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 桩基础 内容提要 概述竖向荷载下的工作性能水平荷载下基桩的内力及位移计算群桩基础受力分析桩基础设计简介 组成 若干基桩 桩间土 承台作用 将上部结构荷载通过承台传递给基桩 再由基桩传递到地基土体 持力层 特点 历史悠久 承载力高 稳定性好 沉降量小而均匀 便于机械化施工 适应性强 4 1概述 4 1 1桩基组成及适用条件 单桩基础 群桩基础 承台 基桩 上部结构荷载 地基土质差或软硬不均 不能满足上部结构对变形的要求 地基软弱或土性特殊 自重湿陷性黄土 膨胀土等 荷载大 且有较大偏心 水平荷载作用 水中基础施工困难 如桥梁 码头 钻采平台等 需要长期保存 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建筑物 适用条件 按承载性状 摩擦型桩 端承型桩按施工方法 预制桩 灌注桩按设置效应 非挤土桩 部分挤土桩 挤土桩按桩径大小 小桩 250mm 中等直径桩 250 800mm 大直径桩 800mm 按使用功能 受压桩 抗拔桩 横向受荷桩 锚桩按截面形状 圆桩 方桩 多边形桩 异形桩 DX桩等 4 1 2桩基础及其分类 基桩分类 按承载性状分类 荷载传递方式 分类依据 根据桩侧与桩端阻力分担荷载的比例 在竖向极限荷载作用下 桩顶荷载全部或主要由桩侧阻力承担 在竖向极限荷载作用下 桩顶荷载全部或主要由桩端阻力承担 预制桩 在工厂或施工现场制成的各种形式的桩 如锤击桩 振动桩 静压桩等 灌注桩 在施工现场的桩位上用机械或人工成孔 然后在孔内灌注混凝土而成 如挖孔 钻孔 冲孔及爆扩成孔灌注桩等 按施工方法分类 混凝土预制桩优点 承载力高 耐久性好 质量较易保证 缺点 自重大 打桩难 桩长难统一 工艺复杂 钢桩优点 穿透性强 承载能力高 应用方便 缺点 成本高 易锈蚀 木桩优点 制作运输方便 打桩设备简单 缺点 承载力低 仅在一些加固工程与临时工程中采用 预制桩的分类及特点 分类沉管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 挖孔桩 原理直接在桩位上就地成孔 然后在孔内安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成 特点能适应各种地层 无需接桩 施工时无振动 无挤土 噪音小 宜在建筑物密集地区使用 施工关键桩身的成型和混凝土质量 灌注桩的分类及特点 按桩的设置效应分类 非挤土桩设置过程中清除孔中土体 对桩相邻土基本不产生挤土效应的桩 钻孔灌注桩部分挤土桩对桩周土体稍有排挤 但土的强度和变形性质变化不大 冲击成孔灌注桩 预钻孔打入式预制桩 挤土桩设置过程中将使桩位处的土体大量排挤开 使土的结构严重扰动破坏 对土的强度和变形性质影响较大 预制桩 桩的设置效应 桩周土所受的排挤作用将使土的天然结构 应力状态和性质发生很大变化 高承台桩基 承台底面位于地面以上 低承台桩基 承台底面位于地面以下 按承台位置分类 4 1 3桩基的质量检测 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预制桩 桩位偏差 桩身裂缝过大 断桩等灌注桩 缩颈 夹泥 断桩 沉渣过厚等 常用质量检测方法开挖检查 只限于对所暴露的桩身进行观察检查 抽芯检查 在灌注桩桩身内钻孔 取混凝土芯样进行观察和单轴抗压实验 了解混凝土有无离析 空洞 桩底沉渣和夹泥等缺陷 声波透射法 测砼的连续性 是否存在孔洞 断桩等 动测法 小应变动测 大应变动测 桩基的竖向承载力 抗压和抗拔 水平承载力计算 桩端平面以下的软弱下卧层验算 承载及桩身结构计算 包括预制桩吊运和锤击过程中的强度验算 桩身屈曲稳定计算 坡地 岸边桩基应进行整体稳定性验算 抗震设防区的桩基 应进行抗震承载力计算 所有桩基均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4 1 4桩基设计原则 变形验算 设计等级为甲级的非嵌岩桩和非深厚坚硬持力层的建筑桩基 设计等级为乙级的体型复杂 荷载分布不均或桩端平面以下存在软弱土层的建筑桩基 软土地基上多层建筑减沉复合疏桩基础 承受较大水平荷载或对水平变位要求严格建筑桩基应计算水平位移 抗裂验算 对不允许出现裂缝或需限制裂缝宽度的混凝土桩身和承台 4 2竖向荷载下单桩的工作性能 承载机理荷载 桩压缩 侧摩阻消耗荷载 桩底阻力土对桩的支撑力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 何种为主 与桩身压缩量有关 桩的荷载传递过程实质上就是桩侧摩阻力与桩端阻力逐步发挥的过程 4 2 