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第七章 第一节 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知道力的作用效果3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具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重点(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难点(1)力的概念(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知识点一:力的单位是: ,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 N。力是物体对物体的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例1. 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 B.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C.马向前拉车,同时车用同样大小的力向后拉马 D.从空中加速降落的雨滴不受力的作用例2.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应用到了这一原理的有( ) A、骑自行车上坡前,要用脚猛力蹬几下 B游泳时,要用手向后猛力拨水 C立定跳远时,脚要向后下方蹬地 D用头顶球射门时,头会感觉到很疼练:1、下列物体重最接近3 N 的是( )A一头小牛 B一块砖C九年级物理课本 D两枚1元硬币2、人推车时,是 和 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对于人推车的力,施力物体是 ,这时,人也受到推力,施力物体是 。3、游泳的人,手脚用力向后划水,人就能向前进,这表明,人向后给水作用力的同时受到了 的推力,这个现象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4、下列关于力的看法,正确的是( )A、没有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B、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C、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不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D、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知识点二: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还可以改变物体的 。例3. 下列各种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是( )A冬冬沿不太光滑的直滑梯匀速滑下 B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C沿平直轨道上正在进站的火车D公共汽车正在减速转弯 例4、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a)、(b)、(c)、(d)各图中的形变,如果力的大小F1=F3=F4F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 )A.图(a)和(b); B.图(a)和(c);C.图(a)和(d); D.图(b)和(d).练:1.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现象: 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用力捏小皮球,球变瘪了; 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A. B. C. D. 2.暴风雨来临前,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使小树发生了 ,使落叶的 发生了改变。知识点三:力的三要素是: 、 、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例5. 如图(a)、(b) 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 , 其中图(a)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发生改变;图(b)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 。图(C),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力的大小、方向有关,还跟力的 有关;图5图6图7练:如右图,用羊角锤拔铁钉,手握在锤柄的末端比握在锤柄的中部要容易些,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A、力的大小;B、力的方向;C、力的作用点;D、施力物体。 知识点四: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 都表示出来就叫力的示意图。例6(1)在图1中画出用10N的力水平向右拉小车,(2)在图2中用与地面成30的150N的力在O点斜向左上方拉小车(3)在图3中画出沿斜面向上推小车100N的力示意图: F2AOFOO箱体图3图2图1练:1、如图4所示,木箱受到水平向右的50N的拉力,画出木箱所受拉力的示意图。2、在图5中木箱的P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上的150 N的力拉木箱;画出木箱所受拉力的示意图。3、如图6所示,电线对电灯6N的拉力,请画出此力的示意图。图5图4图6图5三、课堂检测1. 小亮参加立定跳远考试,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就能向前运动,一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二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2. 小明踢足球时脚感到疼,说明_;他能踢出“香蕉球”,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和_ _有关,3. 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不仅使小树发生了 ,还使落叶的 发生了改变。课题第七章 第二节 弹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弹性、塑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3)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过程与方法(1) 经历弹性、塑性的体验,探究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关系(2)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3) 通过自制弹簧测力计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重点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难点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01N2345012345知识点一:物体由于发生 形变而产生的力。例1、关于形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发生的形变只有弹性形变 B、物体发生形变一定是受到力的作用C、用力压桌子,桌子是坚硬的物体不会发生形变 D、橡皮泥受到挤压后变形,它弹性很好例2.