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2715 聚氯乙烯玻璃漆管 2715 聚氯乙烯玻璃漆管采用无碱玻璃丝管涂以改性聚氯乙烯树脂经塑化而成的电气绝缘漆管。它具有优良的柔软性和弹性以及良好的介电性和耐化学性,适用于电机、电器、仪表、无线电等装置的布线绝缘和机械保护。 JB/T 8151-1999 本标准共 6 页,现在为第 1 页 前 言 本标准是等效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出版物 60684-3-406 408 (第一版, 1988 )绝缘软管规范,第 3 部分:各种型号软管的规范要求,第 406/408 篇:聚氯乙烯玻璃纤维编织软管,对 JB/T 8151.2 一 95 (原 GB T 7116-86 )进行修订的。 1 本标准与 IEC 60684-3-406 408 相比较,有下列几点差异; 1.1 在 IEC 标准中,明确该软管具有编织或针织结构,然而根据我国历年来生产该软管的实际情况及发展趋势,在本标准中明确仅为编织结构。 1.2 在尺寸要求中, IEC 标准明确该软管的内径通常为 0.3 25 mm ,共 17 个规格,现根据我国生产厂的生产实际情况及用户的要求,增加了标称内径为 3.5 , 7.0 , 9.0 , 14.0 , 18.0 , 23.0 , 27.0 mm 七个规格,共计 24 个规格,同时对内径偏差及壁厚也作了相应的规定。并将内径为 6.0 , 7.0 , 8.0 mm 三个规格中的 2 型软管的最大壁厚调整为 1.00 mm ,并将内径为 9.0mm 及以上的 10 个规格的 2 型软管的最大壁厚调整为 1.30 mm 。 1.3 湿热后绝缘电阻 根据国内情况将 1 型和 2 型软管的湿热后绝缘电阻值从 108 降到 107 1.4 弯曲试验用芯轴直径 由于增加了七个规格,因此在弯曲试验用芯轴直径中也相应增加七个规格。 1.5 根据国情增加了本标准 4.5 的内容。 除上述几处变动外,其余皆等效 IEC 60684 一 3-406 408 。 2 本标准与 JB T8151.2 一 95 (原 GB T7116-86 )的技术差异: 2.l 名称的变动 在 JB/T 8151.2-95 中标准名称为聚氯乙烯玻璃漆管,现根据等效采标的规则,本标准名称改为缘软管规范 各种型号软管的规范要求 聚氯乙烯玻璃纤维软管。 2.2 增加了对软管颜色的规定 2.3 JB/T 8151.2-95 明确 2715-l 型和 2715-2 型软管的温度指数为 105 ,现改为 “ 适用于运行 105 及以下的绝缘结构中 ” 。 2.4 增加了标称内径为 3.5 , 7.0 , 9.0 , 14.0 , 18.0 , 23.0 , 27.0 mm 六个规格,并相应对内径偏差及壁厚作了规定。 2.5 对标称内径为 6.0 , 7.0 , 8.0 mm 三个规格的 2 型软管的最大壁厚调整为 1.00 mm ,将内径为 9.0 mm 及以上的 10 个规格的 2 型软管的最大壁厚从 0.90 mm 调整为 1.30 mm 。 2.6 湿热后绝缘电阻值从 108 降为 107 。 2.7 由于增加了标称内径为 3.5 , 7.0 , 9.0 , 14.0 , 18.0 , 23.0 , 27.0 mm 七个规格,故对弯曲实验用芯轴直径分别作了补充规定。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 JB/T 8151.2-95 。 本标准由全国绝缘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电机(集团)公司电机玻璃纤维厂。 本标准起草人:王蕴玉。 本标准 1986 年 12 月首次发布, 1996 年 4 月调整为机械行业标准, 1999 年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委托全国绝缘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B/T 8151-1999 本标准共 6 页,现在为第 2 页 1 ) IEC 关于技术问题的正式决议或协议,是由对这些技术问题特别关切的各国委员会代表组成的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对其中所研究的问题,尽可能地表达国际上的一致意见。 2 ) 这些决议或协议以推荐形式供国际上使用并在这个意义上为各国家委员会所接受。 3 ) 为了促进国际统一, IEC 希望各国家委员会在其国家条件允许范围内,应该采用 IEC 推荐标准的文本作为其国家标准。 