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桩盆景设计.doc_第1页
梅桩盆景设计.doc_第2页
梅桩盆景设计.doc_第3页
梅桩盆景设计.doc_第4页
梅桩盆景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梅花盆景的分类:1、梅桩盆景。2、梅花写实盆景。3、梅花小型盆景盆景比赛时只评梅桩盆景和梅花写实盆景。梅花盆景制作的艺术原则:1、师法自然,因材处理。2、主次分明。3、虚实相生。4、顾盼呼应 5、露中有藏(前后树干相互穿插遮挡,做到有露有藏。) 6、巧拙互用 7、“三远”法(仰视高远、深、平 )8、比例恰当 9、寓情于景 梅花盆景的流派:(规则和自然)一、传统的造型: 1、疙瘩梅:再梅树幼小的时候,将主干基部打一个死结或者绕一圆圈,成疙瘩形状,从而显得苍古和奇特,只绕一个圈者,称“单疙瘩”;左右各绕一个的叫双疙瘩;绕三圈的叫三疙瘩。此种手法在扬州多见。 2、劈梅:苏州人喜将果梅老树截去上半部主干,然后将其劈成2半,使每一半都带有根和枝叶,上部嫁接花梅品种,成形后成对上盆欣赏。 3、顺风梅:利用蟠扎手法,将梅桩上所有的枝条扎向同一侧(包括一年生新枝),蟠扎时要求平行而不杂乱,呈现风状,主干册向相反方向倾斜。顺风梅在静态中体现着动态美,扬州多见。有盆景艺者将顺风梅和疙瘩梅结合起来,培育成顺风疙瘩梅盆景。 4、屏风梅:梅桩主干直立,正面宽阔,侧面狭窄,剪扎时将枝条向左右两侧做弯曲,构成一扁形景冠。从正面看,好像一个屏障,苏州、山东、河南多见。、 5、游龙梅:梅桩主干从基部到顶部蟠曲呈S形数弯,状如游龙。蟠曲弯多在同一平面上,侧枝均出自主干的凸弯上,而且也作一定的弯曲,左右对称。观赏时只宜从正面观赏,做对称式陈设,安徽多见之。梅花龙桩盆景分为龙头,龙身,龙爪和龙尾四部分,各部分造型方法如下: 1、龙头:龙头培养是由梅树反复压条繁殖所得。清明前后,将梅幼树或老桩基部萌蕖的枝条进行压条繁殖。立春将压条植株剪离母体,移转他处。母树经折枝和修剪刺激,当年可在基部再次萌发强壮的枝。在桩头上选其中最强壮者作为龙身(即游龙梅之主干),其余萌蕖枝仍进行压条繁殖。由于多次反复压条、修剪之故,母树基部就形成膨大而奇形的桩头,这就是龙头。选留的龙身一年可长1.5米-2米。 2、龙身:将选好的龙身做左右S形弯曲(游龙弯),每个之间用棕丝缚扎连接固定。相邻两弯之间的宽度一般为1524厘米,下部稍宽,上部稍窄。弯的多少视梅干长短和需要而定。如梅干不够长,可在第一年做好的龙身顶部,选一饱满芽,并将芽上的枝条进行短截,同时加强肥水管理,促使选留的芽长出强壮的徒长枝,第二年将此枝继续做S型弯,以达所需高度。这徒长枝的弯平面可与下部龙身弯平面借开一小角度,即“掉弯”。为使龙身的上、中、下部用棕丝绑于支柱上固定。 3、龙爪支造型:第一年一般施二弯一剪(下部可作三弯)。弯仍用游龙弯。但此弯可做成横出水平或横出竖水平。作弯时也用综丝连接固定。第二弯(或第三弯)作成后。将过长的前端截短,目的是促使剪口下几个芽萌发成枝,第三年再将这些枝留4-7厘米短截,其上再萌发小枝。第三年如法短截,便形成相对密的短枝群,即龙爪。以后可根据情况进行疏剪和短截,便形成相对密的短枝群,即龙爪。以后可根据情况进行疏剪和短截,以维持龙爪群的相对稳定。龙爪枝群的相对稳定。龙爪枝的设置是两侧对称,而且下部长。上部短,整个形状大致为等腰梯形。 4、龙尾:当进行龙身造型时,游龙弯弯到最后一弯时,剪去主干顶梢,便成变弯。剪口下几个芽萌发小枝。第三年照此再短截,顶部就形成由许多短枝叶组成的较宽广的枝群,这就是龙尾。龙尾造型要求宽广,另外整个枝群要成一高庄馒头形。6、圆球梅:一般梅桩30厘米定于,定干后再以最粗的侧枝为准,留6-10厘米截顶,另外的枝条都按比例截顶,使整个树冠最后成圆球形,故称圆球梅。此种手法在北京黄土岗一带多见之。 7、花篮梅:桩形似花篮,故名。一般在梅树幼小时挖起来,用利刃自根部向上将主干劈为两半,每半各带用有根系,顶端不要分离。用麻绳将顶端帮住,然后将各半向两侧徐徐弯曲形成“M”形,再栽进盆内培养,成活后再行芽接。此手法对砧木摧残较大,接芽也不易成活,故要求较高的制作和养护技术,现已少见。 8、古蔸梅:又称伪装型梅桩、砧木型梅桩、附木型梅桩、枯峰式等。此法可使一些树龄不长的梅树,在较短的时间内变成苍劲古拙、老态龙钟,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梅桩盆景。这里介绍两种古蔸梅的制作方法:1、梅树芽接后,在接芽成活还未抽芽时,给梅砧上加套一块形状古朴的枯树根(需穿孔)。2、也可在枯树干、主枝背面凿出沟槽,把梅花幼苗树干固定到沟槽之中和枯桩一起栽种盆中。经过几年培育和加工,梅花幼树干紧紧嵌入枯树根或枯树干之中,枯树好似仍然活着一样,大大提高了观赏价值。古蔸梅桩给人一种枯木逢春之感。浙江黄岩一带多见之。