关于弹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 B弹力仅仅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C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 D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练:1.蹦床运动员在比赛时,往往是借助于蹦床形变而产生的 ,使运动员跳得更高,便于舒展身体做出优美的动作2.下列事例中,不是应用弹力工作的是( )A.撑杆跳高B.跳远C.玩具弹簧枪射出的子弹D.守门员接住射向球门的足球知识点二: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 跟受到的拉力成 。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不是,则要 ;如图,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例3、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过程,有如下操作:(1)轻轻拉动弹簧挂钩看是否有摩擦;(2)把待测力加在挂钩上;(3)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4)调正指针的位置(指针回零);(5)待指针稳定后读数。上述操作中,合理的顺序是( ) A、(1)(2)(3)(4)(5) B、(2)(3)(4)(1)(5)C、(4)(1)(2)(3)(5) D、(3)(4)(1)(2)(5)例4、如右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刻度盘上标注的最大刻度值就是弹簧测力计的_,用该弹簧测力计测量的力的大小不能超过_N。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 ,图中拉力F的大小为_N。练:1、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_;实验室里常用测量力的仪器是_ _。 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注意看清它的_ ,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_,否则将会_弹簧测力计。 3、如右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它的量程是_,分度值是 ,图中M受到的拉力大小应为_。如果使用时物体挂在拉环上,用手拉称钩,即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使用,则读数和所测量的力相比将 。(填“偏大”、“偏小”、“相等”)。 4、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这是因为在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内,弹簧的_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5、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 B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作用C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D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6、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必须注意的几点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零C、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D、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允许超过它的量程7、要测量一个约8N的力时,应选用的最恰当的弹簧测力计是( ) A、量程为20N,分度值为0.5N B、量程为10N,分度值为0.1N C、量程为5N,分度值为0.1N D、以上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8、关于弹簧测力计上零刻度的意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弹簧的长度为零 B弹簧的伸长为零 C.弹簧所受的拉力为零 D指针的初始位置9、两位同学使用弹簧拉力器比较臂力的小,他们拉同一拉力器的三根弹簧,结果都将手臂撑直了,则( )A、手臂粗的同学用的臂力大 B、手臂长的同学用的臂力大C、两同学用的臂力一样大 D、无法比较用的臂力大小能力拓展:1、 甲、乙两位同学各用200N的力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测力计的示数为:() 、400N;B、200N;C、100N;D、0N。2、 一条弹簧,受到15N的拉力时长8cm,受到5N的拉力时长6 cm,受到10N的拉力时,弹簧长_ cm,没有受到拉力时,弹簧长_ cm。 FF113.如下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挂在墙上,用F=490N的力拉另一端,弹簧伸长了20cm。如果改为两个人分别拉弹簧的两端,把它也拉长了20cm,则每个人各自用的力F1= ,F2= 。F2三、课堂检测1如图14所示, 请观察此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分度值是:_;示数是:_ _。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_N。2测量一个约6N的力,应选用的最适当的弹簧测力计的规格是 ( )A、量程是10N,分度值为0.2N B、量程为5N,分度值为0.1NC、量程15N,分度值为0.5N D、以上三种弹簧测力计都可以3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把它的挂钩轻轻来回拉动几次,这样做的好处是 ( ) A试试弹簧的弹性B可避免弹簧被卡壳C是无意识的随便拉拉 D看看能测多大的拉力,以便确定量程4. 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测力计的量程不允许超过被测力的大小B.弹簧测力计不仅能测竖直方向的力,也能测其他方向上的力C.被测力应作用在挂钩上D.测量时指针不要与外壳接触课题第七章 第三节 重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重力的原因产生;(2) 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并能用公式G=mg计算有关问题;(3) 知道重心的概念。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重力;(2) 通过探究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重点重力的概念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难点重力的方向知识点一:由于 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总是_ _。重力的大小为G_,其中g_N/kg,表示_。例1、掉在地上的乒乓球会向上弹起,在乒乓球向上弹起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乒乓球( )A不受力B只受重力C受到重力和弹力 D只受弹力例2、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图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质量m/g100200300400500600重力G/N13456(1)按照图甲所示,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2)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14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3)由此可知 例3、一个质量是50kg的同学,他所受到的重力多少?