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铸辉煌经济发展谱新篇 PPT制作 张雯雅资料收集 刘倩资料汇总 韩思佳 2 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抉择 开启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新时期 35年来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 党中央 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 砥砺勇气 攻坚克难 锐意推进改革 坚持不懈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焕发蓬勃生机和活力 我国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3 一 经济发展大跨越 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由弱到强的历史性巨变二 经济结构深刻变化 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趋于增强 三 供给能力大提高 商品和服务实现了由短缺到丰富充裕的巨大转变 四 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大发展 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显著改善 五 对外经济大飞跃 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六 人民生活大改善 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跨越 七 社会事业大进步 呈现出由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转变 4 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年均经济增速高达9 8 1979 2012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 8 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只有2 8 我国高速增长期持续的时间和增长速度都超过了经济起飞时期的日本和亚洲 四小龙 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新奇迹 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 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12年的518942亿元 其中 从1978年上升到1986年的1万亿元用了8年时间 上升到1991年的2万亿元用了5年时间 此后10年平均每年上升近1万亿元 2001年超过10万亿元大关 2002 2006年平均每年上升2万亿元 2006年超过20万亿元 之后每两年上升10万亿元 2012年已达到52万亿元 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 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 1978年 我国经济总量仅位居世界第十位 2008年超过德国 居世界第三位 2010年超过日本 居世界第二位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1978年的1 8 提高到2012年的11 5 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我国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 2008 2012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20 5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提高 成功实现从低收入国家向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跨越 197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有381元 1987年达到1112元 1992年达到2311元 2003年超过万元大关至10542元 2007年突破2万元至20169元 2010年再次突破3万元大关至30015元 201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8420元 扣除价格因素 比1978年增长16 2倍 年均增长8 7 人均国民总收入也实现同步快速增长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 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5680美元 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 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上中等收入国家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发展起点低 人口基数庞大的国家 能够取得这样的进步确实难能可贵 6 国家财政实力明显增强 政府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调控能力日益增强 1978年国家财政收入仅1132亿元 1985年翻了近一番 达到2005亿元 1993年再翻一番 达到4349亿元 1999年跨上1万亿台阶 达到11444亿元 2007年超过5万亿元 达到51322亿元 2011年再次超过10万亿元 2012年 我国财政收入达到117254亿元 比1978年增长103倍 年均增长14 6 财力的增加对我国促进经济发展 加强社会保障 减小城乡差距 切实改善民生 有效应对各类冲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7 外汇储备大幅增长 实现从外汇短缺国到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的巨大转变 1978年 我国外汇储备仅1 67亿美元 位居世界第38位 人均只有0 17美元 折合成人民币不足1块钱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壮大 经常项目贸易盈余不断积累 外汇储备的短缺迅速成为历史 1990年外汇储备超过百亿美元 达到111亿美元 1996年超过千亿美元 达到1050亿美元 2006年超过1万亿美元 达到10663亿美元 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位 2011年超过3万亿美元 2012年达到33116亿美元 连续七年稳居世界第一位 8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35年来 三次产业在调整中均得到长足发展 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强化 工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服务业迅速发展壮大 1979 2012年 第一 二 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实际分别增长4 6 11 3 和10 8 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由1978年的28 2 47 9 23 9调整为2012年的10 1 45 3 44 6 与1978年相比 2012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8 1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比重下降2 6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20 7个百分 9 需求结构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经济总量小 基础设施落后 对外开放程度低 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波动较大 需求结构很不稳定 1981年甚至出现了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 4 3 的局面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也经常为负值 但随着经济实力提高 融资方式多样化 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投资和净出口对经济拉动作用大幅提高 2007年消费 投资 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9 6 42 4 和18 0 近年来 在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带动下 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 尤其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 内需的强劲增长有效弥补了外需的不足 对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2012年 最终消费支出 资本形成总额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55 0 47 1 和 2 1 10 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 按照邓小平同志关于 让一部分地区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和 两个大局 的战略思想 我国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起来 2000年 东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比1985年上升了8 3个百分点 西部仅上升0 4个百分点 中部和东北则分别下降4 2和4 5个百分点 新世纪以来 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政府相继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决策 特别是近年来 区域发展战略向纵深推进 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步伐加快 