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检测(六)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下列关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中B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在食物网中只能占据一个营养级C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两个独立的过程D同等强度干扰下(生态系统不被破坏),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慢解析: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在交错的食物网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B错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得以循环往返,C错误;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自我调节能力强,同等强度干扰下若生态系统没有被破坏,森林生态系统恢复速度快,D错误。答案:A2(2017河北石家庄模拟)河蟹为杂食性动物,可捕食稻田中的小动物和杂草。下列有关稻蟹农业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稻蟹生态系统的基石是河蟹和水稻B水稻长势整齐的稻田群落不存在垂直分层现象C稻田中水稻的空间特征表现为均匀分布D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可被循环利用,而不依赖于系统外的供应解析:生态系统的基石为生产者,河蟹是消费者,A错误;垂直方向上稻田群落存在分层现象,B错误;稻田中水稻均匀分布,为种群空间特征的均匀分布类型,C正确;物质循环具全球性,该生态系统中物质依赖于系统外的供应,D错误。答案:C3.(2017广东珠海模拟)如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率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能量不能循环利用,C错误。答案:C4(2017湖南岳阳模拟)下列与图示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为次生演替,群落的演替速度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B图甲所示群落的演替过程,可以发生在任何陆地区域C若图乙表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量(有机物总量)组成,则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几乎全部来自该生态系统中植物固定的太阳能D若图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C和E在其中的作用最为关键解析:图甲所示为初生演替,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会受人类活动的影响,A错误;环境条件适宜时群落才可演替为森林,B错误;流经城市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大都来自于其他生态系统的化学能(蔬菜、粮食等),C错误;图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C是生产者,D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A、B是消费者,E是分解者,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关键的成分,D正确。答案:D5下列有关小动物研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对于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B可用样方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C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K/2值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D一定范围内的不同的小动物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解析:对于肉眼难以识别的小动物,一般用放大镜、实体镜进行观察,A错误;调查壁虎的种群密度方法是标志重捕法,B错误;K/2值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所以应在此之前及时控制蝗虫,C正确;食物链应从生产者开始,食物链中含有生产者和消费者,D错误。答案:C6.如图表示在鱼塘中饲养鲤鱼时,鲤鱼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t0t2时间内,该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若在t2时鲤鱼的数量为K,则在t1时鲤鱼的数量为K/2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D在t1t2时,该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解析:在t0t2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降低,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A错误;t2时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若在t2时鲤鱼的数量为K,则在t1时鲤鱼的数量为K/2,B正确;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1t2间,捕捞后使鱼种群数量在K/2处,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错误;在t1t2时,该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种群数量还在增长,D错误。答案:B7.(2017河北保定联考)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并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据此图分析得到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前4年该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第5年调查的年龄组成可能为衰退型B第4年到第8年间种群数量在下降,原因可能是食物的短缺和天敌增多C第8年时种群数量最少,第8年到第16年间种群数量增加,且呈“S”型曲线增长D如果持续第16年到第20年间趋势,后期种群数量将呈“J”型曲线增长解析:前4年,值为定值,10,说明种群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保持不变,第5年1小于0,说明种群增长率为负值,种群数量下降,年龄组成可能为衰退型,A正确;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B正确;第10年时种群数量最少,C错误;由图示曲线知如果持续第16年到第20年间趋势,后期种群数量将呈“J”型曲线增长,D正确。答案:C8(2017江西三校联考)下列关于捕食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A某食物网中,如果某两种生物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则该食物网中至少有2条食物链B食物链中相邻两营养级的生物种群密度达到最大值是不同步的,且前一营养级的密度更大C食物网越简单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而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D处于捕食食物链顶端的一定是消费者,而处于捕食食物链起点的不一定是生产者解析:在一条食物链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是固定的,若存在捕食和竞争,则最少存在两条食物链,A正确;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体积中种群的个体数量,生物的数量不一定符合正金字塔形,因此上一营养级的密度不一定比下一营养级密度大,B错误;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弱,恢复力稳定性越强,C错误;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D错误。答案:A9(2017四川成都一中测试)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是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之一B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既可以是双向的也可以是单向的C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越高D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解析:物质循环的关键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A正确;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循环性,信息传递是单向或双向的,B正确;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低,C错误;信息传递的功能之一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正确。