他所背的书包重力是35N,则书包的质量是多少? (g=10N/Kg)练:1、苹果从树上下落,是因为受 力的作用,它的运动方向就是 力的方向,我们把这个方向叫 。2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向上抛出的篮球,在上升过程中没有受到重力的作用B汽车在坡路上下行,受到的重力是垂直于坡面的 C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D地面附近的物体在没有受到支持的时候,要向地面降落,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3一个中学生的体重最接近( ) A5N B50N C500N D5000N4下列关于“g=9.8Nkg”所表示的物理意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1kg物体的质量是9.8N B1kg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C重lkg物体的质量是9.8N D9.8kg的物体重1N5.下列关于重力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支撑面 B.重力不随物体位置变化而变化C.粉笔在使用时,质量变小,重力变小 D.空中上升的气球没有受到重力6.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河水不流动 B.物体没有质量C.一跳起来就会离开地球 D.茶杯里的水倒不进嘴里知识点二重力的方向总是 。作用点在物体的_ _. 例4、在空中飞行的子弹沿曲线很快落回地面,则子弹在此过程中受到的重力方向是( )A子弹的飞行方向 B始终竖直向下图1C始终垂直于地面向下 D以上都不对例5、如图1所示是2008年奥运会上巴西足球队员踢飞的足球,请画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练:1、足球前锋队员面对已封住角度的守门员,轻轻地将球一挑,足球在空中划过一条弧线进入球门,若不计空气阻力,足球离开脚面后,使其在空中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施力物体是( ) A前锋队员 B守门员 C地球 D足球2、如图2所示,下列哪幅图中的箭头能正确表示球受到的重力的方向:( ) 图2图33、用力的示意图示表示右图3中所示物体受到的重力。(物重均为10N)4、如图4所示,斜面上物体的质量是5 kg,画出物体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g=10Nkg)能力拓展:图41若先后在地球上和月球上分别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称同一物体,会发现( )A天平示数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 B天平示数变小,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C天平示数不变,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D天平示数不变,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2月球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重600N的人到了月球上重 N,此人的质量是 kg。(g=10Nkg)3.月球对它表面的物体也有引力,并且这个引力是地球的1/6,一个在地球上能搬动600N重的物体的人,在月球上能搬动( )A、大于600N重的物体B、小于600N重的物体 C、等于600N重的物体D、无法确定检测:用弹簧测力计称出某物体重1.5N,能否用最大量程是200g的天平称它的质量?(g=10Nkg)课题第八章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确认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3)知道惯性的概念,会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过程与方法(1)经历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认识牛顿第一定律(2)从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论证能力和表述信息的能力重点通过实验,确认阻力对运动的影响,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难点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认识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点一:亚里士多德:人不蹬地,车最终会停下来。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即: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人没有蹬地,车还继续前进。说明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车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典例1:.实验探究:阻力大小对物体的运动速度减小快慢的影响。(1)如图1所示,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让小车在平面上开始时具有_;此实验控制的变量是 ;实验表明,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 ,小车前进的距离越 。(2)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3)由此可推理得出的结论是: 。毛巾表面棉布表面木板表面练1:在“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三个轨道的斜面部分完全相同,水平部分材质不同(毛巾、棉衣、木板)。实验中三个相同的小球分别从三个轨道的同一高度静止释放。 (1)实验中看到小球在 表面运动的最远。(2)小球运动状态改变最大的是: 表面。(3)此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4)由此实验现象推理出: 。(5) 三次实验都让小球从同一高度静止滚下,其目的是 。说明: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_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_出来的。2. 小明站在地面上投掷实心球,实心球在空中运动时,以实心球为参照物,小明是 的;若实心球在运动时所受的力都消失,实心球将做 运动。知识点二:惯性是指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_ _。_都具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_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典例2: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A汽车急刹车时,乘客的身体会向前倾 B火车启动后,速度越来越大C从枪口射出的子弹在空中飞行,并击中目标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典例3: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B.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C.物体惯性的大小与运动状态有关 D.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练:1.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足球射入球门时才具有惯性 B.