9、三台梅:梅桩主干作2-3个弯曲,上部枝叶分成3片,每片呈半球状,高低交错,层次分明,给人端庄稳重之感。三台梅中顶台居中,位置最高,另两台分列两侧,位置稍低。三台不能拉得太开,并要形成等腰三角形或者等边三角形态势。为增加主干基部粗壮度和干形变化,可将基部穿结成疙瘩或弯成一死弯(必须在幼树时进行),这便是疙瘩三台式。安徽多见之。10、滚枝梅:滚枝梅的枝条处理不分层次,也不形成 “枝盘“,而是比较均匀地排列在树冠的整个空间。枝条可以有平弯枝、立弯枝、斜弯枝和回曲枝。这种形式比较自由,仅要求全株完满无缺。实验证明,此造型的梅桩着花率较高。四川多见之,其制作方法如下:当梅桩一年生新枝基本停止生长时就可进行枝条弯曲处理,具体操作应在上午10时以后枝条受日晒萎蔫时进行。先用左手拇指与食指稍捏住枝条的下部,不要移动,再以右手 力大些。迅速将枝条扭折。此时可以听到“咔“一声,这说明枝条内的木质部已经扭折了(皮部仍上下相连)。然后把枝条向所要折的方向折过去。这时右手手指除拇指外,全垫在要使枝条撅过去的一方,而以拇指用力往那个方向压下去。最后进行缚扎,注意”扭条“时动作必须迅速,要两手一齐用力,否则会把枝条的木质部与韧皮部扭离,这样上部枝条就会枯死。11、滚龙抱柱梅:滚龙抱柱法又称螺旋弯法,即将主干作螺旋状弯曲,犹如滚龙绕柱而上,桩形上大下小。四川多见之。12、造型垂枝式梅:在盆梅每年开花后,剪去部分老枝,促使新枝盛发,然后用棕丝全部扎成向下悬垂的姿态,别具风姿。苏州和扬州多见之。二、现代自然式梅桩造型: 1、直干梅:主干直立,不斜也不弯。 2、斜干梅:上盆时将主干向一侧倾斜栽植即可得到斜干梅,也可用修剪的方法养成。 3、曲干梅:将主干扭成不规则的弯。弯不宜过多,1-3弯即可,应力求自然。扭弯可在幼树地养时进行制作,操作如下:幼树主干细小,蟠扎容易。用细绳套在地基处,慢慢弯曲主干,到需要的弯度时,将绳绑在合适的部位,打成死结,固定即可。弯度从下到上要逐步变小,或用粗细合适的铅丝,在根部固定,缠绕在主干上,然后按需要的弯度拿弯也可。较粗主干不易弯曲,可用利刃在主干内侧横切两三处,刀口深度达木质部的1/3-1/2,横切后用塑料布包好伤口,再弯曲主干。要经常检查,避免绑扎物嵌入树内而影响生长。 4、双干梅:一本双干或两本合栽于一盆。树干应微曲有变,双干应有一高一低。一本双干可用枝接中的劈接法得到。 5 、悬崖梅:悬崖梅,犹如蛟龙探海,幼树和已长粗的梅树都可培养。悬崖梅观赏时,应换上千筒盆,并置于高的几架上。 按照主干悬出盆外的程度,悬崖梅可分为“大悬崖”、“小悬崖”和“半悬崖”。大悬崖式:主干下垂的角度很大,超过盆底,近垂直。对于梅桩来说,这种形式培养较为困难,故比较少见。小悬崖式:主干稍短,垂枝不超过盆底,所垂的角度也小。半悬崖式:主干飘出盆外,有自然潇洒之态。桩姿造型均匀稳定。6、卧干梅:主干倾斜横卧于盆面,倾斜在30度以下,且卧倒的一段至少要占全干长的1/2。制作时将梅桩根剪去细小的一边,将另一边较粗的根直栽盆中,主干横卧近于盆面而得。卧干梅造型在我国许多地方可见。此外,还有另一种临水式,介于卧干于悬崖之间,形态也极美观。、7、露根梅:树根露出土面形似鹰爪,因而得名。梅桩上盆时,先把盆土上面,然后用水冲浇根部,以后常用竹签剔土。每年换盆时,有意识地把根系上提,几年后,露根可达10厘米,达到苍古入画的效果。露根梅造型在我国许多地方见之。8、连根梅:梅桩的粗根裸露而相连,苍老的树根盘踞于盆面,浑然一体,茎干高低参差,错落有秩。制作方法有两种: 1、直接从山野挖取天然的连根型梅树进行培育。 2人为地将梅树从幼树起便进行和栽,并使各株之间主要露根部分彼此搭接契合,若干年后结为一个整体。9、垂枝梅:垂枝梅是梅花品种分类系统中真梅系垂枝梅类的一个梅花类型,其枝条自然下垂,形成一种优美的树态。垂枝梅与苏派梅花盆景人为蟠扎的造型垂枝式不同,前者是梅的自然姿态,后者是人为加工姿态。10、游龙梅:游龙梅是梅花品种分类系统中真梅系龙游梅类的一个梅花类型,其枝条自然扭曲,好似虬龙,苍劲古朴。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龙游梅与徽派传统梅桩造型游龙不同,前者是梅的自然姿态,后者是人为加工姿态。11游龙梅改造式:许多盆景艺人认为传统的徽派游龙梅虽然造型古朴,但缺少变化,而且具有只宜正反面观赏,左右面的观赏效果不佳的缺陷。为了即能继承徽派游龙梅的传统,又能适应当今社会人们对盆景的审美观,一些盆景艺人作了大胆的尝试,即改造徽派游龙梅。在改造时不可拘泥于一种模式,应因地制宜、因材制艺、因形造型。这里介绍两种改造方法:1、 变平面为立体,传统的徽派游龙梅主干均由下向上弯曲呈”S”形,不免给人一种机械呆板的感觉。将其改造成前后左右均有弯曲突出,给人一种盘旋向上之势,凸显立体空间上的变化,达到四面皆可观赏的效果。2、 也可借助扭曲下行的主干原有的弯曲,将传统的徽派游龙梅改造成悬崖式。