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绩效分析.doc_第1页
PAC绩效分析.doc_第2页
PAC绩效分析.doc_第3页
PAC绩效分析.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业绩效分析与管理制度规范 一、 PAC概述1.1.PAC管理的意义作业绩效与管理简称PAC(Perfotmance Analysis andControl)是由日本能率协会提出的,是有效地提高生产力的工作詨经管理制度。1.2.PAC的衡量单位 在企业经营上,通常以货币单位为管理的衡量尺度,在从业员工的效率管理上,则是以 工时为衡量单位。1.3.浪费工时分析效率管理 工时通常包括浪费工时。浪费工时的产生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况: 在产品的使用目的上,因含有不必要的设计内容而产生浪费工时。 因机器设备、制程计划或作业方法等制造方式而产生的浪费工时。 因机器故障或断料供料所引起的作业等待,或因作业员士气消沉导致速度缓慢 等生产实施上的浪费工时。 生产实施上的浪费工时,按照发生的责任类别可分成下列三种:企业认为不可避免的现象。例如,停电、事故灾害等。管理不当造成的现象。例如,缺料的等待,设备故障的作业中断等,约占15%作业员作业不当所造成的现象。例如,闲谈的作业中断、士气低落导致作业速度缓慢,约占30%。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生产力必须努力减少作业员浪费工时,所以说,作业绩效的重点, 应以提高作业员的作业效率为主。二、PAC作业绩效分析与管理制度在制定生产效率指标时,作业的实施效率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即:生产效率(综合效率)=直接率(驾动率)*作业实施效率(能率)公式中的驾动率属于管理者的责任,例如因机器故障的作业中断或因缺料的作业等待。在一天的就业时间中记录这些浪费时间,可计算驾动率,计算公式如下:驾动率=(实际工时-除外工时)/实际时间(投入工时)能率(作业效率)=产出工时/实际工时三、 阶层别生产效率的分析2.1 生产效率分析在实际工作中,因为管理者责任所造成的作业员空闲工时称为“除外工时”。效率分析与工时的构成如下课 .生产效率课.驾动率投入工时组.生产效率组.驾动率组.驾动率课长责任除外工时作业效率 课.拥有工时组长责任除外工时产量工时作业员责任浪费工时生产及作业效率分析的计算公式如下: 作业效率=产量工时/(投入时间-课长责任除外工时-组长责任除外工时) 组长责任驾动率=产量工时/(投入工时-课长责任除外工时) 3.2 生产效率分析实例 制造课工时分析 制造课分成A、B、C三个生产组,一周的工作实绩以人为单位统计如下:单位产量工时实际工时除外工时组长责任工时课长责任工时A组72011209020B组960167517050C组1210155011040合计(课)28904345370110由上表计算一周生产效率及驾动率如下A组能率=720/(1120-20-90)=71.2%组长责任驾动率=(1120-20-90)/(120-20) =91.8%组生产效率=720/(1120-20)=65.4%B组能率=960/(1675-50-170)=66%组长责任驾动率=(1675-50-170)/(1675-50) =89.5%组生产效率=960/(1675-50) =59.0%C组能率=1210/(1550-40-110) =86.5%组长责任驾动率=(1550-40-110/(1550-40) =92.7%组生产效率= 1120/(1550-40) =80.1%课作业效率=2890/(4345-375-110)=74.9%课长责任驾动率=(4345-110)/4345 =97.7%课生产效率=2890/4345 =66.6%3.3 制造课作业效率报告每周向各阶层管理者提出作业效率的实绩报告,报告内容如下 实绩部门实施效率(%)实绩值(时)能率驾动率综合效率产量工时投入工时除外工时组长课长A组71.891.56.572011209020B组6689.559960167517050C组86.592.780.11210155011040合计(课)74.98966.628904345375100根据上表的制造课实施效率报表,可知B组的效率较低,应通过工作改善方法提高其作业效率。四、 生产绩效管理考核评估办法4.1制造生产课课长的绩效考核办法考核目的 改善制造生产课长工作绩效,提高工作技能作为发放生产课长年底奖金的依据作为生产课长调整、任用、降职的参考4.1.2考核对象各生产课课长4.1.3考核主管部门生产厂部与人力资源部共同考核 4.1.4考核时间对生产课课的考核,每半年考核一次,具体时间为当年7月上旬考核上半年的工作,考核产品的生产进度、成本、安全等各项因素。生产课课长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如下表: 新建 Microsoft Excel 工作表 (3).xls4.2制造班(组)长绩效考核办法4.2.1考核目的为了提高生产班(组)的素质,定期进行班(组)长的工作绩效考核,确保完成生产目标,以及为班(组)长的薪资调整、培训、晋升等提供客观的依据,特制定生产班(组)长绩效实施方案 4.2.2 考核原则 公开公平原则 定期原则 定量定性原则 生产班(组)长考核指标分为定性与定量两种,其中定性化指标权重占40% 定量化指标占权重60% 沟通回馈原则 4.2.3 绩效考核小组成员 人力资源部负责绩效考核的全面工作,主要成员包括人力资源部经理,生产部经理、生产部课长、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专员。 4.2.4生产课班(组)长季度绩效考核表(内容) 4.2.5 考核周期 生产班(组)长的季度考核时间为半年一次考核 4.2.6 考核结果的应用 将考核结果分为五等级,标准见下表。其考核结果是人力部调薪资、培训、调整 职位、 人事变动等的依据。 绩效考核评估等级评定表ABCDE优佳可差劣90-100分80-90分70-80分60-70分60分以下五、 生产绩效奖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 目的 本办法制定是为了激励工厂作业人员发挥其最大的工作能力,并以完成生产效率为目的 第二条 适用资格 凡本厂全体作业人员皆适用此办法 每三条 奖金计算期间及给付日 生产效率奖金额计算期间以月为单位,从每月1日起至当月底为止 次月 15 日作为奖金发放日第四条 奖金分配及考核 本效率奖金采用累积制方式办理 现场若有库存品,从业人员若未能在规定的期限内办理退库手续,导致当月生产 生产成本有虚增现象时,主办人员及直属主管的绩效奖金则不予以发放 生产效率奖金金额以不超过基本薪资的20%为限 每月效率奖金必须在次月的 8 日前由厂长审核无误后送人力资源部第四条 奖金计算方式生产效率奖金的计算公式说明如下:节省工时=标准生产工时-实际生产工时 生产效率奖金=节省工时*工资率*20% 工资率以公司给定的为标准,若有薪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