1桩的荷载传递过程 侧阻先于端阻发挥 发挥程度与桩土相对位移相关 侧阻充分发挥桩土相对位移值 粘性土 4 6mm 砂土 6 10mm 端阻充分发挥桩底极限位移值 砂类土 0 08 0 1 d 粘性土 0 25d 硬粘土0 1d 桩侧阻与桩端阻存在深度效应 图4 11桩身荷载传递 a 摩擦桩 b 端承桩 4 2 2桩的荷载传递的一般规律 a 沉桩 预制桩 b 钻孔灌注桩 桩侧摩阻力沿深度分布的情况 桩侧摩阻力影响因素 土的性质 如抗剪强度 c j 决定摩阻力的可能最大值桩土相对位移 决定摩阻力的发挥程度时间因素 土的固结随t增加向下部转移 决定摩阻力发挥的时间桩的刚度 影响桩周应力的分布 土中的应力状态 主要指侧向压力施工方法 a 挤土桩 b 非挤土桩 压屈破坏 桩支承在坚硬的持力层上 桩周土软弱 Q S曲线为陡降型 桩身材料控制承载力 穿越软弱土层的小直径桩和嵌岩桩属于此类 4 2 3单桩的破坏模式 取决于桩周土的抗剪强度 桩端支承情况 桩的尺寸和类型等 整体剪切 当具有足够强度的桩穿过抗剪强度较低的土层 达到抗剪强度较高的土层 且桩的长度不大时 桩在轴向荷载作用下 由于桩底上部土层不能阻止滑动土楔的形成 桩底土体形成滑动面而出现整体剪切破坏 承载力以桩端阻为主 Q S曲线为陡降型 桩的承载力主要取决于桩端土的支承力 打入式短桩 钻孔短桩属于此类 刺入破坏 桩入土深度较大而桩周土强度均匀 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 桩的沉降量较大 承载力以桩侧阻力为主 当桩周土质较软弱时 主要由上部结构所能承受的极限沉降确定 当桩周土抗剪强度较高时 主要取决于桩周土的强度 一般情况下钻孔灌注桩属于此类 定义 桩周土由于自重固结 湿陷 地面荷载等产生大于基桩的沉降时 在桩表面的全部或一部分面积上将出现向下作用的摩阻力 4 2 4桩侧负摩阻力 负摩阻力的危害 负摩阻力不但不能成为桩承载力的一部分 反而变成施加在桩上的外荷载 对入土深度相同的桩来说 若有负摩阻力发生 则 桩的外荷载增大桩的承载力相对降低桩基沉降加大 桩侧大范围降低地下水 有效应力增大 桩侧地面大面积堆载 附加应力 桩身穿越较厚松散填土 自重湿陷性黄土 欠固结土层进入相对较硬土层 土层沉降 冻土区 升温引起桩侧土沉陷 产生负摩阻力的原因 中性点 中性点 桩土相对位移为零的点 桩侧摩阻力为零 桩身轴力最大 中性点位置取决于桩 土间的相对位移 与时间因素 环境因素 地质条件等有关 理论上中性点深度应按桩周土层沉降与桩沉降相等的条件计算确定 目前采用经验估算法 ln 0 5 1 0l0 l0 桩周变形土层下限深度 即软弱压缩层厚度 尽量在填土沉降稳定后成桩 保证填土的密实度 成桩前采用预压措施 减少堆载引起的桩侧土沉降 对湿陷性黄土地基 先进行强夯 素土或灰土挤密法处理 消除或减轻湿陷性 预制混凝土桩 涂层法 桩身表面涂沥青等 预制钢桩 塑料薄膜隔离层法 灌注桩 桩土之间灌注斑脱土浆法 减小负摩阻力的措施 单桩承载力 指单桩在外荷 桩顶或沿桩身 作用下 不丧失稳定性 不产生过大变形时的承载能力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单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状态前或出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时所对应的最大荷载 4 3单桩竖向承载力确定 按桩材强度确定按静载试验确定按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按静力触探法确定按经验公式确定按动力试桩法确定 一 按桩材强度确定 fc 砼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 y 纵向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 Ap 桩身截面积 配筋率大于3 时 A改为An A A s Ag 全部纵向钢筋的截面积 二 由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确定 优缺点 直观 可靠 但费时费力 基本原则桩数 不宜小于总数1 不少于3根 对象 地基条件复杂 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及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等情况下的桩基 试验时间 灌注桩待桩身混凝土达设计强度 预制桩设置后开始载荷试验所需的间歇时间 