、三、梅桩盆景常用的造型方法修剪、蟠扎、弯曲、雕饰、嫁接等五种1、 修剪:自然式梅桩的造型以修剪为主。梅桩的修剪分定型修剪和整饰修剪两种。前者是构成梅桩基本骨架的修剪,多在冬季进行;后者是在完成定型后不断修饰一些不利于造型的枝条,如平行枝、重叠枝、枯死枝、病虫枝、交叉枝等。自然式梅桩应依不同类型进行修剪,如直干梅应截枝养干;曲干梅应截直取曲、截干蓄枝;悬崖梅应除直立枝而留斜垂枝;垂枝梅应遵循去内留外围的原则,等等。2、 蟠扎:梅花的造型 多采用“粗扎细剪”,蟠扎法是我国传统梅桩造型普遍采用的一种造型技法之一。主干直径可达到1厘米时即可蟠扎,侧枝也可粗扎一下,用棕绳,金属丝均可,也有用树筋(如安徽县)的。对于每年新生的新枝的加工则适宜在秋季9月份,注意不要碰伤芽。不管用什么蟠扎材料,定型后应及时松绑。梅花的蟠扎手法较多,曲枝蟠弯是梅桩的重要造型之一。其方法为:从幼树开始,梅枝每长出12-15厘米时做一次弯,每次做弯将枝条完成“S”或螺旋上升壮,用塑料条绑缚,如此反复才进行几次。使之逐渐成型固定,体现其古朴的姿态。有些梅桩的主干较粗,不宜进行主干弯曲造型,我们可将主干弯曲部,用手锯锯几刀,深达1/2木质部。3、 弯曲:将一株直立梅干或主枝,经加工造型进行弯曲,方法有垂吊、锯折、刺干等几种。4、 雕饰:梅桩造型基本完竣后,为了增加梅桩老态及更富自然野趣,可对梅干表面局部进行人工雕饰处理,填补梅桩造型中的不足,使其更接近梅的自然苍老姿态,以增加古趣。常用的有雕刻、撬皮、朽蚀、砧木等法,雕饰梅桩要力求自然,否则适得其反。5、 嫁接:嫁接用于梅桩盆景造型,一可改善梅桩形态,二可填补树桩缺枝,三可改变桩冠品种。嫁接方法有多种,枝接、靠接、芽接均可。四、梅桩造型的技法: 梅干“枝干当苍老虬龙若怪石”,应“有节有刺,有苔有藓。” 梅梢“稍或如斗柄,或如铁鞭,或如龙角,或如鹿角,或如鹤膝” 梅花“花不可并生,多而不繁,少而不亏”,而且,“花有大小君臣相对。” 另外,画谱中还介绍了画梅的许多“宜”与“忌”,如“画梅四贵”、“画梅五要”、“画梅病决”等,这些画理同样有利于梅桩的造型。画梅四贵“贵稀不贵繁;贵瘦不贵肥;贵老不贵嫩;贵含不贵开。” 画梅五要“一要体古,屈枝多年;二要干怪,粗细盘旋;三要枝清,最戒连绵;四要稍健,贵其道坚;五要花奇。必须娇妍。”画梅病决“枝无生意,枝无后先;树老花繁,曲枝重叠;花无向背,枝无南北;树轻枝重,花并犯忌;双花并生,二本并举。”五、梅花盆景品种的选择:一、做盆景选材的要求:1、疏影横斜之梅适作盆景。2、少生枝刺之梅适作盆景。3、容易着花之梅花适作盆景。4、年生长量适中之梅花适作盆景。5、花果兼用之梅适作盆景。二、适合制作盆景的梅花品种: 一、真梅系:具有典型梅枝梅叶,开典型梅花,花托正常,有芳香。 (1)直枝梅类 常见的梅花,其共同特点是枝条直上或斜出。 1)江梅型:花单瓣, 有红、白、粉等色。萼绛紫或在绿底上洒绛紫晕。 寒江梅花单瓣,每朵花瓣多5枚,也有6-7枚者,淡紫红色,花径2.3-2.5厘米。萼5-7片,绛紫色。有香气。 江梅花单瓣,每朵5枚,白色,花径2.1-2.3厘米。萼5片,绛紫色。有甜香,结实易,果大。 雪梅花单瓣,每朵多5枚,白色,花径2.3-2.6厘米。萼5-6片。有香味,易结实。 粉瓣果梅花单瓣,每朵5-6枚,极淡水红色,花径2.5-3.0厘米。萼5-6片,有香味,抗寒冷能力差。 淡江梅花单瓣,每朵多5枚,淡粉色,花径2.4-2.8厘米。萼5片,有香气,良种,花色较“寒红”稍淡,故名。抗寒性强2)宫粉型 花复瓣或重瓣,呈粉红、淡水红、淡玫瑰红等色。萼绛紫色或在绿底上洒绛紫晕,品种最多。大粉宫花重瓣,每朵36-42枚,正面极淡粉红色,反面较深,花径2.3-3.2厘米。萼5-6片,花大瓣重,有浓香,优良品种。大羽花复瓣或重瓣,每朵14-21枚,花径2.0-3.5厘米。萼5片,有浓香,易结实。凝馨花重瓣,每朵18-28枚,近白色至极淡水红色,花径2.2-3.0厘米。萼多5片,花色艳丽,有浓香。淡晕粉宫花重瓣,每朵16-23枚,近白色至淡黄色,花径2.2-3.1厘米。萼5片,有甜香,易结实,抗寒性强。二红粉宫花重瓣,每朵15-27枚,深粉红色,花径2.3-3.1厘米。萼5-6片,有浓香,树态花色甚为优美。粉皮粉宫花重瓣,每朵18-30枚,粉红色,花径2.3-3.2厘米。萼5-6片,花期早而长。花繁密,有浓香,适合作切花用。粉庄台阁花重瓣,每朵32-41枚,淡粉红色,反面较深,花径2.2-2.7厘米。萼5-7片,有浓香。虎丘晚粉花重瓣,每朵22-30枚,粉红色,反面较深,花径2.1-2.7厘米。萼5-8片,有甜香,花小而繁,优良品种。人面桃花花复瓣或重瓣,每朵13-19枚,淡桃红色,花径2.7-2.9厘米。萼5-6片,有甜香,花繁色雅,优良品种。红粉台阁花重瓣,每朵25-42枚,粉红色,花径2.8-3.2厘米。萼5-7片,多5片。花期较长,色艳有浓香,优良品种,抗寒性较弱。银红台阁花重瓣,每朵22-36枚,桃红色,反面较深,花径1.8-2.5厘米。