答案:C10(2017安徽江南十校联考)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D1A2C2D2B由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A1B1C1)C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D1D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A2B2C2D2解析:根据能量流动关系,D1A2B2C2D2,A错误;能量传递效率指的是相邻两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之比,图中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A1B1C1D1),B错误;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流经这一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D1,C正确;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包括其自身的同化量(A2B2C2D2)与其粪便中所含能量之和,D错误。答案:C11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A、B、C、D构成生物群落,箭头表示循环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中的气体X是指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B完成过程的能量主要是由过程提供的CD经过程获得的能量占A、B、C总能量10%20%DC处在第三营养级解析:图示表示碳循环过程,因此大气中的气体X是指CO2,A错误;表示光合作用,该过程所需的能量来自太阳能,B错误;两个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而图中D为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组成,C错误;C处在第三营养级,D正确。答案:D12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在发展的过程中生物总能量(A)和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B)的变化,下面是据图得出的几个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第1020年是该生态系统向营养结构复杂化发展的时期B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在3040年期间比2030年期间强C从a点开始,曲线B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消费者数量不断增加D该生态系统在4060年期间的生物种类比6080年期间要多解析:由图可知,1020年间生物总能量和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都在增加,说明是生态系统向营养结构复杂化发展的时期,A正确;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3040年比2030年期间强,是因为营养结构复杂,B正确;从a点开始,曲线B下降的主要原因应是消费者数量的不断增加,C正确;该生态系统在4080年期间达到相对稳定状态,生物种类应大致相同,D错误。答案:D13(2017辽宁沈阳二中月考)稻鸭共生生态系统是以鸭子捕食害虫代替农药,以鸭子采食杂草代替除草剂,以鸭子粪便作为有机肥料代替化肥,以鸭子不间断的活动产生中耕混水效果来刺激水稻生长的稻田种养生态系统。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适当放鸭增加稻田的生物多样性并延长了相关食物链,但没有增加新的食物链B稻鸭共作改变了稻田群落的垂直结构,既充分利用了空间,又实现了物质良性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C利用鸭子捕虫除草可对害虫及杂草种群进行持续控制,控虫除草效果比使用农药更为显著D叫声唤回鸭群,与物理信息传递有关,体现了该生态系统中人的因素仍起主导作用解析:适当放鸭增加稻田的生物多样性并延长了相关食物链,可能也会增加新的食物链,A错误;稻鸭共作改变了稻田群落的垂直结构,农田生态系统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B正确;利用鸭子捕虫除草可对害虫及杂草种群进行持续控制,控虫除草效果不会出现抗药性,比使用农药更为显著,C正确;叫声唤回鸭群,与物理信息传递有关,体现了该生态系统中人的因素仍起主导作用,D正确。答案:A14(2017河南豫西名校联考)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的碳循环路径是完整的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通过过程实现的C图中以CO2的形式进行的过程有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的过程有D图中由生产者、和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解析:图中、分别为大气中CO2库(或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缺少、直接到的碳循环路径(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的细胞呼吸),故A项错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通过(如光合作用)固定的,B项正确;图中过程以CO2的形式进行,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C项错误;食物链中不包括分解者,D项错误。答案:B1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够传递信息B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来源只能来自无机环境C动物通过嗅觉发现天敌属于行为信息的传递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属于化学防治解析: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或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够传递信息,A正确;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来源是无机环境或生物,B错误;动物通过嗅觉发现天敌属于化学信息的传递,C错误;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属于生物防治,D错误。答案:A16(2017江苏淮海中学统考)一个生态养殖大棚里,水底养着螃蟹,水面漂浮着无土栽培的蔬菜,水面上方黄瓜藤枝蔓茂盛。漂浮蔬菜和黄瓜生长所需的肥料来自螃蟹的排泄物,大棚里同时种了一种特殊辣椒起驱虫作用。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只需输入太阳光能即可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B特殊辣椒的驱虫作用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C该生态系统中螃蟹、漂浮蔬菜、黄瓜构成了生物群落D蔬菜和黄瓜从螃蟹的排泄物中获得养分,所以蔬菜和黄瓜也可以作为分解者解析:该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人的作用很关键,不仅需要太阳光能,还需要人为投入能量,才能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故A错误;特殊辣椒的驱虫作用是利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功能,故B正确;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生物构成生物群落,故C错误;蔬菜和黄瓜是生产者,故D错误。答案:B17如图所示,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y表示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夹的面积可以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正常作用范围内,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B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y值和x值之间呈正相关C在遭到干扰时,x、y值的大小与生物种类有关,与数量无关DTS值越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小解析:正常作用范围内,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而不是保持不变;y的大小反映了被干扰的程度,x表示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大小,对于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被破坏的程度越大,则恢复到原来状态所需要的时间越长,二者呈正相关;x、y值的大小不仅与生物种类有关,还与数量有关;TS值是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偏离正常水平的程度,该值越小,则表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大。