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院前急救 1 第一节概述 院前急救 对急 重 危伤病员在进入医院以前所进行的医疗救护 包括伤病现场的医疗救护 运送及途中监护等环节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其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公众参与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EMSS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被视为EMSS的首要环节 与院内急救 重症监护密切相关 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医疗机构的广泛关注 特点 一 社会性及随机性较强 二 时间紧急 三 流动性大 四 急救环境条件差 五 病种复杂多样 六 以对症治疗为主 七 体力消耗大 院前急救的前提是保护自身安全 急救人员达到现场后应首先观察环境 确认危险解除或将患者搬运至安全区才能施救 应充分利用防护装备 如头盔 反光背心 防护手套 安全眼镜 防护胶靴 防毒面具等 尽量避免及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挽救更多的生命 院前急救原则 院前急救原则 院前急救原则 初步判断病情 询问病史 主诉 既往史 既往住院 体检资料体征观察 在询问病史的同时 注意通过视觉 听觉和嗅觉观察伤病员的阳性体征 全身检查 神志清晰的患者 查体应考虑针对性及鉴别性 快速判断患者疾病类别及严重程度 而多发性创伤查体建议采用国内外普遍倡导的 撞击计划 CRASHPLAN 检查方法 Freehand CRASHPLAN撞击计划 C cardiac 心脏 R respiration 呼吸 A abdomen 腹部 S spine 脊柱脊髓 H head 头颅 P pelvis 骨盆 L limb 四肢 A arteries 动脉 N nerves 神经 昏迷患者病情的评估 判断伤病员的清醒程度 Response成人采用呼唤 拍脸 刺痛等 婴儿拍打足跟或掐捏其上臂不能哭泣 则可判断其有无意识 一旦初步确定病人神志昏迷 应立即呼救 请求援助 判断伤病员是否有脉搏 Circulation成人可通过触摸桡动脉或颈动脉来判断有无搏动及搏动的强弱 婴儿触摸颈动脉或腹股沟动脉判断有无搏动及其强弱 对没有呼吸脉搏及微循环者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判断伤病员病的气道是否通畅 Airway检查伤病员是否有呼吸困难症状存在 并查明原因 必要时清除伤病员口腔等部位的异物 有假牙托者需取出 保持伤病员气道的通畅 判断伤病员是否有呼吸 Breathing维持开放气道的位置 用耳贴近病人的口鼻 头部侧向病人胸部 眼睛观察病人胸部有无起伏 面部感觉病人呼吸道有无气体排出 耳听病人呼吸道有无气流通过的声音 前后观察时间控制在5秒钟左右 现场伤员的分类 概念 是保证加快伤病员救治和转送速度的一种有效组织手段 要求快速 准确地判断病情 掌握救治重点 确定救治和运送的次序 目的 提高抢救效率 提高伤员存活率 原则 边抢救边分类 分类工作是在特殊而紧急的情况下进行的 不能耽误抢救 指定专人承担 分类工作很重要 应由经过训练 经验丰富 有组织能力的人员承担 分类依次进行 分类应依 先危后重 再一般 小伤势 的原则进行 分类应快速 准确 无误 分类标准1 伤情现场处理时间 2 伤病员病情轻重程度 两种分类方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结合使用效果更好 分类时要抓住重点 以免耽误伤病员的抢救时机 判断方法可参照病情评估方法及程序进行 判断一个伤病员应在1 2分钟内完成 15 急救标记 病伤严重危及生命 严重 无危及生命者 受伤较轻可行走 濒死 死亡伤病员 收容区 伤病员集中区 在此分类并挂上分类标签 并提供必要的紧急复苏等 急救区 用以接受重伤病员 红色卡 黄色卡 在此做进一步抢救工作 如对休克 呼吸及心搏骤停者进行生命复苏 后送区 接受能自己行走或较轻的伤病员 蓝色卡 太平区 停放死亡者 黑色卡 现场急救区的划分 一 止血目的意义 在现场 一旦发生出血损伤 如能进行迅速而正确的急救止血处理 不仅救护生命 减轻痛苦及预防并发症 而且可以为下一步治疗创造良好条件 外伤急救处理 1 加压包扎止血法 适用于小动脉 中小静脉或毛细血管出血 止血方法 2 指压止血法主要适用于头面部的出血 3 橡皮止血带 气性止血带止血法 4 加压屈肢止血法前臂 手和小腿 足部出血时适用 将棉垫或绷带卷放在肘或膝关节窝 屈曲小腿或前臂 再用绷带做 8 字包扎 5 填塞止血法 先用镊子夹住无菌纱布塞入伤口内 