萼5片,花心常有台搁,优良品种。小粉宫花重瓣,每朵15-22枚,粉红色,花径2.3-2.9厘米。萼5-6片,花小而繁密,有甜香,易结实。江南花重瓣,每朵15-28枚,花蕾桃粉红色,花淡粉红色,花径2.3-3.5厘米。萼5-6片,有香味,花色娇艳,花繁密。乙女花复瓣或重瓣,每朵19-21枚,近白色至极淡粉红色,花径3.1-3.7厘米。萼5-7片,花大有淡香,良种。白阁宫粉花重瓣,每朵28-43枚,正面近白色,反面极淡水红色,花径2.3-3.3厘米。萼5-6片,花心有台阁或者台阁状,有清香不结实。粉口花重瓣,每朵16-25枚,深粉红色,花径2.1-2.9厘米。萼5-6片,多6片,有清香,不结实。小鸥粉宫花重瓣,每朵16-22枚,粉红色,瓣色不均,花径2.5-2.8厘米。萼5-7片,有甜香,抗寒性弱。复瓣小宫粉花复瓣或重瓣,每朵12-15枚,粉红色,花径1.9-2.1厘米。萼5片。重瓣粉朱花重瓣,每朵17-32枚,花繁密,紫红色,花径2.4-2.7厘米。萼5-7片,有清香,易结实。小粉宫花重瓣,每朵15-22枚,粉红色,花径2.3-2.9厘米。萼5-6片,花小而繁密,有甜香,易结实。3)绿萼型 花白色,单瓣、复瓣或重瓣,萼绿色,小枝青绿而无紫晕。 变绿萼花重瓣,每朵38-42枚,绿白色至极淡黄色,花径2.4-3.0厘米。萼绿色,10-14片,有清香,不结实,抗寒能力差。 二绿萼花复瓣或重瓣,每朵14-24枚,正反面均为乳白色,花径2.2-3.3厘米。萼6-7片,有甜香,良种。 小绿萼花复瓣或重瓣,每朵11-21枚,正反面均为乳白色,花径2.3-3.1厘米。萼5-6片,有甜香,易结实,抗寒能力差。 米单绿花单瓣,5瓣,白色,花径1.7-3.2厘米。萼5片。容结实。单瓣绿萼花单瓣,每朵5枚,罕6枚,乳白色,花径2.9-3.3厘米,萼5片。有淡香,抗寒能力差。台阁绿萼花重瓣,每朵27-36枚,初开时乳黄色,盛开时微黄色,最后为白色。花径3.2-3.7厘米,花心多台阁,萼5片。花期较晚,花大,有浓香。 4)玉蝶型 花复瓣或重瓣,白色,萼绛紫色或绛紫中略带绿底。 素白台阁花重瓣,每朵24-41枚,白色,反面白色洒淡紫红晕,花径2.1-2.3厘米。萼片。花心多数有台阁,有清香。小玉蝶花复瓣或重瓣,每朵14-22枚,乳白色,花径.7-2.1厘米。萼片。有甜香,不结实。三轮玉蝶花重瓣,每朵15-20枚,纯白色,花径2.2-3.0厘米。萼片。有甜香味。徽州檀香花重瓣,每朵15-21枚,乳白色,反面略洒极浅紫晕,花径2.4-2.9厘米。萼5-6片。有甜香。紫蒂白照水花重瓣,每朵34-41枚,白色,花径2.5-2.6厘米。萼5片。有香味。花开时朵朵向下,梅之奇品。)朱砂型花单瓣、复瓣或重瓣,木质部暗紫红色,萼深绛紫色。乌羽玉花重瓣,每朵19-25枚,正面浓紫色,反面墨紫晕,花丝淡玫瑰红色,花径1.7-2.4厘米。萼5片。花繁密,有淡香。台阁朱砂花重瓣,每朵29-45枚,深紫红色,反面更浓,花丝淡水红色,花径1.8-2.3厘米。萼5片。有浓香,花心有台阁。粉红朱砂花重瓣,每朵15-18枚,深粉红色,反面更浓,花丝淡水红色,花径2.8-3.2厘米。萼5-6片。有淡香,花早而繁密,耐寒性较强。红须朱砂花重瓣,每朵23-26枚,紫红色,反面较深,花丝洒浅红色,花径1.9-3.1厘米。萼5-6片。有甜香。小红朱砂花重瓣或复瓣,每朵14-21枚,淡紫红色,瓣色不均,花径2.3-3.0厘米。萼5-6片。有甜香,易结实。 白须朱砂花重瓣,每朵18-29枚,紫红色,反面较深,花径2.1-3.0厘米。萼5-7片,花繁密,有浓香。此品种极适合制作盆景,在武汉东胡梅园,其大树的自然树态宛如天成的盆景。 江南朱砂花重瓣,每朵21-25枚,紫红色,反面较深,花径2.5-3.2厘米。萼5-6片。花繁有浓香。 单轮朱砂花单瓣,每朵5-6枚,淡紫红色,瓣色不均,花径2.0-2.4厘米。萼5-7片。有清香,是杂交培育的新品种,母本“小宫粉”,父本“江南朱砂”。 大轮朱又称“大轮绯”梅。花单瓣,每朵5枚,瓣爪细长,紫红色,花较小,花径.1.8-1.9厘米。萼5片,绛紫色。有香味。 银边台阁朱砂小红朱砂花重瓣,每朵38-50枚,多雄蕊变瓣,具台阁,淡紫红色,背面较深,花径2.3-2.4厘米。萼5片,平展,淡绛紫色,略有淡绿色。 千层台阁朱砂花重瓣,每朵37-55枚,紫红色,背面较浓,花径2.3-3.0厘米。萼6-7片。平展略反曲,绛紫色。瓣重有台阁,具浓香。边飞朱砂花重瓣,每朵19-24枚,紫红色,花径2.7-3.3厘米。萼5片。花大色艳,繁密,有甜香,优良品种。红花银边,良种。红千鸟花重瓣或复瓣,每朵6-11枚,紫红色,花径2.7-3。0厘米。萼5-7片,绛紫色。有香味。 6)洒金型 花单瓣、复瓣或重瓣,一树上有红白两色或具有水红条纹斑花。复瓣跳枝花重瓣或复瓣,每朵13-19枚,以白色为主,有分红、半边粉红或白色洒红色条纹,花径2.4-3.1厘米。萼5片,偶有6片。