关闭发动机的汽车最终能够停下来,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C.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是为了获得惯性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2.扔出去的石块在空中继续向前运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块继续运动是受到向前的冲力作用 B.石块继续运动是受到惯性作用C.石块继续运动是石块具有惯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能力拓展:小刚同学把一只熟鸡蛋和一只生鸡蛋都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同样大小的力分别使它们在桌面上绕竖直轴水平旋转,然后用手按住熟鸡蛋立即释放,发现熟鸡蛋静止了;用手按住生鸡蛋立即释放,发现生鸡蛋沿原来方向继续转了几圈,如图所示。请用初中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释放后生鸡蛋又继续转了几圈?课堂检测:1.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在实验中“同样条件”是指同一 、同一 、同一 ;“不同条件”是指 ;(2)小车在三种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运动距离不等,说明了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3)对这个作进一步推想,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4)从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 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 的原因2.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行驶的一辆汽车,若以该汽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_(填“静止”或“运动”)的;当汽车紧急刹车时,车内乘客向前倾倒,这是由于乘客具有_。3.当汽车刹车时,乘客向前倾倒;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乘客不发生倾倒,在这两种情况中A.前者有惯性,后者没有惯性 B.后者有惯性,前者没有惯性C.两者都有惯性 D.两者都没有惯性4.正在运动着的物体,如果它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A.立即停下来 B.先慢下来,然后再停下来C.改变运动方向 D.沿原来的运动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5.在汶川抗震救灾时用飞机空投物品,物品下落过程中,如果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那么它将做( )A匀速运动 B减速运动 C加速运动 D曲线运动 6.如上右图所示在匀速前进的小车上放一竖直的木块,突然发现木块向左倾斜,这是因为小车( )A 、向左加速 B 、向右加速 C、向左减速D、 向右减速课题第八章第二节 二力平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的概念,会判断物体受力是否是平衡力。(2)会应用二力平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具有初步观察和归纳总结能力。(2)尝试用已知科学规律解决具体问题,具有分析、语言表达能力重点二力平衡的条件难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知识点一:平衡状态指 、 。平衡力是指 典例1:当物体受力平衡时( )A.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一定处于匀速直线状态C.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要发生变化D.物体有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有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练:下列四种情况中,物体受到力作用而保持平衡的是( )A.草地上滚动的足球B.自由下落的石块C.桌面上静止的杯子D.沿斜坡匀速向上行驶的汽车知识点二:二力平衡条件 、 、 、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典例2: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B.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C.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它们一定是平衡力D.运动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典例3:天花板上吊一盏灯,吊线的重力忽略不计,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天花板对吊线的拉力和吊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B、灯对吊线的拉力和吊线对灯的拉力C、天花板对吊线的拉力和吊线对灯的拉力 D、灯受到的重力和吊线对灯的拉力练:1. 物理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物理书所受的重力与物理书对桌面的压力B、物理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理书的支持力C、物理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D、物理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物理书的支持力2.起重机以1m/s的速度匀速吊起一个重物,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是6000N。若起重机吊着这个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这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是( )A、12000N B、6000N C、3000N D、无法判定3. 下列物体中,受平衡力的是( )A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文具盒 B向上抛出的皮球C沿滑梯加速下滑的小孩 D减速行驶的火车4.一辆汽车停在水平路面上,汽车与路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A汽车的重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B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C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 D以上说法均不对5. 一个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那么这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是( )A、一定改变 B、一定不变 C、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D、以上说法都不对6.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物体,受到_和_两个力的作用,它们的施力物体_和_,这两个力的关系是_ _.7.