如一块纱布止不住出血 可再加纱布 最后用绷带或三角巾绕颈部至对侧臂根部包扎固定 适用于颈部和臀部较大而深的伤口 二 包扎包扎的具体要求 1 先暴露伤口 判断伤情 然后取舒适体位 功能位 2 妥善处理伤口 注意消毒 避免污染 3 包扎材料要求无菌 注意伤口覆盖完全 4 包扎松紧适当 暴露指端 观察血运 皱褶及骨隆起处加垫保护 5 注意包扎打结或别针固定位置 固定打结在肢体外侧 避免打在伤口及骨隆起处 6 注意包扎动作轻柔 减少患者痛苦 外伤急救处理 环绕法 应用 适于包扎身体粗细均匀部位 如手腕 额头及颈部 或在其它各种包扎法时 用此法缠绕两圈 以固定绷带的始 末两端 方法 把带头斜放 用力压住 将卷带绕受伤部位包扎一圈后 把带头小角反折 压在上面再环型缠绕数圈 每圈盖住前一圈 螺旋法 应用 此法多用于肢体粗细不均 但相差不多的部位 如 大腿 上肢 手指或躯干等部位 方法 包扎时以环形包扎法开始 然后将卷带向上斜形缠绕呈螺旋状 后一圈盖住前一圈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最后以环形包扎两 三圈结束 8字形包扎法 应用 多用于固定受伤的关节 如 肘关节 踝关节 等部位 方法 从关节部位开始 先做环绕形包扎 再进行斜形缠绕 向关节的上方绕一圈 再向关节的下方绕一圈相交叉作 8 字形包扎 交叉时在关节凹面进行 依次缠绕至到逐渐离开关节 每一圈压住前一圈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 最后在关节的上端或下端以环形包扎结束 另一种方法是从关节的下方开始 先做环绕形包扎 然后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依次做 8 字形缠绕 逐渐靠拢关节 最后以环绕形包扎结束 回返式包扎 应用 这种包扎方法主要是用于头部 指端 肢体断端等部位的包扎 方法 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 先环行固定两圈 左手持绷带一端于头后中部 右手持绷带卷 从头后方向前到前额 然后再固定前额处绷带向后反折 反复呈放射性反折 直至将敷料完全覆盖 最后环形缠绕两圈 将上述反折绷带固定 头部三角巾包扎法 方法 将三角巾底边折叠约二至三厘米宽 放于前额眉上 顶角拉至后脑 左右两底角沿两耳上方往后 拉至后脑交叉 并压紧顶角然后再绕到前额打结 顶角拉紧 并向上反折 将顶角塞进两底角交叉处 此方法主要用于头部受伤 有止血 避免伤口感染的作用 内脏脱出处理 异物包扎 处理原则 不能拔出异物先固定异物 再进行包扎方法 先检查伤口及异物情况 用适当的敷料覆盖异物周围 再用三角巾或绷带进行固定 三 固定固定的目的 减轻伤员的痛苦 防止骨折移位 防止再损伤 便于搬运 外伤急救处理 上肢 锁骨 膝关节 足踝骨 大腿 掌骨 四 转运 外伤急救处理 正确 错误 脊椎骨折转运 怀疑颈椎骨折病人在搬运过程中要做好颈部固定后才能搬动 搬运时头颈与躯干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保政策倾斜下基层医疗场景的支具标准化应用困境
- 动态指纹图谱技术在制粒茶多酚质量控制中的标准化构建路径
- 家具配件厂车辆使用申请管理规章
- 爱马仕手工工艺传承:2025年行业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 爱马仕2025年手工制作工艺传承与品牌国际化战略分析报告
- 2025年陶瓷3D打印增韧技术革新方案与市场竞争力提升报告
- 激光雷达固态化技术成本控制与市场拓展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3D食物打印的营养价值评估
- 2025年3D生物打印的组织工程进展
- 2025年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挑战
- 设计文件审核记录表(模本)
-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Unit1教案(含和译文)
- 机电一体化设计
- (中职中专)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
- 牛津深圳版九年级上册Module 1 Geniuses Unit1 Wise Man in History话题作文期末复习
- DB37T 5151-2019 园林绿化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 电能表生产流程
- 心电图机操作(课堂PPT)
- 科远DCS系统方案
- 压力传感器(课堂PPT)
- 动物的家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