有香味,良种。单瓣跳枝花单瓣,每朵多5枚,少数6枚,白色,常在瓣上洒水红条斑或少数为水红花朵,花径1.8-2.7厘米。萼多5片,有淡香。米单跳枝花单瓣,每朵5-6枚,白色、水红色或白花朵上有淡水红条斑,花径1.3-2.3厘米。萼6-7片.有淡香。晚跳枝花重瓣,每朵23-25枚,具有雄蕊变瓣,花以白色为主,有粉红花朵,花径2.5-3.0厘米。萼5-6片,萼绿底大部为绛紫所掩。有浓香。(2)垂枝梅类 枝条自然下垂或斜垂,形成独立的伞状树态1)单粉垂枝型 花单瓣,呈红、粉红等色,萼绛紫色。单粉垂枝花单瓣,每朵5枚,极单粉红色,花径2.4-2.6厘米。萼5片。有香味,抗寒能力强。单红垂枝花单瓣,每朵5-6枚,深粉红色,花径2.0-2.5厘米。萼5片。有清香,是“残雪”天然受粉实生苗中选育的新品种。柳川垂枝花蕾长卵形,顶端尖而无孔。花单瓣,多5瓣,有少数变瓣,淡粉红色,瓣尖内扣,花径2.3-3.0厘米。2) 双粉垂枝型 花复瓣或重瓣,粉红色,萼绛褐。粉皮垂枝是从“残雪”天然受粉实生苗中选育的新品种。花重瓣,每朵15-27瓣,粉红色,背面较深,花径2.0-2.8厘米。萼5-7片,绛紫色。花色艳丽,有浓香,是垂枝梅类中的优良品种。吴服垂枝花蕾卵圆形,顶端无孔,花重瓣,每朵17-24枚,具有雄蕊变瓣,深分红色,有香味。花径2.5-3.3厘米。萼5片,绛紫色,有萼瓣。 3)残雪垂枝型 花单瓣、复瓣或重瓣,花白色,萼绿底为绛紫所掩。 残雪花重瓣,每朵15-23枚,白色,花径2.3-2.9厘米。萼5-8片,多5片。有甜香,优良品种。 4)白碧垂枝型 花单瓣或复瓣,白色,萼绿色,小枝青绿。 单碧垂枝花单瓣,每朵5枚,白色,花径2.0-2.2厘米。萼5片绿色。有淡香味,抗寒能力强。 双碧垂枝花复瓣或重瓣,每朵14-24枚,花径2.4-2.6厘米。萼多5片,少数6-7片,绿色。花有清香,结实,优良品种。 5)骨红垂枝型 花单瓣、复瓣或重瓣,紫红色,萼绛紫色,木质部单紫红色。 骨红垂枝型每朵5-6枚,紫红色,花径2.2-2.6厘米萼5-6片,多5片。有香味,良种。 锦生垂枝花重瓣,每朵19-21枚,深玫瑰红色,花径1.8-2.3厘米。萼5片,绛紫色。有香味,小枝上具淡黄色斑纹。 (3)龙游梅类 枝条自然扭曲为其主要特征,花复瓣或重瓣,纯白色。 1)玉蝶龙游型:花复瓣或重瓣,纯白色。 龙游花复瓣或重瓣,每朵10-25枚,纯白色,花径2.3-2.9厘米。萼5-6片,多5片。有浓香,良种。 二、杏梅系 枝叶似杏,开杏型花,花托肿大,常无香味。 (1)直枝杏梅类 枝条直上或斜出。枝叶与杏相似,花单瓣、复瓣或重瓣,水红色或玫瑰红色。瓣爪细长,花托肿大,花无香味,花期较晚,抗寒性强,是梅与杏的杂交种。 1)丰后型:花复瓣或重瓣,红粉或白色,小枝粗至极粗,叶大,花亦大。 丰后花复瓣,每朵16-22枚,桃红色,花径3.1-4.0厘米。萼5片,深绛紫色。花大色艳,无香味,优良品种。 淡丰后花重瓣,每朵20-22枚,正面近白色,反面淡粉红色,花径3.1-4.0厘米。萼5片,花大而无香味,易结实,良种。 2)送春型:花重瓣,多粉红色,小枝中粗至粗,花中大无香味 送春花重瓣,每朵19-30枚,粉红,花径2.9-4.1厘米,萼5-6片,多5片。花繁密,无香味,系优良品种。 (2)垂枝杏梅类 枝条自然下垂或斜垂。 1)开运垂枝型:花重瓣,红色 开运垂枝花蕾红色,中有孔。花重瓣,每朵20-29枚,粉红,雌蕊退化,花径2.8-3.2厘米。萼5-7片。 三、樱李梅系 (1)樱李梅类 1)美人梅型:花重瓣,叶似红叶李。 美人梅花重瓣,每朵25-28枚,淡紫红色,花径2.9-3.4厘米。萼5片。淡绿色略洒淡紫红晕,叶似红叶李。花叶均美,佳品,是梅与红叶李的杂交种。三、花果兼用的梅品: 在以上介绍的梅花品种中,有许多花果兼用的梅品。例如宫粉型中的“大羽”、“重瓣粉朱”、“小宫粉”等花梅品种可以结果实,其中“大羽”堪称花果兼备之良品,不仅花色明丽、花态优美、花径较大又具浓香,而且有时能结出一花二子或一花三子的鸳鸯梅或品字梅来;朱砂型中的“小红朱砂”易结实,不仅花色艳丽,花香袭人,而且花开朵朵向下,甚为优美;绿萼型中的“小绿萼”、“米单绿”易结实,萼绿花白,具有甜香,其中“小绿萼”能结出鸳鸯梅或品字梅来;玉蝶型中的“三轮玉蝶”能结实,萼紫花白,花形齐整,层层紧叠,甚美;洒金梅中的“单粉垂枝”、杏梅中的“淡丰后”等均能结实,以上这些都是较为优秀的花果兼用之梅品。六、梅花盆景的繁殖 一、梅花的繁殖方法 梅花的繁殖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有性繁殖是用种子播种的形式来繁殖后代,生长出的实生苗具有发育健壮,寿命长、适应性强,适于大量繁殖的优点,但播种繁殖易产生变异,所以播种繁殖多是在培养砧木或培育新品种时才进行。梅花的无性繁殖是用梅花的营养器官(如茎、芽、根等)的一部分,用人工培育的方法产生新植株,也叫营养繁殖。