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醛固酮拮抗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药物 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基石地位已无庸置疑 然而 受体阻滞剂和ACEI对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 RASS 系统的阻滞仍是不完全的 血管紧张素I仍可经旁路降解为血管紧张素II 并使醛固酮水平增高 对心衰产生不利的影响 因此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使用应对心衰患者有所帮助 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药物 ESC ACC AHA及中国慢性心衰指南根据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循证证据 均对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在心衰中的应用做出了建议 2012年欧洲心脏病学学会发表的更新指南又将醛固酮拮抗剂治疗心力衰竭的适用人群扩展到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II级患者 人们对醛固酮致病作用已有50多年的历史 但相关指南推荐使用醛固酮拮抗剂治疗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III IV级 左心室射血分数 35 的重度心衰患者却仅有10年的时间 1对醛固酮致病的认识 早在50年前 Luetscher和Johnson就观察到在患者心力衰竭患者的尿液中含有某种具有潴留钠离子特性的类固醇激素 随后 Davis等通过选择性的静脉血采样和液相色谱法分析 确认此物质是心力衰竭是由肾上腺过度分泌的激素 命名为醛固酮 以后研究发现 在心力衰竭患者中 尽管最大限度地阻断了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但血清醛固酮水平仍然升高 这就是所谓的 醛固酮逃逸 现象 其升高程度与疾病的严重性和预测的死亡率相关 研究认为醛固酮是一个可促进心室和血管重塑以及心力衰竭进展的强有力的介质 1对醛固酮致病的认识 醛固酮是一种甾体类盐皮质激素 其病理性增加与肾上腺分泌增多 组织器官自分泌和肝脏清除率下降等有关 在心力衰竭患者中 促进醛固酮分泌的主要因素包括血管紧张素II 血清钾浓度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等 而醛固酮对心脏具有促进心肌细胞肥大和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1对醛固酮致病的认识 新近进行的转基因小鼠模型试验证实 心脏特异性的11 羟基固醇2型脱氢酶的过度表达和盐皮质激素受体的激活会导致心脏的向心性重塑 心肌纤维化并诱发动物早期死亡 但给予醛固酮拮抗剂治疗可使重塑得以改善 生存率亦得到提高 2醛固酮的致病机制 病理性醛固酮分泌增多对机体的损害是多方面的 在心力衰竭患者中 醛固酮主要通过对心脏 血管系统和肾脏的多效性作用促进重塑以及影响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 2醛固酮的致病机制 醛固酮在心力衰竭发生和发展中的多效性心脏血管系统肾脏心肌细胞肥厚内皮细胞肥厚水 钠潴留间质纤维化血管平滑肌细胞肥厚钾 镁的丢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肾小球硬化尿钠肽合成减少一氧化氮的生物效应降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去甲肾上腺素摄取减少血管舒缩功能障碍促进细胞凋亡和蛋白尿血小板聚集 2醛固酮的致病机制 2 1水 钠潴留与促进心肌重塑作用心力衰竭时RAAS系统激活 醛固酮合成和分泌增加且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短期内可以增加心排量而起到代偿作用 但长期却会引起水 钠潴留 电解质紊乱和心力衰竭加重 醛固酮可增加钾 镁排泄 加重低钾 低镁血症 增加心力衰竭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危险 2醛固酮的致病机制 2 2醛固酮逃逸现象ACEI已成为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石 短期使用ACEI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ARB 均可降低循环中的醛固酮水平 但长期 3个月以上 使用ACEI后 循环醛固酮水平却不能保持持续的降低而反有所增高 出现醛固酮逃逸现象 