对于砂类土不得少于10天 粉土和粘性土不得少于15天 饱和软粘土不得少于25天 试验装置 加荷系统 包括加力装置和反力装置 位移观测系统测试方法 慢速维持荷载法 直接堆载 锚桩反力梁法 锚桩d 1 8m 横梁 1 7m 2 7m 反力装置 每级荷载大小每级荷载约为1 10倍最大加载量或预估单桩极限承载力 测读沉降时间在每级荷载施加后第一个小时内 按5 15 30 45 60min测读一次 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 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稳定标准每级荷载下桩顶沉降量小于0 1mm h 并连续出现两次 加载方法 慢速维持荷载法 某级荷载下 桩顶沉降量为前一级荷载下沉降量的5倍 某级荷载下 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下沉降量的2倍 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 已达到锚桩最大抗拔力或压重平台的最大重量时 终止条件 试验成果处理 极限荷载确定 按沉降随荷载的变化特征确定陡降型Q s曲线 取曲线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所对应的荷载为Qu由沉降量确定Qu缓变型曲线 一般可取s 40 60mm对应的荷载值为Qu 大直径桩可取s 0 05D对应的荷载值 细长桩 l d 80 取s 60 80mm对应的荷载 单桩Q s曲线 2 S logt曲线 沉降速率 法 取s logt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下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作为Qu 静力触探是将圆锥形的金属探头 以静力方式按一定的速率均匀压入土中 借助探头的传感器 测出探头侧阻fs及端阻qc 探头由浅入深测出各种土层的参数后 即可计算出单桩承载力 根据探头构造的不同 又可分为单桥探头和双桥探头两种 三 按静力触探法确定 fsi 第i层土的探头平均侧阻力 kPa qc 桩端平面上 下探头阻力 取桩端平面以上范围内按土层厚度的探头阻力加权平均值 然后再和桩端平面以下1d范围内的探头阻力进行平均 桩端阻力修正系数 对于黏性土 粉土取2 3 饱和砂土取1 2 四 按经验公式确定 一般预制桩与中小直径灌注桩 建工 qsik 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如无当地经验时 可按规范5 3 5 1取值 qpk 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如无当地经验时 可按规范表5 3 5 2取值 大直径桩 嵌岩桩 钻孔灌注桩 u 桩周长 考虑基桩长径比的修正系数 m0 清底系数 s0 桩端处土的容许承载力 h 桩底埋深 从一般冲刷线算起 取值应 40m A 按设计直径计算 桥梁 支承在基岩上或钻入基岩内的钻孔桩 沉桩 原理 在桩顶施加动荷载 使桩身产生加速度和土阻尼等效应 通过设置于桩顶的传感器量测此动力响应信号 如位移 速度或加速度 据此分析确定桩身完整性或承载力 高应变法 一般以重锤敲击桩顶 使桩贯入 桩土间产生相对位移 从而分析对桩的外来抗力 可同时测定桩身完整性与承载力 低应变法 施加的荷载远小于桩的使用荷载 不足以使桩产生相对位移 而只通过应力波的反射和传播 主要用以检测桩身砼质量 五 按动力试桩法确定 六 桩的抗拔承载力 设计等级为甲级和乙级建筑桩基 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应通过现场单桩上拔静载荷试验确定 单桩上拔静载荷试验及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取值可按现行行业标准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106 进行 如无当地经验时 群桩基础及设计等级为丙级建筑桩基 基桩的抗拔极限载力取值可按下列规定计算 作用机理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 桩身产生横向位移或挠曲变形 并挤压桩侧土体 同时桩侧土反作用于桩 产生侧向土抗力 桩土共同作用 短桩 承载力主要由桩的水平位移和倾斜控制 长桩 承载力主要由桩的水平位移和桩身弯矩控制 4 