营养繁殖的最大特点是它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且可以提前苗木的始花期,如一般梅花实生苗需培养6-7年开花,而嫁接苗仅两年就可开花。梅花无性繁殖常用的方法有嫁接、压条、扦插、组织培养等几种。 嫁接是繁殖梅花较好的方法,家庭养梅爱好者一年四季均可进行梅花嫁接繁殖,不同的时间应用不同的方法:春季(2月下旬)枝接中的切接法、劈接法。 夏季(5月7月)芽接中的T形芽接、方块形芽接。秋季(月中旬)芽接中的嵌芽接以及枝接中的单芽腹接法。冬季(月次年月)枝接中的室内舌接法以及室内根接法。二、盆梅的“改头换面”如果你不喜欢自己培育盆梅的品种,那么可以通过嫁接法将其“改头换面” 成另一品种。盆梅中,人们尤喜绿萼梅与朱砂梅,我们也可以通过“换头”法,使一盆梅花既能开绿萼,又能开朱砂梅,达到一盆赏梅的效果。这种一盆色花的现象与洒金型梅花一花色的现象不同,前者为人工所为,后者为梅花一类品种的自然特征。盆梅的“换头”有芽接和枝接种方法。() 盆梅的芽接换头法盆梅的芽接“换头”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 T形芽接 时间在6-7月进行。具体操作如下:在接穗的芽尖上0.3-0.4厘米处横切一刀,长约0.8厘米,深达木质部,在芽下方1厘米初斜切呈30度角到第一刀口底部,取下盾形接芽,除去芽片上的木质部分。在盆梅或桩胚上选择直径大于0.3厘米的一年生枝条,在离枝条基部3-5厘米处开一T形切口,挑开切口,插入芽片,注意芽片上端与砧木横切口紧密相接,然后用塑料布绑扎。2) 方块形芽接 时间在6-7月进行。具体操作如下: 在接穗上削长约1.5厘米、宽约0.8-1厘米的不带木质部的方形芽片,接芽先不取下。在盆梅或桩胚上选择直径大于0.6厘米的一年生枝条,在离枝条基部3-5厘米处也按接芽大小开一个方块形切口,然后将芽取下(注意接芽应带有护芽肉),使右面的切口相互对齐。在接芽左方将切口的皮层撕去一部分,留下的皮层包住接芽。砧木的切口可稍大于接芽,反之则不行。最后用塑料布绑扎。3) 嵌芽接 时间在9月-10月当砧木不易剥离皮时可采用带木质部的嵌芽接法。具体操作如下:、 在接穗上取芽方法同T形芽接的取芽法,只是接芽木质部不剥下。在盆梅或桩胚上选择粗度大于0.6厘米的一年生枝条,在离枝条基部3-5厘米处同接穗切法一样切成盾形切口,注意砧木的切口应比芽片稍大一点,插入芽片之后用塑料布绑紧。() 盆梅的枝接“换头”法 枝接虽不如芽接简单易行,但对去年夏秋季芽接未成活的枝条可于春季发芽之前进行补接。梅花枝接的方法常有以下几种:1) 切接法: 时间在春季盆梅发芽前进行。具体操作如下: 在接穗下芽1厘米处削一长斜面,长约3厘米,再在长面的对侧削一短斜面,长约1厘米以内,然后将其剪成长5-6厘米,带有2-4个芽的小段。将盆梅的一年生枝条留5-6厘米短截,于短截面的木质部边缘向下直切,切口的长,宽和接穗的长面相对应。将接穗长斜面向着砧木插入,并使形成层对齐,如果不能是两边的形成层都对齐,则必须对齐一面形成层。然后将砧木切口的皮层包在接穗外面,最后加以绑扎。接好后,将嫁接部位罩上白色小塑料罩袋,并用包装绳将口扎好,这样可起保湿防冻的作用,小塑料罩袋的长宽尺寸约为12厘米*8厘米。2) 劈接法: 劈接多用于直径2-3厘米左右的砧木。具体操作如下。 在盆梅或胚桩上将需换头的枝条选平滑处锯断,用刀削平锯口,再用劈刀劈开砧木深约3-4厘米。将接穗基部削成长楔形,正反面均削成长3厘米的削面,削面上部留2-4个芽。用劈刀楔部撬开切口,把接穗轻轻插入,使接穗对准砧木一边的形成层。若接穗削面基部露出砧木1-2毫米,则有利愈合。如果在砧木切口的两端各插入一个接穗,则可培育成双干梅。接穗接好后加以绑紧,然后同切接法一样将嫁接部位罩上白色小塑料罩袋。3) 靠接法: 多用果梅老蔸和梅花幼树进行靠接。时间春(2月夏(6月)均宜。具体操作如下: 将果梅老蔸和梅花幼树靠近,然后在果梅老蔸上选一光滑无节处,削3厘米长的削面只露出形成层,再在梅花幼树的植株上削一段和砧木削面相应的削面,露出形成层或削到髓心。然后用塑料带将两者绑缚在一起。两者愈合后,将在愈合下端将梅花幼树剪断,即形成一株独立生长的嫁接老梅桩。由于靠接法较之芽接和枝接要繁琐一些,现已少用。 三、家庭繁殖和培育盆梅之法 吃过梅、杏(若实在没有梅子和杏子,也可用桃子)后,将其核收起来进行沙藏,待来年春,播于土盆中,播种深度以4-5厘米为宜。种子发芽后经常追施稀薄氮肥,促使梅苗长粗长壮,达到一定粗度,便于夏季芽接。 芽接可采用方块形法。接穗取自于生长健壮、品质优良的梅桩或梅树。接后一个月去绑,武汉由于夏季高温,多在高温过后去绑。去绑后不剪砧,以使当年接芽不萌芽,因为接芽在当年没有愈合完全,易剥离。即使萌发了也不便制作。来年春发芽前进行剪砧,接芽萌发抽制枝,这就是盆梅将来的主干。