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能否实行西方陪审团制度 组员 陈培斌沙询柴云杰吴敏 什么是陪审团制度 陪审制度 是指法院在审判案件时吸收普通公民参加庭审与法官共同行使审判权的制度 应当说 陪审制度普遍存在于当代世界各国的司法实践中 中国陪审团制度的历史 清代以前没有陪审制度 中华民国时期 国民党政府于1929年曾颁布关于政治案件的陪审暂行法 规定的陪审官资格是25岁以上的国民党党员 该法于1931年废止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 中华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的 裁判部暂行组织及裁判条例 中 具体规定了陪审制度 在抗日战争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各革命根据地都对此作了相应的规定 除反革命案件外 一切民事 刑事案件都实行陪审制 陪审员由工会 农会 妇女会 青年会等群众团体选出 有的案件还临时邀请群众代表陪审 陪审员和审判员有同等权利 中国陪审团制度的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1年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 1954年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 都对陪审员制度作了规定 1979年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 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重申了过去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 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 除简单的民事案件和轻微的刑事案件外 都由审判员和陪审员组成的合议庭进行 1983年9月2日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鉴于上述规定在实际执行中困难较大 决定修改人民法院组织法的有关条文 作出比较灵活的规定 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 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 简单的民事案件 轻微的刑事案件和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 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 1982年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试行 第35条也规定 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民事案件 由审判员 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审判 人民陪审员在执行职务期间同审判员有同等权利 有权参加所办案件的全部审判活动 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制作出判决或裁定 除被剥夺过政治权利的以外 凡年满23岁的公民都可以被选为人民陪审员 陪审员大多是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 定期轮流到人民法院参加审判 有的经人民法院向当地机关 企业 学校 团体邀请 由各该单位临时推选代表充当 西方国家陪审团制度的历史 雅典 罗马时期雅典 雅典每年由执政官用抽签方法从30岁以上的公民 奴隶主 自由民 中选出6000名陪审官 组成陪审法院 每个案件由500名陪审官共同审理 罗马由最高裁判官从元老院的贵族 骑士和富裕奴隶主中挑选300 450人组成陪审法院 称常设刑事法院 每案由抽签决定的30 40名陪审官审理 雅典 罗马的陪审制度只适用于奴隶主和自由民 不适用于奴隶 奴隶不受诉讼制度保护 随着雅典民主制度的衰落和罗马由共和制沦为帝制 陪审制度逐渐消亡 欧洲中世纪时期欧洲大陆封建社会初期 陪审法庭曾取代日耳曼部落民众法庭而存在 但没有得到推广 只有德国在较长时期内有由法官和陪审官共同组成的舍芬庭 Sch ffengericht 但是到了君主专制时期 纠问式诉讼占统治地位 陪审制度随之取消 英王亨利二世 1154 1189在位 曾仿照法兰克国家日耳曼法的规定 吸收见证人审理刑事案件 以代替原始的司法决斗和神明裁判 其后 见证人逐渐演变为有权在法庭上审查证据 作出裁判的陪审官 并进一步发展为负责审查起诉和审理案件的大陪审团 grandjury 和小陪审团 pettyjury 这种陪审制度只适用于封建主内部的民事纠纷和犯罪案件 农奴案件由领主自设法庭审理 西方国家陪审团制度的历史 西方近现代时期西方近 17 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资产阶级及其思想家反对封建专横 提出实行陪审制的进步主张 英国J 李尔本 1614 1657 在 人民约法 一书中要求 由人民自由选举陪审官 法国孟德斯鸠在 论法的精神 一书中也主张以陪审官取代职业法官 一些国家的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 先后在法律上确立了陪审制度 英国继承了封建社会的大小陪审团制 前者参加审查起诉 后者参加审理案件 大陪审团于1933年取消 法国 德国 奥地利等国也都只有小陪审团 目前保留大陪审团制度的主要是美国 大陪审团的任务是决定重罪案件是否起诉 美国联邦系统的法院受理的重罪案件如叛逆 谋杀 武装抢劫等 必须经大陪审团决定起诉 