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居点用地整理计划_第1页
农居点用地整理计划_第2页
农居点用地整理计划_第3页
农居点用地整理计划_第4页
农居点用地整理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农居点用地整理计划农居点用地整理计划CLASS“一、概述农村居民点用地是指各乡镇管辖范围内的所有村庄用地,包括农村居民居住的主房占地、附房占地以及晒场、庭院、宅旁绿化、围墙等用地,也包括村内基础设施和公三、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分析为了适应浙江省人多地少、土地资源不足、用地紧张的实际情况,省城乡建设厅于1994年制定了浙江省实施的有关规定,对村镇规划的人均建设用地按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资料,县人均耕地为亩,对照浙江省实施的有关规定,中心镇人均建设用地最高标准为120平方米,而一般镇不能超过80平方米,即使是新建村镇,其人均建设用地最高限也只有150平方米县人均农居点用地现状为平方米,而且不同乡镇差异较大,最大的街头镇人均用地达平方米,这一数字较大程度地超出规定指标,因此,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较大,整理工作势在必行。但众所周知,农村居民点整理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人均农居点面积若要从现状水平下降到规定指标,需要一个非常长的时期,其时间跨度将远远超出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末期2/6XX年。因此,在具体推算县农居点用地潜力时,选择指标标准应非常谨慎,要尽可能多地考虑规划实施的可行性,关键是要严格控制指标。1农村占房人口的确定在人口预测专题中已经得到XX年和XX年各乡镇农村人口数,但此数据并不能完全代表实际农村房房占有者的人数,本次规划中,采用以下公式求取2、农村居民点发展趋势和远景目标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率将逐步提高,一方面,大量农村人口迁往城镇,另一方面,自然村居民将逐步迁入中心村因此,今后我县农村居民点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村居民点规模逐步缩小农村居民点数量逐步减少中心村规模将逐步扩大,而自然村将逐步消失农居点发展远景目标根据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参照国内外城市化发展的历程,我们提出了以下远景目标农村人口在XX年基础上进一步减少人均农居点用地面积达90平方米以上自然村消失,全部农村人口居住在中心村里3/63、农居点整理潜力测算根据各乡镇人均用地现状、规划年农村占房人口、农居点远景发展目标,按以下步骤进行规划年人均指标的计算由公式AA0K计算得到规划年人均指标。其中A规划年人均指标A0基期年人均指标K规划期间指标幅度占整个调整幅度的百分比AE远景人均指标,本规划确定为90平方米规划年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计算由公式BAP计算得到,式中,B规划年农居点规模A规划年人均指标P规划年农居点占房人口规划期间农居点整理潜力计算规划年与基期年农居点规模之差即为整理潜力。为了使规划具有可选择性,我们根据K值的不同,制定了五套方案,其中K值分别取30、40、50、60、70,并由远期数值推算近期结果,见表。4/6表8规划期完成农居点整理目标的百分比单位差异并不大,但和各乡镇的整理结果则差异较大,从方案一至方案五,整理力度不断提高,与农居点建设目标也越来越接近若按折中方案,即方案三计算,则XX年人均用地指标为平方米,1997XX年全县可整理出土地公顷四、农居点用地整理规划规划原则1、在已编制村镇规划的前提下进行农居点整理;2、严格控制土地供给量,正确引导需求;3、积极盘活存量用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促使农居点用地从粗放利用向集约利用转变;3、从实际情况出发,明确目标、逐步整理、循序渐进、不断深化;初步规划根据实践经验分析,农居点用地的总量控制,必须以人均农居点用地指标严格控制入手,针对具体现状,制定人均用地指标,特别是上限指标,一旦人均用地达到临界值,该区域的农居点建设不得再增加用地,只能从存量土地中挖潜整理补充。浙江省下达县年至XX年的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要求补充耕地量公顷,县补充耕地的途径主要是农田整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废弃耕地复垦、土地开发、退园还耕等。5/6根据这样一个总体要求以及县农居点用地现状及潜力,提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目标为至XX年农村居民点整理退宅总量为公顷,其中整理退宅还耕量为公顷;近期农村居民点整理退宅总量为公顷,其中整理退宅还耕量为公顷,各乡农居民点整理量、退宅还耕量。、农居点用地整理主要方法县境内有平原、岗台地、山地等各种地形地貌,而且各地自然条件、经济条件迥异,所以农居点用地整理应从实际出发,按不同区域条件采取不同类型的方法才切实可行。以下是适应不同区域的四种农居点用地整理方法城郊结合部农村城镇化型土地整理城郊与城镇距离很近,经济水平较高,农民的思想观念更新快,有较强的农村城镇化趋势。在整理这部分农居点用地时,应将旧村改造规划与城镇总体规划相连,积极提倡建公寓式楼房,一般要求统建联建,这样可以降低人均用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可将生产设施集中化,统一建设晒场、农具堆放地。小村并点型土地整理自然村大多为历史上农民为方便生产而散居后逐步形成的,全县五十户以下的自然村落有许多,一些自然村甚至只有几户人家,而且往往离行政村较远。居民点的分散有许多不利之处第一、行政管理不便。由于村落,分散使6/6乡镇、行政村对其管理难以同步到位,一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