答案:B18.(2017福建莆田模拟)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A、B、C代表生态系统成分,数字表示碳的流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生产者、B、C、A构成了两条食物链B为CO2形式,为有机物形式C之和等于生产者同化的碳的总量D经流向B的碳全部储存于B体内的有机物中解析:题图中A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B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食物链中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说法错误;图中的表示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表示生产者固定的二氧化碳,表示生物之间碳以有机物形式传递,B说法正确;是消费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是的一部分,C说法错误;生产者流向消费者的碳部分储存在B体内的有机物中,还有部分用于呼吸作用,D说法错误。答案:B19表中是几种动物的摄取量、同化量、呼吸量等数据和其他一些栏目。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动物种类光蝉盐沼蝗麻雀田鼠摄取量(I)(kJm2a1)172.8015.5216.7430.96同化量(A)(kJm2a1)115.065.7315.0628.03呼吸量(R)(kJm2a1)85.772.8527.61净生产量(P)(kJm2a1)同化效率(A/I)0.670.370.900.91生长效率(P/A)R/A0.750.501.000.99A.光蝉的净生产量(P)为29.29 kJm2a1B生物量净生产量(P)该种群的分布面积时间C动物的生长效率影响着它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的作用D畜禽的同化效率和生长效率是影响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解析:光蝉的净生产量为同化量呼吸量115.0685.7729.29 kJm2a1,故A正确;生物量是指某一时刻单位面积内现存生物的有机物质(干重),故B错误;动物的生长效率是动物净生产量与同化量的比值,所以影响着它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的作用,故C正确;畜禽的同化效率和生长效率越高,养殖效益越好,所以畜禽的同化效率和生长效率是影响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故D正确。答案:B20在辽阔的蒙古大草原上发生着如图所示的捕食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猫头鹰与食虫鸟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B草原生物群落只有水平结构无垂直结构C除了图中所示成分外,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还缺少的是分解者D若猫头鹰的能量来自兔,来自食虫鸟,则增重1克,至少需要消耗草75克解析:分析图可知,猫头鹰和食虫鸟只有捕食关系,而无竞争关系,A错误;草原生物群落不仅有水平结构,也有垂直结构,B错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错误;按20%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猫头鹰至少消耗草0.5(20%)20.5(20%)375克,D正确。答案:D21(2017山东淄博模拟)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高B人造单纯林易受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C如果生态系统受到外来干扰,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会被破坏D只要增加生态系统物种种类,就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状态解析: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低,A错误;人造单纯林易受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B正确;在一定限度内,生态系统受到外来干扰,可以依靠自我调节能力,维持其相对稳定性,C错误;增加生态系统物种种类,可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状态,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外来干扰强度过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D错误。答案:B22(2017广东湛江四校联考)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B物种密度上升的原因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物种比物种耐干旱能力低所以逐渐消失D在适宜气候条件下该群落最终演变为森林解析:通常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A正确;依题意可知,物种表示一年生草本植物,在Oa时间段,物种的种群密度上升,说明该时间段内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正确;bc时间段,群落由多年生草本阶段向灌木阶段过渡,草本植物接受的光照减少,物种能耐受弱光,而物种不耐受弱光,因此物种逐渐消失,C错误;若气候条件适宜,灌木终将被高大的乔木所取代,该群落最终演变为森林,D正确。答案:C23某山坡25年前因发生火灾而焚毁所有树木等植被,今年研究人员调查了该区域的几种主要树种不同年龄级的株数,结果如下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树龄树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赤杨0258122025191494栎树211512107420000松树00057111310532杜鹃22313341321A.山坡上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B山坡最早出现的树木是栎树,在25年间其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C最先受到环境制约而停滞增长的是松树,种群密度最大的树是赤杨D被火灾焚毁的山坡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物种丰富度逐渐变高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项错误;1522年树龄的树木中没有出现栎树,故栎树是最迟出现的树木,B项错误;16年树龄的松树出现量都为0,即停滞增长,赤杨种群密度最大,C项正确;被火灾焚毁的山坡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D项错误。答案:C24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方面B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表现为固定太阳能、调节气候、吸收分解污染物等方面C生物多样性减少的直接原因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物种灭绝速度远超过自然物种形成D保护生物多样性也要根据“S”型曲线控制人口过快增长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故A正确;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体现在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等生态价值方面,故B正确;生物多样性锐减的直接原因是人类活动导致物种灭绝,故C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5个题,共52分)25(10分)回答下列关于草原生态系统的问题:(1)草原上不同地段上分布着种类和密度不同的牧草,在水平方向上它们通常呈_分布。草原上的植被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对于缓解相邻地区的沙尘天气有一定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2)严重的草原火灾会破坏生态系统,但适当的“地面火”能烧掉枯枝落叶,能_(填“加速”或“减慢”)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还可使部分位置获得更多光线,促进植物的_(代谢过程),从而利于植物生长。(3)外来物种黄花刺茄侵入草原后,在短期内数量迅速增加。