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_汽车的牵引力.8.重104N的车厢,在103N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车厢受到的阻力是_N;若将拉力增大,则车厢速度将_;若拉力减小,则车厢速度将_.9.请画出静止悬挂的电灯受力的示意图,并分析电灯是否受到平衡力,哪一对力是二力平衡。能力拓展:1. 用钢丝绳系上一个重为500 N的物体,当钢丝绳拉着它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静止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以2 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N.2.连同载重共2000N的气球在竖直方向匀速下降,它受到的空气浮力为1900N(已知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则它在运动中受到空气的阻力为_N.若从气球中抛掉一些重物后, 气球能以同样大小的速度匀速上升,则抛掉的重物重为_N.(设气球所受到的空气的浮力和空气的阻力的大小不变).课堂检测:1.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B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 D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2.当猴子倒挂树枝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树枝对猴子的拉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猴子对树枝的拉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猴子对树枝的拉力和树枝对猴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猴子所受的重力和树枝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3.起重机钢丝绳下吊着4104 N的重物,下列情况中正确的是( )A.物体静止在空中时,钢丝绳拉力是4104 NB.物体匀速上升时,钢丝绳的拉力大于4104 NC.物体匀速下降时,钢丝绳的拉力小于4104 ND.物体匀速上升和匀速下降时,钢丝绳的拉力都是4104 N 4.某人用绳提着一条鱼静止不动,此时鱼受到的平衡力是 和 这一对力。而绳子拉鱼的力和鱼拉绳子的力是 和 。5.重2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画出他受力的示意图 (要求: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中心)课题第八章 第三节 摩擦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根据生活体验认识摩擦力2.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用弹簧测力计粗略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过程与方法经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能表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重点测量滑动摩擦力、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难点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识点一:摩擦的种类: 、 、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 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产生的原因 。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典例1:测量滑动摩擦力实验:用弹簧测力计 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 运动。根据 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v练:下图中汽车正在水平向右运动 ,在某段时间内车上的箱子从车厢前部滑到中部这时箱子与地面间 (填有或无)摩擦, 这是因为 ,箱子与车之间 (填有或无) 摩擦, 这时车对箱子的摩擦力的向 ,箱子对车的摩擦力的向 。知识点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 有关。典例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否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参照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压力大小F/N接触面材料测力计示数F/N滑动摩擦力fN12木板1.01.022棉布1.51.532毛巾2.02.044毛巾2.556毛巾3.0(1)该实验的原理是 。(2)完成表格中的空白处(3)在实验中,必须拉着弹簧测力计使物体沿水平方向做 运动。(3)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是否有关”时,应控制 不变,改变 。(4)第_、_、_三次实验,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是否有关”。(5)第3次实验数据的特殊作用是:_ _。(6)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 _。练:小佳同学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1)如图所示,他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运动鞋在水平桌面上做 直线运动,其目的是 实验次数123456压力力FN2.O3.O4.05.06.O7.0滑动摩擦力fNO.6O.91.21.51.82.1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2)再往木块上添加砝码,改变的是木块对桌面的 ,重复上述实验步骤进行多次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3)分析图象可得结论: 0.40.81.21.62.02.40 F/Nv/cm31234567(4)若他拉着运动鞋匀速前进的速度由0.02m/s变为0.04m/s,在其他情况不变时鞋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5)论上,该实验次数越多越好,其好处是:_ 。(6)小华将图中的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知识点三: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_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的作用点在 。典例3:一只机灵的猴子沿着杆往上爬,猴子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 ,与猴子运动方向相 。练:顽皮的熊猫顺着树往下滑,熊猫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向 ,与熊猫运动方向相 ;随传送带一起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 。知识点四:增大有益摩擦的主要方法有:增大_;增加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减小_;减小_ _;用_代替_;使接触面_ _(如磁悬浮列车、气垫船)。典例4:下列做法中,能减小摩擦的是( )A.饮料瓶盖上刻有条形花纹B.在汽车轮治上装防滑链C.往冰雪路面上撒煤渣D.