活的话语结构,文学把审美无功利性仅仅当做实现其再现社会生活这一功利目的的特殊手段;(2)形象与理性审美形象的含义及特征:艺术形象是由文学的文本结构所呈现的富于意义的审美感性形态,它是文学的特有存在方式,审美形象既具有感性特征,同时又渗透想像、虚构或情感等精神过程 ,审美形象总是假定的、不确定的或模糊的 。文学中的理性:理性是由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所构成的思维过程,与形象方式相对;形象成为文学的直接存在方式,形象又依赖于理性的力量;艺术形象本身蕴含着某种理性;理性使艺术形象服务于特定时代的人类生活; 形象与理性(小结)文学的直接的审美感性特征决定了文学是形象的文学的人类活动属性本身决定文学蕴含某种理性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在表现方式层面表现为文学直接地是形象的,在深层具有某种理性(3)情感与认识审美情感:审美情感是凝聚在审美形象中的主体态度审美情感的特征:超越个人利害得失而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 情感的形式或形式的情感;与审美无功利、审美形象相互渗透,并通过它们而显现 文学也是认识的:文学不仅表达主观情感评价,而且也表达客观理智认识;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必然包含认识因素;情感与认识(小结) 审美情感是直接的而理智认识是间接的。直接的审美情感在深层往往隐伏着间接的理智认识。 文学的情感性和认识性应当联系起来考察3、什么是话语蕴藉,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话语蕴藉:文学以一定的话语形态去蕴含多重复杂意义,或把多重复杂意义蕴含在一定的话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