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翰林苑D2-8-9.doc_第1页
司徒翰林苑D2-8-9.doc_第2页
司徒翰林苑D2-8-9.doc_第3页
司徒翰林苑D2-8-9.doc_第4页
司徒翰林苑D2-8-9.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岩土工程勘察 司徒翰林苑D2、D8、D9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司徒翰林苑D2、D8、D9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 前言1.1工程概况拟建司徒翰林苑位于鄂州市司徒村,在滨湖东路以东、鄂东大路以南、大桥连接线以西的大片地段。拟建总用地面积25267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57389平方米。本次勘察的拟建建筑物的编号为D2、D8、D9共三栋,均为7+1层框架结构,楼层总高度分别为25.60m、25.60m、27.42m。其边柱荷重1200kN, 中柱荷重2400kN,场地整平标高为20.1m。本场区拟建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抗震分类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拟建建筑物D2、D8、D9工程重要性等级均为二级,场地等级均为三级,地基等级均为三级,勘察等级为乙级。受湖北驰恒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我单位承担了该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本次勘察为详细勘察阶段。1.2勘察依据:1.2.1司徒翰林苑平面规划(1:1000);1.2.2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1.2.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版)(GB50021-2001);1.2.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2.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1.2.6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03);1.2.7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1.3勘探工作应满足的技术要求:1.3.1查明场地内不良地质作用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对建筑地基作出工程分析评价;1.3.2查明拟建场地范围内的岩土层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1.3.3查明建筑范围内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1.3.4查明地下水埋藏条件及分布,提供地下水位及变化幅度,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1.3.5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场地及地基地震效应评价;1.3.6提供合理的基础形式及相应的参数供应设计参数设计参考使用。1.4本次勘察时间及完成工作量本次勘察点主要由我院布置,勘察点主要沿拟建物周边、角点、本次三栋拟建楼共布设勘察孔20个,实际施工钻孔8个,静力触探孔12个。勘察点是依据甲方提供的带有坐标的平面规划图用GPS测放。采用鄂州城建坐标系,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勘探孔孔口高程采用绝对高程。2011年12月10-14日完成了岩土工程勘察的外业工作,2011年12月15-16日完成了室内岩、土试样的试验等工作。12月16-20日完成室内资料整理分析以及报告的编制工作。完成的勘探工作量详见下页表1.4-1表1.4-1 本次勘探工作项目及工作量工 作 项 目工 作 量勘 探工程地质钻探8个钻孔 总进尺136.1m取 样取原状土试样27件原位测试静力触探试验孔12孔,进尺143.9m标准贯入试验22次室内试验常规实验272 工程地质条件2.1场区位置、地形地貌拟建司徒翰林苑位于鄂州市司徒村,在滨湖东路以东、鄂东大路以南、大桥连接线以西的大片地段。地貌为部分为长江二级阶地,部分为湖相地貌。2.2场地岩土层结构的特征场地地基岩、土层的划分及各层的分布经钻探查明,场区覆盖层为一套厚度在15.2-16.1m的第四系上更新统粘土层。下部为三叠系灰岩。各岩、土的工程地质分层见下页表2.2-1表2.2-1 工程地质分层表名称及成因层厚(m)层顶标高(m)岩、土层描述工程性质及分布特征杂填土Q4ml0.76.522.7326.69褐红色,松散-稍密。大部分地段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局部夹碎石、少量建筑垃圾等。低强度,高压缩性。厚度不均匀。老建筑物的基础对拟建建筑物的基础施工稍有影响。黏土Q4al+pl8.715.716.2326.42褐红色,硬塑状态,含少量团块状高岭土和铁质。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高,中等韧性。高强度,低压缩性,层位稳定,可选作基础持力层。灰岩T1dy3未钻穿控制厚度3.74.07.911灰色,微粒结构,薄层状构造,岩石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次为白云石等,岩石发育少量微裂隙,裂隙呈闭合接触。岩芯易沿层面断开。岩层倾角在0-10度之间。且0-1m岩石比较破碎,往下岩石完整程度高于上部。属较硬岩类,为不可压缩层。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II-IV级,岩石质量指标RQD较差的。