这种现象不能用糜酶旁路来解释 且联合使用ACEI和ARB也不能完全长期抑制醛固酮的产生 注 糜酶旁路 长期应用ACEI时 由于AI水平增高 人体可通过旁路 胰蛋白酶 组织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等 合成AII 进而增加醛固酮的分泌 2醛固酮的致病机制 2 3致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作用2 3 1醛固酮可因致心肌纤维化而损伤大动脉顺应性 致心肌肥厚使冠状动脉储备能力下降 2 3 2醛固酮可阻断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摄取而增强交感神经活性 增加心率和心肌耗氧量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基线血浆醛固酮水平与血镁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而低镁血症会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而引起心肌缺血 此外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内皮功能受损 心肌纤维化 交感神经活性增加 副交感神经活性降低以及钾 镁的丢失使组织传导的不均一性增加 这些均可诱发室性心律失常 从而增加心源性猝死危险 3醛固酮拮抗剂的药理学 醛固酮通过与盐皮质激素受体结合而产生作用 醛固酮拮抗剂现有两个药物 螺内酯和伊普利酮 3醛固酮拮抗剂的药理学 螺内酯是一个化学结构与孕酮相似的非选择性醛固酮拮抗剂 除有拮抗醛固酮的作用外 因为还可在受体结合位点抑制双氢睾酮的作用以及可在外周血中促进睾酮像雌二醇转化 故存在会引起男性乳腺发育 性无能以及女性月经失调等副作用 3醛固酮拮抗剂的药理学 伊普利酮是一个选择性醛固酮拮抗剂 与螺内酯相比 其对雄激素受体 糖皮质激素受体和孕酮受体的亲和力弱100 1000倍 因此使用伊普利酮治疗不会出现螺内酯样的抗雄激素副作用 4醛固酮拮抗剂的循证医学证据 至今已有数个醛固酮拮抗剂进行过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和左心室射血分数 leftventricularejection LVEF 下降患者的随机 对照研究 4醛固酮拮抗剂的循证医学证据 治疗纽约心脏协会 NewYokHeatrAssociation NYHA 心功能分级III IV级患者的研究 1999年发表的RALES研究是历史上第一个考察在标准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醛固酮拮抗剂治疗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的临床研究 入选1663例NYHA心功能分级III IV LVEF 35 的患者 平均随访24个月后 与单用标准疗法相比 加用螺内酯治疗能降低31 的全因死亡率 同时降低因心力衰竭的住院率 因心血管事件的住院率和心脏相关死亡率 且使用 受体阻滞剂治疗者仍可加用螺内酯治疗而获益 平均每9个坚持加用螺内酯治疗2年的患者中就有1人因此而获救 4醛固酮拮抗剂的循证医学证据 治疗纽约心脏协会 NewYokHeatrAssociation NYHA 心功能分级II级患者的研究 EMPHASIS HF研究是一项考察依普利酮作用的随机 双盲 安慰剂对照研究 共入选2737例年龄 55岁 NYHA心功能分级II级 LVEF 35 的患者 但排除了预测的肾小球滤过率 30ml min 1 73m 2 或血钾水平 5 0mmol L的患者 平均随访21个月后的结果显示 使用依普利酮治疗了以减少27 的心血管死亡或因心力衰竭 以每年安慰剂组的死亡率7 1 计算 每51个使用依普利酮治疗者就有1人的死亡得以延迟 4醛固酮拮抗剂的循证医学证据 治疗纽约心脏协会 NewYokHeatrAssociation NYHA 心功能分级II级患者的研究 另一项随机 双盲 安慰剂对照研究在轻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考察了坎利酮 为螺内酯在体内的活性代谢物 的抗心脏重塑作用 共入选467例NYHA心功能分级II级并有心衰症状 LVEF 45 且正在接受最佳基础治疗的患者 平均随访12个月后的结果显示 坎利酮组患者的LVEF增加值稍高于安慰剂 但复合终点心脏性死亡或住院率较安慰剂组显著降低 4醛固酮拮抗剂的循证医学证据 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研究2003年发表的EPHESUS 依普利酮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疗效和存活研究 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3 14天 LVEF 40 