4单桩水平承载力确定 概念 桩能够承担水平荷载的能力 二 单桩水平静载荷试验 试验装置 加荷系统 千斤顶 试桩位移观测 百分表 水平静载荷试验方法 单向多循环加卸载法 每级荷载大小 预估水平极限承载力的1 10 1 15 读数方法 每级加荷后恒载4min测读桩顶水平位移 然后卸载至零 停2min测读残余水平位移 如此循环5次 再施加下一级荷载 终止加载条件桩身折断 桩顶水平位移超过30 40mm 桩侧地表出现明显裂缝或隆起 试验成果处理H0 t x0曲线确定法临界荷载Hcr 曲线出现突变点 相同荷载增量下 比前一级明显增大的位移增量 的前一级荷载 极限荷载Hu 曲线出现明显陡降的前一级荷载或水平位移包络线向下凹曲时前一级荷载 桩身开裂 受拉区混凝土不参加工作时的桩顶水平力 桩身应力达到强度极限时的桩顶水平力 单桩H0 x0 H0曲线 H0 x0 H0曲线确定法临界荷载Hcr 曲线第一直线段终点对应的荷载 极限荷载Hu 曲线第二直线段终点对应的荷载 水平荷载 最大弯矩截面钢筋应力曲线 H0 g曲线确定法临界荷载Hcr 曲线出现第一突变点对应的荷载 极限荷载Hu 桩身折断或钢筋应力达极限时的前一级荷载 三 水平受荷桩的理论分析 弹性地基反力法 假定土体为弹性体 用梁的弯曲理论求解 国内常采用 假设土的抗力与桩的水平位移x成正比 土体水平抗力系数Kh kzn沿深度的分布 a 常数法 b k法 c m法 d c法 常数法 假定地基水平抗力系数沿深度均匀分布 即n 0 k法 假定地基水平抗力系数在第一位移零点以上按直线或抛物线变化 以下保持为常数 Kh kzn m法 假定地基水平抗力系数随深度线性增加 n 1 Kh mz c法 假定地基水平抗力系数随深度呈抛物线增加 即n 0 5 关于m值的说明 1 m 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 MN m4 受桩材刚度 土类 荷载方式等因素影响 2 m值宜通过水平静载实验确定 若无试验资料时可参考表4 14所列数值 3 桩侧有几层土时 应求出主要影响深度hm 2 d 1 范围内的m值加权平均 作为整个深度的m值 单桩挠曲线微分方程 基桩微元体的挠曲微分方程 桩的水平变形系数 b0 桩身计算宽度 EI 桩身抗弯刚度 钢筋砼桩 取EI 0 85EcI0 建工 或0 80EcI0 路桥 其中Ec为砼的弹模 I0为桩身截面惯性矩 为了简化计算 将桩的空间受力转化为平面受力而引入的一个假想宽度 把侧边摩阻力变为水平向的抵抗力承担 把原来的宽度加大 采用幂级数积分后 可得桩身各截面的内力 变形表达式如下 长桩桩顶的水平位移 由表4 13查换算深度 z 0时的Ax和Bx值 代入式4 33 刚性桩的桩顶水平位移 根据桩的换算长度 l和桩端支承条件 由表4 15查得位移系数Ax和Bx 再由式4 33求之 桩顶的水平位移 根据桩顶荷载H0 M0和桩的水平变形系数 计算如下系数C M0 H0 由系数C 查表求得相应的换算深度 进而求得最大弯矩的深度 由系数C 查表求得系数CII 进而求得桩身最大弯矩Mmax CIIM0 桩身最大弯矩及其位置 4 5群桩基础 4 5 1群桩的工作特点 1 端承型群桩桩的荷载传递桩底持力层刚硬 桩的变形很小 桩间土基本不受荷载 群桩承载力 各单桩承载力之和 群桩沉降量也与单桩基本相同 不必考虑群桩效应 2 摩擦型群桩的荷载传递桩数较少 桩距较大时 群桩中各桩的工作情况与单桩一致 群桩的承载力等于各单桩承载力之和 桩数较多 桩距较小时 群桩桩端处压力比单桩大 桩端以下压缩层的厚度也比单桩深 群桩承载力小于各单桩承载力之和 沉降量则大于单桩的沉降量 即群桩效应 复合桩基 由桩和承台底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的桩基 条件 桩及桩间土整体下沉 保证承台底不脱空 特性 承台底分担荷载的作用随桩群相对于地基土向下位移幅度的加大而增强 桩身弹性压缩产生桩土相对位移也使承台底反力增加 4 5 2承台下土对荷载的分担作用 端承型桩基 桩数少于4根的摩擦型桩基 由于地层土性 使用条件等因素不宜考虑承台效应时 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取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 Ra 4 5 3群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下列摩擦型桩基宜考虑承台效应确定其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 上部结构整体刚度较好 体型简单的建筑物 