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学学生传染病应对预案.doc_第1页
初级中学学生传染病应对预案.doc_第2页
初级中学学生传染病应对预案.doc_第3页
初级中学学生传染病应对预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级中学学校传染病的管理和预防预案传染病对人类的危害很大,对社会和学校的稳定也极具危害和影响作用,我校根据上级领导的安排部署及有关文件精神,特制订学校“传染病”应对预案, 一、工作目标强化全校教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防治传染病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学校的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准确地沟通信息,以便在疫情发生时,能以最快的速度采取必要措施,控制传染病,阻断传播途径,坚决防止疫情传播及蔓延,并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保护师生生命安全。二、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传染病防治工作在学校领导统一领导下,接受上级主管部门业务指导,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三、组织领导成立领导组:组 长:校长副组长:分管安全副校长组员:所有行政人员 全体班主任领导组负责处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我校的发生、流行,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相关规定开展工作。四、具体措施和步骤对传染病应当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1、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平时密切观察;一旦出现疫情,实施“日查、日报”制度。由政教处组织各年级组长和各班班主任及值周人员对各班学生进行晨检,住宿学生值周人员分早晚两次检查,2、建立报告制度:(1)、各班学生,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发现疑似情况都应随时报告给校长办公室,并适时通知家长 (2)、由校长办公室负责向上级有关领导报告。(3)、学校师生员工中发现传染性较大的病例,立即上报校长办公室,由校长报到镇卫生院防保组,在卫生院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对病人作跟踪了解。(4)、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应当坚持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任何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5)、报告内容应包括:疫情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初步原因、发展趋势和涉及范围、人员伤亡与危害程度等情况;有关人员在调查后要形成初步书面报告、事故结案后5日内上报书面总结。 3、早隔离,杜绝传染。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采取隔离的方法,加强对学生的隔离控制,防止疫情扩大。(1)、我校学生或教职工在家中一旦出现非典、伤寒、腮腺炎、风疹、流脑、麻疹、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请假,不得带病上学、上班。排除传染病后需经医院诊断并凭医院出具的化验证明,经校长室同意并签署意见后方可上班上课。(2)、在学校发现学生有传染病症状,应立即送往医院检查,住校生要住进隔离室,并报告学生家长,交由学生家长陪护。(3)建立隔离室。学生宿舍要长设隔离室。平时不准安排学生住宿。一旦疫情发生,教学楼可根据情况临时设置隔离室。(4)必要时,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以防止疫情扩散。病人以及陪护人员都要戴口罩、手套(5)、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同学、同事前往探望。(6)、如传染病烈性感染,请示教育局以及政府,是否实行全校停课。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封锁疫点,立即封锁患者所在班级或所在办公室,暂停学校一切活动。停止校内人员相互往来和与外界往来,等待卫生部门和教育局的处理意见。4、及时消毒,切断传染源。(1)、学校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2)、疫点消毒。对学校所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3)、消毒由工勤人员在卫生院防保组的医生指导下进行。5、疫情调查。学校密切配合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进行随访,了解传染病流行的原因。6、宣传教育。校园发现传染病人,且人数较多,有扩大的趋势时,学校领导要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7、档案建设。对传染病流行情况,包括发病的时间、姓名、班级、症状、病程以及所采取的各项防治措施,学校都要有详细记录,并归类存档。备注:法定传染病的种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大类,共37种,实行分类管理,即强制管理甲类传染病,严格管理乙类传染病监测管理丙类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