中西部地区发展潜力不断释放 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2012年 中部 西部 东北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3 5 24 1 和11 1 分别比2000年提高6 0 5 0和2 7个百分点 11 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 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 9 上升到2012年的52 6 上升了34 7个百分点 年均上升1 0个百分点 城镇总人口年均增加1586万人 乡村总人口年均减少435万人 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有利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并不断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也不断增强 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的比重从1978年的23 7 上升到2012年的48 4 乡村就业人员占比从76 3 下降51 6 12 农产品供给不仅解决了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 还为工业化快速推进提供了重要支撑 35年来 党中央 国务院始终把农业生产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千方百计促进农业生产 稳定粮食产量 不仅成功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 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质的提高 而且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2012年 粮食产量达到58958万吨 比1978年增长93 5 2004年以来实现 九连增 连续6年稳定在5亿吨以上的水平 棉花产量684万吨 比1978年增长2 2倍 油料产量3437万吨 增长5 6倍 糖料产量13485万吨 增长4 7倍 水果产量24057万吨 增长35 6倍 水产品产量5908万吨 增长11 7倍 肉类产量8387万吨 比1979年增长6 9倍 2011年 谷物 肉类 籽棉 花生 茶叶 水果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 油菜籽 甘蔗 大豆分列第二 三 四位 从人均水平看 2012年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36 5公斤 比1978年增长36 9 人均棉花 油料 糖料 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5 1公斤 25 4公斤 99 8公斤和43 7公斤 分别增长1 2倍 3 7倍 3 0倍和8 0倍 13 工业生产能力迅速提高 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工业化进程迅速启动 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迅猛增长 2012年 原煤产量达到36 5亿吨 比1978年增长4 9倍 粗钢7 2亿吨 增长21 8倍 水泥22 1亿吨 增长32 9倍 汽车1928万辆 增长128 3倍 家用电冰箱由1978年的2 8万台增加到2012年的8427万台 彩色电视机由0 4万台增加到1 3亿台 移动通信手持机和微型电子计算机从无到有 2012年产量分别达到11 8亿台和3 5亿台 35年来 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 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 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比重已达到17 6 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 在22个大类中 我国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 钢铁 水泥 汽车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迅速成长起来 2013年大陆企业进入 财富 世界500强达89家 含香港 比2002年增加78家 总数位列美国之后居世界第二位 近年来 在国家政策扶持和带动下 新能源 新材料 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 14 第三产业不断发展 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1978年前我国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偏低 发展相对滞后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块 短板 随着国家对发展服务业重要性 紧迫性的认识逐渐深化 推出了一系列旨在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 2012年 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31407亿元 1979 2012年年均实际增长10 8 其中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年均实际增长9 5 批发和零售业年均实际增长10 5 在传统行业持续增长的同时 金融 房地产 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新兴服务业迅速发展壮大 金融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68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8723亿元 年均实际增长12 8 房地产业由80亿元增加到29006亿元 年均实际增长11 3 近年来 信息 物流 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增强 15 能源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 我国逐渐成为能源消费大国 与此同时 能源生产能力也不断提升 能源自给率保持较高水平 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家经济安全 2012年 我国能源生产总量达到33 2亿吨标准煤 比1978年增长4 3倍 年均增长5 0 同期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5 6 与能源生产增速的差距不大 能源总自给率达到90 以上 能源生产结构不断优化 水电 核电 风电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生产量在能源生产总量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3 1 提高到2012年的10 3 16 交通运输设施日益完善 35年来 我国交通网络不断完善 运输能力不断增强 运输效率不断提高 有力地支撑了各项产业的发展 2012年 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 8万公里 比1978年增长88 8 居世界第二位 公路里程424万公里 增长3 8倍 民用航空航线里程328万公里 增长21 0倍 输油 气 管道里程9万公里 增长9 9倍 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66 5亿吨 增长32 5倍 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 一些现代化交通运输设施从无到有 增长迅猛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尚无高速公路 2012年 我国高速公路里程达到9 62万公里 位居世界第二 高速铁路飞速发展 生产出时速高达350公里的动车组 标志着我国铁路运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2年 高铁运营里程达9356公里 居世界第一位 17 邮电通信业突飞猛进 35年来 我国邮电通信业规模不断扩大 服务种类不断丰富 推动我国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邮政营业网点由1978年的5 0万处扩张到2012年的9 6万处 增长92 6 邮路总长度由1985年的142万公里提高到586万公里 增长3 1倍 2012年 全国通邮的行政村比重达到99 1 固定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由1978年的0 2万路端提高到2012年的1580万路端 增长8479倍 局用交换机容量由406万门提高到43749万门 增长106 8倍 固定电话用户由192 5万户提高到2 8亿户 增长143 5倍 电话普及率由1978年的每百人0 38部提高到2012年的每百人103 10部 移动电话业务从无到有 手机已由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奢侈品变为现在的生活必需品 2012年普及率达到每百人82 50部 几乎达到了所有成年人人手一部的水平 互联网设施迅猛发展 互联网普及率由2002年的4 6 迅速提高到2012年的42 1 18 对外贸易总量不断攀升 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对外经济交流活动十分有限 再加上国内市场化水平不高 造成了与国际市场相对隔绝的状态 1978年 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只有206亿美元 世界排名第二十九位 1988年突破了1000亿美元 1994年突破了2000亿美元 1997年突破了3000亿美元 2004年又突破了1万亿美元大关 2012年 货物进出口总额已达到38671亿美元 比1978年增长186倍 年均增长16 6 仅次于美国 位居世界第二位 货物出口总额20487亿美元 增长209倍 年均增长17 0 居世界第一位 货物进口总额18184亿美元 增长166倍 年均增长16 2 居世界第二位 2012年 我国货物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分别占世界的11 2 和9 8 19 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活动日益频繁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充分发挥了资源 