2.3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和工程设计参数2.3.1室内岩土试验,现场原位试验成果分别汇总列于以下各表:表2.3-1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统计表表2.3-2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值分层统计表表2.3-3室内土工试验的物理力学性质分层统计表 表2.3-4各土层抗剪强度指标统计表表2.3-1 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统计表地层代码岩土名称试验孔数nmaxmin标准差变异系数统计修正系数标准值Ps(MPa)杂填土94.960.912.751.430.520.671.85黏 土123.463.173.310.080.020.993.27 表2.3-2 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值分层统计表地层编号及岩土名称试验次数n未经杆长修正的基本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统计修正系数rs标准值N(击)maxmin黏土2216.014.015.00.950.060.9814.7表2.3-3 室内土工试验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分层统计表地层项目含水量%重度kN/m3孔隙比e液限L%塑限P%塑性指数IP液性指数IL含水比w压缩系数a1-2MPa-1压缩模量ESMPa快剪摩擦角度粘聚力ckPa黏土n272727262726232727271717max24.020.30.7639.820.121.80.250.640.1716.01938min20.218.80.6034.217.015.70.130.540.1010.1133022.219.70.6638.018.419.50.200.590.1312.916331.010.350.041.510.841.570.030.030.021.851.522.970.050.020.060.040.050.080.180.050.150.140.100.09表2.3-4 各土层抗剪强度指标统计表层号岩土名称土工试验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综合取值快剪试验Ck(kPa)k()Ck(kPa)k()Ck(kPa)k()Ck(kPa)k()-2黏土33166116561554152.3.2工程设计参数 根据上述各类试验、测试结果,对各岩土层承载力和压缩性评价列于表2.3-5岩土层的承载力和压缩模量综合成果表。表2.3-5 各土层承载力特征值、压缩模量综合成果表土层编号土工试验标准贯入静力触探综合取值ak(kPaEs(MPaN(击ak(kPaEs(MPaPs(MPaak(kPaEs(MPaak(kPaEs(MPa)49912.914.6380163.273561436014a=8000kPa注:1.该场地土层有关指标主要根据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查附录P有关表格而得。2.第层黏土为老黏土,第层灰岩根据过往经验值取值。2.4场区水文地质条件D2、D8、D9三栋拟建建筑物所在地段基本为黏性土为不含水的隔水层,勘察期间在勘察深度及范围内未见有地下水。若在下雨天气会存在少量上层滞水,由于该场地无污染源,因此上层滞水对钢筋混凝土以及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2.5地震根据鄂建文2001357号文,鄂州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3 工程地质评价3.1场地土及建筑场地类别3.1.1由于该场地地表基本为老黏土,其剪切波速250m/s,为中硬土,而场地土覆盖层在15m左右符合5m的条件,所对应的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3.1.2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可将该建筑场地划分为抗震有利地段。3.2岩土层工程地质特性、地基均匀性、稳定性评价3.2.1各岩土层工程地质特性评价 第杂填土为近期填土,土质均匀性差,且部分为完全完成自重固结,桩基设计时要考虑负摩阻力,对基础施工会造成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 第黏土呈硬塑状态,具高等强度,低等压缩性,分布均匀,可选作拟建物基础持力层。第层灰岩为较硬岩,属不可压缩层,埋深多在15.2-16.1m之间,选择该层做基础持力层不经济。若设计人员以该层为持力层则需进行施工勘察,探明桩端灰岩5米内有无影响安全的溶洞及软弱夹层的存在。3.2.2地基均匀性评价从该拟建场地地质情况分析,该场地D2、D8、D9三栋楼所在土层变化较小层面坡度大于10%,为不均匀地基。3.2.3场地稳定性评价由于该场土层厚度较大,且在勘察深度内没有发现影响地基稳定的土洞存在,虽然场地基岩为灰岩,但上覆土层满足设计稳定性要求,可以不考虑灰岩中溶洞的问题,该拟建场地是稳定的。适宜该工程的建设。3.3基础方案3.3.1拟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及基础方案的选择依据拟建建筑物的高度、结构、荷载等特点,结合场地地层组成结构,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承载力特征值、厚度、埋深、空间稳定性分布等工程地质条件,拟建D8、D9二栋楼宜采用以第层黏土为持力层的独立柱基础型式,D2#楼部分地段填土厚度较大,可选择人工挖孔墩(桩) 或桩基础。3.3.2桩型的可行性及对环境的影响由于填土以黏性土为主,且桩长在5-8米之间,这种深度的人工挖孔桩是最容易施工的,而且不用放坡等影响安全的措施就可以完成,另外人工挖孔没有噪音污染,没有泥浆污染,很环保,对环境基本没有影响。 因此人工挖孔在该场地是可行的,对环境无任何不利的影响。3.3.3桩基设计参数各种桩基设计参数见下页表3.3-1。表3.3-1 桩基设计参数地层编号及名称人工挖孔灌注桩桩长L(m)qsiaqpa杂填土0黏 土377005-10mqsia -桩侧土的摩阻力特征值(kPa)qpa -桩端土的桩端阻力特征值(kPa)3.3.4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估算以第-1黏土为持力层的人工挖孔桩,不计侧阻。 假设桩径d=800mm,桩端直径2m. Ra= uqsiali+pqpaAp=1748kN 4 结论与建议4.1场区覆盖层为一套厚度在15.2-16.1m的第四系上更新统粘土层。下部为三叠系灰岩。4.2根据鄂建文2001357号文,鄂州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4.3本场区拟建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抗震分类为丙类,拟建建筑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勘察等级为乙级4.4该场地土综合评价为为中软土,场地类别类。该场地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地段。4.5在本次勘察范围及深度内已发现有溶洞(全充填),若拟建建筑物以灰岩为基础持力层,则每根桩均需要进行“超前钻”以探明灰岩下是否存在有影响桩基稳定性的溶洞存在。4.6按含水层的性质可分为上层滞水和岩石裂隙水。上层滞水:主要存在于第层杂填土中。由于杂填土厚度较小,水量极小,主要来源为生活用水和大气降水的渗入。上层滞水对基础施工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