各州的法院则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必须经大陪审团审查同意方能起诉 而且被告人不得放弃此项权利 另一种是由法官根据案情决定是否须经大陪审团审查 大陪审团一般由12 23人组成 它的裁断采取多数表决制 不要求一致通过 小陪审团与英国现行的陪审团相似 英国的陪审团由12人组成 其职权是审查证据 听取辩论 并就被告人是否有罪的事实问题作出裁断 如果有罪 再由职业法官据以判刑 只要陪审团大多数票通过 就可作出裁决 如果陪审团意见分歧太大 就必须解散陪审团 另行召集陪审团进行裁断 西方国家陪审团制度的历史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 也曾仿行英国的大 小陪审团制度 1808年通过的 刑事诉讼法典 废除了大陪审团 法国的陪审裁断以多数表决通过 票数相等时以有利于被告的意见为有效 如果审判官一致认定陪审团的裁断确有实质上的错误 可以宣告缓期审判 另行组织新陪审团重新审理 法国在1941年的 维希政府 和1945年的 社会党人政府 时期 都把陪审法庭改为由常任法官和陪审官共同组成的混合法庭 负责审理事实和适用法律 德国1924年恢复舍芬庭 由6名陪审官和3名职业法官组成 兼负审理和判决之责 其判决以2 3多数通过 到希特勒统治时期 完全取消了陪审制 日本也曾一度实行陪审制 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取消 战后没有恢复 西方国家陪审团制度的历史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的陪审制 都只适用于少数罪行较重的案件 绝大多数第一审刑事案件是按简易程序 由治安法官或警察法官单独审理 苏联和东欧各国按照苏联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 苏联法院审判案件除法律特别规定者外 一律要有陪审员参加 陪审员由选举产生 与审判员有同等权利 合议庭的判决或裁定以多数票通过 捷克斯洛伐克 保加利亚 民主德国 波兰 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等国的陪审制度与苏联大致相同 中西方陪审团制度的差别 立法依据和法律地位不同西方陪审制度的法律基础深厚 美国陪审制的法律地位首先体现在宪法的规定上 美国宪法 第三条 第六条修正案 第七条修正案都为陪审制度提供了宪法依据 接受陪审团审判是美国公民的一项宪法性权利 除宪法外 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 联邦陪审团选拔法 等也为陪审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在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经历了 入宪 出宪 和的变化 现今我国关于人民陪审制度的立法主要规定在 人民法院组织法 刑事诉讼法 以及1982年的 民事诉讼法 中 另外 全国人大常委会2005年5月1日正式颁布施行的 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 使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操作有了相对 比较具体的法律依据 中西方陪审团制度的差别 适用范围不同美国陪审制度适用范围较广 体系比较完善 以适用的案件范围来说 除弹劾案外 其余一切案件都可以适用陪审制度 包括一切刑事案件 诉讼标的达到一定数额的民事案件 我国陪审制度适用范围设置较为理想 但实际操作效果较差 两者内涵不同我国的陪审制度称为人民陪审员制度 是指我国国家审判机关在审判案件时吸收非职业法官作为陪审员 与职业法官或职业审判员一起审判案件的一种司法制度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实现我国司法民主的要求 也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 美国的陪审制度称为陪审团制度 是现代英美普通法系的审判制度 在当代美国司法体制中 陪审团主要分为大陪审团和小陪审团两种 根据案件性质和轻重分别适用之 中西方陪审团制度的差别 建立的历史背景不同陪审团制度扎根美国 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 陪审职能不同湖南农机2010年7月外都可适用陪审制度 但在实践中 除了刑事案件采用陪审的况下 结合苏联陪审制度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人民陪审制度 其特点是虽然法律规定陪审员在行使职权期间享有同法官一样的权力 但事实上法官通常享有较大的权力 不受陪审员意志因此 以私权和程序正义为中心构建起的美国陪审团的左右 制度 必然区别于以法官为主导的人民陪审员制度 在美国 法官与陪审团是有严格且明确的职能分工的 前者负责认定案件事实 后者负责具体的法律适用 具体来说 就是本案的事实如何 证据是否真实可信 是否具有证明力 应当由陪审团决定 而基于案件事实 本案最终该如何判决 如何适用法律 则由法官决定 在我国 法官和陪审员一样 既负责对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认定 也负责对法律的认定工作 没有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的分工 西方陪审团制度在中国实施的问题 一 诉讼成本高昂 从西方的实际经验来看 陪审制 尤其是英美的陪审团制 加大了个案的诉讼成本 然而 如果以此为由 来否决陪审制的可行性 难经挑剔 首先 考察制度运行的成本 不能仅仅看制度本身的规定 而应看制度的实际运行 其次 诉讼成本总是相对于诉讼收益而言的 考察制度成本不能离开制度收益 如果成本很低而收益为零 则这样的 低成本 有何意义 如果我们不将因为司法不公给社会带来的损害 错误成本 纳入核算 则司法的成本计算又有何意义 而这些错误成本实际上无法测算 由于诉讼的实际成本难以核算 