劳动力等要素优势和巨大的潜在市场优势 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热土 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 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 1979 2012年 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2761亿美元 1984 2012年以年均18 0 的高速度增长 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世界排名也上升至第二位 近些年来 随着我国企业实力的提升 走出去 的步伐开始加大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由2007年的265亿美元快速提高到2012年的878亿美元 2012年末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5319亿美元 20 就业规模持续扩大 党中央 国务院始终把就业问题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后 根据人口结构和就业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 实施了就业优先的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缓解了就业矛盾 1978 2012年 我国就业人员从40152万人增加到76704万人 年均增加1075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长期保持基本稳定 与此同时 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 2012年 我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 6亿人 21 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 35年来 党中央 国务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效率和公平兼顾 确保了城乡居民收入和财富的快速增长 2012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 比1978年增长71倍 年均增长13 4 扣除价格因素 年均增长7 4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 增长58倍 年均增长12 8 扣除价格因素 年均增长7 5 城乡居民拥有的财富显著增加 2012年末 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39 96万亿元 比1978年末增长1896倍 年均增长24 9 股票 债券等金融资产规模不断扩大 城镇居民拥有的财产性收入从无到有 2012年占人均全部年收入比重上升到2 6 22 社会保障事业全面推进 35年来 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经历了一个从低层次到制度建立完善再到全面推进的演变过程 近年来 党中央 国务院按照全覆盖 保基本 多层次 可持续方针 以增强公平性 适应流动性 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 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建设 截至目前已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2012年末 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0426 8万人 比1989年末增加24716 5万人 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人数分别为19861 3万人和15224 7万人 分别比1994年增加19486 7万人和7256 9万人 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48369 5万人 2566个县 市 区 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 3 2143 5万城市居民和5344 5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23 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1978年到2012年 我国先后采用过不同的农村贫困标准 根据1978年标准 1978年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约2 5亿人 约占全部人口的四分之一 2007年下降为1479万人 平均每年脱贫811万人 按照2008年标准 2007年农村贫困人口为4320万人 2010年下降为2688万人 平均每年脱贫544万人 按照2010年制定的新扶贫标准 2010年农村贫困人口为16567万人 2012年为9899万人 不足全部人口的10 平均每年脱贫3334万人 24 教育事业成绩显著 30多年来 党中央 国务院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 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 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 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 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2年的5 2年提高到2012年的8 9年 2012年 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人数689万人 比1978年增长16 1倍 在校生2391万人 增长26 9倍 毕业生625万人 增长36 9倍 较好地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25 科技事业成果丰硕 30多年来 党中央 国务院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不断加大科技投入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 激励机制和转化机制 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丰硕的成果 2012年 研究与试验发展 R D 经费支出达到10298亿元 比1995年增长28 5倍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 98 上升1 4个百分点 发明专利申请授权21 71万件 增长63倍 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 建成了正负电子对撞机等重大科学工程 秦山 大亚湾核电站并网发电成功 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不断升级并全部研制成功 近年来 我国在载人航天 载人深潜 基因工程 高性能计算机 新材料 量子信息 3D打印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为成功转型为创新型国家奠定良好基础 26 公共卫生事业成效明显 30多年来 党中央 国务院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 坚持预防为主 以农村为重点 完善国民健康政策 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展顺利 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2012年末 全国共有卫生机构95万个 比1978年增长4 6倍 卫生技术人员668万人 增长1 7倍 医院和卫生院床位527 1万张 增长1 9倍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强化 初步建成全民医保体系 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 基本建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 妥善应对了 非典 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疫情 艾滋病 血吸虫病 结核病 肝炎等重大传染病 地方病和慢性非传染病的防治取得积极进展 居民预期寿命由1981年的67 8岁提高到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房产抵押贷款合同范本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收银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西-江西客房服务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苏-江苏城管监察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水工闸门运行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护理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造林管护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水生产处理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焊工基本知识培训内容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安徽-安徽水利机械运行维护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课件】《合并同类项》说课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2021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及答案(第1套)
- 医院殡葬领域管理制度
- 2025年软考网络管理员真题解析及答案
- 学校物业服务应急事件处理预案
- 校园安全培训课件(教师)
- 断绝子女关系协议书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教育》课件
- 单位车辆管理委托协议书示例3篇
- 孔子的故事课件
- 直肠癌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