IEC 推荐标准与相应国家标准之间的任何差异,应尽可能在相应国家标准中明确地指出。 本标准是由 IEC 第 15 技术委员会 绝缘材料 的 15C 分技术委员会 规 ?quot; 制定。 本标准的文本源于下述文件: 六月法草案 表决报告 15C (中办) 199 15C (中办) 218 从上表指出的表决报告可以获悉有关投票赞成本标准的全部信息。本标准引用下列 IEC 出版物: 出版编号: 60757 ( 1983 ):颜色标示代号。 JB/T 815.2-1999 本标准共 6 页,现在为第 3 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绝缘管规范 各种型号软管的规范要求 聚氯乙烯玻璃纤维软管 Specification for flexible insulating sleeving- specification requirements for individual types of sleeving glass textile sleeving with PVC based coating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聚氯乙烯玻璃纤维软管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由无碱玻璃纤维编织管涂以聚氯乙烯树脂而成的绝缘软管。软管的内径通常为 0.3 27mm ,其颜色有:黑、白、红、黄、蓝、棕、绿、灰、橙、粉红和绿黄。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T 2423.16-1990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 J :长霉试验方法 ( eqv IEC 60068-2-10 2715 聚氯乙烯玻璃漆管 2715 聚氯乙烯玻璃漆管采用无碱玻璃丝管涂以改性聚氯乙烯树脂经塑化而成的电气绝缘漆管。它具有优良的柔软性和弹性以及良好的介电性和耐化学性,适用于电机、电器、仪表、无线电等装置的布线绝缘和机械保护。 JB/T 8151-1999 本标准共 6 页,现在为第 1 页 前 言 本标准是等效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出版物 60684-3-406 408 (第一版, 1988 )绝缘软管规范,第 3 部分:各种型号软管的规范要求,第 406/408 篇:聚氯乙烯玻璃纤维编织软管,对 JB/T 8151.2 一 95 (原 GB T 7116-86 )进行修订的。 1 本标准与 IEC 60684-3-406 408 相比较,有下列几点差异; 1.1 在 IEC 标准中,明确该软管具有编织或针织结构,然而根据我国历年来生产该软管的实际情况及发展趋势,在本标准中明确仅为编织结构。 1.2 在尺寸要求中, IEC 标准明确该软管的内径通常为 0.3 25 mm ,共 17 个规格,现根据我国生产厂的生产实际情况及用户的要求,增加了标称内径为 3.5 , 7.0 , 9.0 , 14.0 , 18.0 , 23.0 , 27.0 mm 七个规格,共计 24 个规格,同时对内径偏差及壁厚也作了相应的规定。并将内径为 6.0 , 7.0 , 8.0 mm 三个规格中的 2 型软管的最大壁厚调整为 1.00 mm ,并将内径为 9.0mm 及以上的 10 个规格的 2 型软管的最大壁厚调整为 1.30 mm 。 1.3 湿热后绝缘电阻 根据国内情况将 1 型和 2 型软管的湿热后绝缘电阻值从 108 降到 107 1.4 弯曲试验用芯轴直径 由于增加了七个规格,因此在弯曲试验用芯轴直径中也相应增加七个规格。 1.5 根据国情增加了本标准 4.5 的内容。 除上述几处变动外,其余皆等效 IEC 60684 一 3-406 408 。 2 本标准与 JB T8151.2 一 95 (原 GB T7116-86 )的技术差异: 2.l 名称的变动 在 JB/T 8151.2-95 中标准名称为聚氯乙烯玻璃漆管,现根据等效采标的规则,本标准名称改为缘软管规范 各种型号软管的规范要求 聚氯乙烯玻璃纤维软管。 2.2 增加了对软管颜色的规定 2.3 JB/T 8151.2-95 明确 2715-l 型和 2715-2 型软管的温度指数为 105 ,现改为 “ 适用于运行 105 及以下的绝缘结构中 ” 。 2.4 增加了标称内径为 3.5 , 7.0 , 9.0 , 14.0 , 18.0 , 23.0 , 27.0 mm 六个规格,并相应对内径偏差及壁厚作了规定。 