黄花刺茄的茎秆和果实上长满尖锐的毛刺,毛刺对动物来说是一种_信息,能有效降低动物对黄花刺茄的取食欲望,这表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具有_功能。(4)用样方法调查黄花刺茄的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_。调查中发现它的种群数量每年都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1.5倍,假定黄花刺茄的种群初始数量为N0,则两年后它的数量将达到_。(5)该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适宜,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近年来,由于人类过度放牧,导致局部草原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近年来人类的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演替的方向_(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解析:(1)草原上不同地段上分布着种类和密度不同的牧草,即水平方向上呈镶嵌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在生态系统中的调节作用,则为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2)适当地烧掉残枝落叶,加速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还可使部分位置获得更多光线,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3)动物通过观察发现毛刺,该信息通过物理过程传播,故为物理信息,毛刺有效降低动物对黄花刺茄的取食欲望,保护了植物本身,故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具有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功能。(4)样方法为保证结果准确,取样的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假定黄花刺茄的种群初始数量为N0,种群数量每年都以150%的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增加,则两年后它的数量为N0150%150%2.25N0。(5)由于过度放牧而破坏环境,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答案:(1)镶嵌间接(2)加速光合作用(3)物理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随机取样2.25N0(5)发生改变26(10分)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3.5612.8010.300.48226.50回答下列问题:(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_;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_。(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_、_,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_和_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解析:(1)根据题干可知: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戊占有能量最多,应属于第一营养级;乙和丙能量值处于同一数量级并且二者之和(23.10)介于戊能量值的10%20%(10.20%),故乙和丙应同属于第二营养级;甲能量值介于第二营养级的10%20%(15.41%),应属于第三营养级;丁能量值介于第三营养级的10%20%(13.48%),应属于第四营养级。(2)根据(1)的食物网可推知:甲、乙种间关系是捕食;题干已说明所列数据不包括分解者,而戊属于第一营养级,为生产者,因此其余生物包括丁在内均为消费者。(3)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主要功能;碳以CO2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答案:(1)如图所示:(2)捕食消费者(3)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物群落无机环境27(12分)某稻田生态系统中有卷叶螟、青蛙等生物。图1是该生态系统参与的部分碳循环过程示意图,其中ae代表过程;图2是能量流经卷叶螟的示意图,其中AC代表能量,数值表示能量值,单位为J/(hm2a)。回答有关问题:(1)图1中缺少的过程是_(用图中文字和箭头表示),b、c、e过程中碳以_形式流动,写出图1中的食物链_。(2)图2中A表示的含义是_,B的数值为_ J/(hm2a),C的来源有_同化的能量。水稻同化的能量至少为_J/(hm2a)。(3)由图2可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解析:(1)碳元素从大气中进入生物群落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生物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大气中的生理过程是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a)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d),图中明显缺少生产者的光合作用;碳在生物群落的存在形式是含碳有机物。稻田中水稻是生产者,卷叶螟是初级消费者,其天敌青蛙是次级消费者。(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中: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同化量呼吸散失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被下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被分解者分解的能量;A表示的含义是卷叶螟的同化量;B的数值为2.45109;由题干中的关键词“至少”,可知能量的传递效率按20%计算,水稻同化的能量至少为(10.51093.5109)20%3.51010J/(hm2a)。(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答案:(1)大气CO2库水稻含碳有机物水稻卷叶螟青蛙(2)卷叶螟的同化量2.45109水稻3.51010(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28(10分)全国各地的新农村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但有些地方也因此出现了一些生态问题。(1)某小型湖泊旁边有很多荒地,图甲表示某荒地在春季时主要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图乙是图甲相应的能量金字塔。在图甲中,鸟与昆虫的关系属于_,蛇在图乙中属于_(字母)营养级层次。在春季,随着植被越来越茂盛,昆虫的数量也随之而增加,昆虫总体上会呈现“_”型增长,主要原因是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_调节,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2)由于新农村建设在此选址修建,部分荒地或被房屋、道路代替,或被用于种植、放牧,使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这种群落演替的类型是_。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_和_。昆虫、鸟类可通过分泌信息素向其他动物传递信息,这种信息属于_。(3)图丙表示污水排放量对湖泊中各生物的生物量的影响。在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11月更新】武术18课时大单元(教学设计)
- 书法教学课件简单易学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面试结构化面试技巧与模拟题答案详解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体育考试题型分析
- 2025年游戏开发工程师中级面试秘籍与模拟题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面试冲刺初中物理学科专业知识强化训练
- 2025年能源工程专业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物联网技术中级工程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重点题解
- 甲醇安全知识培训课件记录
- 乳腺超声BIRADS分类解读
- WS/T 422-2013高压氧临床应用技术规范
- GB/T 1626-2008工业用草酸
- 甘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DB62-2023
- 第6章 经济与产业
- 麻醉与内分泌系统
- 任人处置的作文完整的
- 电线电缆拉丝及连续退火工艺
- 提高内镜中心内镜洗消合格率PDCA
- 《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课程教学大纲
- 《花卉学》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