由于司法的错误成本难以测算 任何以诉讼成本为由 来支持或否决一项司法制度的设立 难以令人信服 西方陪审团制度在中国实施的问题 二 陪审员法律知识不足 这是中外某些反对陪审制者的共同理由 他们说 由于法律越来越复杂 超出了 常人 的判断能力 只能求助专业法官 以免 外行领导内行 这个理由也不能成立 案件复杂 不是当代人提出的新理由 而是由来已久的历史话题 七十多年前 中国就有学者以 现代社会案件复杂 来质疑陪审制 而在今人看来 那么一个简单社会 有什么复杂案件 其实 在任何一个时代 诉讼都超出常人的经验范围 古代的案件当然没有今天复杂 但相对于当时一般人的知识而言 案件也是 越来越复杂 如果这在今天能够成为否定陪审制的理由 那么在古代 这同样成为理由 何以陪审制在世界各国历史上能够发生和发展呢 实际上 现代社会通过程序技术处理 将复杂的专业问题还原为普通人可以争辩和判断的问题 如律师的还原性辩论 鉴定人的鉴定说明 专家证人的出庭作证 如果 专业性 可以成为拒绝让人民审判的理由 那么 专业性 同样可以成为拒绝法官审判的理由 西方陪审团制度在中国实施的问题 三 法律适用混乱 反对陪审制的另一理由是 不同的陪审法庭对同一类案件 可能给出不同的判决 使法律混乱不堪 这一担忧 其实也是杞人忧天 因为统一法律的解释 向来不是一审法院的主要职责 而是上诉审的功能 我国的陪审制仅适用于一审 而不适用上诉审 上诉审由职业法官进行 如果说一审陪审制可能导致法律适用混乱的话 那么完全可以通过上诉审来纠偏 据德国法官介绍 职业法官有义务在书面判决中 分析裁判的正当性与合法性 从而防止裁判违法 另一方面 上诉制度为裁判的合法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如果基层法院由于陪审员不懂法坚持作出了错误裁决 立即会被联邦法院职业法官纠正 西方陪审团制度在中国实施的问题 四 陪审制是一项没落的制度 怀疑陪审制的另一原因是 陪审制在英 美的适用范围越来越窄 制度的功能正在萎缩 需要指出的是 虽然英美陪审团制适用范围萎缩 但大陆法系的参审制并非同此 以瑞典为例 据2004年的统计 其审理一审案件的地方法院 总计有法官667名 而非职业法官 LayJudge 为5278名 在上诉法院 有上诉法官431人 非职业法官608名 按照瑞典法律 除非轻微的刑事案件 皆实行参审制 由一名职业法官与三名非职业法官组成混合法庭进行审理 这是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不允许法院和当事人选择变更 由于瑞典的法官 检察官 律师皆无制服 全部便装上庭 职业法官与非职业法官在法庭上无法识别 中美陪审制度差异的根源社会基础差异美国陪审制度已有几百年历史 一开始便得到民众的普遍心理认同 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 并得到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而且有广大公民的普遍认同心理作为铺垫 陪审制因而在美国扎下了深厚的社会根基 我国陪审员制度仅有短短几十年的历史 没有形成如同美国那样的适合陪审制生存的深厚的历史土壤 人民大众还无从以习惯的方式接受此种制度 立法不健全 民众对陪审制度的不了解不接受 使得我国陪审制度生存困难 还无法得到民众普遍心理认同 以至在司法活动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就是陪审制度在美国可以扎根并发展而在我国却流于形式名存实亡的社会根源 二者赖以生存的文化传统差异法律文化既是一国文化传统的体现 并促进一国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 美国是西方法律文化的代表 西方法律文化的出发点是个人权利 法律的价值在于确认和维护个人在经济政治上的一系列权力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有利于个人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秩序 美国的陪审制度就是在这种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其设立的初衷及发展的方向都带有明显的平等色彩和强烈的民主精神 保障个人权益不受强权侵犯 东方型法律文化的出发点是社会整体利益 并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常年财务顾问与财务分析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不锈钢护栏安装与社区环境改善合同
- 2025版环保工程项目劳务派遣执行协议
- 2025版科研设备采购合同研发支持与服务条款
- 辽宁省广播电视局直属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4
- 寒假工代理协议书范本
- 码头装卸运输协议书范本
- 5G安全架构-洞察及研究
- 中国烟草总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司考试真题2024
- 天津烟草考试题库2024
- 2022-2023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检测卷
- 码头叉车司机安全操作规程
- 动力触探设备规格及修正系数xls
- 京沪高铁某段现浇箱梁施工方案
- GB/T 5053.3-2006道路车辆牵引车与挂车之间电连接器定义、试验方法和要求
- 最新《工会基础知识》试题库及答案1000题【完美打印版】
- 高周波熔接机操作指导书
- T∕CCTA 30101-2021 喷气涡流纺棉本色纱
- 上海石化挤出机组交流材料概要课件
- 医院关于成立食堂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的通知
- 《村卫生室管理办法(试行)》课件(PPT 49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