2.5 对标称内径为 6.0 , 7.0 , 8.0 mm 三个规格的 2 型软管的最大壁厚调整为 1.00 mm ,将内径为 9.0 mm 及以上的 10 个规格的 2 型软管的最大壁厚从 0.90 mm 调整为 1.30 mm 。 2.6 湿热后绝缘电阻值从 108 降为 107 。 2.7 由于增加了标称内径为 3.5 , 7.0 , 9.0 , 14.0 , 18.0 , 23.0 , 27.0 mm 七个规格,故对弯曲实验用芯轴直径分别作了补充规定。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 JB/T 8151.2-95 。 本标准由全国绝缘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电机(集团)公司电机玻璃纤维厂。 本标准起草人:王蕴玉。 本标准 1986 年 12 月首次发布, 1996 年 4 月调整为机械行业标准, 1999 年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委托全国绝缘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B/T 8151-1999 本标准共 6 页,现在为第 2 页 1 ) IEC 关于技术问题的正式决议或协议,是由对这些技术问题特别关切的各国委员会代表组成的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对其中所研究的问题,尽可能地表达国际上的一致意见。 2 ) 这些决议或协议以推荐形式供国际上使用并在这个意义上为各国家委员会所接受。 3 ) 为了促进国际统一, IEC 希望各国家委员会在其国家条件允许范围内,应该采用 IEC 推荐标准的文本作为其国家标准。 IEC 推荐标准与相应国家标准之间的任何差异,应尽可能在相应国家标准中明确地指出。 本标准是由 IEC 第 15 技术委员会 绝缘材料 的 15C 分技术委员会 规 ?quot; 制定。 本标准的文本源于下述文件: 六月法草案 表决报告 15C (中办) 199 15C (中办) 218 从上表指出的表决报告可以获悉有关投票赞成本标准的全部信息。本标准引用下列 IEC 出版物: 出版编号: 60757 ( 1983 ):颜色标示代号。 JB/T 815.2-1999 本标准共 6 页,现在为第 3 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绝缘管规范 各种型号软管的规范要求 聚氯乙烯玻璃纤维软管 Specification for flexible insulating sleeving- specification requirements for individual types of sleeving glass textile sleeving with PVC based coating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聚氯乙烯玻璃纤维软管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由无碱玻璃纤维编织管涂以聚氯乙烯树脂而成的绝缘软管。软管的内径通常为 0.3 27mm ,其颜色有:黑、白、红、黄、蓝、棕、绿、灰、橙、粉红和绿黄。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 1988 ) GB T 7113-1986 电气绝缘漆管一般要求( neq IEC 60684 一 1 : 1980 ) GB T 7114-1986 电气绝缘漆管试验方法( neq IEC60684 一 2 : 1984 ) JB/T 2197 一 1996 电气绝缘材料产品分类、命名及型号编制方法 3 产品型号 本产品的分类、命名及型号按 JB/T 2197 编制,以 1 , 2 和 3 型分别对应于 IEC 60684-3 中的 406 , 407 和 408 篇,其型号和特性见表 1 : 表 1 型号和特性 ? 型号 特性 2715-1 2715-2 2715-3 高击穿电压,适用于运行在 105 及以下的绝缘结构中 中击穿电压,适用于运行在 105 及以下的绝缘结构中 低击穿电压 JB/T 8151.2-1999 本标准共 6 页,现在为第 4 页 4 要求 软管除应符合 GB/T 7113 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4.1 外观 软管的涂层应均匀,表面光滑,不应有影响产品性能的缺陷。 4.2 长度 软管长度为 1000 mm 。 软管长度也可由供需双方协商而定。 