并有临床心衰或糖尿病证据 大部分患者已在接受基础治疗的患者 约6600例患者进行依普利酮与安慰剂对照的随机双盲研究 依普利酮起始剂量25mg d 最大剂量50mg d 平均剂量43mg d 平均随访16个月后发现 复合终点和全因死亡依普利酮组下降15 心源性猝死下降21 同时心血管死亡或住院率也下降13 亚组分析显示 心梗后3 7天内开始治疗 依普利酮可使心血管死亡降低22 心血管死亡和住院降低15 心源性猝死降低37 全因死亡降低23 而心梗后8 14天开始治疗 依普利酮组和安慰剂组无统计学差别 提示心梗后心力衰竭者应早期 3 7天内 应用依普利酮 5相关指南对醛固酮拮抗剂的推荐 1999年 RALES 研究结果公布后 2003年各相关指南就推荐NYHA心功能分级III IV级 LVEF 35 的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使用醛固酮拮抗剂治疗 I类推荐 证据水平A级 2011年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公布了EMPHASIS HF研究结果更加证实使用依普利酮治疗可使复合心血管死亡或因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分别下降27 全因死亡率和因心力衰竭的住院的风险分别降低24 和42 5相关指南对醛固酮拮抗剂的推荐 2013年欧洲心脏病学学会 ESC 发表的新指南建议 醛固酮拮抗剂适用于所有虽已接受ACEI或ARB以及 受体阻滞剂治疗 但仍持续存在症状 的LVEF 35 的心力衰竭患者 I类推荐 证据水平A级 起始剂量为螺内酯25mg d或依普利酮25mg d 靶剂量为螺内酯25 50mg d或依普利酮50mg d 6螺内酯与伊普利酮的转换 由于药理学上存在差异和缺乏有关效能数据 螺内酯与伊普利酮能否换用目前并不明确 根据价格有巨大差异前者可能更适宜用于临床 7醛固酮拮抗剂的安全性 肾功能不全 高钾血症 孕妇禁用 男性乳腺发育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是使用醛固酮拮抗剂是必须注意的安全问题 7醛固酮拮抗剂的安全性 7 1严重肾功能不全 GFR 30ml min的患者禁用醛固酮拮抗剂或需停药 7 2高钾血症 血钾水平 5 0mmol L的患者禁用醛固酮拮抗剂或需停药 EMPHASIS HF研究发现 伊普利酮和安慰剂两组血清钾 5 5mmol L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1 8 和7 2 p 0 001 对以社区为基础的患者的分析发现 提高血钾和血肌酐水平的监测频率有助于减少严重高钾血症的发生 7醛固酮拮抗剂的安全性 7 3孕妇禁用醛固酮拮抗剂 7 4男性乳腺发育是使用螺内酯治疗的常见副作用 Ezekowiitz等研究发现 螺内酯治疗可使4 的男性发生乳腺发育 对照组为0 6 如将乳房压痛亦认定为是男性乳腺发育时 则其发生率更高 但伊普利酮治疗组的男性乳腺发育发生率与安慰机组相当 7醛固酮拮抗剂的安全性 7 5药物相互作用 伊普利酮是细胞色素P450酶3A4同工酶的底物 故当同时使用具有细胞色素P450酶3A4抑制或诱导活性的药物时 伊普利酮的血清浓度会受到影响 同时使用细胞色素P450酶3A4抑制性药物会抑制体内伊普利酮的代谢 增加血清中伊普利酮的浓度而提高高钾血症的发生风险 地高辛是P 糖蛋白转运的底物之一 而螺内酯是P 糖蛋白的强力抑制剂 因此 螺内酯会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教学质量提升具体实施方案
- 连锁门店销售绩效考核方案
- 酒吧夜场员工职业道德培训教程
- 职场礼仪与职能沟通培训课件
- 钢结构安装焊接工程检验记录表
- 大理石加工安装施工合同范本
- 工程项目劳务管理规范手册
- 计件工资调整方案中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 餐饮连锁品牌加盟流程解析
- 大型超市库存管理系统流程说明
- 2024-2025学年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上学期期末复习 专题01 Unit1 ~Unit8重点词汇短语句子归纳【考点清单】
-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主题“羁旅行役”
- 《系统工程与决策分析》全册配套课件
- DL∕T 2033-2019 火电厂用高压变频器功率单元试验方法
- 高中数学-斐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教学设计
- 数据驱动的教育决策
- 农作物植保员职业技能竞赛题库及答案
- T梁湿接缝及横隔梁施工方案
- (完整)易制毒化学品使用管理责任书
- 石群邱关源电路课件(第8至16单元)白底
- 个人增资入股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