对差异沉降适应性较强的排架结构和柔性构筑物 按变刚度调平原则设计的桩基刚度相对弱化区 软土地基的减沉复合疏桩基础 考虑上部结构形式 荷载和地层分布以及相互作用效应 通过调整桩径 桩长 桩距等改变基桩支承刚度分布 以使建筑物沉降趋于均匀 承台内力降低的设计方法 软土地基天然地基承载力基本满足要求的情况下 为减小沉降采用疏布摩擦型桩的复合桩基 轴心受压 n 桩基中的基桩总数 4 5 4桩顶作用效应简化计算 对于一般建筑物和受水平力较小的高大建筑物 xi yi 第i根桩至通过桩群形心的y轴和x轴的距离 Mx My 作用于桩群上的外力对通过桩群形心的x轴和y轴的力矩 偏心受压时 对位于8度和8度以上抗震设防区和其他受较大水平力的高层建筑桩基 当其桩基承台刚度较大或由于上部结构与承台的协同作用能增强承台的刚度时 受较大水平力及8度和8度以上地震作用的高承台桩基 桩顶作用效应的计算应考虑承台与基桩协同工作和土的弹性抗力 4 5 5基桩竖向承载力验算 4 5 6桩基软弱下卧层验算 对于桩距不超过6d的群桩基础 整体冲剪破坏 对桩距s 6d的群桩基础 且各桩端的压力扩散线不相交于硬持力层中时 应按基桩冲剪破坏考虑 4 5 7桩基竖向抗拔承载力验算 承受拔力的桩基 应同时验算群桩基础呈整体破坏和呈非整体破坏时基桩的抗拔承载力 4 5 8桩基水平承载力验算 受水平荷载的一般建筑物 水平荷载较小的高大建筑物 单桩基础和群桩中基桩应满足下式要求 当缺少单桩水平静载试验资料时 可按下列公式估算桩身配筋率小于0 65 的灌注桩的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当桩的水平承载力由水平位移控制 且缺少单桩水平静载试验资料时 可按下式估算预制桩 钢桩 桩身配筋率不小于0 65 的灌注桩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4 5 9桩基负摩阻力验算 考虑群桩效应的基桩下拉荷载可按下式计算 对于桩中心距不大于6倍桩径的桩基 其最终沉降量计算可采用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 等效作用面位于桩端平面 等效作用面积为桩承台投影面积 等效作用附加压力近似取承台底平均附加压力 等效作用面以下的应力分布采用各向同性均质直线变形体理论 桩基任一点最终沉降量可用角点法计算 4 5 10桩基沉降验算 要求和浅基础一样 桩基设计也应符合安全 合理和经济的要求 4 6桩基础设计 基本原则 对桩和承台 有足够的强度 刚度和耐久性 对地基 主要是桩端持力层 有足够的承载力和不产生过量的变形 设计内容和步骤 收集有关资料 确定桩基持力层 选择桩材 确定桩型 外形尺寸和构造 定单桩承载力设计值 初拟桩的数量和平面布置 初拟承台的轮廓尺寸及承台底标高 验算作用于单桩上的竖向和横向荷载 验算承台尺寸及结构强度 必要时验算桩基整体承载力和沉降量 若桩端下有软弱下卧层 验算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 单桩设计 绘制桩和承台的结构及施工详图 设计流程图 4 6 1收集设计资料 建筑类型 上部结构型式 平面 使用要求 荷载及其性质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材料来源及施工技术设备建筑场地条件 如交通 周边建筑物 管线设施等 尽量了解当地使用桩基的经验 4 6 2桩型 桩长和截面尺寸选择 桩型选择 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类型 荷载情况 地层条件 施工能力及环境限制因素 桩长选择 主要取决于桩端持力层的选择 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据土类别而有所不同 截面尺寸 根据桩型与受荷大小等确定 承台埋深 从结构要求和方便施工的角度选择 平面尺寸根据桩数及构造要求定 4 6 3桩数及桩位布置 桩数初估桩数时 先不考虑群桩效应 根据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定桩数n 轴心受压时 可按下式估算 F 作用在承台上的竖向压力设计值 G 承台及其上方填土的重力 偏心受压时 分为两种情况 若群桩重心与荷载合力点重合 桩数可按上式确定 若不能满足 则应增加 10 20 桩数 桩中心距一般桩的最小中心距为 3 4 d 具体应符合规范规定 对大面积桩群 尤其是挤土桩 桩最小中心距应按表列数值适当加大 桩位布置原则 应尽可能使上部荷载的中心与桩群的横截面形心重合或接近 4 