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案01——文体规范_第1页
作文教案01——文体规范_第2页
作文教案01——文体规范_第3页
作文教案01——文体规范_第4页
作文教案01——文体规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郑梁梅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一语文教学资料 作文01文体规范,彰显个性主备:杨玲 复备:徐月娟审核:赵洪高一、考纲解说所谓“文体”,是指考试说明所说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以及常用应用文等文章体裁。“符合文体要求”,首先是指符合试题规定的文体要求,其次是指所写文章符合考生自己选定的文体的要求。二、现状分析高中学生的议论文习作,问题主要表现为:结构单一,模式化严重;对事例分析不足,对中心论点的论证平面化、无层次;语言啰嗦,说服力、感染力不足;举例随意无序列,不分详略主次,或平均用力,或大段详细叙述,导致文体不明。至于记叙文,问题主要表现在:文章铺垫过多,到涉及主题的关键部分时,字数往往也接近了限制,只能草草收尾;细节描写不够或者不典型,描写在文中没有“点睛”之用;大段地出现抒情、议论性语句,冲淡记叙本质,文体意识淡薄。而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试卷,经常在作文要求中写明“文体不限”,好多考生以为“文体不限”就是不讲究文体,于是一些既不像议论文,又不像说明文,既不是散文,又不是记叙文的“四不像”作文不断出现。而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中都有明确的文体要求:“文体不伦不类,视为五类卷;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由此看来,考生必须高度重视文体才是。三、策略在心高考作文如何做到“符合文体要求”呢?那就需要我们苦心经营,写出典范的文体,彰显我们的作文个性。策略一:符合试题所定的文体要求。高考作文题,或指定某种文体,如“写一篇议论文(记叙文)”;或排除某种文体,如“不可写成诗歌、戏剧”。如果指定文体,考生不得随意更改;如果排除某种文体,考生则可随意挑选其他文体,但仍要符合所选文体的要求。策略二:符合自己所选文体的要求。考生选定文体后,就要按所选文体的要求去写,力求文体特征鲜明。如果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上平均用笔墨,会使文章显得不伦不类,即使全文能扣题,得分也不会高。策略三:符合文体的行文规范。记叙文的目的是动人以情、示人以范,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所以这一文体的基本特点是记叙的单纯性、材料的直观性、结构的时空性、语言的形象性。议论文的目的是晓人以理、导人以行,以议论说理为主要表达方式,所以这一文体的基本特点是议论的主导性、材料的论证性、结构的逻辑性、语言的概括性、观点的鲜明性。另外,记叙文中也可有适当的议论成分,但一定要少,因为记叙文中的议论只起到点睛升华的作用;议论文中的叙述成分也不可多,因为叙述主要是为议论服务的,叙述要概括、简短,语言要简洁平实,不能喧宾夺主。还有,如果选择了特殊文体,如书信体,就需注意格式和称呼等。策略四:选择适合自己发挥的文体。考生要思考某一作文题目最适合写哪种文体,进而选择适合自己发挥的文体,并考虑自己有没有与该文体相应的写作素材。如写议论文,要看自己有没有积累相关的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写记叙文,要看自己有没有积累相关的整一、连贯、动态的生活故事;写杂文,要看自己有没有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幽默素质。扬己所长,才能所向披靡。四、延伸思考但凡文体特征不清晰的文章,有三种修改方法:一是将之彻底改造成一篇记叙文,那么文章的写作思路便是先叙后议,或者边叙边议,这里所说的议,都只能是“点到为止”,侧重点应始终放在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叙述要波澜起伏,描写要形象生动。二是干脆写成议论文,若改为议论文,便可保留文章的开头及结尾,用一些典型事例,以事例论证的方法来取代原文的主体部分,如能在例证过程中采取逐层深入或正反论证等方法,效果会更好。所有事例都不要具体叙述,只能概述、评析。三是改写成散文。可以把话题或题目作为线索,围绕着这条线索,串连起和主旨相关的内容,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创作出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五、佳作欣赏(一)记叙文佳作让记忆之花盛放在泛黄的纸片上院子里的紫藤花开了,散发着清悠安宁的香气。 奶奶跟往常一样,搬着一张陪伴她多年的长躺椅,来到院中那棵古老苍劲的大树下,安静地歇息着。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温暖地照耀着奶奶,一切是那么的安详与美好。 跟以往一样,奶奶手里拿着一张泛黄的相片。岁月的冲刷与销蚀早已摧毁了那张黑白的胶片,照片上的人物已不很清晰。可是奶奶并不在意,她紧紧地捏住那张珍贵的照片,让记忆之花在每一个宁静的午后静静盛放在那泛黄的纸片上。 那是一张怎样充满温情的照片啊! 奶奶说当年爷爷向她告白的时候,手里捧着一束紫藤花。紫藤花清悠的香气让她陶醉在与爷爷相识的点滴岁月里。相片中的奶奶,年轻貌美,手里捧着一束紫藤花,娇羞地依偎在爷爷的怀抱里,笑容灿烂。爷爷也是一脸幸福的样子。 这是一份永恒的回忆。爷爷已经不在,只剩下奶奶忠诚地守护着这份曾经美好的记忆。是这张泛黄了的纸张,给了奶奶情感的寄托与依靠,而不至于觉得空虚、寂寞甚至是害怕。