往门轴中加润滑油练:轮胎上做有凸凹不平的花纹,这是通过 增大摩擦力如果在木块下垫两三根圆铅笔,使木块匀速运动所用的拉力大大减小了,这是利用 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自行车刹车时,用力越大车停得越快,说明了 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课堂检测:1.如图1232所示是某同学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他先利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如图甲)。再在木板上放砝码,重做上述实验(如图乙)。最后,把毛巾铺在长木板上,重做上述实验(如图丙)。并将每次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对三次实验综合分析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 和 有关。1)由甲、乙两次实验可知: 。2)由甲、丙两次实验可知: 。课题第九章 第一节 压强(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2. 知道增大、减少压强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认识压力及作用效果,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进一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重点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压强知识的应用难点压强的概念及压强知识的应用知识点一:压力的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的作用点在 上。压力的方向与支持面 。压力的大小: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F压 G物。典例1:每个物重均为G,F为外力,则下列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多少?练:1.如图所示,正方体金属块重20 N,F恒为5 N,则支承面所受到的压力分别是: Fa=_,Fb=_,Fc=_,F d=_.2.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名称 压力 重力符号 定义性质 施力物体 方向作用点知识点二:压力的作用效果:跟 、 的大小有关。 典例2: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中,由甲乙两图可得出结论: 由乙丙两图可得出结论: 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评估:(1)实验中,各器材的作用是什么?海绵:通过海绵发生的形变显示压力产生的作用效果。 砝码:改变压力的大小。小桌:改变受力面积。(2)实验中为什么选用海绵做实验器材,而不选木板?实验压 力 情 况接触面的材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甲一个木块木板与木块08乙在个木块和砝码木板与木块12丙一个木块木块与毛巾23知识点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 叫压强。 压强公式: ;式中p单位是 ,压力F单位是:N;受力面积S单位是: 。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强约.Pa 。它表示 1. 典例3:小明家为了改善居住条件,计划建一座房子,其设计的房子剖面图如图10所示。他设计的地基和房体的总质量为4105kg,地基总的底面积为32m2。(g10N/kg)求:(1)地基和房体的总重力是多少牛?(2)地基和房体对地的压强是多少Pa?练:某校所在地区经常停水,为了解决用水问题,学校在教学楼顶建了一个储水箱,水箱放在支架上。已知水箱最多可装水7800 kg,空水箱的质量是1.5t,水箱底部与支架的接触面积是0.6m2。(g取10Nkg)。试求:.水箱装水7800 kg后,水箱对支架的压强是多少帕?课堂检测:甲乙丙1.如图所示,将实验用的“小桌”放入砂盘中,观察陷入砂中的深度。比较图甲与图乙的情况,可知压力作用的效果与_有关;比较图乙与图丙的情况,可知压力作用的效果与_有关。2. 重60000N的大象,每只脚掌着地面积0.06m2。则大象站在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课题第九章 第一节 压强(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2. 知道增大、减少压强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认识压力及作用效果,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进一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重点增大、减少压强的方法难点压强知识的应用知识点:压强公式: ;增大压强的方法: 减少压强的方法: 典例1:关于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压力大,则压强一定大。B、受力面积大,则压强一定小。C、单位压力的受力面积大,则压强一定大。D、单位受力面积的压力大,则压强一定大。典例2:下列事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一项是( )A火车铁轨不直接铺在路面上,而铺在一根根路枕上。 B注射器的针头很尖。C为了易于把吸管插入软包装饮料盒内,吸管一端被削得很尖。D菜刀用过一段时间后,要磨一磨练:1.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越大,产生的压强也一定越大 B.受压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一定越大C.物体的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D.压力不变,受压面积越小,压强越大2. 一小孩在结冰的河面上玩耍,突然发现脚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超塑化剂液体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4年收银审核员高分题库含答案详解【基础题】
- 音乐版权运营模式2025年创新报告:科技引领产业升级新趋势
- 幼儿园启蒙语言教学活动方案
- 2025数字艺术作品版权保护与版权交易市场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机械设备租赁合同条款详解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性能提升与轻量化技术创新研究报告
- 小学生环境保护教育活动方案
- 海洋能发电助力海岛智慧能源系统建设:2025年技术策略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网络隔离技术投资机会与风险预警报告
- 股权转让担保责任及权益保护合同
- 1 学习伴我成长(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 2025医院防控试题及答案
- 禁毒办案知识培训课件
- 物业收费知识培训
- 专题22.6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校园“1530”安全教育记录表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课件
- 2025-2026学年译林版(三起)(2024)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初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试卷及答案
- 2025年N1叉车司机模拟考试1000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