6 4桩身截面强度计算 预制桩要求桩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100 才可起吊和搬运 吊点位置应按吊点间的正弯矩和吊点处的负弯矩相等的条件确定 4 6 5承台设计 外形尺寸及构造要求 平面尺寸由上部结构 桩数及布桩形式决定 厚度 300mm 宽度 500mm 边缘至边桩中心距 d 配筋计算确定 矩形承台板宜双向均匀配置 三桩承台应按三向板带均匀配置 d 50 100mm 大于300mm 大于600mm 30 40 d b 500mm 大于150mm 承台的内力计算 柱下独立桩基承台在配筋不足时将产生弯曲破坏 其破坏特征呈梁式破坏 四桩承台弯曲破坏模式 柱下多桩矩形承台柱下三桩三角形承台柱下或墙下条形承台梁 1 柱下多桩矩形承台 多桩矩形承台计算截面取柱边和承台高度变化处 Ni 第i根桩的桩顶外力设计值 一般宜扣除桩基承台自重及承台上的土重 Mx My 垂直y轴x轴方向计算截面处的弯矩设计值 xi yi 垂直y轴x轴方向桩轴线到相应计算截面的距离 2 柱下三桩三角形承台 计算截面应取柱边 My NxxMx Nyy 3 柱下或墙下条形承台梁 柱下承台梁按弹性地基梁计算 墙下承台梁按倒置的弹性地基梁考虑 承台厚度及强度计算 承台厚度可按冲切及剪切条件确定 一般可先按冲切计算 再按剪切复核 强度计算包括受冲切 受剪切 局部承压及受弯计算 1 受冲切计算若承台有效高度不足 将产生冲切破坏 其破坏方式可分为沿柱 墙 边 承台变阶处和角桩对承台的冲切3种情况 冲切破坏锥体应采用自柱 墙 边和承台变阶处至相应桩顶边缘连线所构成的 桩基承台的剪切破坏面为通过柱 墙 边与桩边连线所形成的斜截面 2 受剪切计算 3 局部受压计算对于柱下桩基承台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柱的强度等级时 应按现行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验算承台的局部受压承载力 4 受弯计算承台的受弯计算 可根据承台类型求得承台内力 然后按现行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验算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计算方法同一般梁板 例题4 2某乙级建筑桩基如图 柱截面尺寸450mm 600mm 作用在基础顶面的荷载为 Fk 2800kN Mk 210kN m 作用于长边方向 Hk 145kN 拟采用截面为350mm 350mm的预制混凝土方桩 桩长12m 已确定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 500kN 水平承载力特征值Rh 45kN 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配置HRB335级 II级 钢筋 试设计该桩基础 不考虑承台效应 1 基桩持力层 桩材 桩型 外形尺寸及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耐高温重型工业百叶窗项目采购合同
- 2025医疗资源优化配置与协同发展合作协议
- 2025年度互联网平台数据安全治理与保护专项合同
- 2025年度电商平台新聘员工入职与全渠道电商运营管理服务合同
- 2025年国家级文物古建筑修复与活化利用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大型数据中心能源保障供应合同
- 2025年绿色节能车库租赁与智能停车设备供应合同
- 2025年低碳节能绿色建筑展会场地建设及环保技术合作协议
- 2025年智能电网物联网技术升级项目合作协议
- 2025卫生院护理人员劳动合同范本(含绩效考核与晋升激励)
- 2025年甘肃兰州市事业单位招考笔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共50题)及答案
- 地铁站基坑施工监测方案
- 2025-2026年秋季学期教研工作计划及工作行事历
- 卫星运行教学课件
- 初中分班班会课件
- 广西现代物流集团招聘笔试真题2025含答案
- 2025年发展对象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 茶史与茶文化课件
- 湖北交投采购管理办法
- 玉米种植技术课件
- 海尔售后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