一张小小的纸张,即使是泛黄,也可以给灵魂一个温暖的安身之处。 紫藤花的香气逐渐变淡。花开之后,一切的馥郁终归隐去,只留下一丝微微的痕迹。可记忆却是愈来愈加浓厚。 我蹑手蹑脚地走向奶奶,只是想进一步感受那份温情。奶奶不经意间睁开了眼,看着我天真的表情,笑了笑,然后抚摸我滑溜溜的短发。“奶奶,想爷爷了吗?”奶奶先是愣了愣,然后望向近处那株盛放的紫藤,微微地点了一下头。我看着奶奶那双眼睛,仿佛看到了岁月深处那份曾经的快乐。所有的忧郁,都在奶奶看到那张泛黄的相片时一扫而光。我知道,此刻她的心里是多么的幸福啊。 我回到里屋,拾起桌面上那些光彩亮丽的数码相片,回忆起相片上定格的那些美妙时光,幸福之花亦心底悄悄开放。我终于明白,其实什么照片并不重要,无论是黑白胶片还是数码相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真诚地守护住一份珍贵的情感,一份美好的回忆。这份回忆,贯穿你的一生,给你的心灵带来贴心的温暖与快乐。 于是,在紫藤花开的季节里,记忆之花静静地盛放在泛黄的纸片上,给活着的人一份生存下去的美好与希冀! 【简评】全文紧扣材料,记叙了奶奶和一张照片的故事。岁月流逝,照片泛黄,但奶奶记忆犹在,对爷爷深情依旧,从而赞颂了人世间永恒的真情。结构方面,从紫藤花起笔,紧接着描写了奶奶看照片的特写镜头,然后穿插进了奶奶对美好的往昔的回忆,再写到了“我”的观察,“我”的感悟,并于文末点题,线索清晰,行文流畅,构思巧妙。文中多次出现了紫中带蓝,灿若云霞的紫藤花,它贯穿始终,寄托了绵长的思念,象征了美好的感情,对人物形象起到了很好的映衬作用。同时,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既有生动形象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又有发自内心的抒情,还有画龙点睛的议论,文体特色鲜明。结尾处写道是黑白胶片还是数码相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守护住一份珍贵的情感,一份美好的回忆”,深化了主题。(二)议论文佳作握住心灵微光汪国真在诗中写道:“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温柔。太深的流连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是双脚,还有未来。”诗人看似谈的是进退间的从容,我却以为,它实际上囊括了对生命的解读:无论经历几多浮沉,万不要让繁华落寞湮没了你,你得清楚心里究竟想要什么,心中有光,才能一路坚定不移,执着向前。 太多人其实分不清“我心中想要”和“我需要”的区别,他们因了种种需求,想当然地为自己定下一些目标,却在尝试过后发现难以达到而犹豫放弃,我想并不是他们不努力,而实在是他们没有看清心里到底想要什么,因此努力而不倾尽全力,自然也就无所得了。这大约也是为何平庸者总是一事无成,而诸如李开复之流却能始终行走巅峰的原因吧。刘墉先生说:“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心中无山而茫然无措,举步维艰,心中有山则坚守本心,义无反顾,我想大抵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人是社会的产物,由此不可避免地受到诸多教条或规则的束缚,要想摆脱而彻底追随内心的脚步,这诚然不可能。因此,人最好的状态应是保持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时的不改本色,时常叩问内心,才能不在纷繁中迷失。西班牙新王后莱蒂齐娅出身平民,嫁入王室前还曾结婚、离异,然而这丝毫没有影响民众对她的拥护,为什么?这在于她始终内心清明,不改本心:婚前,她是西班牙的金牌主播和前线记者,亲历911袭击,深入伊拉克腹地;而婚后,她也一直引导丈夫过着平民般的生活,尽管王室有诸多清规戒律,她仍保持着自己的观点。于西班牙民众,莱蒂齐娅是他们拥戴的平民王后,而于她自己,她只是内心忠实的拥趸与守护者。很多时候,我们确实无法改变所处的环境,但不必逼迫自己去适应,你总得心里有所坚守,才能保持内心的清明和人格的独立。 而倘若你真的选择了追随内心,这个过程很可能伴随着苦痛,因为它承载了太多期许与渴盼,欢欣与愿景,可又裹挟了太多克制与欲望,冷眼与嘲讽。那么,跨过去吧,终有一天,你会发现,沉淀的岁月已在你人生的页扉上烙下深刻的印迹:值得。就如伟人曼德拉,二十七年的铁窗生涯并没有让他陷入绝望,被迫害折磨的痛与恨不曾蒙蔽他的双眼,他心中有光:为民族的解放而斗争。这最后的信仰指引着他,化为人民手中最锋利的武器,刺破重重黑暗,迎来胜利的曙光。斯人已逝,但注定永垂不朽。事实上,一个人若选择追随自己的心,那么势必无法得到所有人的理解与肯定,与其被人左右还不如勇敢抓住内心的声音,这时候,生命本身便赋予了你至高无上的评语。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巨人,他总会在我们示弱时发出咆哮:“向前走,别回头!”可我们还是不经意地被滞留,畏畏缩缩不敢向前,只能以艳羡的目光注视着别人,想着:我差一点就能成功了。那么真的只是一点吗?不,牵绊你的不是忐忑的犹疑,而是自我的否弃。人如果连追随心灵和直觉的勇气都没有,谈何成功? 哪怕找不到大海,也不要停息寻觅的歌声;哪怕脚印被风雪掩埋,也请珍爱走过的路程;哪怕所有的奔走与追求都是徒劳,也要握住心灵微光,让身体追赶上你的心。 【简评】这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文章立意紧扣材料,论据典型新颖,论证深刻,事理通透,行文灵活自由,语言表达生动,充满文学底蕴,显示了作者深厚的作文写作基本功。除此之外,本文每一个论证角度都紧扣中心话题,逻辑性严密;每一个论证层次都闪耀着思想的火花,都能引发人的思考、带给人深深的启迪。五、牛刀小试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