4月下旬,枝汁流动畅快,此时接芽已长到20厘米左右了,这时就可随心所欲地整形,既可使其左转或右转,也可将其绕个圈,就是不小心造成枝折,也不用担心,因为过10天半月伤口即可愈合。不过在愈合过程中,必须加强肥水管理。有的在主干上当年还会萌发小枝,应根据桩型进行选留,使其尽快成型。第3年春就可上盆培养。上盆前首先修剪整形其根系,然后修剪侧枝,每枝留4-7厘米短截。上盆后,应进行精心的肥水管理。这样经过几年,定可得到枝奇花茂的盆梅了。 四、盆梅垂枝叶梅的繁殖方法 真梅系垂枝梅类的梅花,俗称垂枝梅,其枝条自然下垂,潇洒飘逸,是制作梅花盆景的优秀品种。其繁殖方法如下。() 砧木苗的培育 采用播种繁殖法。时间在11-12月间进行,来年春加强实生苗的肥水管理,任其快速长高,不必摘心,但需将萌发的侧枝剪除。第3年春进行定干短截,定干可高可矮,高者将来可培育大型垂枝梅桩,矮者可培育中小型垂枝梅桩。短截后萌芽,在枝顶按方向均匀选留3-4个侧芽,使其抽生枝条,留待夏季芽接之用,其余萌芽全部去掉。如果实生苗长得瘦弱低矮,须留待来年嫁接之用。() 嫁接方法 采用芽接中的T形芽接或方块形芽接法。嫁接时应避免造成接芽向同一方向萌发的现象(及半边垂),垂枝应四周均有分布。() 嫁接后的管理 接芽成活后,不要剪砧,这有利于防止当年接芽萌发。因为来年春萌发的芽之长势比当年萌发的强得多,而且还可以减少冬季短截工作。因此,芽接时期可延迟到7月中下旬较好,因为嫁接晚一些,当年萌发的概率要小一些,第2年春剪砧。一般垂枝枝条长到一定长度会停止生长,由于梅花具有较多的不定芽及隐芽,砧木会在不同时间产生大量萌芽,应随时将其抹去,以免养分消耗。只要管理得法,用此法得到的垂枝梅第2年开花率可达90%以上。如果苗圃内有现存的3-4年生、高1.5米左右的梅花实生苗,可以通过修剪,嫁接,第2年就可以得到成型的垂枝梅。其方法为:头年冬天在1.5米以上的高度处,按方向均匀选取3-4分枝,每枝留1-2个芽进行短截,来年春这些选留的芽萌发枝条,夏季就可以进行芽接。 五、大梅树改造成梅桩盆景的方法 用于改造的大树梅,其开源有四:1、庭院中生长呈衰弱之势的老梅树。2、树形较差,不适合做庭院中布置的大梅树。3、果梅生产区淘汰下来的大梅树。4、山野中挖掘而来的大梅树。 将大梅树改造成梅桩,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 选树:挑选制作梅桩的梅树,应选择树干较奇特者。树干苍劲古拙而显老态龙钟者,册更是上品。由于树干老态龙钟者生长势不强,所以应给以精心的养护管理。树干又高又直的大梅树虽不适合改造成古朴苍劲的桩景,但是我们可将其改造成垂枝梅桩景。有些梅树由于过于衰老,挖取时虽然桩坯树形很好,但根系缺乏,根系缺乏既影响成活率,又影响以后的造型。为改变这种状况,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促进其发根。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沙植是促进梅桩生根的好方法。方法是:于秋季阴雨天,将树桩挖回来,植于河沙中,栽完后,立即浇一次透水。此后,如不遇到特别干旱的天气可不浇水。等树桩发出新根后再上盆定植。2、 截干截枝和挖掘:选好梅树后,于梅树休眠期间(梅树发芽之前)对其进行截干截枝。其目的有2:1、使高大的梅树变成矮壮的桩景;二是促发粗壮一年生枝,准备夏季上盆换头。截干后再挖掘上盆,也有不挖掘上盆而直接就地培养,待成型后再上盆培养。3、 嫁接换头:桩胚截干截枝后,在春天可大量萌芽。按桩势选留萌芽,然后将不需要的萌芽全部抹掉,以便营养集中到所留枝条上,使其长粗长壮,于夏天进行芽接换头。芽接后,来年春接芽萌芽生长。如果梅树本身是观花的好品种,就不需要进行换头工作。挖掘上盆培养的桩胚,其管理难度远高于直接就地培养的,所以必须进行精细的管理才对,特别是夏天芽接后,千万不要使桩胚受干,否则成活率较低。不过,夏天芽接未成活的,可于第二年早春梅树发芽前进行补接,此时用枝接法嫁接。4、 嫁接换头后培养:抹芽是梅花嫁接换头后的重要工作。不管是芽接还是枝接,来年春季萌芽时须随时将非嫁接的萌芽抹掉,以集中养料促进嫁接的萌芽生长。其实来年春季接芽萌发后就可进入盆梅的正常管理阶段。若管理得好,第二年就可开花,不过此时的花枝较少,梅桩显得较单薄。经过几年的培养,梅桩的观赏价值会逐渐显现出来。嫁接后,修剪管理很重要。梅桩花谢后,应依据造型进行疏剪和短截,选择好保留枝条,将其他枝条全部从基部剪去,对于保留下来的枝条则留2-4个芽进行短截。七、盆梅的日常管理: (1)盆梅的上盆和换盆 1)梅花花盆的选用 有谚语云:“养梅在泥盆,观赏换雅盆”。盆栽梅花一般选上土盆(既泥盆)培养,开花前在换到适宜的装饰盆中观赏,花谢后,再换回泥盆中进行培养。泥盆透气性好,易于梅桩生长和整形。盆梅上盆时应选大小适宜的花盆栽植,不应大盆养小花,因为那样既浪费,又不容易掌握水量肥量,易引起梅桩徒长,而且从视觉上也显得不协调,不美观。