4.3 内径、壁厚 软管的内径 和壁厚 的要求见表 2 。 试验:内径按 GB/T 7114-1986 中第 3 章;壁厚按 GB/T 7114-1986 中第四章。 ? 表 2 内径、壁厚 ? 标称直径 内径偏差 壁厚 双向( ) 单向( + ) 1 型 2 型 3 型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0.3 0.5 0.8 1.0 1.5 2.0 2.5 3.0 3.5 4.0 5.0 6.0 7.0 8.0 9.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3.0 25.0 27.0 0.05 0.10 0.10 0.15 0.15 0.20 0.20 0.25 0.25 0.25 0.25 0.25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10 0.20 0.20 0.30 0.30 0.40 0.40 0.50 0.50 0.50 0.50 0.5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0.20 0.25 0.25 0.25 0.35 0.35 0.40 0.4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65 0.65 0.65 0.65 0.65 0.65 0.65 0.65 0.65 0.65 0.30 0.50 0.50 0.90 0.90 0.90 0.90 0.90 0.90 0.90 0.90 0.9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0.15 0.20 0.20 0.20 0.20 0.20 0.20 0.20 0.30 0.30 0.30 0.30 0.30 0.30 0.40 0.40 0.40 0.40 0.40 0.40 0.40 0.40 0.40 0.40 0.30 0.50 0.50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1.00 1.00 1.00 1.30 1.30 1.30 1.30 1.30 1.30 1.30 1.30 1.30 1.30 0.10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20 0.20 0.20 0.20 0.20 0.20 0.40 0.40 0.40 0.40 0.40 0.40 0.40 0.40 0.40 0.40 0.30 0.50 0.50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注:订货时需指明内径偏差类型 ? 采用说明: 1 ) 结合国内情况,增加了标称内径为 3.5 , 7.0 , 9.0 , 14.0 , 18.0 , 23.0 , 27.0 mm 七个规格 2 ) 由于增加了七个规格,相应地对内径偏差及壁厚作了规定,对标称内径为 6.0 , 7.0 , 8.0 mm 三个规格的 2 型软管的最大壁厚调整为 1.00mm ,将内径为 9.0 mm 及以上的 10 个规格的 2 型软管的最大壁厚 从 0.9 mm 调整为 1.30 mm 。 JB/T 815.2-1999 本标准共 6 页,现在为第 5 页 4.4 性能要求 软管的性能要求见表 3 表 3 性能要求 序号 性能 实验方法 GB/T 7114 中的章节 单位 要求 说明 1 型 2 型 3 型 1 耐焊热性 第 6 章 - 通过 仅适用于标称内径 5mm 及以下者 2 加热后弯曲性 第 8 章 - 涂层无可见裂痕或脱落 实验温度: 1302 ,暴露时间: 961h ,芯轴直径按表 4 3 低温下弯曲性 第 9 章 - 涂层无可见裂痕或脱落 实验温度: -25 ,芯轴直径按表 4 4 击穿电压 第 13 章 KV 见表 5 5 绝缘电阻 室温下 湿热后 第 14 章 - - - 6 耐火焰蔓延性 方法 A 或方法 B 第 15 章 s 60 另外,三个试样中的任何一个指示旗不应烧着;棉花也不被点燃的或灼热的颗粒或被点燃的滴下物所点燃。 7 耐霉菌生长性 GB/T 2423.16 - 1 级 此项为特殊要求,按订购合同规定。 ? 表 4 弯曲试验用芯轴直径 ? 标称直径 芯轴直径 标称直径 芯轴直径 加热后 低温下 加热后 低温下 0.3 0.5 0.8 1 1.5 2 2.5 3 3.5 4 5 6 2 3 4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