1. 花盆的质地:i. 泥盆:泥盆又称素烧盆、瓦盆、土盆等,这是培养梅桩使用的最普遍花盆。这种盆价格便宜,透气性及渗水性均较好,据说还有吸收阳光的作用。其缺点是外表不美观且不耐用。ii. 缸瓦盆:这种盆外观比泥盆光洁些,有的还涂有一层光釉,质地结实坚硬,经久耐用,但透气性能及渗水性能较差。iii. 紫砂陶盆:这种盆产于江苏宜兴,故又称宜兴盆,由陶砂泥烧制。宜兴盆的外形较多 ,格调高雅,适合客厅、居室陈设。但透气性能、渗水性能不太好。iv. 瓷盆:粗、细瓷涂釉烧制,透气性能、渗水性能极差,但由于其制作精细,涂有各色彩釉,有的还绘上精美的画面或悦目的图案,很具美化环境的作用,故常被用作套盆(瓷盆里面放置较小一些的泥盆)。v. 黑陶盆:粗陶烧熏,透气性稍好,也较高雅。vi. 塑料喷:由塑料灌注而成,价格便宜,质地轻巧、耐用,外表也颇美观,但透气性能、渗水性能较差。vii. 简易木盆:泥盆过大容易破碎,当梅桩需用40厘米口径以上的花盆时,可采用定植的简易木盆培养。viii. 竹木盆:江西等地生产。以竹木为原料加工而成,朴实无华,风格自然淳朴。常见的有竹盆,树桶盆,板蔸盆,可用于桩景或挂壁盆景的制作。ix. 水泥盆:由水泥预制而成,也有加水磨石和铜点缀的。透气性较低。x. 铜盆:用铜铸成。另外还有石雕盆等等。 2、花盆的形状 多种多样。 3、花盆的文饰 同上。 2)增强花盆通透性能的方法 紫砂陶盆、瓷盆、缸瓦盆和塑料盆等具有美观大方、质地结实坚硬、经久耐用的优点,但通透性能差,不利空气和水分的流通,用它们培养梅花,则易影响梅花根系的呼吸作用。故多作为观赏用盆或作套盆摆设欣赏。如果直接用它们来养梅花,应采用以下措施增加其通透性能:1. 尽量选盆底泄水孔大的盆,上盆时盆底应多垫一些瓦片或碎盆片,这样可以扩大盆底的通透面积。2. 调配盆土时,要比一般的盆土增大腐叶土和沙的比例,以增加盆土的通透性。3. 养护盆梅时,注意经常盆面松土,以利通气散湿。4. 因盆土内部的水分不宜散失,有时土面现干而内部土壤还含水较多所以在浇水前要注意观察,等盆土确实干透后再浇。若浇水过多,以致盆土长期得不到干燥,而使盆梅烂根。 3)盆梅的选购:在选购盆梅时,一要看砧木,二要看梅蕾。 盆梅的砧木以梅砧为主,杏砧也可,最好不要选桃砧。因桃砧梅及易老化,病害多且寿命短。桃砧梅的桃砧上像涂了一层白铅,可据此来鉴别。选购盆梅最好在花蕾已经萌动即将开放时进行,因为此时直接可看到盆梅的着花率,而且此时也可根据花蕾大致分辨出梅花的颜色和瓣数。萼片纯绿色、蕾为绿白色的是绿梅;萼片绛紫色、蕾为白色的是白梅;萼片绛紫色,蕾为红色的是红梅。红梅有宫粉和朱砂两种,朱砂梅色深,宫粉梅色较淡。朱砂梅的木质部是红色,宫粉梅则为白色,分辨朱砂梅和宫粉梅,只需用指甲刮一下花枝的木质部即可。颜色确定后,若要买一盆重瓣梅花,最保险的方法是剥开一个花蕾,数一数花瓣。另外,中心有孔的花蕾开出的花多数是重瓣的。4)盆梅上盆和换盆:换盆是种好盆梅的重要措施,而许多花卉爱好者往往忽视这一点,认为不必换盆, 只要施肥即可。我们知道盆梅用土是经过人们配制好的培养土,起初有很足的各种养分,但由于梅花不断生长,又经过了春夏秋冬季节,泥土中的营养成分不断被消耗,即使施如许多肥料也跟不上盆梅生长的需要,因此要补充养分丰富的新土。另外由于施肥、浇水常常使盆土板结,透气性不良,梅花根系盘缠过多,过密,也会影响盆梅生长,因此必须通过换盆修理盆梅根系。为了保证盆土的养料供应几改善盆土的物理特性,小盆梅最好每年换盆一次,盆口直径30厘米以上者可两年换盆一次。盆梅上盆是指将买回的梅桩或地栽的梅桩栽入花盆中,其操作方法同盆梅的换盆:1) 盆土的备:盆土备制方法:用于宜选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起来。的备制工作一般在秋冬季节完成。配方:用腐殖土(也称腐叶土)一份、菜园土三份及少量沙土制成混合土,然后一层混合土、一层有机肥料分层堆积,最后罩上塑料薄膜,让有机肥料充分腐熟,留来年春天梅花换盆和上盆用。这样备制的盆土土质松营养丰富,通气、排水性能良好。使用时要经过翻拌和过筛处理。上次换下的旧土也可与有机肥料分层堆积起来备用。盆土也可现配现用,一般常用腐殖土、菜园土、粗纱、磷钾肥按3:4:3:0.5的比例配置。2) 换盆与上盆时间 换盆与上盆宜在盆梅花谢后进行,一般在3月上旬至3月下旬。3) 操作步骤:1、 修剪:盆梅萌芽能力强,容易发过多的枝条,如任其生长常导致桩形杂乱,既影响通风又不利于开花繁茂,而且容易孳生病虫害,梅花是在当年生的枝条上形成花芽,故每年开花后,应将一年枝留2-4个芽进行短截,修剪盆梅的一年生枝条时,应该从芽的对面下剪刀,使剪口成45度角的斜面,剪口上方和芽尖相平,剪口下方和芽基相平。这样剪口伤面小容易愈合,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